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L/T 904—2015)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L/T 904—201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能源局 编
图书标签:
  • 火力发电
  • 技术经济
  • 指标计算
  • DL/T 904-2015
  • 发电厂
  • 经济性分析
  • 性能指标
  • 电力工程
  • 标准规范
  • 发电成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1551232666
版次:1
商品编码:11822100
包装:平装
开本:大16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4
字数:7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L/T 904—2015)》规定了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计算和评价。本标准是发布后替代DL/T 904-2004。本标准与DL/T904-2004相比有以下变化: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更新和增补:  ——对部分名词术语进行了更新和重新定义;  ——修改了锅炉效率的计算方法;  ——完善了供热机组相关指标计算方法;  ——增加了部分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

目录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燃料技术经济指标
4 锅炉技术经济指标
5 锅炉辅助设备技术经济指标
6 汽轮机技术经济指标
7 汽轮机辅助设备技术经济指标
8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经济指标
9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10 其他技术经济指标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假定的、与《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L/T 904—2015)》无关的图书的详细简介。 --- 图书简介:现代大型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控制 书名: 现代大型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控制 作者: 李明,王强 编著 出版社: 交通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 概述与背景 本书聚焦于当前世界范围内日益复杂和宏伟的大跨径桥梁工程,深入探讨了从概念设计到最终建成的全生命周期中的关键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现代桥梁已不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基础设施,更是展现国家工程技术实力与美学追求的标志性建筑。本书旨在为桥梁工程师、结构设计师、施工管理者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一本全面、系统且具有高度实践指导意义的参考手册。 本书的编写立足于最新的国际工程标准和国内规范(如AASHTO LRFD、Eurocodes、以及中国的相关设计规范),结合近年来成功案例的经验教训,着重强调了高性能材料的选用、复杂荷载的精确分析、先进的施工技术集成以及全过程的质量与安全控制。 主要内容结构与特色 全书共分八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内容涵盖了大型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各个关键环节。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与材料创新(第1-2章) 第1章:现代桥梁工程前沿理论回顾 本章首先回顾了传统结构力学在处理超高参数和非线性问题时的局限性。重点阐述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FEA)在复杂应力场、大变形、以及材料塑性阶段模拟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概率论在结构可靠性评估(LRFD方法)中的核心地位,并阐述了如何将环境荷载(如极端风荷载、地震动)的概率模型有效集成到设计流程中。此外,还探讨了结构健康监测(SHM)系统在设计阶段的初始布局考虑。 第2章:高性能与新型结构材料的应用 本章聚焦于提升桥梁耐久性和承载力的材料创新。详细分析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关键受力部位的应用潜力,包括其微观结构、早期强度控制、以及与传统钢筋的锚固性能。同时,深入讨论了耐候钢(Corrosion-Resistant Steel)的冶金特性、焊接工艺要求,以及其在海洋环境下长期服役的腐蚀机理与防护措施。对于新型缆索材料如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的应用前景和抗疲劳性能也进行了专门的探讨。 第二部分:结构设计与分析精要(第3-5章) 第3章:超大跨径桥梁的体系选择与气动稳定性分析 本章是本书的核心之一,集中讨论了斜拉桥、悬索桥以及拱桥等大跨径体系的选择依据。重点剖析了气动弹性力学在长跨度桥梁设计中的决定性作用。详细介绍了风洞试验的实施流程、数值风洞技术(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的应用,并着重讲解了如何通过优化桥梁截面形式(如箱梁的流线化设计、导流板的设置)来有效控制颤振速度和升力效应。针对极端湍流环境下的响应分析给出了实用的指导。 第4章:复杂荷载效应与动力响应分析 本章系统梳理了影响现代桥梁的主要荷载组合。除了标准的静载、活载和温度荷载外,重点分析了列车-轨道-桥梁耦合振动(Train-Track-Bridge Interaction, TTBI)模型,特别是高速铁路桥梁的动态响应计算。地震作用分析部分,详细阐述了非比例阻尼体系下的模态分析,以及在抗震设计中如何精确应用隔震与耗能装置(如粘滞阻尼器、屈服连接器)的参数选型与性能验证。 第5章:预应力技术与节段化施工控制 预应力技术是实现大跨径结构经济性的关键。本章深入研究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中的预应力损失计算模型的修正与校核,特别是考虑了早期水化热和长期徐变的影响。此外,对后张预应力体系的管道灌浆质量控制、锚固系统的疲劳评估,以及如何利用先进的张拉监测技术确保预应力力的精准施加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第三部分:施工控制与项目管理(第6-8章) 第6章:大型桥梁的复杂施工技术与工艺优化 本章将理论设计转化为实际工程操作的指南。详细介绍了悬臂浇筑法、整体顶推法、以及大型浮运架设法等主要施工工艺的适用条件、施工顺序和风险控制要点。特别关注了特殊结构(如桥塔、锚固区)的模板工程技术,确保高精度、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均匀性。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深基础施工(如超大直径桩基)给出了先进的钻孔和成桩监测技术。 第7章:结构安装误差控制与精细化测量技术 在超大跨径结构中,微小的安装误差累积可能导致结构整体受力状态的严重偏离。本章系统阐述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3D Laser Scanning)在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应用,包括对已建桥塔、主缆索塔的几何偏差检测。详细介绍了GPS/全站仪联合监测系统在主缆架设、钢梁精准对位过程中的实时反馈机制,并提供了基于BIM模型的施工流程模拟与纠偏方案。 第8章:项目实施中的风险管理与耐久性维护 本书最后一部分关注桥梁工程的长期效益。讨论了大型桥梁项目中常见的合同风险、技术风险和环境风险的识别与量化管理。在耐久性方面,详细介绍了海洋环境中的涂装体系选择、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的配制要求,并为竣工后的结构健康监测(SHM)系统提供了操作性强的定期巡检和数据解读指南,确保结构服役性能的长期可靠性。 适用读者 本书适用于从事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结构工程师、桥梁设计师、项目经理、施工技术负责人,以及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结构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也值得称赞,毕竟这种技术手册是需要反复翻阅的,如果纸张太薄或者油墨容易蹭花,用起来实在不方便。这次的出版质量明显是按照“工具书”的标准来的,纸张厚实,字迹清晰锐利,即便是那些极其复杂的数学符号和希腊字母,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极大地减轻了阅读时的眼睛疲劳。而且,这本书的尺寸设计得恰到好处,放在工作台上既不显得过于笨重,需要时又方便抓取。我特别注意到,它在引用标准和规范时,标注得非常规范和准确,这对于确保我们计算结果的合规性至关重要。在技术标准日益更新的今天,能有一本紧跟最新规范的参考书,简直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编著者对工程实用性的高度重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学术层面做理论探讨。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简洁的字体,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专业和严谨的气息。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就被它的厚度给镇住了,感觉沉甸甸的,翻开扉页,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表扑面而来,确实不是那种随便翻翻就能理解的读物。从目录上看,内容的覆盖面很广,从最基础的能量平衡到复杂的系统优化,似乎都囊括进去了。对于我们这些常年在电厂一线摸爬滚打的人来说,这种系统性的总结是非常宝贵的。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像是把多年实践经验浓缩成的精华。我特别期待里面关于运行效率提升的章节,毕竟在当前的能源环境下,每一份效率的提升都意味着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这本书的排版也比较清晰,虽然内容很硬核,但逻辑结构似乎组织得井井有条,这对于我们快速定位和查找特定计算方法至关重要。总而言之,初印象非常好,给人一种踏实可靠的感觉,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潜质。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对各种“非理想状态”的处理上。在实际电厂运行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异常波动或工况变化,理论值往往只能作为参考基准。这本书的高明之处在于,它预留了大量的“余地”和“修正项”,来应对这些复杂的现实情况。比如,对于负荷波动、给水温度变化、甚至是不同煤种混烧带来的影响,书中都有明确的计算指导或调整思路。我感觉作者一定是经历过无数次现场调试和问题排查,才能提炼出如此接地气的处理方法。它不是那种只适用于完美实验室环境的“理想计算器”,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你遇到难题时,递过来一本写满笔记的工具箱。它的存在,能够显著提高我们在面对突发技术经济指标偏差时的诊断速度和准确性,对于提升值班人员的业务能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内容深度确实不是盖的,它对热力循环的分析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细致程度。我记得以前在学校里学的那些热力学原理,到了实际应用中总感觉隔着一层什么东西,理解起来有些晦涩。但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了。比如,它对锅炉效率、汽轮机级间损失的计算方法讲解得极为透彻,每一个参数的选取和修正都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在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上的双重功力。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来研究其中关于供热平衡点的计算模型,发现它考虑的因素比我们过去使用的简化模型要全面得多,特别是对各种运行工况的敏感性分析,非常具有前瞻性。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填补了理论教材与实际工程操作之间的鸿沟,提供了一套可以直接拿来验证和优化的计算框架。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对电力系统经济运行规律的深度“考古”。它不仅仅停留在计算层面,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去挖掘电厂的潜力。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设备老化对技术经济指标影响的分析部分。在实际运行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设备性能随时间衰减的问题,但往往缺乏量化的评估手段。这本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劣化模型和修正系数,让我们能够更客观地评估老旧机组的健康状况,并据此制定更精准的检修和改造计划。这对我启发很大,它不再把电厂看作一个静止的系统,而是动态演化的生命体。从宏观的年度指标对比,到微观的某个阀门泄漏带来的影响,都被纳入了精密的计算范畴。这套思维方式的转变,远比掌握几个计算公式来得更有价值。

评分

能送标准很赞,希望以后多进一些标准。美中不足有一本有点脏。另外希望以后快递不要把包裹都扔地上等取件,本来不错的京东袋子就没用了

评分

。。。。。。。。。。

评分

能送标准很赞,希望以后多进一些标准。美中不足有一本有点脏。另外希望以后快递不要把包裹都扔地上等取件,本来不错的京东袋子就没用了

评分

能送标准很赞,希望以后多进一些标准。美中不足有一本有点脏。另外希望以后快递不要把包裹都扔地上等取件,本来不错的京东袋子就没用了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