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校注(9)(精)/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丛书/中原历代中医药名家文库

太平圣惠方校注(9)(精)/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丛书/中原历代中医药名家文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 王怀隐,许敬生 等 编,田文敬,陈瑜,王学超 等 注
图书标签:
  • 中医
  • 中医药
  • 古籍
  • 校注
  • 太平圣惠方
  • 医史
  • 中原历代中医药名家文库
  • 珍稀典籍
  • 传统医学
  • 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4976933
版次:1
商品编码:11828820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丛书 ,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1
字数:3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太平圣惠方》编刊于宋代,全书共100卷,分1670门(类),收编医方16834首,全书洋洋282万言。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实为空前仅有。《太平圣惠方》全面收集宋以前历代医家学术思想、治症经验、用药特点,是宋代官方组织编纂的大型方书,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理、法、方、药完整体系的医方作,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北宋初期以前医学发展的水平,内容丰富。

作者简介

  王怀隐,北宋睢阳(今河南商丘县)人,宋代*名医家,生卒年代不详。王氏原为道士,精医药,住京城建隆观。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赵炅诏命还俗,授命为尚药奉御,为皇室医药保健服务,后晋升至翰林医官使。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太宗为了整理历代医家的经验,令由翰林医官使王怀隐,副使王祜、郑奇,医官陈昭遇等收集宋太宗亲验方,医官院和医官所藏秘方,以及历代医书所载之方,编撰《太平圣惠方》一书。历时14年,于淳化三年(992年)完成。

目录

卷第八十一
治产后虚赢诸方
治产后风虚劳损诸方
治产后乳无汁下乳汁诸方
治吹奶诸方
治姤乳诸方
治产后儿枕腹痛诸方
治产后心痛诸方
治产后心腹痛诸方
治产后小腹痛诸方
治产后两胁胀满诸方

卷第八十二
小儿序论
小儿初生将护法
初生儿与朱蜜法
初生儿防撮口著噤及鹅口黄腭法
小儿受气法
小儿寿命长短法
拣乳母法
乳小儿法
小儿始哺法
乳母忌慎法
初生浴儿法
治小儿口噤诸方
治小儿撮口诸方
治初生儿鹅口诸方
治初生儿重腭重龈诸方
治小儿脐风诸方
治小儿脐肿湿久不差诸方
治小儿脐疮诸方
治小儿解颅诸方
治小儿囟不合诸方
治小儿囟陷诸方
治小儿温壮诸方
治小儿壮热诸方
治小儿变蒸诸方
……

卷第八十三
卷第八十四
卷第八十五
卷第八十六
卷第八十七
卷第八十八
卷第八十九
卷第九十

前言/序言


《伤寒论》校注 一、 医著背景与价值 《伤寒论》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辨证论治的医学典籍,由东汉张仲景所著,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被誉为“群方之祖”。其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是中医临床诊疗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 校注本特色与意义 本书为《伤寒论》的又一重要校注本。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校订、注释、阐发从未间断,旨在更准确地理解和传承其精髓。本书的校注工作,秉承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广泛搜集历代经典版本,细致辨析字词句的异同,力求还原张仲景原意。 三、 主要内容概述 本书以《伤寒论》原文为主体,结合详细的校勘记,对原文进行字、句、篇章的考订,辨析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取舍。在注释方面,本书不仅解释了原文的字面含义,更深入阐释了方剂的配伍、君臣佐使的运用、病机证候的分析以及治疗原则的体现。 四、 理论体系阐释 本书在校注过程中,着重对《伤寒论》所构建的六经辨证体系进行深入解读。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层面,层层剥离病邪侵袭人体的不同阶段和性质,并阐述了与之相对应的辨证方法和治疗策略。通过对每个证型的详细分析,揭示了张仲景“察颜观色,先别阴阳”的精妙诊疗智慧。 五、 方剂学精要 《伤寒论》中的方剂,被誉为“效如桴鼓”。本书在对方剂进行校注时,不仅对其组成、剂量、用法、主治进行详细阐述,更深入分析了方剂的配伍规律和药物的药理作用。例如,对桂枝汤、麻黄汤、白虎汤、承气汤等经典方剂的讲解,将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方剂的组方原理和临床应用要点。 六、 临床指导价值 本书的校注,不仅是对经典文献的梳理和传承,更蕴含着丰富的临床指导意义。通过对《伤寒论》辨证论治思想的深入理解,以及经典方剂的精要阐释,本书将为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提供宝贵的参考,帮助其提高辨证施治的能力,更好地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七、 学习与研究意义 对于中医专业的学生而言,本书是学习《伤寒论》的优秀教材。通过细致的校注和深入的解析,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掌握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对于从事中医研究的学者而言,本书的校勘成果和理论阐释,也为深入研究《伤寒论》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 八、 传承与发展 《伤寒论》是中医的瑰宝,其蕴含的智慧历久弥新。本书的校注出版,是对这一瑰宝的进一步发掘和整理,有助于其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通过对经典的学习和研究,可以不断提升中医的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用户评价

评分

这部书的出现,让我在浩瀚的古籍海洋中找到了一个可靠的灯塔。作为一名对中医古籍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常常被古文中那些深奥的医学理论和复杂的处方弄得望而却步。市面上也并非没有《太平圣惠方》的影印本,但许多版本要么字迹模糊,要么校注缺失,要么解释不透彻,让人难以获得真正的知识。而这本书,则以其精良的制作和严谨的校注,极大地改变了我的阅读体验。书本的质感极佳,厚重的纸张和清晰的字体,使得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更重要的是,校注者的文字功底深厚,对原文的理解也十分到位,很多原本让我费解的词句,在校注的帮助下都豁然开朗。他所做的,并非简单地将古文翻译成白话,而是深入挖掘原文的精髓,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行阐释,这种做法既保留了古籍的原汁原味,又极大地提升了其可读性和实用性。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广大中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研究《太平圣惠方》的宝贵机会。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内心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时的医者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这本书的重量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更是知识和历史沉淀的重量。当我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扑面而来的不是冰冷的学术气息,而是温润如玉的文字,每一个字都仿佛浸润了前人的心血和智慧。校注的字体清晰可见,与原文的古朴字体形成鲜明对比,这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古文变得易于理解。我试着读了几段,发现那些曾经困扰我的医学名词,在校注者的细致解读下,变得清晰明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修订方式,没有破坏原文的古老韵味,却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像我这样非专业出身的爱好者也能从中受益。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让我感受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对古代医者的严谨治学态度肃然起敬。

评分

从这本书的外观到内涵,都散发着一种古朴而庄重的美感。它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静静地坐在那里,却能娓娓道来千年的故事。书的装帧设计非常精美,看得出制作者在细节上花了不少心思。纸张厚实,触感温润,印刷清晰,字迹工整,即便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打开书页,那种淡淡的油墨香混合着纸张的清香,瞬间就能将人带入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我尤其欣赏其严谨的校注风格,校注者不仅对原文进行了精密的考订,还在字里行间融入了自己对医学的深刻理解,使得原本晦涩的古籍变得更加易于理解和吸收。阅读这本书,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匠心,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它不仅仅是一本医学著作,更是一件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艺术品,值得细细品味和珍藏。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我学习中医道路上的一道曙光。我一直对《太平圣惠方》这部巨著心向往之,但苦于原文艰深,难以深入研究。市面上也有一些版本,但总觉得不够权威,校注也不够细致。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简直眼前一亮。精装的封面,沉甸甸的质感,一看就是用心之作。打开书页,那种油墨的清香扑鼻而来,纸张的触感非常舒服,不会有廉价感。最令我惊喜的是它的校注部分,字迹清晰,用词精准,而且很多关键的解释都非常到位,避免了过去一些理解上的误区。我特别喜欢它在解释某些药方或病症时,会引用其他古籍作为佐证,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让我非常信服。这让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个私人中医教授,随时随地都能得到最专业的指导。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中医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参考,让《太平圣惠方》这部经典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实在令人惊艳,厚重的纸张,精美的版式设计,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股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封面烫金的“太平圣惠方”几个大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仿佛诉说着千年的中医智慧。我尤其喜欢它采用的传统线装样式,虽然初看可能有些不习惯,但翻阅起来却别有一番古韵。每一页的排版都十分考究,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对经典的敬意。文字印刷清晰,墨色浓郁,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作为一名对中医古籍情有独钟的读者,这样的呈现方式无疑是对我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探索它蕴含的宝藏。书中的插图虽然不多,但都恰到好处,点缀在关键的章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原本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起来。我非常期待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失传已久的验方,或是对经典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评分

商品给力,快递更给力!

评分

还没看,不过装订很满意!

评分

商品给力,快递更给力!

评分

王怀隐著,北宋医家,商丘人。中国宋代官修方书,简称《圣惠方》。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北宋初期以前医学发展的水平,是宋王朝组织编纂的第一部大型方书,全书共1670门,方16834首。

评分

宝宝喜欢读内容权威价格实惠知识点

评分

挺好的,留着慢慢看,经典不着急

评分

内容不错,通俗易懂 ,值得一看 ///1222222222

评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还好还好哈哈哈哈哈哈哈还好还好

评分

纸质印刷一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