《面塑基础教程》从面塑的起源与发展、工具与使用、面团的调制与配色等一般常识入手,全书700余张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面塑的制作技法。基础篇中介绍了水果、蔬菜、花卉、动物的制作方法;人物篇中介绍了小丑、儿童、仕女、寿星的制作方法。
面塑作为“中国的雕塑”,我对其真正的了解,还是源于李凯老师。一是因为李凯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他就靠一双灵巧的手,一些简单的工具,就能将普通的面团,经过十几到几十道工序的捏、搓、揉、掀,再灵巧地点、切、刻、划,便可塑成千姿百态、逼真动人的作品。二是因为李凯的面塑不同于一般人,他的作品不仅是在手下雕塑出来的,更是在他头脑中、心灵里、眼神里勾勒、描绘出来的。他的作品能将历史再现,故事传承,人物鲜活。他的面塑其实不是制作,而是创作。每一次,看那一小块面团,在他的手中揉揉搓搓之后,顷刻间便可幻化出长长的水袖、曼妙的舞姿。他的作品有表现李逵杀富济贫的豪爽与勇猛,也有林黛玉的温婉、灵秀与清幽,还有乡村老者的淳朴、市井少年的活泼与张狂??生活、人物、自然、人生,等等,尽在其中。他让面塑鲜活起来,让面塑有了生命。看李凯的创作是一种享受,是一次次的学习。
李凯,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玩具协会会员中国烹饪协会会员北京市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北京市烹饪专业创新团队的带头人。2006年分获北京市烹饪大赛冷荤个人金奖、全国烹饪技能竞赛冷拼个人金奖,、非遗“面塑”传承人。
第一章 认知篇
第一节 面塑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面塑的工具与使用
第三节 面团的调制与配色
第四节 面塑的基本技法与基本造型
第四节 面塑的基本技法与基本造型
第二章 基础篇
第一节 水果的制作
第二节 蔬菜的制作
第三节 花卉的制作
第四节 动物的制作
第三章 人物篇
第一节 可爱的小丑
第二节 《连年有余》——娃娃
第三节 《寿比南山》——老
第四节 持扇仕女
第四章 欣赏篇
浮华百态
面塑人生后记
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在“跨界应用”上所展现的远见。它没有将面塑局限在传统的“过年摆件”或“民间小吃”的范畴内。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微景观”的制作,利用面塑的精细度来再现一片小小的竹林或一桌丰盛的“满汉全席”模型,精致到令人难以置信。书中详细分析了如何在微缩世界里运用光影和透视原理,让面塑作品看起来更具空间感和立体感。这启发了我,让我看到了这门手艺在现代文创、影视道具甚至商业展示中的巨大潜力。它成功地将一个看似“老土”的传统技艺,重新包装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可以无限创新的当代艺术形式。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本身的价格,它提供的是一种看待世界和创作世界的全新视角。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买过几本号称是“零基础入门”的工艺书,结果不是内容过于陈旧、技法落后,就是图文分离严重,看得人一头雾水。这本《面塑基础教程》完全避开了这些陷阱。它的创新之处在于对传统色彩的现代诠释。面塑固然讲究原汁原味,但传统色彩有时会显得过于暗沉。这本书里有一章专门讨论了如何利用现代颜料和天然材料(比如用姜黄、紫甘蓝来为面团染色)来达到既复古又亮丽的效果,这点对我这个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成果的人来说,太有价值了。而且,它还引入了“结构支撑”的概念。对于一些大型或复杂造型,书里详细展示了如何使用竹签、铁丝等辅助材料来保证作品的长期稳定,避免了作品因为自身重量而坍塌的尴尬,这无疑是把一门传统手艺提升到了工程学的角度去考量,非常实用和科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色彩搭配既传统又不失现代感,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面塑艺术的魅力。内页的纸张质感也很好,印刷清晰,即便是细节图也看得一清二楚。我本来对方这门手艺只有模糊的概念,觉得它要么是农村里的老手艺,要么就是只存在于博物馆里的珍品。但翻开这本书,立刻被里面展现的各种造型所震撼。从最基础的揉、捏、搓、压等基本功开始,作者就用非常直观的图解方式进行演示,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举例来说,讲解如何做出一个圆润的球体时,书中不仅配有实物照片,还有步骤分解图,甚至连手指施力点的微小变化都标注得非常到位。这对于我这种零基础的“小白”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喜欢它在材料准备部分的介绍,不仅仅是告诉你要准备什么面团,还深入分析了不同面团的延展性和塑形稳定性,这显示出作者在教学上的严谨和深度。这本书的排版布局也很有章法,知识点层层递进,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感觉每翻一页都在进步。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深谙传统文化精髓,同时又懂得现代传播技巧的行家。我最欣赏它对“意境”的捕捉和传达,而不只是停留在机械的技法层面。例如,在讲述如何制作人物面部表情时,书中不是简单地教你怎么捏出眼睛和嘴巴,而是花了好大篇幅去讨论“神韵”的重要性。它会告诉你,一个略微上挑的眉梢,如何能瞬间将人物从“平静”塑造成“得意”的状态,这种对细节背后情感的挖掘,让我觉得这不再是一本单纯的工艺教程,更像是一本微型雕塑美学指南。书中的案例选择也很有代表性,既有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也有充满故事感的历史人物群像。我尝试着模仿其中一个民间故事里的小和尚,光是琢磨那个略带顽皮的笑容,我就花了快半小时。这本书没有催促读者快速完成作品,而是鼓励我们在制作过程中去体会那种“心手相应”的感觉,这种慢节奏的引导,恰恰是现代生活最稀缺的。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放松之旅。它行文的语调非常舒缓平和,即便是讲解比较复杂的组合技巧时,作者的文字也像是老朋友在耳边娓娓道来,没有丝毫的匠气。比如,在介绍“如何将多个小面团完美衔接而不露痕迹”时,作者提到一个比喻:“就像水融入水一样自然”。这个比喻立刻让我抓住了关键——关键在于湿度的控制和衔接处的平滑度,而不是蛮力按压。书中穿插的一些“匠人札记”也很有意思,记录了作者早年间学习面塑时遇到的趣事和教训,这些小故事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人觉得面塑艺术并非高不可攀,而是任何一个用心的人都能企及的。这些非教程性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可以静心品味的艺术随笔集。
评分东西很好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东西很好
评分看不太懂。。
评分看不太懂。。
评分一般般
评分实用
评分很好很满意!
评分不错,就是内容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