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医学人文十五讲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医学人文十五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一方 著
图书标签:
  • 医学人文
  • 通识教育
  • 讲座
  • 健康
  • 文化
  • 历史
  • 哲学
  • 医学史
  • 科普
  • 名家讲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08475
版次:1
商品编码:1182613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4
字数:21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医学人文十五讲》系大都采用学术讲座的风格,有意保留讲课的口气和生动的文风,有“讲”的现场感,比较亲切、有趣。其拟想读者主要是青年,适合社会上一般读者作为提高文化素养的普及性读物;如果用作大学通识课教材,教员上课时可以参照其框架和基本内容,再加补充发挥;或者预先指定学生阅读某些章节,上课时组织学生讨论;也可以把《医学人文十五讲》系作为参考教材。

内容简介

  《医学人文十五讲》分“观念与反思”、“历史反思与人物影像”、“医学人文现场报告”上中下三篇,呈现了兼有医学科班生和人文学者双重身份的作者对医学的人文审视和思考,论述中既有历史追溯又有理论抽象,贴近现实热点的个案分析也极具说服力。在他看来,医学人文不是一个高深的学理命题,而更多的是一份源于体验的发问和追思,因此书中所论所述在学术研究的严肃面目之外更别有一份深厚、温情的人文关怀,引人共鸣、发人深思。可谓一本优秀的医学人文通识类著作。

作者简介

  王一方,医学硕士,编审。现为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总编辑、社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有医学人文专著《敬畏生命》(江苏人民,2001)出版及专论二十余篇刊于《医学与哲学》、《中国文化月刊》(台湾)、《读书》、《健康报》等。近年在《中国医学信息导报》开设医学人文专栏,多次受邀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作医学人文普及讲座、对话。

目录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1
代序我的医学人文启蒙课/1
上篇 观念与反思
第一讲 医学:科学的。更是人文的/3
第二讲 医学人文的概念与边界/9
一 医学人文,一个幽灵在徘徊/9
二 “无用的学问”与有趣的思考/12
第三讲 现代医学的人文审视/16
一 医学的“混账”/16
二 医学的颜色与变色/19
三 现代医学的向度/22
四 现代医学的“内衣”/24
五医学的艺术与艺术的医学/27
第四讲 消费时代的医学人文价值/30
一 医患失语与“人”的失踪/32
二 征服疾病与敬畏生命/36
中篇 历史反思与人物影像
第五讲 当代医学史与思想史发凡/43
一 现代医学过去的100年/45
二 思想史视野中的DNA双螺旋发现/51
三 “人文解剖学”视野中的创伤与干预,/56
四 听诊器的末路/59
第六讲 中国传统医学人文的终结/62
第七讲 “五四”新文化与传统医学的命运/72
第八讲 当代药物史与裤裆里的革命/80
一 天要下雨,娘要避孕/80
二 魅力无穷的“伟哥”/84
第九讲 医学家的传记与思想辉光/91
一 医学家的传记/91
二 柳叶刀与狐狸/94
三 通往纯粹的羊肠小道/99
四 一位学者的搬家史及学术扩张史/105
第十讲 医学家的博物学关怀与情怀/114
下篇 医学人文现场报告
第十一讲 妞妞之死与医学的人性温度/123
一 把医学推向思想的火山口/123
二 谁杀死了妞妞?/125
三 我们需要一场病人权利运动/129
四 医学必须走向多元关怀/132
第十二讲 萨斯的医学人文审视/135
第十三讲 萨斯袭来:当医者成为患者/148
一 萨斯事件中的医患关系/149
二 医患矛盾责在何处/150
三 为什么医生只相信机器/152
四 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155
第十四讲 萨斯会改变人类的疾病谱吗?/157
一 另类疾病谱/158
二 战争、饥荒和瘟疫/159
三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时代/160
四 永恒的博弈/162
第十五讲 生与死:叩问医学人文的永恒母题/165
一 蒙田:直面痛苦与死亡/165
二 史铁生:蹲守在生死爱痛之间/170
三 柳红:拯救报告/172
四 安乐死的理直理曲/175
后记 野狐禅的意义/181

前言/序言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医学人文十五讲》 本书系汇聚了十五位在医学、哲学、历史、社会学、伦理学等多个领域享有盛誉的学者,以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医学领域中那些超越单纯技术和知识的深刻议题。它并非一本教科书,而是旨在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医学背后人文关怀、社会影响与哲学思考的窗口。 第一讲:生命的神圣性与尊严 本讲从哲学和伦理学的视角,探讨生命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审视生命的神圣性来源,以及在不同文化和宗教传统中对生命的敬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如何尊重和维护个体的生命尊严,尤其是在面对疾病、衰老和死亡时,如何保障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不因其生理或心理状态而受到歧视或不公。 第二讲:疾病的社会建构与意义 疾病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失调,更深刻地烙印着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痕迹。本讲分析疾病如何被社会所定义、理解和经历。我们将探讨特定疾病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承载的社会污名、经济负担以及人们对其的心理反应。理解疾病的社会建构性,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患者及其所处的环境。 第三讲:医患关系的伦理维度 医患关系是医学实践的核心,其伦理基础至关重要。本讲深入剖析了医患之间权力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等现实困境,并探讨如何建立一种基于信任、尊重和合作的伙伴关系。我们将讨论知情同意的真正含义,患者自主权的边界,以及医生在沟通、共情和人文关怀方面的责任。 第四讲:医学的边界与未竟事业 医学在不断进步,但并非无所不能。本讲反思医学的边界,探讨科学技术在解决人类健康问题上的局限性。我们将审视那些目前医学尚未能完全攻克的难题,以及面对这些“未竟事业”时,人类应有的态度——是谦逊,是坚持,还是对未知的探索。 第五讲:科技进步与医学伦理的张力 基因编辑、人工智能、再生医学等前沿科技的飞速发展,为医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伦理挑战。本讲聚焦于这些科技进步如何挑战传统的伦理观念,例如“设计婴儿”的可能性,AI在诊断和治疗中的责任归属,以及生命技术应用可能加剧的社会不平等。 第六讲:医学中的平等与公正 健康不应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应是所有人的基本权利。本讲关注医学实践中存在的各种不平等现象,包括地域、阶层、性别、种族等因素对医疗资源获取和健康结果的影响。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政策、教育和社会行动,促进医学领域的平等与公正。 第七讲:全球健康视野下的挑战与合作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传染病的跨国传播、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困境,都构成了全球健康面临的重大挑战。本讲呼吁打破国界限制,从全球视角审视健康问题,并探讨国际合作在应对这些挑战中的关键作用。 第八讲:历史中的瘟疫与人类的应对 回顾人类历史,瘟疫一直是悬在文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本讲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审视历史上著名的瘟疫事件,如黑死病、西班牙流感等。我们不仅关注其对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冲击,更重要的是,分析人类在面对巨大灾难时的反应、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由此催生的医学和公共卫生发展。 第九讲: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 “死亡是生命的必然,也是艺术。”本讲探讨临终关怀的意义和实践,强调在生命走到尽头时,如何给予患者最大限度的尊严、舒适和情感支持。同时,也倡导对死亡进行更开放的教育,帮助人们坦然面对生命终结,以及如何处理死亡带来的哀伤。 第十讲:医学叙事的力量 疾病的经历不仅仅是身体的痛苦,更是个体生命故事的展开。本讲关注医学叙事在理解疾病、建立共情和促进康复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患者的自述、医生的观察以及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医学描绘,我们得以窥见疾病背后更丰富的人性维度。 第十一讲:儿童健康与未来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本讲关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特殊健康挑战,包括生理发育、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探讨如何为儿童提供最优质的医疗和成长环境,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第十二讲: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 在现代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不亚于生理健康。本讲深入探讨心理疾病的成因、表现及其社会影响,并强调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性。我们呼吁破除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鼓励更多人寻求帮助,并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支持。 第十三讲:文化视角下的健康与疾病 健康与疾病的观念并非普适,而是深深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本讲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疾病的认知、治疗方式以及健康的态度。理解文化的差异性,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健康问题。 第十四讲:医者初心与职业伦理 “医者仁心”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对所有从医者提出的最高要求。本讲追溯医者职业的起源和演变,探讨在充满挑战的医学领域,如何坚守初心,恪守职业道德,并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做出合乎伦理的决策。 第十五讲:通识教育与医学的未来 医学的未来发展,不仅依赖于科学技术的突破,更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本讲总结本书系的核心理念,强调通识教育对于培养具有人文关怀、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医学人才的重要性。我们展望医学的未来,期望它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整体福祉。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医学人文十五讲》不仅是专业人士的案头读物,更是每一位关心生命、关注社会、热爱思考的读者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它将引领您穿越医学的迷雾,抵达人文的灯塔,感受生命的光辉。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位对生命哲学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很少涉足医学领域的书籍。然而,《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医学人文十五讲》却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吸引了我。它的语言流畅而富有感染力,即使是涉及一些相对专业的概念,作者也能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和生动的例证进行解释,让我这个“局外人”也能轻松理解,并从中获得深刻的启迪。书中对“死亡的意义”这一章节的探讨,尤为触动我的内心。死亡,这个我们总是避之不及的话题,在作者笔下却被赋予了别样的解读。他并没有止步于医学上对死亡的定义,而是深入挖掘了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人们对死亡的理解,以及死亡如何影响我们对生命的体验和价值的判断。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生命,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以及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应该如何更有意义地活着。这本书让我明白,医学不仅关乎如何延长生命,更关乎如何提升生命的质量,如何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生命的终结。它鼓励我以一种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去接纳生命中的不可控因素,去发现生命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评分

一本看似寻常的书,却在字里行间透出不寻常的温度。初拿到《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医学人文十五讲》,我本以为会是一本沉闷枯燥的学术著作,充斥着冰冷的医学理论和晦涩的专业术语。然而,翻开扉页,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而引人入胜的气息。作者并非高高在上的专家,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在医学的广阔领域里进行一次心灵的漫游。书中探讨的议题,从生命的伦理到疾病的意义,从医患关系的温度到医疗技术的发展对人性的影响,每一个话题都触及了我们作为个体,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深层思考。我尤其被其中关于“医者仁心”的论述所打动,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号式的宣扬,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个个深刻的剖析,让我们看到了在冰冷的白色巨塔背后,那些温暖、坚韧、充满智慧的人文光辉。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医学的本质,它不仅仅是与疾病抗争的科学,更是一门关怀生命、理解人性的艺术。它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医生,除了精湛的医术,更需要一颗敏感而博爱的心,去倾听病人的诉说,去理解他们的恐惧与希望,去给予他们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治疗,更是心灵上的慰藉。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医学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书。

评分

在阅读《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医学人文十五讲》的过程中,我常常被其中蕴含的智慧所折服。作者的学识渊博,涉猎广泛,他将医学、哲学、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巧妙地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体系。书中关于“医疗的未来与人的价值”的讨论,尤其让我陷入沉思。在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的面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这种科技浪潮的冲击下,我们是否会迷失方向?我们该如何确保技术的发展始终服务于人的福祉,而不是反过来奴役人?作者并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鼓励我们保持警惕,积极反思,并在技术与人文之间找到平衡。他提出的观点,如“以人为本的医疗”,“尊重个体选择的自主性”等,都充满了前瞻性和实践意义。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医学的进步不仅在于技术的突破,更在于人文精神的回归和升华。它激励我,作为一名时代的参与者,不仅要关注科技的发展,更要关注技术背后的人文关怀,并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医学的认识都局限于它作为一门治病救人的科学。但《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医学人文十五讲》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本书像一扇窗,让我窥见了医学背后那宏大而复杂的人文图景。书中关于“科技与人文的张力”的讨论,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似乎越来越依赖于冰冷的仪器和精准的数据,而人的情感、尊严,甚至生命本身的意义,似乎在某些时刻被置于次要的地位。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一现实,反而深入剖析了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伦理困境,以及我们如何在追求效率和精确的同时,不忘初心,守护医学的人文关怀。他引用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和文学作品,将医学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审视,这使得论述更加丰富立体,也更具启发性。我常常在阅读时停下来,思考自己在这个时代的角色,以及科技发展对我们生活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本书不仅仅是对医学的探讨,更是对我们这个时代,以及我们自身生存状态的一次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最终的目的都应该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而不是让科技本身异化了人。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我深知医学实践中的诸多挑战和困境。《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医学人文十五讲》这本书,简直就像是一场及时雨,为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书中关于“医患沟通的艺术”的论述,与我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谋而合。我常常感到,在快节奏的医疗环境中,有效的沟通显得尤为艰难。患者的期望、恐惧、不信任,以及我们自身的压力和局限,都可能成为沟通的障碍。作者通过对大量真实案例的剖析,以及对心理学、社会学理论的借鉴,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建议,让我茅塞顿开。他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强调了同理心在建立信任关系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用清晰、诚恳的语言解释病情,从而赢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读完这一章节,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工作中可以改进的方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努力成为一名不仅医术高明,更能赢得患者信任和尊重的医生的决心。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医学人文的力量,它能够化解矛盾,疗愈心灵,真正实现“医者仁心”的理想。

评分

这本收的质量非常好。推荐大家购买。

评分

很薄的小书,买来一看

评分

囤货的,书看着还不错,包装和送货可以…………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书非常好 京东快递员态度很好 期待更多优惠活动

评分

经过推荐买的,未看,应该是本不错的书!!

评分

不错

评分

好书,值得推荐

评分

这本收的质量非常好。推荐大家购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