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文獻檢索基礎知識 1.1 信息概述 1.1.1 信息的概念 1.1.2 信息的特點 1.2 文獻信息 1.2.1 圖書 1.2.2 期刊 1.2.3 專利文獻 1.2.4 科技報告 1.2.5 學位論文 1.2.6 會議文獻 1.2.7 標準文獻 1.2.8 科技檔案 1.2.9 産品技術資料 1.2.10 政府齣版物 1.2.11 報紙 1.2.12 聲像資料 1.2.13 數字齣版物 1.2.14 網絡齣版物 1.2.15 移動閱讀設備 1.3 文獻的等級 1.3.1 一次文獻 1.3.2 二次文獻 1.3.3 三次文獻 1.4 文獻信息檢索的基本原理 1.4.1 檢索工具的類型 1.4.2 檢索語言 1.4.3 文獻檢索的途徑 1.4.4 文獻檢索的步驟 第2章 網絡信息資源檢索 2.1 網絡信息檢索技術 2.1.1 布爾邏輯檢索技術 2.1.2 截詞檢索技術 2.1.3 鄰接檢索技術 2.1.4 限製檢索技術 2.1.5 全文檢索技術 2.1.6 錶單式檢索 2.1.7 構造檢索式 2.2 網絡搜索引擎 2.2.1 搜索引擎概述 2.2.2 常用的搜索引擎 第3章 中文圖書檢索 3.1 中文工具書及檢索 3.1.1 中文檢索工具的類型 3.1.2 工具書的特點 3.1.3 工具書的功用 3.1.4 常用檢索工具書簡介 3.2 書刊目錄檢索係統OPAC 3.2.1 館藏目錄的查詢 3.2.2 聯閤目錄的查詢 3.3 電子圖書 3.3.1 電子圖書概述 3.3.2 超星數字圖書館 3.3.3 超星“讀秀學術搜索”簡介 3.3.4 方正Apabi電子圖書——中華數字書苑 第4章 期刊信息檢索 4.1 中文期刊信息資源簡介 4.1.1 期刊的著錄特徵 4.1.2 中文期刊檢索工具的特點 4.2 中國知識基礎設施(CNKI) 4.2.1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4.2.2 CNKI使用方法 4.2.3 文獻知網節 4.3 萬方數字化期刊全文數據庫 4.3.1 《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颱》簡介 4.3.2 萬方數字化期刊全文檢索指南 4.3.3 萬方數字化期刊全文庫檢索結果管理 4.3.4 論文相似性檢測係統 4.3.5 知識脈絡分析 4.4 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 4.4.1 維普知識資源係統 4.4.2 下載安裝閱讀器 4.4.3 數據庫檢索方法 第5章 標準文獻信息檢索 5.1 標準概論 5.1.1 標準及標準的特點 5.1.2 標準的編號 5.1.3 標準的類型 5.1.4 標準文獻 5.2 中國標準 5.2.1 中國標準的類型和代碼 5.2.2 中國標準分類 5.2.3 中國標準檢索工具 5.2.4 紙質標準文獻 5.2.5 電子、網絡標準信息檢索 5.2.6 標準檢索舉例 5.2.7 小結 第6章 專利文獻信息檢索 6.1 專利的基本概念 6.1.1 專利權、工業産權、知識産權 6.1.2 專利權的特點 6.1.3 專利的類型及編號 6.1.4 專利文獻的含義及種類 6.1.5 專利文獻的特點 6.1.6 專利檢索的作用和意義 6.2 國際專利分類法(IPC) 6.2.1 概況 6.2.2 IPC的體係結構 6.2.3 《國際專利分類錶關鍵詞索引》簡介 6.2.4 《國際外觀設計專利分類錶》簡介 6.3 專利文獻信息檢索 6.3.1 專利文獻信息檢索的概念 6.3.2 專利文獻信息檢索 6.3.3 專利文獻信息檢索入口 6.3.4 專利檢索技巧 6.4 常用國內專利檢索係統 6.5 專利文獻的利用 第7章 科技檔案信息檢索 7.1 科技檔案的概念 7.2 科技檔案的屬性 7.3 科技檔案的特點 7.4 科技檔案的種類 7.5 科技檔案的作用 7.6 科技檔案的內容 7.7 科技檔案的載體及其類型 7.8 科技檔案的分類 7.9 科技檔案的檢索 7.10 科技檔案的利用 第8章 網絡開放資源 8.1 網絡開放資源的特點 8.2 網絡免費資源介紹 8.2.1 政府部門網站 8.2.2 中文在綫共享文檔 8.2.3 行業網站 8.2.4 公開課、開放課、精品課、慕課 8.2.5 標準 8.2.6 外語學習 8.2.7 會議資料 參考文獻
我關注到這本書在章節末尾設置瞭一些非常有建設性的課後練習和思考題,這在很多技術手冊中是缺失的環節。這些練習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點迴顧,很多是設計成小型項目或情景模擬,要求讀者整閤運用前麵學到的多種檢索技能去解決一個實際問題。我嘗試做瞭其中的兩道題,發現它們確實能有效地檢驗我對不同信息源的交叉驗證能力和批判性評估能力。這種強調“學以緻用”的設計理念,體現瞭編者對培養讀者獨立研究能力的重視。對我而言,這比單純的理論闡述更有價值,因為它幫助我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成一個完整的、可操作的工作流程,真正實現瞭從“知道”到“做到”的跨越。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很有意思,封麵采用瞭比較簡潔的藍白色調,給人一種清爽、專業的視覺感受。紙張的質感也很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翻閱起來很順滑,不會有廉價感。我特彆喜歡它在章節排版上的用心,字體大小和行距都經過瞭仔細的調整,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而且,書中的插圖和圖錶設計得非常直觀,復雜的概念通過清晰的視覺化呈現變得易於理解。我發現很多專業書籍在圖文排版上常常顧此失彼,要麼內容堆砌過多,要麼圖錶過於簡單,但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平衡,既保證瞭信息量的深度,又兼顧瞭閱讀體驗的舒適度。這種對細節的關注,讓我對這本書的整體質量有瞭很高的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知識體係構建得非常紮實和全麵。它不僅僅是停留在介紹幾種常用工具的層麵,更深入探討瞭信息檢索背後的核心原理,例如信息組織、元數據標準,乃至最新的語義搜索概念。我個人對信息本體論和知識圖譜在檢索中的應用很感興趣,這本書恰好在這個方嚮上提供瞭相當深入的論述,引用瞭許多前沿的研究成果,這對於我這樣希望跟上學科發展步伐的讀者來說,價值巨大。它更像是一部工具書和一本理論教材的完美結閤體,讀者既能學習到“怎麼做”,也能理解“為什麼這麼做”,這種深度和廣度的結閤,使得這本書的參考價值非常高,相信即使在未來幾年技術發生迭代後,其底層原理的講解依然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評分我之前嘗試閱讀過幾本關於信息管理和知識獲取的入門書籍,但坦白說,大部分內容都停留在比較宏觀的理論層麵,缺乏實際操作的指導性。然而,這本書的敘述方式明顯更側重於“實戰演練”。它並沒有過多地糾纏於晦澀難懂的學術術語,而是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步驟分解,手把手地教導讀者如何構建高效的檢索策略。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講解搜索技巧時那種層層遞進的邏輯性,從基礎的布爾邏輯運算到高級的數據庫特定語法,講解得深入淺齣,讓人感覺掌握這些技能並非遙不可及的“學問”。這種由淺入深的編排,極大地激發瞭我去實際操作的欲望,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書本知識的層麵,感覺讀完後可以立刻應用到我的日常研究工作中去。
評分從語言風格上來說,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教育者。他避免瞭傳統教材那種生硬、教條式的說教腔調,而是采用瞭更具引導性和對話性的語氣。每當引入一個復雜概念時,作者總會適當地插入一些“過來人”的經驗之談或者常見誤區提醒,這讓閱讀過程變得生動有趣,不再枯燥乏味。這種“亦師亦友”的寫作風格,極大地降低瞭學習的門檻,尤其是對於初學者而言,能有效緩解麵對海量新知識時的焦慮感。我感覺作者非常體諒讀者的學習麯綫,總是在關鍵節點提供及時的反饋和總結,這種對讀者體驗的關注,讓這本書讀起來非常“流暢”,而不是那種需要反復查閱、晦澀難懂的“硬骨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