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網權威指南(第2版)

以太網權威指南(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司布真(Charles E.Spurgeon),[美] 齊默爾曼(Joann Zimmerman) 著,蔡仁君 譯
圖書標籤:
  • 以太網
  • 網絡技術
  • 數據通信
  • TCP/IP
  • 網絡協議
  • 網絡工程
  • 計算機網絡
  • 網絡標準
  • 網絡安全
  • 網絡管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09300
版次:1
商品編碼:1183702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圖靈計算機科學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39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本書秉承O'Reilly指南係列一貫之經典實用風格,齣版後備受讀者好評,被譽為搭建和維護以太網的讀本。
  本書作者是以太網標準製定參與者、以太網配置方麵的專傢。內容從以太網基礎知識介紹開始,之後重點介紹以太網媒體係統構建,並詳細指導如何使用轉換器和集綫器搭建以太網以及以太網的性能和故障診斷。兩位以太網專傢、標準製定參與者總結自身多年經驗,在書中全麵地闡述瞭以太網技術,從基本的操作到網絡管理,麵麵俱到。如果你想認識新一代的以太網,看看它是如何將傢庭、辦公室、數據中心、遠程服務器高效地連接到一起的,如果你希望構建一個可擴展的以太網絡以實現更高的帶寬,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那麼這本書就是你的指南。

內容簡介

  本書由以太網標準製定參與者、以太網配置方麵的專傢執筆,是一本介紹以太網構建與維護的全麵指南。內容從以太網基礎知識介紹開始,之後重點介紹以太網介質係統的構建,詳細講解如何使用轉換器和集綫器搭建以太網,並探討以太網的性能和故障診斷等內容。

作者簡介

  Charles Spurgeon,是得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高級技術架構師,他維護的網絡係統服務於200餘座建築的70 000餘名用戶。他協助搭建的以太網路由器原型是思科係統的創始技術。

  Joann Zimmerman,曾是一名軟件工程師,編寫編譯器、軟件工具、網絡監控軟件的圖書與文檔,還為幾傢公司創建瞭搭建管理流程和配置管理流程。

目錄

第一部分 以太網簡介
第1章 以太網發展史
1.1 以太網的曆史
1.2 再造以太網
1.3 以太網交換機
1.4 以太網的未來
第2章 IEEE以太網標準
2.1 以太網標準的進化史
2.2 以太網介質標準
2.3 IEEE 標準組織
2.4 閤規級彆
2.5 IEEE介質係統標識符
第3章 以太網係統
3.1 以太網的四個基本元素
3.2 網絡協議和以太網
3.3 展望
第4章 以太網幀和全雙工模式
4.1 以太網幀
4.2 全雙工介質訪問控製
4.3 以太網流控製
4.4 高層協議和以太網幀
第5章 自動協商
5.1 自動協商協議的發展
5.2 自動協商的基本概念
5.3 自動協商信號
5.4 自動協商操作
5.5 自動協商和布綫問題
5.6 1000BASE-X自動協商
5.7 自動協商命令
5.8 自動協商調試
5.9 製定鏈路配置策略
第6章 以太網供電
6.1 以太網供電標準
6.2 PoE設備角色
6.3 PoE類型參數
6.4 PoE操作
6.5 PoE和電纜對
6.6 PoE電力管理
6.7 供應商擴展標準
第二部分 以太網介質係統
第7章 以太網介質信號和節能以太網
7.1 介質獨立接口
7.2 以太網PHY組件
7.3 以太網信號編碼
7.4 以太網接口
7.5 節能以太網
第8章 10 Mbit/s以太網
8.1 10BASE-T介質係統
8.2 光縴介質係統(10BASE-F)
8.3 10BASE-FL光縴特性
第9章 100 Mbit/s以太網
9.1 100BASE-X介質係統
9.2 快速以太網雙絞綫介質係統(100BASE-TX)
9.3 快速以太網光縴介質係統(100BASE-FX)
9.4 100BASE-FX光縴特性
第10章 韆兆以太網
10.1 韆兆以太網雙絞綫介質係統(1000BASE-T)
10.2 韆兆以太網光縴介質係統(1000BASE-X)
10.3 1000BASE-X光縴規格
10.4 1000BASE-SX和1000BASE-LX配置嚮導
10.5 差分延遲
第11章 10韆兆以太網
11.1 10韆兆標準架構
11.2 10韆兆以太網雙絞綫介質係統(10GBASE-T)
11.3 10 韆兆以太網短銅電纜介質係統(10GBASE-CX4)
11.4 10 韆兆以太網短銅直連電纜介質係統(10GSFP+Cu)
11.5 10韆兆以太網光縴介質係統
11.6 10 Gbit/s光縴介質規範
11.7 10韆兆廣域網PHY
第12章 40韆兆以太網
12.1 40 Gbit/s以太網架構
12.2 40韆兆以太網雙絞綫介質係統(40GBASE-T)
12.3 40韆兆以太網短銅電纜介質係統(40GBASE-CR4)
12.4 QSFP+連接器和多個10 Gbit/s接口
12.5 40韆兆以太網光縴介質係統
第13章 100韆兆以太網
13.1 100 Gbit/s以太網架構
13.2 100韆兆以太網雙絞綫介質係統
13.3 100韆兆以太網短銅電纜介質係統(100GBASE-CR10)
13.4 100韆兆以太網光縴介質係統
第14章 400韆兆以太網
14.1 400 Gbit/s以太網研究團隊
14.2 400 Gbit/s操作提案
第三部分 搭建一個以太網係統
第15章 結構化布綫
15.1 結構化布綫係統
15.2 ANSI/TIA/EIA布綫標準
15.3 雙絞綫分類
15.4 水平布綫
15.5 電纜管理
15.6 搭建電纜係統
第16章 雙絞綫電纜與連接器
16.1 水平電纜段組件
16.2 雙絞綫電纜
16.3 8針(RJ45類型)連接器
16.4 四對雙絞綫電纜布綫機製
16.5 模塊化跳接綫闆
16.6 工作區電源插座
16.7 雙絞綫跳接電纜
16.8 設備電纜
16.9 製作雙絞綫跳接電纜
16.10 以太網信號分頻
第17章 光縴電纜和連接器
17.1 光縴電纜
17.2 光縴連接器
17.3 搭建光縴電纜
17.4 光縴係統中的信號分頻
第四部分 以太網交換機和網絡設計
第18章 以太網交換機
18.1 交換機的基本功能
18.2 以太網交換機的操作
18.3 交換機組閤
18.4 交換機性能問題
18.5 交換機的基本特性
第19章 利用以太網交換機進行網絡設計
19.1 網絡設計中使用交換機的優點
19.2 交換機流量瓶頸
19.3 交換機的網絡永續性
19.4 路由器
19.5 具有特殊功能的交換機
19.6 高級交換機的特性
第五部分 性能和故障排查
第20章 以太網性能
20.1 以太網信道的性能
20.2 測量以太網性能
20.3 最優性能的網絡設計
第21章 網絡故障診斷與維修
21.1 可靠的網絡設計
21.2 網絡文檔
21.3 問題解決模型
21.4 問題檢測
21.5 問題分離
21.6 雙絞綫係統問題解決
21.7 光縴係統的問題解決
21.8 解決數據連接的問題
21.9 網絡層的問題解決
第六部分 附錄
附錄A 資源
附錄B 基於CSMA/CD的半雙工工作方式
附錄C 外部收發器
術語錶
作者簡介

前言/序言


《網絡互聯的基石:從協議到實戰的深度解析》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賴以生存的數字世界,其底層支撐並非空中樓閣,而是由無數精密設計的協議和強大的物理介質編織而成。其中,以太網(Ethernet)無疑扮演著核心角色,它如同信息高速公路的骨架,承載著我們日常通信、工作協作乃至全球經濟的運轉。本書並非僅僅羅列技術名詞,而是旨在帶領讀者深入理解以太網的精髓,從最基礎的原理齣發,一步步構建起全麵而深刻的認知,最終能夠自信地駕馭網絡互聯的復雜世界。 我們首先將目光投嚮以太網的誕生與演進。迴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當網絡連接的概念還處於萌芽狀態時,以太網是如何憑藉其前瞻性的設計理念,逐漸成為事實上的工業標準?我們將詳細剖析早期以太網的拓撲結構,如粗同軸電纜和細同軸電纜的時代,理解它們在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是如何實現信號的傳輸和衝突檢測的。CSMA/CD(載波偵聽多路訪問/衝突檢測)這一經典介質訪問控製方法,將不再是一個晦澀的術語,而是被置於曆史的進程中,展現其在特定環境下的有效性以及隨著技術發展而誕生的新挑戰。 隨後,我們將深入探討以太網在結構和協議層麵的重要革新。交換式以太網(Switched Ethernet)的齣現,是如何徹底改變瞭網絡通信的效率,將點對點通信的優勢發揮到極緻?本書將詳細解析交換機的內部工作原理,包括MAC地址錶(CAM錶)的學習與轉發機製,它如何實現數據的精準送達,避免瞭傳統集綫器(Hub)造成的廣播風暴和性能瓶頸。我們將剖析以太網幀(Ethernet Frame)的結構,每一個字段的含義,從目標MAC地址、源MAC地址到類型/長度字段、數據載荷以及幀校驗序列(FCS),都將得到細緻的解讀。理解幀的結構是理解數據如何在網絡中流動的基礎,也是進行故障排查和性能優化的關鍵。 數據鏈路層(Layer 2)是理解以太網的核心。本書將花費大量篇幅,係統性地講解以太網在這一層麵的各項技術。VLAN(虛擬局域網)技術,作為實現網絡邏輯隔離和安全劃分的重要手段,其原理、配置方式以及在大型網絡中的應用場景將得到詳盡的闡述。我們將探討STP(生成樹協議)及其各種變種(RSTP, MSTP),理解它們如何防止網絡中的環路,保證網絡的穩定性。對於日益增長的網絡流量和帶寬需求,我們還將深入研究鏈路聚閤(Link Aggregation)技術,瞭解其如何通過綁定多條物理鏈路來提升帶寬和冗餘性。 物理層(Layer 1)是網絡通信的基石,任何高級協議都離不開物理介質的支持。本書將對以太網的各種物理接口和傳輸介質進行全麵的梳理。從經典的同軸電纜,到廣泛應用的雙絞綫(如Cat5e, Cat6, Cat6a, Cat7, Cat8),再到光縴(單模和多模),我們將詳細介紹它們的特性、傳輸距離、最大速率以及在不同場景下的適用性。我們將解析RJ45連接器、光縴連接器(SC, LC, ST等)的標準,以及綫纜的製作和測試方法。同時,我們也會探討以太網的物理編碼技術,例如曼徹斯特編碼,以及現代以太網中更高級的編碼方式,理解它們如何將數字信號轉換為適閤在物理介質上傳輸的模擬信號,並如何處理信號的完整性。 隨著網絡需求的不斷演進,以太網也在不斷突破速度的極限。我們將詳細介紹不同速度的以太網標準,從早期的10Mbps,到100Mbps的快速以太網(Fast Ethernet),再到1Gbps、10Gbps、40Gbps、100Gbps乃至更高的速度。我們將解析這些高速以太網標準背後的技術創新,例如全雙工通信、背闆帶寬、幀突發(Frame Bursting)等,理解它們如何通過優化硬件設計和協議實現來提升整體性能。同時,對於日益復雜的網絡環境,我們還將探討PoE(以太網供電)技術,瞭解其如何在數據傳輸的同時為終端設備提供電力,簡化布綫,並提高部署的靈活性。 網絡安全是現代IT基礎設施不可或缺的一環。本書將從以太網的視角齣發,探討相關的安全議題。MAC地址欺騙(MAC Spoofing)和ARP欺騙(ARP Spoofing)是常見的網絡攻擊手段,我們將深入分析它們的攻擊原理,並介紹相應的防護措施,如端口安全(Port Security)、DHCP Snooping等。在交換式網絡中,廣播域的控製和流量的可見性是安全管理的重點,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VLAN和訪問控製列錶(ACL)來限製非法流量的傳播,提升網絡的安全性。 在實際網絡部署和故障排除中,掌握相關的工具和方法至關重要。本書將介紹一些常用的網絡診斷工具,如ping、traceroute、netstat等,以及更專業的網絡分析儀,如Wireshark。我們將演示如何利用這些工具來捕獲和分析網絡流量,識彆網絡瓶頸,定位故障點,從而快速有效地解決網絡問題。同時,對於企業級網絡,我們將探討網絡管理協議(如SNMP)在設備監控和性能管理中的應用。 本書的目標讀者廣泛,無論是網絡初學者,希望建立紮實的理論基礎;還是有一定經驗的網絡工程師,希望深入理解以太網的底層機製,優化網絡性能,解決復雜問題;亦或是IT管理者,需要全麵瞭解網絡架構,製定有效的安全策略,本書都將是您不可或缺的參考。我們力求以清晰的邏輯、嚴謹的論述、豐富的實例,將以太網這一看似龐大而復雜的體係,拆解為易於理解的組成部分,並最終整閤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通過閱讀本書,您將不僅僅是瞭解以太網是什麼,更能深刻理解它為何如此設計,如何高效運作,以及如何在不斷變化的技術浪潮中保持其核心地位。這本書將是您在網絡技術領域深入探索,構建高效、穩定、安全的網絡環境的強大助推器。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說實話,我拿到的時候是抱著一種“既然要瞭解以太網,那就得看這本最權威的”心態。畢竟,名字就叫《以太網權威指南》,而且還是第二版,感覺這內容得是經過時間沉澱和市場檢驗的。打開目錄,那叫一個詳盡,從物理層到數據鏈路層,再到網絡層,幾乎你能想到的跟以太網相關的概念,這裏麵都有涉及。尤其是一些基礎的原理,比如CSMA/CD到底是怎麼迴事,早期的以太net和後來的IEEE 802.3標準之間有什麼演進,這些細節我一直覺得很重要,但市麵上很多資料要麼一帶而過,要麼解釋得雲裏霧裏。我挺期待這本書能把這些講透,用清晰的圖示和嚴謹的語言,讓我徹底理解。而且,第二版意味著它應該比第一版有瞭更新,不知道有沒有加入近些年以太網在速度、安全性等方麵的一些新發展,比如萬兆以太網、25G/40G/100G以太網的相關技術,以及Wi-Fi 6/6E這樣與有綫以太網協同工作的技術。有時候,技術的發展是螺鏇上升的,基礎原理不變,但實現方式和應用場景會不斷變化,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看到這種聯係。

評分

我是一個對技術細節有著極緻追求的人,尤其是在學習網絡技術的時候,我喜歡弄清楚“為什麼”和“怎麼做”。《以太網權威指南(第2版)》這本書,我大概是用瞭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斷斷續續地啃瞭下來。這本書給我最深的感受是,它真的把以太網這個看似簡單卻又無比復雜的領域,給“解剖”得淋灕盡緻。它不僅講解瞭以太網的基本原理,比如幀的結構、MAC地址的工作方式、CSMA/CD的機製,還深入探討瞭不同速度的以太網標準(10Mbps, 100Mbps, 1Gbps, 10Gbps, 甚至更高),以及它們在物理介質、編碼方式、幀格式上的差異。我最欣賞的是書中對一些經典問題的分析,比如它會講解在不同的網絡拓撲結構下,以太網的性能錶現如何,又該如何進行優化。對於那些對網絡性能優化感興趣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本寶藏。它不是那種快速瀏覽一遍就能“過關”的書,它需要你靜下心來,反復思考,纔能真正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評分

說實話,這本書的厚度確實不容小覷,一開始還有點被嚇到,擔心會不會過於晦澀難懂,充斥著大量我無法理解的公式和圖錶。但是,翻開第一頁,那種“乾貨滿滿”的感覺撲麵而來。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務實,沒有太多花哨的語言,而是直接切入主題,把以太網的各種概念、技術細節,以及它們之間的聯係,掰開瞭揉碎瞭講。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一些原理的解釋,比如它會從曆史的角度,講述為什麼以太網要采用這種設計,以及這種設計在當時解決瞭什麼樣的問題。這種追本溯源的講解方式,讓我更容易理解技術的來龍去脈,而不是死記硬背。而且,這本書的結構也很清晰,章節之間的邏輯性很強,讀起來不會讓人覺得跳躍。我感覺,即使是沒有太多網絡基礎的初學者,隻要認真閱讀,也能夠逐步建立起對以太網的全麵認識。而對於有一定基礎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個極好的參考,可以幫助填補那些曾經被忽略的細節。

評分

這本書的購買初衷,其實是因為我最近在負責一個關於企業網絡升級的項目,而以太網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我需要對各種以太網技術有深入的瞭解,以便做齣最閤適的選擇。在朋友的推薦下,我選擇瞭《以太網權威指南(第2版)》。這本書給我的最大驚喜,在於它不僅是理論知識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大量的實際應用場景的分析和指導。我看到瞭書中對於各種以太網接口類型、連接器、綫纜以及它們在不同環境下的適用性進行瞭詳細的闡述。更不用說,它還涉及到瞭一些與以太網相關的安全問題,以及如何構建高可用性的以太網網絡。這些內容,對於我們這些實際操作的人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故障排除和性能調優的部分印象深刻,它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排查思路和方法,這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能夠極大地提高效率,避免走彎路。

評分

作為一名在網絡領域摸爬滾打瞭好幾年的人,有時候會覺得,盡管接觸過各種各樣的網絡設備和協議,但對於“以太網”這個最基礎、最普遍的網絡技術,似乎總感覺缺少那麼一兩塊關鍵的拼圖。我接觸過不少關於TCP/IP協議棧的書籍,裏麵都會提到以太網,但往往是作為背景介紹,而不是深入剖析。我總覺得,要真正精通網絡,必須得從底層的東西抓起,而以太網就是那個“底層”。所以,當我看到《以太網權威指南(第2版)》這本書時,我內心是充滿期待的。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堆砌技術術語,而是能夠真正地“指南”,告訴我以太網是如何工作的,它的曆史演進,它的設計哲學,以及在實際應用中,我們應該注意哪些關鍵點。我尤其對書中關於MAC地址、幀格式、衝突檢測、擁塞控製等方麵的深入講解很感興趣。這些看似枯燥的概念,往往是理解網絡通信本質的關鍵。而且,我瞭解到這本書的作者在該領域有很深的造詣,這讓我對書中內容的深度和準確性有瞭更高的信心。

評分

書不錯,就是送來的時候給摺瞭,還行吧。

評分

不錯的書籍!

評分

專業綜閤網上購物商城,銷售超數萬品牌、4020萬種商品

評分

適閤掃盲,不錯,有個大局的把握

評分

這本書確實不錯,學習計算機網絡下兩層就靠這本瞭。

評分

紙質量不怎麼好

評分

專業書籍

評分

同樣的定價。實際價錢薄的更貴。虛高啊。現在書好貴。

評分

書不錯,原裝正品,包裝結實,送貨及時,服務態度好,還會再來買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