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已于2015年5月1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51次会议通过,并于6月1日起实施。由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伴随着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侵财型案件的上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犯罪形式、犯罪手段日趋多样化,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为此,我们邀请了一批专家型法官编写本书,期望为办案人员带来方便。
本书由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尔梅为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周峰,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四庭副庭长、第三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法学博士党建军为执行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四庭审判长、第二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陆建红为执行副主编。编委全部为最高人民法院从事刑事审判的同志。本书由基本理论、理解与适用、案例选编与裁判指引、法规汇编、新闻报道与答记者问等五部分组成。本书不仅是广大刑事司法工作人员案头工具用书,也是广大律师、法学教学人员以及法学院系学生的有益资料用书。
本书中恐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 刑法基本理论。包括本罪的罪质、犯罪构成的具体内容、罪量要素、犯罪形态、罪数问题及刑罚运用等问题,供读者更深地理解和运用《解释》。
● 关于《解释》的理解与适用。《解释》的起草者对《解释》出台的背景和经过、特别是 对《解释》条文予以逐条释明,以助于广大刑事司法工作人员、律师及其他法律工作者更全面地理解和适用《解释》。
● 案例选编与裁判指引。编委会从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报送的案例中精心筛选出35篇案例,详细阐述了裁判理由,对于在司法实践中具体适用《解释》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相关法律、法律解释和规范性文件汇编。包括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法律解释及规范性文件,也摘录了域外有关法律规范,既方便读者办理此类案件寻找依据,也方便读者研究和教学查阅相关资料。
黄尔梅,女,汉族,1951年12月生,广东中山人,1968年9月参加工作,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法律系刑法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现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大法官。
第一编基本理论
第一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历史沿革和
比较研究
第二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本质
第三章犯罪构成具体内容的认定
第四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罪量要素
第五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犯罪形态
第六章罪数问题、此罪与彼罪的区分
第七章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二编理解与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
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第一条入罪标准
第二条从宽处罚及定罪标准
第三条“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
第四条数额计算
第五条共同犯罪
第六条此罪与彼罪的区别
第七条竞合关系的处理
第八条上游犯罪认定对本罪的影响
第九条盗用单位名义犯罪
第十条概念解释
第十一条罪名的选择适用
第三编案例选编与裁判指引
第一部分指导性案例
杨道广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入罪的数额标准如何确定
何大利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犯罪对象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定罪量刑的影响
姚世友破坏交通设施、陈春林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
收益案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系交通设施的如何处理
金刚、张涛、金印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非法经营案
——如何推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主观故意中的“明知”
闻福生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大量回收购物卡并出售获利是否构成犯罪
陈景兴、张继龙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罪行较轻又具有自首情节的
可适用缓刑
高以英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近亲属之间掩饰、隐瞒的能否从轻处罚
王宗焕盗窃、晋崇英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亲亲相隐”情形如何量刑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犯罪所得收益罪罪名的选择适用
贾保胜盗窃、李俊岭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如何适用免予刑事处罚
夏宗斌、王家均、谭小阳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明知是盗窃所得摩托车而购买自用的定罪处罚
胡靖德、费华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
被告人金丽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情节严重”
的认定标准
被告人徐田强、唐田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如何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情节严重”
张兆利、陈增智、卢占松合同诈骗、焦玉增掩饰、隐瞒犯罪
所得案
——明知是合同诈骗财物且在现场收购的行为如何定性?
苏忠平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是否事先通谋的证据认定
孙洪亮职务侵占案
——事前与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分子共谋,帮助掩饰、隐瞒
犯罪所得的,以职务侵占罪的共犯论处
被告人杨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收购他人非法获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并出售的
行为应如何认定
被告人彭国富行贿、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如何区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与洗钱罪
夏长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上游犯罪事实查证属实的理解与把握
奥姆托绍等四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上游犯罪认定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认定的关系
邱宏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案
——上游犯罪行为人在逃是否影响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犯罪所得收益罪认定及犯罪所得价格认定问题
李邦生盗窃、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上游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尚未被抓获,但现有证据足以
确定上游事实存在的,可认定上游事实经查证属实
杨晓宁等盗窃、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例
——如何区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与其上游犯罪的共犯、
认定本罪情节严重的标准和共同犯罪中地位、作用的
区分及量刑
元世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
——上游犯罪查证属实但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影响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成立
陈德虎等盗窃案
——事前与盗窃犯罪分子通谋,帮助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及收益的,以盗窃共犯定罪处罚
被告人郭锐、黄立新盗窃、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与盗窃犯罪分子事前通谋的收赃行为的定性
吴言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如何区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和上游犯罪的共犯及
涉机动车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如何量刑
牡丹江再生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第十七收购站、朱富良掩饰、
隐瞒犯罪所得案
——单位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认定和处理
被告人罗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对犯罪所得的赃车改装后使用行为的定性
马帮勇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如何认定“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
被告人齐观东盗窃、被告人宋跃凤等三人掩饰、隐瞒犯罪
所得案
——帮助更换被盗电动轿车门锁、电锁的行为能否认定为掩饰、
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其他方法及电动轿车是不是机动车
宋延法等盗窃、杨岳松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明知是盗窃所得的农用车而切割后出售的如何定性
第二部分案例点评
侯某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大学保安将所抓获盗窃犯罪分子盗窃所得物据为己有的
行为如何定性
黄某某等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如何区分洗钱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谭某旗、谭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如何区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
第四编法律、法律解释、规范性文件及域外规范摘编
一、刑法有关条文
二、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条文
三、立法解释
四、司法解释
五、域外规范摘编
附录新闻报道与答记者
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传递出一种严肃而又专业的信号。作为一名旁观者,我对司法解释类书籍总有一种特别的关注,因为它往往代表着国家在某一特定领域法律适用方向的权威指引。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刑事案件,其复杂性在于它往往与上游犯罪紧密相连,且涉及金额巨大,对金融体系和社会稳定可能造成严重冲击。因此,理解和适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对于司法机关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推测,这本书很可能不仅仅是对原有法律条文的简单重述,而是在对大量司法实践案例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提炼出了一套具有操作性的规则和标准。它或许会深入剖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件,通过具体案例来阐释法律规定的内涵和外延,帮助办案人员在复杂的案情中找到法律的突破口。对于我而言,阅读这样一本书,可以让我更直观地感受到法律的生命力,了解法律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以及司法机关是如何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进的。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源于它所涉及的法律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这是一个在现代社会日益凸显的犯罪类型,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犯罪分子转移和隐藏非法所得的手段更加隐蔽和复杂。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对于统一法律适用、提高办案质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设想,这本书一定汇集了法律界的智慧结晶,它不仅会解释清楚“什么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更会深入探讨“如何区分合法所得与犯罪所得”、“如何认定犯罪所得的数额”等一系列疑难复杂的问题。对于我这样一个希望深入了解法律运作机制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是打开这一专业领域大门的绝佳选择。它可能不像一些畅销的法律普及读物那样轻松易懂,但其所蕴含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深度,足以让我受益匪浅,拓宽我的视野,让我对国家的法治建设有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光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几个字,就透露出一种庄重和权威感。我一直对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深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关系到公民权益和国家法治建设的重大司法解释。这本书的出现,恰恰满足了我这种求知欲。想象一下,在处理复杂的经济犯罪、洗钱等案件时,法官、律师甚至公安干警都需要一个清晰、明确、具有指导意义的法律依据,而这本书正是承载了这份重任。它不仅是理论研究的结晶,更是司法实践的指南针,能够帮助一线办案人员更好地理解和适用法律,确保司法公正,打击犯罪。我想,这本书对于法律从业者来说,其价值不言而喻。即使是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也能够从中窥见国家司法体系的严谨与智慧,以及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这本书所涉及的犯罪类型,如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社会危害性,它往往是其他犯罪活动的“下游”环节,对金融秩序、经济安全乃至社会稳定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的法律解读和适用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它意味着国家在打击犯罪的决心上毫不动摇,并且在不断完善法律武器,以应对日新月异的犯罪手段。
评分作为一名对法律知识抱有强烈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国家司法解释类书籍充满了敬意。这类书籍往往不是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而是为专业人士量身打造的“工具书”,但正是因为如此,它们才更能反映出法律体系的深度和复杂性。就拿“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这个概念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它可能听起来有些抽象,但它却关系到金融安全、经济秩序甚至国家稳定。这本书的标题表明,它将对这一领域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阐释,这对于我理解这项法律的实际运作非常有帮助。我常常设想,当侦查机关在追查一起重大犯罪案件时,如何才能有效地锁定那些“帮凶”——那些为犯罪分子提供庇护、转移赃款的人?这背后必然有一套严密的法律逻辑和操作规范。这本书,我想就是揭示这一切的钥匙,它会帮助我了解法律是如何识别、定性和惩处这些“幕后黑手”的。这不仅仅是对法律条文的解读,更是对国家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正义决心的具体体现,让我感受到法律的力量和温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虽然我还没有看到实物,但从名字来看,它必然承载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这类解释性文件,通常是由法律界的顶尖专家、资深法官和学者共同研讨、制定出来的,其严谨性和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一直认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其解释和适用,尤其是在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犯罪和复杂的法律关系时。这本书的出现,恰恰解决了当下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痛点——如何准确、统一地理解和适用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法律规定。这不仅关乎到犯罪分子能否受到应有的惩罚,更关乎到无辜者能否免受牵连,维护司法公正的底线。我想,这本书的编写过程一定是充满了激烈的讨论、反复的推敲,力求达到最科学、最合理的法律解释。它就像一本“武林秘籍”,为那些在法律战场上披荆斩棘的战士们提供了最锋利的武器和最精妙的招式。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分析一些经典的案例,通过具体的案情展现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这对于增强法律的可读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