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诈骗百招

防范诈骗百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于光福 编
图书标签:
  • 防诈骗
  • 诈骗预防
  • 安全意识
  • 金融安全
  • 网络安全
  • 个人信息保护
  • 防骗技巧
  • 实用指南
  • 警惕诈骗
  • 风险规避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322341
版次:1
商品编码:1179714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0
字数:2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防范诈骗百招》精选了如何防范电信诈骗、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如何防范金融诈骗、如何防范街头诈骗、如何防范交友诈骗、如何防范婚姻诈骗六个大类100个案例,每个案例细分案件回放、案情分析、民警支招或警方提醒,以方便百姓阅读。《防范诈骗百招》既可作为现实生活中防范诈骗的宝典,也可作为社区居民、农村村民及学校师生进行防范诈骗教育的警示教材。

目录

第一辑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一条“航班取消”短信骗走42980元
忽悠老人8小时骗子耐心设陷阱
利用医保卡信息诈骗36万元转入“安全账户
先找“中介”牵线再骗“第三方”
手机卡被人补办绑定账号丢8万
山寨移动公司预存话费送陷阱
骗子自报“家门” 叫得出事主的名字
涉嫌贩卖枪支老知识分子被骗30万
拨通电话就喊爸妈骗走老人50万
看《跑男》中“大奖” 美女被骗6900元
身份证被盗开账户贩毒无中生有的诈骗
手机QQ暗藏木马病毒点了一下秒杀6000元
人被忽悠到上海家里又被勒索100万
研究生“不差钱” 一个电话被骗5000块
假扮“淘宝”网店实施“掏包”诈骗
复制手机卡监控电话短信是浮云
接订3000份午餐电话饭店老板差点被骗
提高信用卡额度是假实施新型诈骗为真
免费送养宠物诈骗钱财是目的
儿子被“绑架” 立马汇走8万赎金
骗子先“汇款” 再骗走你的钱
打着“律师”旗号骗人17l万
以集资盖楼为名骗房款180万

第二辑 如何防范网络诈骗
网络骗子抛饵305元精心设套钓走30万
银行卡在威海6万元丢在成都
手机木马窃财案5天花掉1O多万
假扮儿子QQ留言老套路骗走30万
蹭网丢了6万网民须防陷阱
有钱别任性网购“神药”是假药
点广告就挣钱这工作是骗局
网购山寨手机话费一夜被“吃”光
上网找工作遭遇骗局三次被骗走2000元
账户被冻结骗钱没商量
“漂流瓶”上演苦情戏三年骗得40余万元
怀疑丈夫有外遇雇私人侦探被骗
网上买猴反被卖家当猴耍
网上推广刷信誉十有八九是骗局
公司会计QQ被盗山寨客户骗走14万
微博上收到中奖消息为领奖金被骗8000元
网上“高薪兼职” 只是个美丽的传说
网购l元电脑散热器被秒杀2599元
网络红包暗藏陷阱 扫描二维码小心中圈套
网上“淘宝”不成落人诈骗陷阱

第三辑 如何防范金融诈骗
村妇巧立名目向50余户村民“借款”
好街坊竟是网络赌徒骗了邻居62万玩潜伏
信用卡没离身被离奇刷走28万
老人被忽悠25万“理财” 非法集资不靠谱
传销组织“云数贸联盟网”在威敛财100万
新型致富方式不靠谱风险大”
误人“交易平台” 赔了50多万
“中汇在线”理财平台变非法集资
“复制”拆迁协议卖房诈骗33万
轻信“出国劳务” 23人办理赴澳护照险受骗
“领导”借钱员工要多长个心眼儿
非法集资1600万元被骗人全是亲戚朋友
小心网络传销不断升级换代
原始股上市骗了一圈亲友
导演假诉讼牵连四亲友
先付息非法集资失联后落网银川
假装去旅游其实是偷渡

第四辑 如何防范街头诈骗
“小金佛”骗了老汉十一年
好心女子心太软伸援手被骗10万元
骗子专盯老人下手推销假膏药
两市民被“神医”骗走30多万元
“骑友”街头乞讨多为骗局
B000张“彩票”钓上2名“中奖者”
不用考试拿驾照骗子生财有“道”
“捡钱平分” 馅饼变陷阱
低价售车骗取订金专钓贪便宜购车族
街头摆摊乞讨骗钱数额可观
山寨护士帮挂号卷走老汉检查费
野广告低价租房骗人的“橄榄枝”不要接
一心想当“男公关” 4个月汇款10次
街头象棋残局怎么走骗子都赢
女子频耍花招花出百元假币
开空头支票赊购骗走18辆电动车
山寨快递员抢先一步送假货
帮人当警察诈骗9万元
老人失踪两天回家带着保健品
路边的理财请你不要睬

第五辑 如何防范交友诈骗
假扮白富美圈财30万
相亲对象没来陌生男来“求婚”
女扮男装土豪骗走网友4万元
“干兄妹”联手作案盗空好友存款
情节堪比影视剧骗了朋友却扮受害人
引“狼”入室男友盗走银行卡
轻信“外籍”男友被骗33万元
最无赖的暖男:骗色近180名女网友
“女骇客”钓走威海男子20万
现代版“农夫与蛇”的故事
第六辑 如何防范婚姻诈骗
谈场恋爱被骗10多万
花心男子脚踩“三只船”骗财16万
女婚骗8年间先后登记结婚9次
冒充“海归”人士让美女伤不起
八名大龄女青年被假警察骗了50万
幻想越南媳妇结局曲终人散
婚恋网站猫腻多心仪女孩到底爱谁
互联网上谈婚论嫁多半是弯弯的月亮
与败家娘们儿同住九年才知“妻子”是骗子
美女“重金求子” 骗局始于诚意金

新常态下履新责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古籍修复技艺:从纸张到装帧的精微之道》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实,不涉及《防范诈骗百招》的任何信息。 --- 古籍修复技艺:从纸张到装帧的精微之道 一部深入探索中华文脉守护工程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绪论:时间之河的守望者 浩瀚中华文明,典籍是其最坚实的载体。然而,岁月无情,湿气、虫蛀、光照乃至不当的人为干预,都在无声地侵蚀着这些承载千年末传智慧的珍贵文物。本书《古籍修复技艺:从纸张到装帧的精微之道》,并非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它是一部对时间流逝的敬畏与对抗的史诗,是对传统工艺的系统梳理与现代科学审视的深度融合。我们力求展现的,是从纤维结构到文化语境的完整修复图景,让读者得以窥见“守住文明火种”的专业人员所付出的心血与智慧。 第一部:古籍的生命科学——材质的辨识与保护 古籍的“健康”状况,是修复工作的前提。本部分将材料科学的严谨性融入传统技艺的描述中,构建起一套科学的鉴别与维护体系。 第一章:纸张的“基因”解析 纤维的身份识别: 详细剖析麻纸、皮纸、稻草纸、竹纸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原料的微观结构。通过偏光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对比,教授读者如何仅凭手感、光泽和纹理,初步判断纸张的年代与来源。 病害的形态学分类: 系统图解霉斑(黑霉、绿霉)、虫蛀(蛀孔类型、蛀道特征)、水渍、酸化导致的“卷边”与“脆化”等主要损害类型。区分物理性损伤与化学性损伤的界限。 酸碱度的“沉默杀手”: 探讨纸张老化过程中内源性酸性物质的生成机制,以及如何使用无水碳酸镁、碳酸钙等传统与现代缓冲剂进行初步的化学稳定处理,延缓纸张的持续降解。 第二章:墨与色的化学反应 墨的生命力: 深入研究松烟墨、油烟墨、铁胆墨的化学成分与粘合剂的差异。分析墨层在受潮后容易“洇化”的原因,以及稳定墨色的物理吸附技术。 彩绘与印章的保护: 针对泥金、矿物颜料(如朱砂、石青)与植物染料的特性,阐述如何使用极低浓度的动物胶溶液进行“托举”和“加固”,防止颜料粉化脱落。 第二部:修复的核心技艺——由“补”到“合”的艺术 修复绝非简单的“粘贴”,而是对古籍原始形态和工艺的深度重构。本部分聚焦于修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操作技术,强调“最小干预”的原则。 第三章:纤维重构——补洞与接纸的精微之道 传统接纸法的复原与创新: 详细演示中国传统的“打薄”与“对接”技术,特别是对于宋元善本的“薄片对接法”。着重介绍如何手工制作出与原纸厚度、纤维走向完全一致的“补纸”。 湿法加固与平整: 介绍如何控制环境湿度,使得纸张在湿润状态下能够自然舒展,再通过重物、控温板进行缓慢、均匀的干燥,以消除因水渍和折痕造成的波浪形变形。 揭裱的艺术: 针对大幅画册或碑帖的揭裱过程,分析如何根据纸张的韧性,选择合适的揭裱工具(如竹签、骨刀),安全地将底层纸张与污染层分离,而不损伤表层纤维。 第四章:装帧的形制还原与结构重建 古籍的装帧形式(如经折装、蝴蝶装、册页装)是其历史信息的载体。 线装的技艺传承: 详细教授清代至民国时期流行的“鸡翅装”、“麻线装”等不同线装法的穿线技巧,强调线结的紧密性、角度的准确性,确保翻阅时的舒适度和结构的稳定性。 封面与函套的保护: 针对绫罗、皮面等不同材质的封面,讲解如何利用专业的粘合剂(如以糯米粉为主料的“粉浆”)进行覆背,修复开裂的绫边,并重建失去保护功能的古籍函套。 特种文献的处理: 专题讨论卷轴的展平与轴头的修复,以及碑帖拓片在装裱过程中如何处理边缘的“飞边”与“卷曲”。 第三部:现代科技的赋能与规范的建立 修复技艺的未来,在于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本部分关注修复工作的标准化、伦理化及科技辅助手段的应用。 第五章:实验室中的文物保护 环境控制技术: 探讨恒温恒湿库房的建立标准,重点分析相对湿度(RH)与温度(T)对不同类型纸张、丝织品的动态影响模型。介绍惰性气体环境在长期保存中的应用前景。 无损检测手段的应用: 介绍红外反射成像(RTI)在识别被覆盖或褪色的文字、以及紫外光(UV)在检测修补痕迹和荧光污染方面的实际应用案例。 材料的相容性测试: 强调在选择任何修复材料(胶水、纸张、纤维填充物)前,必须进行加速老化测试,确保所用材料在未来数十年内不会对原件造成二次损害。 第六章:修复伦理与档案管理 “可逆性”的黄金法则: 深度剖析国际文物修复界的“可逆性”原则,即所有修复措施和材料的使用,必须确保未来有能力在不损害原件的前提下被移除或替换。 修复报告的规范化: 阐述一份完整修复报告应包含的要素:损伤评估、修复方案论证、所用材料清单、操作过程记录(附照片或影像资料)、以及修复后的状态监测计划。 历史层次的尊重: 探讨如何区分和保留古籍在历史流传中形成的“人为痕迹”(如历代题跋、批注),辨识哪些是需要去除的污染,哪些是应予保留的文化信息层。 结语:薪火相传,续写典籍的未来 《古籍修复技艺:从纸张到装帧的精微之道》旨在为图书馆学、档案学、博物馆学专业人士,以及深爱传统文化的收藏家和工匠提供一本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指导的参考书。它不仅记录了失传已久的技艺,更阐明了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如何以最审慎的态度,确保这些凝结了人类集体记忆的珍贵文献,能够安全、完整地抵达未来读者的案头。 --- 主要特色: 跨学科整合: 首次将传统修复工艺与现代材料化学、环境控制科学进行系统性整合。 图文并茂的实操指导: 包含数百张高清的微观结构图和操作流程分解图。 伦理先行: 将文物保护的伦理标准置于技术操作之上,强调对历史信息的绝对尊重。 针对性强: 专门设立了对宋元明清不同装帧形制的差异化处理章节。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一般的科普读物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甚至有点故事性的方式来讲述。它把枯燥的防骗知识融入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场景中,让人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累。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过来人”的经验分享,那些真实的经历,听起来特别有说服力。它让我明白,所谓的“骗局”,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不过我们平时没有太留意。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智慧,一点一点地为我们揭示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陷阱。它不仅仅教我们怎么“躲避”,更教我们怎么“看穿”。它让我明白,很多骗局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对称,而这本书恰恰填补了我们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等待着被骗,而是能够主动地去分析、去判断,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防范诈骗,更在于它能够提升我们的整体认知水平和独立思考能力。

评分

这是一本非常贴近生活、非常有用的书。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不贪小便宜”这一理念的强调。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上当受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贪图那一点点蝇头小利,总想着能天上掉馅饼。这本书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来证明,所谓的“免费午餐”往往是套路最深的诱饵。它不仅仅是教我们怎么识别骗术,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消费观念和风险意识。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心理学上的技巧,分析了骗子是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来操纵受害者,这一点让我茅塞顿开。我之前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看起来很聪明,也会被骗?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很多时候,骗局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能精准地抓住人心里的某个 G 点,然后层层深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防骗手册”,更是一本“人生智慧”的书,它教会我们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不被虚幻的利益所蒙蔽,如何在复杂的世界里保护好自己。

评分

读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安全意识一下子提高了不少。特别是关于电信诈骗的部分,里面详细列举了各种电话和短信的套路,比如冒充客服、亲友借钱、中奖信息等等,而且还分析了骗子话术中的漏洞,非常有启发性。我之前也接到过一些奇怪的电话,当时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哪里有问题,这本书正好补足了这方面的知识。另外,书中关于网络诈骗的章节也写得非常详尽,从钓鱼网站到社交媒体上的诈骗,再到各种APP的隐私安全问题,都做了深入的讲解。现在我们在网上购物、社交、支付都离不开手机和电脑,稍微不注意就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甚至造成财产损失。这本书就像一个及时的“防火墙”,让我知道在网络世界里哪些是雷区,应该如何避开。我尤其赞赏它在讲解防范方法时,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而是会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一些操作性的建议,比如如何辨别虚假链接,如何设置强密码,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知识,能够直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堂生动的“反诈实践课”。它没有那些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诈骗的可怕。我记得其中有一个案例,讲的是一个老人被骗走积蓄的故事,看得我非常揪心。这本书很细致地分析了骗子是如何一步步瓦解老人的心理防线,是如何利用他们的孤独和信任来下手的。读完这个案例,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防范诈骗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需要情感和心理上的关怀。书中也提供了一些针对不同人群的防范建议,比如针对老年人,针对年轻人,针对学生等等,考虑得非常周全。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没有把读者当成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听众,而是鼓励我们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它提供了一个框架,让我们自己去填补细节,去总结经验。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已经有了一套初步的防骗思维模式,能够更快地识别出可疑的情况,并且知道该如何应对。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一眼就能看出是讲怎么保护自己免受坏人算计的。现在骗局层出不穷,各种电话、短信、网络上的陷阱防不胜防,感觉不学点知识,迟早要吃亏。我平时也比较关心这类信息,虽然知道要警惕,但具体到各种骗局的套路,有时候还是会有些模糊。比如,那种冒充公检法来电话的,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有人会信,但事实证明确实有人上当。还有那些投资理财的骗局,打着高回报的旗号,不知道有多少人倾家荡产。这本书如果能把这些常见的骗术一一揭露,并且给出具体可行的防范方法,那真是太有价值了。我希望它能包含一些最新的诈骗手段,因为骗子的手段也在不断升级。而且,如果能有一些真实的案例分析,让我们看到骗子是怎么一步步设套的,这样印象会更深刻,也更能提高警惕。总的来说,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个随身的“防骗指南”,让我在面对可疑信息时,能够多一份冷静,少一份冲动,不至于轻易落入陷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