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8年5月1日)
精装: 256页
ISBN: 9787121340925
条形码: 9787121340925
ASIN: B07D58Y36G
Jingshu Zhu (朱静姝) 澳大利亚风光摄影师,作品从地域到题材涉及广泛,近年足迹遍布挪威、冰岛、新西兰、澳大利亚东海岸、印尼和中国西藏四川云南内蒙古等地。摄影作品在多项国际赛事获奖,个人专辑和作品发表于《大众摄影》、《中国摄影家》、《环球人文地理》、《旅游新报》及《Landscape Photography magazine》等国内外专业摄影杂志。目前已有近60幅作品发表于世界独家精选在线画廊1x.com。 现为美国Getty Image 和多个图库签约摄影师,户外摄影团队极影Adventure X唯一女性成员,Australian Digital Photographic Association永久会员。
目录
第1章 追光之路
1.1 大自然的魅力 002
1.2 苦中作乐 005
1.3 天道酬勤 007
1.4 坚持自我 008
第2章 理念篇
2.1 女性的视角 012
大气磅礴还是柔美细腻 013
极简留白 018
灵感与直觉 021
发现兴趣点 025
2.2 情感表现力 027
用色彩表达情感 028
色彩运用实例分析 030
营造气氛 036
人文情怀 042
随心而动 044
2.3 培养摄影眼 046
开拓美学视野 046
自我命题训练 048
善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050
因地制宜 055
2.4 洞悉天气与光线 057
2.5 初踏光影之路的忠告 063
第3章 器材篇
3.1 相机 068
3.2 镜头 069
3.3 脚架系统 070
3.4 滤镜 071
3.5 摄影附件 071
第4章 构图篇
4.1 构图是画面的骨骼 076
4.2 画面的结构要素和相互关系 077
结构要素 077
相互关系 077
4.3 前景的作用 078
4.4 如何利用引导线 079
4.5 点、线、面运用技巧 081
基本构图形式 081
体现线条的构图形式 082
体现形状的构图形式 085
第5章 专题篇——常见题材拍摄技法
5.1 海景 092
拍摄器材及专属附件 092
慢门运用技巧 093
解读潮汐现象 101
实例分析 103
安全事项及防护措施 112
5.2 星空 114
相关天文知识 116
拍摄条件 119
拍摄器材 120
拍摄方法 122
降噪处理 128
全景银河 133
星轨拍摄 136
5.3 极光 140
拍摄地点 141
观测条件 142
拍摄器材 143
拍摄技术 143
预测及拍摄实例分析 148
5.4 山景 152
山地摄影的特点 153
户外装备 160
拍摄器材 162
拍摄技术 162
5.5 结合自然元素拍摄实例 165
海上生明月 165
静 167
空谷月色 168
夜阑珊 169
5.6 小景风光 170
小景风光的特点 170
小景风光的优势 172
拍摄技巧实例分析 172
第6章 后期篇
6.1 后期理念 182
6.2 后期的作用 185
6.3 后期流程 185
6.4 后期实例 187
快速打造具有诗意的画面 187
如何用色调渲染气氛 192
五步调出梦幻森林 197
高级技术:调色秘籍之塑造光影 201
高级技术:全景星空接片 210
高级技术:堆栈降噪解密 218
这本书选定的读者是那些对摄影技术有一定的了解,有一些相机操作基础,想探究风光摄影并计划提升自己的用户。 这本书中不会从构图、用光、色彩表现等方面去教授摄影爱好者如何拍好一张风光摄影作品,而是从视角、情感,观察力出发,带你一步一步了解风光摄影。从如何用天气来进行创作,例如彩霞、万里无云、阴天、雨雪等极端天气该如何拍。另外还会重点讲述10种典型场景应该如何拍。在这些拍摄过程中去反推构图、用光等等基本概念与技术。 本书还将谈及后期的图片处理问题,以及后期的目的和风格。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摄影教程,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娓娓道来,循循善诱。作者在书中分享的不仅仅是技巧,更多的是他对摄影的理解和感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光线”的部分,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要点,从清晨的柔和金光,到傍晚的迷人晚霞,再到夜晚的星轨,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非常到位。他提出的“光线是摄影的灵魂”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明白了为什么很多照片看起来总是差那么一点味道,原来是因为忽略了光线的魔力。书中还有很多关于构图的实例分析,每一个案例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让我看到了不同构图方式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差异,也学会了如何利用线条、形状、色彩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创造出更具冲击力的画面。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分享经验时所表现出的真诚和谦逊,他没有刻意去炫耀自己的技术,而是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让我感觉非常亲切,仿佛在和一位老朋友交流。这本书让我觉得,风光摄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技艺,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接近的艺术。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和图片给我带来的冲击是双重的。首先,图片的质量毋庸置疑,每一张都堪称精品,无论是广袤的草原,还是壮丽的山河,都展现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更让我惊喜的是,文字部分同样精彩。作者用一种非常朴实却又充满力量的语言,讲述了自己拍摄过程中的点滴感悟。我特别喜欢他对于“构图的逻辑”的解释,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通过实际案例,让我理解了黄金分割、三分法等构图原则是如何在画面中发挥作用的。他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么做”,这让我能够举一反三,在自己的拍摄中灵活运用。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摄影器材的建议,但并没有过分强调器材的重要性,而是更侧重于如何利用现有器材拍出好照片,这种务实的态度让我觉得非常受用。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接地气的风光摄影指南,它既有艺术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它的价格。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一直以为风光摄影就是走到哪里拍到哪里,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向我展示了“用心”二字在风光摄影中的重要性。他强调,好的风光摄影作品,不仅仅是记录了眼前的景色,更是融入了摄影师的情感和思考。我读到他对于不同场景的观察和理解,比如如何捕捉到风吹过草地的动态,如何表现出山峦的巍峨,又如何体现出水面的宁静,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书中对于“等待”这个概念的阐述,尤其让我感到震撼。他分享了自己为了捕捉到理想的光线和天气,如何在同一个地点反复蹲守,甚至等待数日,这种执着和耐心,让我对风光摄影的专业性有了全新的认识。读完这本书,我不再是简单地举起相机按下快门,而是开始尝试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去寻找那些能触动我内心深处的美。我开始明白,风光摄影的最高境界,是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情融为一体,用镜头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艺术感,淡淡的青蓝色调,如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画面感。封面上“追光之路”这四个字,遒劲有力,仿佛真的在召唤着我们踏上一场追寻光影的奇妙旅程。我一直对风光摄影怀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它不仅仅是记录风景,更是一种与大自然对话的方式,是捕捉瞬间的永恒。翻开这本书,我被它所呈现的那些令人惊叹的摄影作品深深吸引。每一幅画面都充满了故事感,光影的运用恰到好处,色彩的渲染也极具匠心,仿佛能听到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感受到山顶呼啸的风声,闻到雨后泥土的清新气息。这本书不仅仅是图片的堆砌,它更像是一本摄影师的心灵独白,通过镜头,我看到了作者眼中独特的世界,感受到了他对光影、色彩、构图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我尤其喜欢那些在极端天气下拍摄的作品,比如暴风雨前的宁静,或是日出时云海翻腾的壮丽景象,这些都展现了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也让我对风光摄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给摄影爱好者看的,也适合所有热爱自然、渴望用眼睛去发现和记录美的人。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重燃对摄影的热情的书。我曾经也尝试过风光摄影,但总是觉得作品缺乏灵魂,画面也显得比较平淡。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一直以来都只是在“拍”风景,而不是在“创造”风景。作者在书中分享的那些关于“追光”的理念,让我眼前一亮。他不仅仅是讲解如何寻找光线,更重要的是如何理解光线的性格,如何利用光线来塑造画面,来表达情感。我开始尝试去观察不同时间段的光线变化,去感受它的温度和方向,然后根据光线的特点来调整我的拍摄思路。书中关于“季节感”的论述也让我深受启发,我明白了为什么同一片风景,在不同的季节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美,也学到了如何在拍摄中捕捉和展现这种季节的特色。这本书让我不再局限于技术的层面,而是开始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风光摄影的意义,去体会摄影师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和连接。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让我对未来的摄影创作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