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综合药物治疗学(第3版) [Comprehensive Dermatologic Drug Terapy, 3/E]

皮肤科综合药物治疗学(第3版) [Comprehensive Dermatologic Drug Terapy, 3/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Stephen,E.Wolverton 著,娜仁花 译
图书标签:
  • 皮肤科
  • 药物治疗
  • 综合
  • 医学
  • 皮肤病学
  • 临床
  • 药物
  • 参考书
  • 第三版
  • 治疗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65913013
版次:3
商品编码:11880991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Comprehensive Dermatologic Drug Terapy, 3/E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62
字数:16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皮肤科综合药物治疗学(第3版)》完整地涵盖了外用、皮损内及系统性皮肤科用药的新信息、在书中,Stephen E.Wolverton博士及多国专家团队详细阐述了针对具体疾病应该使用何种药物、何时使用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合理而充分地应用新的生物制剂(如乌司奴单抗和利妥昔单抗)以及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新处方信息
  为您的患者提供新的医疗美容产品信息,如化学剥脱术、真皮内填充剂和肉毒杆菌毒素
  关于外用药物刺激和过敏的新章节帮助您选择*为安全有效的药物,并有独立的全新章节对吗替麦考酚酯进行介绍
  回顾总结近期由FDA撤市的药物,助您在皮肤科临床工作中及时改进药物治疗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部分 引言
第1章 药理学基本原则
第2章 皮肤科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最大化原则
第3章 多态性:为什么药物反应存在个体差异
第4章 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第2部分 中药的药物监管问题
第5章 FDA药物审批程序
第6章 药物警戒:证实药物仍是安全的
第7章 撤市药物:重要教训

第3部分 感染性疾病的系统用药
第8章 系统性抗茵剂
第9章 系统性抗真菌药
第10章 系统性抗病毒药
第11章 系统性抗寄生虫药

第4部分 系统性应用的免疫调节剂及抗增殖药物
第12章 系统性应用皮质类固醇
第13章 甲氨蝶呤
第14章 硫唑嘌呤
第15章 吗替麦考酚酯和麦考酚酸
第16章 环孢素
第17章 细胞毒性制剂
第18章 氨苯砜
第19章 抗疟药
第20章 系统性维A酸类药物
第21章 干扰素

第5部分 紫外线或可见兴治疗中应用的药物
第22章 光化学疗法及其他光疗方法
第23章 体外光化学治疗(光分离置换治疗)
第24章 光动力治疗

第6部分 生物制剂
第25章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第26章 白介素1223抑制剂
第27章 利妥昔单抗及未来的生物治疗

第7部分 各和系统治疗药物
第28章 抗组胺药
第29章 血管活性及抗血小板药
第30章 抗雄激素药和雄激素抑制剂
第31章 精神药物
第32章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
第33章 系统性应用抗肿瘤药物:皮肤科适应证和不良反应
第34章 皮肤科常用内科药物
第35章 其他全身性药物

第8部分 感染性疾病的局部用药
第36章 外用抗细菌药
第37章 外用抗真菌药
第38章 外用和皮损内抗病毒药
第39章 外用抗寄生虫药

第9部分 局部应用的免疫调节剂及抗增殖药物
第40章 外用皮质类固醇
第41章外用维A酸类药物
第42章外用及皮损内化学治疗药物
第43章局部接触致敏剂
第44章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第45章外用维生素D

第10部分 各和外用治疗药物
第46章防晒霜
第47章治疗性香波
第48章旺一羟酸(果酸)
第49章化学换肤(化学剥脱)
第50章慢性创面的护理
第51章角化过度的药物治疗
第52章化妆品治疗
第53章刺激和过敏:何时应该怀疑外用治疗药物所致
第54章昆虫驱避剂
第55章各种局部外用药

第11部分 部分 注射用药及口腔黏膜用药
第56章局部麻醉剂
第57章真皮内及皮下注射用填充剂
第58章肉毒杆菌毒素注射
第59章口腔黏膜治疗药

第12部分 系统性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第60章皮肤科药物治疗的肝毒性
第61章药物治疗的血液系统毒性
第62章药物诱发的恶性肿瘤
第63章皮肤科药物引起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第64章妊娠和哺乳期的皮肤科用药
第65章药物相互作用
第66章合并系统症状的皮肤药物反应

第13部分 特殊的药理学及治疗话题
第67章药物经济学
第68章知情同意和风险管理
第69章皮肤科复方制剂
第70章皮肤科儿童用药

附录I 10种对皮肤科越来越重要的药物
附录II 服用氨苯砜的患者信息沟通及知情同意书

索引

前言/序言

  药物治疗是皮肤科治疗的最重要部分。虽然随着学科的发展,不断有新的治疗方法加入临床实践,但系统性及局部应用的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的主体。大多数皮肤科疾病均有系统性因素在发病机制中起作用,合理的系统性药物治疗便成为疾病治疗和控制的关键。局部药物是皮肤科在治疗上具优势和特色之处,对局部用药的熟知和应用以及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可以发挥皮肤科的优势。
  几年前看到《Comprehensive Dermatologic Drug Therapy》第2版时就感到这是一本很有特色、对临床实践很有帮助、与时俱进的关于皮肤科治疗的好书,并有了将其翻译成中文的想法。在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帮助下,该想法得以实施。翻译过程中北京和睦家医院皮肤科的全体同事在忙碌的临床工作之余付出了大量辛苦的工作,特别是赵娜医生花费了很多心血帮助完成、修改并校对了大量稿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以及其他医院的专家们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努力。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王智敏编辑和张李娜编辑给了我们大力的支持和耐心的指导,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意见交换和邮件往来。
  《皮肤科综合药物治疗学》内容全面丰富,涵盖了皮肤科药物治疗中所涉及的大量药物,并及时收录了新上市或即将上市的一些新药。编排新颖合理,相关内容便于查找,每章开头以问题的形式列出重点,并将相关内容在文中加了标示;大量的表格和方框中列出了重点信息,如药名、生产厂商、剂量、适应证和禁忌证、常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监测指南及治疗指南等,全面而简洁,非常适于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快速查找及参考。原著作者们对大量的文献做了回顾和总结,在文中进行阐述,每章文后列出了推荐阅读及参考文献。这使读者得以了解一手资料,且提示我们知识与信息在不断的变化完善之中,需要我们持续不断的关注和更新。
  虽然我们尽了很大的努力,但因水平和时间所限,翻译上有不尽人意之处,还有可能出现偏差乃至错误。请读者不吝指教,我们会及时改进。希望本书对皮肤科同仁们的临床实践以及医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皮肤病治疗的现代前沿:探索精准与协同》 这是一部深入剖析皮肤病学领域最新药物治疗策略的权威著作,旨在为皮肤科医生、临床药师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前沿且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参考。本书超越了传统的药物罗列,而是聚焦于“精准”与“协同”两大核心理念,引领读者进入皮肤病治疗的现代前沿。 一、精准医疗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实践 本书将精准医疗的概念及其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置于核心地位。 分子靶向治疗的突破: 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在皮肤病治疗领域涌现的革命性分子靶向药物。这包括针对银屑病、特应性皮炎、黑色素瘤等疾病的生物制剂,如JAK抑制剂、IL-4/IL-13抑制剂、IL-17抑制剂、TNF-α抑制剂等,深入解析其作用机制、靶点选择、药物选择的个体化考量,以及在不同亚型和严重程度疾病中的应用策略。 基因组学与个体化方案: 探讨了基因组学研究如何指导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书中将呈现如何通过基因检测预测药物反应、评估疾病风险,从而为患者量身定制更有效、副作用更小的治疗方案。例如,针对某些遗传性皮肤病的靶向基因疗法,或预测某些药物过敏反应的基因标记。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 介绍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驱动皮肤病精准诊断和治疗决策中的潜力。内容将涵盖机器学习算法如何分析海量临床数据和图像,辅助医生识别早期病灶、预测疾病进展,以及优化药物组合。 二、协同治疗的艺术:多模式联合的优势 本书深刻强调了皮肤病治疗并非单一药物能够完全解决的复杂问题,而是需要多种治疗模式的协同作用。 系统性与局部治疗的完美结合: 详细论述了如何根据疾病的特点、严重程度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科学地联合使用口服、注射等系统性治疗药物与外用药物。书中将提供具体案例分析,说明如何在短期内控制急性发作,同时通过局部治疗维持疗效,减少全身副作用。 联合用药的策略与风险管理: 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别药物联合应用的协同效应,例如抗炎药与免疫调节剂、靶向药物与常规药物的联用。同时,本书也极其重视联合用药可能带来的相互作用、累积副作用以及监测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严谨的安全指导。 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 强调了皮肤科与其他相关学科(如免疫科、肿瘤科、风湿科、精神科等)的紧密合作对于复杂性皮肤病的治疗至关重要。书中将呈现多学科团队(MDT)在疑难杂症诊疗中的协作模式,以及药物治疗如何与手术、放疗、物理治疗等手段有机结合。 三、新兴药物与未来展望 本书不仅关注当前已成熟的治疗方法,更放眼未来,对皮肤病治疗领域的新兴药物和技术进行前瞻性探讨。 表观遗传学药物的应用潜力: 介绍表观遗传学药物在皮肤病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如何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来治疗某些顽固性皮肤疾病。 微生物组学与皮肤健康: 探讨皮肤微生物组的研究如何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基于微生物组的治疗策略,如益生菌、益生元或粪菌移植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前景。 新型给药系统: 关注纳米技术、脂质体、微针等新型给药系统在提高药物递送效率、降低副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在未来皮肤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本书的特色: 深入的机制解析: 详细解读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有效,而不仅仅是“如何”使用。 丰富的临床案例: 结合大量真实临床案例,生动展示药物治疗的实际应用,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严谨的证据链: 充分引用最新的循证医学研究和权威指南,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前瞻性的视野: 关注行业最新动态和研究热点,为皮肤科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启示。 这部著作将是每一位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佳皮肤健康解决方案的临床医生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它将帮助读者更好地驾驭日新月异的皮肤病药物治疗格局,实现更精准、更协同、更有效的治疗目标。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提供的价值远超其价格本身。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部能够帮助读者提升专业素养和临床能力的宝藏。对于我个人而言,它极大地拓宽了我对皮肤科药物治疗的认知边界,让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各种疾病的治疗策略。我通过阅读这本书,学会了如何更科学地选择药物,如何更有效地管理药物副作用,如何在复杂的临床情境下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书中的内容涵盖了皮肤科领域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常见病还是疑难病,都有详细的介绍和治疗建议,这对于我应对各种临床挑战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而且,这本书的知识体系非常完整,能够帮助我构建起一个牢固的学科基础,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毫不犹豫地向任何对皮肤科药物治疗感兴趣的同行推荐这本书,相信它一定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收获。

评分

在学术深度和临床实用性的结合方面,这本书做得非常出色。它既有对基础理论的深刻挖掘,又有对临床一线问题的精准解答。对于那些希望深入理解药物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等基础知识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详实且易于理解的阐述。同时,对于基层医生或初学者来说,书中提供的实用治疗指南、药物选择原则、常见不良反应的管理等内容,又可以直接应用于临床实践,帮助他们快速提升诊疗水平。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引用了大量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指南,确保了内容的时效性和权威性,这对于保持知识的更新非常重要。此外,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病例分析和讨论,通过真实的案例来讲解理论知识,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也更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这本书就像一座桥梁,有效地连接了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让理论知识真正落地,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鲜明,既保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充满了启发性。作者在撰写时,避免了枯燥的学术术语堆砌,而是用清晰、流畅的语言阐述复杂的医学概念。阅读过程中,你会感受到作者对皮肤科药物治疗的热情和深刻理解,很多地方的表述都充满了“点睛之笔”,能够瞬间打开你的思路。我尤其喜欢书中在讨论一些前沿治疗方法时所展现出的前瞻性,作者不仅介绍了现有技术,还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这对于那些希望站在学科前沿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舞。同时,作者在解释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案时,也展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细致,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提供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权衡利弊,帮助读者做出最佳决策。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你的思考,培养你的独立判断能力,让你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评分

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的逻辑性简直无可挑剔。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各种疾病和药物,而是构建了一个极其严谨的知识体系。开篇对皮肤科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剖析,为后续理解具体药物的选择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着,按照疾病类别,有条不紊地介绍了各种常见和罕见皮肤病的药物治疗方案,每个章节都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复杂病例时的思路,不仅仅给出标准方案,更会探讨个体化治疗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药物调整。而且,书中对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描述非常详尽,并提供了相应的处理建议,这对于临床实践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某些争议性的治疗方法,作者也能够客观地陈述不同的观点和研究证据,展现了学术的严谨性。整体而言,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读者掌握皮肤科药物治疗的精髓,让人信服且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的印刷质量真是令人惊艳,纸张的厚度和光泽感都恰到好处,触感温润,翻阅时不会有那种廉价的纸张摩擦声。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专业感,沉稳的蓝色搭配烫金的书名,瞬间就提升了这本书的档次。更重要的是,版式设计非常人性化,字体大小适中,行距也十分舒适,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页眉页脚的信息清晰明了,索引部分更是细致入微,查找起来异常便捷。我尤其喜欢书中插图的处理,色彩还原度极高,细节描绘得十分到位,无论是病灶的形态还是药物的作用机制,都能通过精美的插图得到直观的展示,这对于理解复杂的概念非常有帮助。装订也很牢固,即使经常翻阅,也不担心会散架。总而言之,从硬件上来讲,这本书绝对是行业内的标杆,足以让任何一位读者在拿到它的时候就感受到一种被尊重和被认真对待的专业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