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追光之路 用心解读风光摄影 朱静姝 风光摄影书籍

【包邮】追光之路 用心解读风光摄影 朱静姝 风光摄影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Jingshu Zhu(朱静姝) 著
图书标签:
  • 风光摄影
  • 摄影技巧
  • 摄影入门
  • 摄影教材
  • 朱静姝
  • 追光之路
  • 摄影
  • 摄影书籍
  • 技巧提升
  • 后期制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蓝墨水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40925
商品编码:1183841266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8-06-09

具体描述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8年5月1日)

精装: 256页

ISBN: 9787121340925

条形码: 9787121340925

ASIN: B07D58Y36G

Jingshu Zhu (朱静姝) 澳大利亚风光摄影师,作品从地域到题材涉及广泛,近年足迹遍布挪威、冰岛、新西兰、澳大利亚东海岸、印尼和中国西藏四川云南内蒙古等地。摄影作品在多项国际赛事获奖,个人专辑和作品发表于《大众摄影》、《中国摄影家》、《环球人文地理》、《旅游新报》及《Landscape Photography magazine》等国内外专业摄影杂志。目前已有近60幅作品发表于世界独家精选在线画廊1x.com。 现为美国Getty Image 和多个图库签约摄影师,户外摄影团队极影Adventure X唯一女性成员,Australian Digital Photographic Association永久会员。

 

目录

第1章 追光之路

1.1 大自然的魅力 002

1.2 苦中作乐 005

1.3 天道酬勤 007

1.4 坚持自我 008

第2章 理念篇

2.1 女性的视角 012

大气磅礴还是柔美细腻 013

极简留白 018

灵感与直觉 021

发现兴趣点 025

2.2 情感表现力 027

用色彩表达情感 028

色彩运用实例分析 030

营造气氛 036

人文情怀 042

随心而动 044

2.3 培养摄影眼 046

开拓美学视野 046

自我命题训练 048

善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050

因地制宜 055

2.4 洞悉天气与光线 057

2.5 初踏光影之路的忠告 063

第3章 器材篇

3.1 相机 068

3.2 镜头 069

3.3 脚架系统 070

3.4 滤镜 071

3.5 摄影附件 071

第4章 构图篇

4.1 构图是画面的骨骼 076

4.2 画面的结构要素和相互关系 077

结构要素 077

相互关系 077

4.3 前景的作用 078

4.4 如何利用引导线 079

4.5 点、线、面运用技巧 081

基本构图形式 081

体现线条的构图形式 082

体现形状的构图形式 085

第5章 专题篇——常见题材拍摄技法

5.1 海景 092

拍摄器材及专属附件 092

慢门运用技巧 093

解读潮汐现象 101

实例分析 103

安全事项及防护措施 112

5.2 星空 114

相关天文知识 116

拍摄条件 119

拍摄器材 120

拍摄方法 122

降噪处理 128

全景银河 133

星轨拍摄 136

5.3 极光 140

拍摄地点 141

观测条件 142

拍摄器材 143

拍摄技术 143

预测及拍摄实例分析 148

5.4 山景 152

山地摄影的特点 153

户外装备 160

拍摄器材 162

拍摄技术 162

5.5 结合自然元素拍摄实例 165

海上生明月 165

静 167

空谷月色 168

夜阑珊 169

5.6 小景风光 170

小景风光的特点 170

小景风光的优势 172

拍摄技巧实例分析 172

第6章 后期篇

6.1 后期理念 182

6.2 后期的作用 185

6.3 后期流程 185

6.4 后期实例 187

快速打造具有诗意的画面 187

如何用色调渲染气氛 192

五步调出梦幻森林 197

高级技术:调色秘籍之塑造光影 201

高级技术:全景星空接片 210

高级技术:堆栈降噪解密 218

这本书选定的读者是那些对摄影技术有一定的了解,有一些相机操作基础,想探究风光摄影并计划提升自己的用户。 这本书中不会从构图、用光、色彩表现等方面去教授摄影爱好者如何拍好一张风光摄影作品,而是从视角、情感,观察力出发,带你一步一步了解风光摄影。从如何用天气来进行创作,例如彩霞、万里无云、阴天、雨雪等极端天气该如何拍。另外还会重点讲述10种典型场景应该如何拍。在这些拍摄过程中去反推构图、用光等等基本概念与技术。 本书还将谈及后期的图片处理问题,以及后期的目的和风格。
《山河入梦,光影拾年》 一、 序曲:相机之外的眼睛,快门之下的心跳 摄影,并非仅仅是按下快门的机械动作,而是一场与光影的深度对话,一次对瞬间的永恒凝固,更是一次与世界的灵魂交流。它需要我们放下浮躁,用眼睛去捕捉,用心灵去感受,用技术去雕琢,最终将流淌在天地间的生命气息,定格于方寸之间的影像画布。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一幅由无穷无尽的光线编织而成的宏大画卷。从初升的太阳染红天际的霞光,到月光洒在静谧湖面上的银辉;从穿透密林的光柱,到雨滴落在枯叶上的晶莹;从雪山之巅凛冽的风光,到海边潮汐澎湃的乐章……这一切,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慷慨的馈赠,也是摄影师眼中最迷人的素材。 然而,要真正“看见”这些美,并将其转化为能够触动人心的影像,需要的远不止一台高级的相机和一套精密的镜头。它需要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一种对光影的敏感洞察,一种对构图的严谨思考,以及一种对后期处理的精湛技艺。更重要的是,它需要一种对摄影本身的热爱,一种愿意为之付出时间、精力甚至是不懈追求的执着。 本书,并非是要告诉你某一个特定的拍摄地点有多么迷人,或者某一个镜头有多么神奇。它更希望引导你进入摄影师的内在世界,去理解他们是如何观察、思考、感知和表达的。它是一次深入的探索,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对风光摄影艺术的全面解读。我们将一同拨开层层迷雾,触及风光摄影的本质,发掘那些隐藏在每一个精彩瞬间背后的智慧与情感。 二、 追光逐影:探索光线的多重奏 光,是摄影的灵魂。在风光摄影中,光线更是主宰一切的精灵。本书将带你深入理解光线的本质,以及它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的千变万化。 黎明的低语与黄昏的呢喃: 认识晨昏光独特的质感、色彩和方向。学习如何利用这些柔和而富有层次的光线,勾勒出宁静或壮阔的景致。我们将探讨如何捕捉日出时分那瞬间的金色辉煌,以及日落时分天空燃烧的绚烂色彩,并理解不同角度的光线对物体质感和立体感的塑造作用。 正午的挑战与阴影的魅力: 很多人认为正午光线过于强烈,难以驾驭。然而,本书将挑战这一观点,揭示如何利用正午强光下强烈的对比度和深邃的阴影,创造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观察阴影的走向,理解地貌的起伏,以及如何利用反差来突出主体,甚至创造出抽象的视觉效果。 侧光、逆光、顺光:三原色的魔力: 深入剖析不同方向的光线如何影响景物的形态、色彩和氛围。学习如何利用侧光勾勒轮廓,突出纹理;如何驾驭逆光创造剪影、光晕和通透感;以及如何利用顺光表现色彩的纯粹和细节的丰富。我们将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不同光线下的拍摄技巧,以及如何根据光线条件调整曝光和白平衡。 天气,光线的即兴协奏曲: 雨、雪、雾、霾……这些看似“不利”的天气条件,恰恰是光线最富表现力的时刻。我们将学习如何观察不同天气下的光线变化,例如雨后初霁的光线如何带来通透的色彩,雾气如何营造出梦幻般的朦胧感,以及暴风雨来临前天空的戏剧性变化。你将学会将天气视为摄影师的伙伴,而不是敌人。 三、 构图的语言:秩序与意境的平衡 一张好的照片,绝不仅仅是物体简单的堆砌,而是经过精心安排的视觉语言。构图,就是这门语言的语法和词汇。 黄金分割、三分法与引导线: 经典构图法则的深入解析,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理解这些法则背后的视觉心理学原理,让你能够灵活运用,而非生搬硬套。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三分法将焦点巧妙放置,如何运用引导线带领观者视线穿越画面,以及如何利用黄金分割来创造和谐的视觉比例。 前景、中景、远景的层次感: 如何在二维的平面中营造出三维的空间感?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巧妙运用前景、中景和远景的元素,构建出富有纵深感的画面,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你将学会如何在画面中寻找具有吸引力的前景,如何运用中景连接主体与背景,以及如何处理远景,以增强画面的整体气势。 留白、对称与留空:东方美学的韵味: 借鉴东方绘画的意境,学习如何通过留白来营造宁静、悠远或无限的想象空间。理解对称构图带来的稳定与庄重,以及如何运用留空来突出主体,给观者留有思考的余地。我们将探讨如何在现代摄影中融入古典美学元素,创造出更具深度的作品。 打破常规,寻找独特的视角: 告别千篇一律的“到此一游”式拍摄,学习如何寻找独特的拍摄角度和构图方式。无论是俯拍、仰拍,还是利用特殊道具,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你将学会如何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全新的角度去审视熟悉的景物。 四、 器材的智慧:工具背后的思想 摄影器材固然重要,但比器材更重要的是使用器材的人。本书并非推崇昂贵的设备,而是强调如何理解和发挥器材的潜力。 相机与镜头的选择: 针对不同的风光摄影题材,如何选择合适的相机类型(单反、微单、中画幅)和镜头焦段(广角、标准、长焦)。理解不同镜头的视角特性、畸变控制以及虚化能力,让你能够为画面选择最合适的“眼睛”。 三脚架、快门线、滤镜:提升画质的得力助手: 深入探讨这些辅助器材在风光摄影中的重要性。如何稳定相机以获得清晰锐利的细节?如何利用快门线避免抖动?不同类型的滤镜(渐变灰、ND镜、偏振镜)如何改变光线、增强色彩、减少反光,以及创造出流畅的流水和动态天空。 前期拍摄的细节: 从测光模式的选择、景深的控制、白平衡的设置,到RAW格式的优势,我们将为你讲解每一个前期拍摄细节背后的逻辑和应用。你将学会如何在拍摄过程中就为后期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 后期之美:光影的二次生命 后期处理并非是“作弊”或“欺骗”,而是对前期拍摄的补充、优化和升华,是将摄影师的创作意图完整呈现的关键环节。 RAW格式的优势与价值: 深入解析RAW格式相较于JPEG格式的巨大优势,以及它在后期调整中能够提供的更广阔的动态范围和色彩空间。 色彩的语言: 学习如何通过调整白平衡、曝光、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准确还原或创造出理想的色彩氛围。理解不同色彩搭配的情感表达,以及如何利用色彩来引导观者的情绪。 光影的雕琢: 掌握局部调整的技巧,例如 Dodge & Burn(加深与减淡)、曲线、色阶等工具的应用。学习如何精细地控制画面中的亮部和暗部,强调细节,营造立体感和空间感。 锐化与降噪:提升画质的关键: 如何在保留画面细节的同时,有效地去除噪点,让画面更加干净、通透。 风格的形成: 探讨如何通过后期处理,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觉风格。无论是追求真实自然的色彩,还是偏爱戏剧性的光影对比,都能够通过精湛的后期技术来实现。 六、 结语:永不止步的探索 风光摄影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每一次出发,都是一次新的探索;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一次与自然的对话。本书所提供的,仅仅是为你打开一扇门,让你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风光摄影的魅力,掌握更精湛的技巧。 真正的进步,源于你走出房间,去亲身感受,去用心体验。去爬一座山,去看一场海,去走一条陌生的路。用心去观察,去聆听,去感受。当你真正融入自然,你的相机将成为你表达情感和思想的绝佳工具。 愿这本书能够成为你追光之路上的一个伙伴,激发你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望,引领你用相机记录下这个世界上所有值得被铭记的瞬间,并将这份美好,与更多人分享。这不仅仅是关于摄影,更是关于我们如何更好地去爱这个世界,如何用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去诠释那些沉默而伟大的光影诗篇。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摄影教程,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娓娓道来,循循善诱。作者在书中分享的不仅仅是技巧,更多的是他对摄影的理解和感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光线”的部分,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要点,从清晨的柔和金光,到傍晚的迷人晚霞,再到夜晚的星轨,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非常到位。他提出的“光线是摄影的灵魂”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明白了为什么很多照片看起来总是差那么一点味道,原来是因为忽略了光线的魔力。书中还有很多关于构图的实例分析,每一个案例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让我看到了不同构图方式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差异,也学会了如何利用线条、形状、色彩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创造出更具冲击力的画面。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分享经验时所表现出的真诚和谦逊,他没有刻意去炫耀自己的技术,而是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让我感觉非常亲切,仿佛在和一位老朋友交流。这本书让我觉得,风光摄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技艺,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接近的艺术。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和图片给我带来的冲击是双重的。首先,图片的质量毋庸置疑,每一张都堪称精品,无论是广袤的草原,还是壮丽的山河,都展现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更让我惊喜的是,文字部分同样精彩。作者用一种非常朴实却又充满力量的语言,讲述了自己拍摄过程中的点滴感悟。我特别喜欢他对于“构图的逻辑”的解释,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通过实际案例,让我理解了黄金分割、三分法等构图原则是如何在画面中发挥作用的。他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么做”,这让我能够举一反三,在自己的拍摄中灵活运用。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摄影器材的建议,但并没有过分强调器材的重要性,而是更侧重于如何利用现有器材拍出好照片,这种务实的态度让我觉得非常受用。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接地气的风光摄影指南,它既有艺术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它的价格。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一直以为风光摄影就是走到哪里拍到哪里,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向我展示了“用心”二字在风光摄影中的重要性。他强调,好的风光摄影作品,不仅仅是记录了眼前的景色,更是融入了摄影师的情感和思考。我读到他对于不同场景的观察和理解,比如如何捕捉到风吹过草地的动态,如何表现出山峦的巍峨,又如何体现出水面的宁静,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书中对于“等待”这个概念的阐述,尤其让我感到震撼。他分享了自己为了捕捉到理想的光线和天气,如何在同一个地点反复蹲守,甚至等待数日,这种执着和耐心,让我对风光摄影的专业性有了全新的认识。读完这本书,我不再是简单地举起相机按下快门,而是开始尝试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去寻找那些能触动我内心深处的美。我开始明白,风光摄影的最高境界,是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情融为一体,用镜头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艺术感,淡淡的青蓝色调,如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画面感。封面上“追光之路”这四个字,遒劲有力,仿佛真的在召唤着我们踏上一场追寻光影的奇妙旅程。我一直对风光摄影怀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它不仅仅是记录风景,更是一种与大自然对话的方式,是捕捉瞬间的永恒。翻开这本书,我被它所呈现的那些令人惊叹的摄影作品深深吸引。每一幅画面都充满了故事感,光影的运用恰到好处,色彩的渲染也极具匠心,仿佛能听到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感受到山顶呼啸的风声,闻到雨后泥土的清新气息。这本书不仅仅是图片的堆砌,它更像是一本摄影师的心灵独白,通过镜头,我看到了作者眼中独特的世界,感受到了他对光影、色彩、构图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我尤其喜欢那些在极端天气下拍摄的作品,比如暴风雨前的宁静,或是日出时云海翻腾的壮丽景象,这些都展现了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也让我对风光摄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给摄影爱好者看的,也适合所有热爱自然、渴望用眼睛去发现和记录美的人。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重燃对摄影的热情的书。我曾经也尝试过风光摄影,但总是觉得作品缺乏灵魂,画面也显得比较平淡。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一直以来都只是在“拍”风景,而不是在“创造”风景。作者在书中分享的那些关于“追光”的理念,让我眼前一亮。他不仅仅是讲解如何寻找光线,更重要的是如何理解光线的性格,如何利用光线来塑造画面,来表达情感。我开始尝试去观察不同时间段的光线变化,去感受它的温度和方向,然后根据光线的特点来调整我的拍摄思路。书中关于“季节感”的论述也让我深受启发,我明白了为什么同一片风景,在不同的季节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美,也学到了如何在拍摄中捕捉和展现这种季节的特色。这本书让我不再局限于技术的层面,而是开始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风光摄影的意义,去体会摄影师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和连接。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让我对未来的摄影创作充满了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