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库看TPP(II)

国外智库看TPP(II)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灵桂 著
图书标签:
  • TPP
  •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 智库报告
  • 国际贸易
  • 经济政策
  • 美国
  • 亚太地区
  • 贸易协定
  • 区域经济
  • 国际关系
  • 政策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82798
版次:1
商品编码:1184643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16
字数:61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为“全球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丛书·论中国系列”第二本,该书系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战略智库组织编写。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也被称作“经济北约"。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4),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2011年11月10日,日本正式决定加入TPP谈判,而中国大陆没有申请参与TPP谈判。2013年9月10日,韩国宣布加入TPP谈判。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将突破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模式,达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正式做封面时可能会有变动)

内容简介

2015年10月上旬,以美国为首的12个成员国就TPP基本协议达成一致,但距离正式签署尚面临不少难题。12国能否顺利拿下这些“难啃的骨头”,TPP谈判能否于今年年底正式收官?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如何看待TPP?本书参阅包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国大牌智库的言论观点,从中分析12个谈判成员国之间的“恩怨纠葛”,对我们了解TPP谈判的历史过往和未来走向或许可以起到“他山之石”之效果。

作者简介

王灵桂,男,山东诸城人,法学博士,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曾任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新疆问题、伊斯兰问题、中东问题、国家安全战略问题。

目录

序 言/1

美国智库观点摘要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1
  亚太贸易的进展/1
  美国2012~2013年的贸易政策前景/3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亚太一体化:政策影响/5
  美欧贸易协定的前景:第二部分/10
  美国和加拿大的贸易关系:在世界舞台上的继续领导/12
  让日本消耗美国的天然气/17
  日本经济复苏取得的突破——日本在监管改革方面的努力/20
  安倍经济学:美国的观点/22
  日本在TPP中取得的突破?/25
  亚太经济一体化:映射着前进道路/27
  韩国应该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吗?/31
  TPP处于危险之中吗?/36
  TPP谈判:开始达成共识/38
布鲁金斯学会/40
  美国重返亚洲/40
  最后阶段:美国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终结时面临的挑战/42
  奥巴马的连任将促进经济繁荣/46
  韩国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重大决定/48
  台湾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49
  拟议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对美国是好还是坏?/54
  国会作证:两岸经济和政治问题/56
  首相安倍增强日本实力的运动/58
  与国会议员吉姆·科斯塔和埃里克·保尔森谈论贸易:
    为什么TPP和TTIP会增加美国的经济和战略利益?/60
  中国、美国应该建立新联系/62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如何影响处方药/64
  亚太地区是大都市化的美国经济增长的关键/67
  为什么TPP是亚洲“再平衡”的关键/69
外交关系学会/72
  强化同亚洲的经济联系/72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概述:增加贸易和投资,促进就业、经济增长和发展/74
  日本促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达成/79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转向华盛顿/81
  TPP:为什么将不会解决中国担忧的安全问题/83
  美国贸易政策的未来/85
皮尤研究中心/90
  美国和日本如何看待世界/90
  美国民众对TPP的支持仍待检验/92
  原则上对美国—欧盟贸易协定的支持/94
  谁反对TPP?/96
  对贸易、外国投资的信心和怀疑/98
  美国人对贸易的一致看法:对国家有好处,但对就业好处不大/103
  国会贸易议程:美国进出口什么?/105
经济政策研究所/107
  日本贸易赤字不断攀升说明拟议中的TPP存在问题/107
  白宫对待“快速通道”的错误做法/108
  跨太平洋贸易赤字不断攀升将促使与贸易相关的裁员日益增多/111
  新数据对当前反对TPP的言论如火上浇油/113
  全球化会降低美国工人的工资水平/115
  TPP对美国工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协定/117
  通过TPP消除货币操纵会为每一个国会选区创造就业机会/124
  内容概述:贸易和投资协议无益于工薪家庭/125
  今天的就业数据更多地表明汇率操纵是一个明摆着的问题/127
  “快速通道”政治:出口、进口和就业/129
  TPP恐慌:大打中国牌/131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133
  日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美国/133
  在TTIP和TPP阴影下的谈判:欧盟—日本自由贸易协定/140
  通过TPP投票,美国会放弃它创造的自由世界秩序吗?/146
发现研究所/150
  发现研究所研究员:TPP不仅仅是关于贸易/150
国家亚洲研究局/152
  美国太平洋政策需要贸易政策吗?如果需要,那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是
    合适的那个吗?/152
  日本:背景和资源/156
  台湾领导人的改变对美国-台湾以及海峡两岸关系的影响/158
  美国全球贸易策略有新动态?复兴的日本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圆桌会议/160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景/164
  美国的亚洲“再平衡”战略/166
  第114届国会如何才能促进跨太平洋贸易/168
  中美关系:第114届国会的挑战/171
国民经济调查局/173
  中国和TPP:有关效果的数值模拟评估/173
胡佛研究所/176
  希拉里·克林顿与自由贸易/176
进步政策研究所
  奥巴马的贸易议程:进步人士喜欢的五件事/179
  新闻发布:进步政策研究所对TPP谈判取得重大进展的声明/182
竞争性企业研究所/183
  奥巴马国情咨文——这种跨大洋贸易“伙伴关系”会是自由贸易协定吗?/183
  贸易问题升温——TPP的新裂痕及“快速通道”议案/185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187
  欧洲新的野心:一份给欧盟外交政策首席代表的备忘录/187
  《读卖新闻》调查:美日继续保持紧密关系,但一些微妙隔阂正在扩大/189
美国和平研究所/191
  英国、中国和西方/191
米塞斯研究所/192
  自由贸易的好处与对外国商品的恐惧/192
  秘密的“自由贸易”协定的一大部分被否决/195
全球发展中心/196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真的是死星吗?/196
  哈沙·辛格:TPP是针对贸易吗?/198
史汀生中心/199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对台湾的影响/199
  奥巴马访问日本:改变观念是成功的关键/205
  奥巴马去亚洲/207
大西洋委员会/210
  7月23日TTIP的行动/210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212
  大众和国会在贸易方面的看法脱节?/212
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214
  加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黄金法则/214
  TPP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条款有利于创新、消费者和病人/216
詹姆斯敦基金会/218
  台湾不要害怕/218

加拿大智库观点摘要
C.D.贺维学会/220
  加拿大的正确选择/220
  《金融邮报》专栏:跨太平洋贸易协定在缓慢进行中/224
  为什么加拿大应该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226
  《金融邮报》专栏:美国国会在观望/228
  《环球邮报》专栏:加拿大可以成功管理乳制品供应而不打破其TPP承诺/230
  《环球邮报》专栏:最终在TPP谈判中,加拿大就乳制品保护问题背水一战/232
弗雷泽河研究所/234
  加强药物知识产权的保护将有助于加拿大的贸易协定的达成/234
  加拿大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进入战略性贸易政策新时代/236
国际治理创新中心/242
  分析师称赞TPP的“决定性转变”/242
  哈珀和奥巴马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新的关注点是在亚洲还是在密切
    加美关系上?/245
  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的倡议走上正轨了吗?/247
  3月会议应阐明TPP的命运/250
  为什么我们加入TPP谈判?/253
  美国立法者想要在TPP中开放加拿大乳制品市场 /255
  自由贸易是加拿大下一届选举的“楔子”吗?/256
  基斯顿输油管发展计划是加拿大—美国关系紧张的引爆点吗?/258
  管道的案例同样适用于贸易260
  共和党获胜不能促使加拿大—美国关系保持中立/262
  在全球贸易协定中管理共存/264
  加拿大贸易衰退的教训/266
加拿大国际委员会/268
  正如我们所知TPP将不会摧毁加拿大/268
加拿大人民评议会/271
  马来西亚抗议跨太平洋贸易谈判;奥巴马手握应对日本加入TPP的多张牌/271
  从跨大西洋到跨太平洋:哈珀2012年的贸易议程/273
  加拿大加入被称为“耻辱之举”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275
  TPP:少数精英决定知识产权保护条款/277
  美国用TPP的文化政策影响加拿大/279
  进展缓慢但保密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欢迎加拿大和墨西哥;
    哈珀政府抵制强大的劳动权利法案/282
  跨太平洋投资者权益与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TPP对加拿大环境的评估/285
  非传统联邦预算将从CETA和TPP中取消投资者权利和专利保护/287
  日本有点希望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北美贸易激进分子展望
    可能的加拿大回合/289
  公平交易运动的开展使TPP停止改变版权法/292
  哈珀政府对在温哥华进行的TPP秘密投资会议感到“高兴”/294
  就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维护药品准入问题给国际贸易部
    部长艾德·法斯特的一封信/296
  国内外对提高TPP透明度的呼吁越来越多/298
  TPP在华盛顿引发争议:积极人士和国会议员挑战奥巴马的跨
    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300
  TPP新漏洞表明分歧严重,加拿大在主要章节中的立场/302
  加拿大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立场在松动/305
  气候变化受到TPP环境议案的保护/307
  TPP和CETA可以是选举问题吗?/309
  对哈珀而言,“贸易”协定难以捉摸/311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于7月3日~12日在温哥华进行/313
  加拿大人有权知道TPP的文化内容/315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秘密、关键的谈判在渥太华进行/317
  北京峰会未能完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319
  中国提出到2025年亚太地区将实现自由贸易/321
  加拿大人民评议会在纽约支持对TPP的抗议/323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可以在3月签署/325
  加拿大国会议员与国际立法者共同反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
    “认证”,称其危及国家主权/327
  “快速通道”授权使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陷入困局,换来的却是
    加拿大—日本经济伙伴关系协定/329
加拿大亚太基金会/331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马可波罗游戏不再有了/331
  加拿大正在追赶亚洲,但我们可以飞跃前进/333
  加拿大转向亚洲/335
  加拿大的亚太地区贸易谈判存在大量的风险/337
  由于日本经济振兴,注意力转向了贸易谈判/339
  构建中的贸易版块正在移动:CETA、TTIP和TPP/341
  韩国—加拿大的自由贸易:解冻开始/344
  加拿大应该支持台湾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吗?/346
  TPP:加拿大有机会和重量级别高于自己的对手较量/350
加拿大政策选择中心/352
  有关加拿大的开场白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352
  TPP:对加拿大的利与弊/355
  TPP贸易使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隐私法受到质疑/358
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所/360
  澳大利亚对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的排斥:四个潜在因素/360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对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影响/363

澳大利亚智库观点摘要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发展政策中心/368
  不断扩大的市场准入/368
  TPP绿化肮脏的政治?/370
  TPP:纳吉布的死结/372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374
国际事务澳大利亚研究所/376
  TPP下的APEC?/376
  TPP是澳大利亚不可避免的“第二十二条军规”/378
  TPP与透明度/380
  获得自由贸易的权利有利于工人和出口商/382
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384
  争取投资权利的斗争/384
  遮遮掩掩的TPP:下不为例/386
  TPP事项的失败不是出于经济原因/388
  美国的全球经济领导地位:应对中国的崛起/390

土耳其智库观点摘要
国际战略研究机构/392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392
  中国、美国和不断变化的全球架构/402
  中国对美国亚太战略的回应/407
  印度的药品专利:地盘之争/410
  美国的亚洲“再平衡”战略不是要遏制中国/413
  新加坡的地缘定位/415
  美国贸易中的烟草问题/417
  在竞争中建立合作:亚太地区实用的安全合作机遇/420
  安倍政权急速右转威胁到他的遗产?/423
  2014年影响亚洲的十大趋势/425
  美国在拉拢马来西亚/429
  美越经贸关系:第113届国会议题/432
  新西兰的奶酪/434
  韩国在区域贸易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召集、连接和设计FTA网络/436
  亚太经济一体化中的新方向/440
  补救过去的缺陷,展望未来:如何使WTO更有意义446
  土耳其贸易寻找外部支柱:邻国、关税同盟还是TTIP?/452

新加坡智库观点摘要
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456
  TPP谈判有望今年完成/456

印度智库观点摘要
维韦卡南达国际基金会/457
  理解中国的“一带一路”/457
印度全球关系委员会/459
  另一大碗“面”/459
  日本陷入麻烦:日本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461
  奥巴马取消亚洲之行会带来多大的危害?/463
  太平洋联盟:东盟与南美之间的桥梁/465
  定义印度在东亚的优先事项/467
  奥巴马在亚洲:让人安心的访问?/468
  印度称将改革贸易关税以参与全球竞争/470

前言/序言

序言 谁还在玩零和博弈和赢者通吃游戏?

本书是全球战略观察书系的第二部,关注的对象依然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思考和写作均将延续第一部序言“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的基本思路。
本卷定稿之时,正值TPP部长级会议于8月1日(北京时间,当地时间为7月31日)在美国夏威夷落幕。经过4天的讨价还价,这次被外国媒体称为“最后冲刺阶段的谈判”,最终没能触碰终点线。但是,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9月16日报道,当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曾针对夏威夷的触礁,又在企业主年会上自信地表示,在2015年内将正式签署TPP,因为数周之后TPP谈判国的12位贸易部部长将再次聚首召开会议,并将有机会最终敲定这项协议。10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当地时间,TPP谈判成员国部长级会议就有关条款达成一致,但距离正式签署尚面临不少难题。
夏威夷会议未能使部分条款得到所有谈判成员国认同,以失败告终,使奥巴马遭遇一大挫折。日本虽然在会后建议尽快重启谈判,也得到了奥巴马总统的支持,但在谈判成员国难以调和的矛盾因素面前,新一次会议是否能形成共识,还是个未知数。如果联系到美国和加拿大即将进入大选期,美国在2016年1月将全面启动总统大选,如果2015年内不能签署协议,明年美国国内跨党派合作推进TPP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再加上受选举影响,美国国会也难以批准在美国国内饱受批评的TPP协议;而加拿大将于10月19日举行大选,倘若政权更迭,那么迄今取得的会谈成果可能会化为乌有。因此,TPP议题在美国很可能会被搁置至少1年,乃至更长时间。美国NGO公民组织负责全球贸易观察的华乐科认为,夏威夷会议没有达成协议,意味着TPP将陷入美国大选的政治漩涡,且随着各国反对声浪越来越大,达成共识的机会将越来越小。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甘利明向媒体表示,“如果推迟至(2015年)9月后达成共识,那将会产生空档期”,暗示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前,TPP谈判将无法继续进行。因此,夏威夷会议到底是TPP谈判被延宕的冲刺,还是会铩羽而归?虽然部长级会议在奥巴马和安倍晋三的强大压力下,于10月5日宣布就TPP协议达成了一致,但是由于各国在有关条款方面的巨大分歧,协议文本能否得到各国最高领导层和议会的批准从而最终签署,中间尚存不少变数。
美国主导的TPP谈判,在议题设置上,除了传统的关税、服务业和投资自由化外,更包括了电子商务、法规透明、国营事业公平竞争、环境保护、劳工权益、防贪条款等新兴经贸话题,以及中小企业合作、能力建构、贸易与发展等属于伙伴性质的专门条款。对这些议题和条款的谈判,美国人归纳了四个特征和基本要求,即高标准自由化、议题设置广泛、监管法规革新、与时俱进。其全面情况和具体特征、条款要求等,可参阅本卷收录的美国外交关系学会发布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概述:增加贸易和投资,促进就业、经济增长和发展》报告。
TPP可能被赋予了比较广泛的政治属性和地缘政治色彩,但从其基本属性来看,依然是一个自由贸易协议,其被人为附加的政治作用和地缘效应,需要通过自由贸易政策的执行来实现。比如说,TPP谈判国都在想办法消除关税,开放服务业及投资;而劳工和环境保护方面,TPP谈判国则是担心他国通过降低环保标准和劳工标准,作为增加竞争力的措施;法规透明方面,则是要求外资外商的利益能在一国的法制建设中得到清晰的表述并得到保护;把防贪条款纳入谈判,则是防止他国通过金钱贿赂而不是凭借实力来竞争的机制。
在TPP夏威夷部长级会议上,围绕上述议题,美方宣布已经达成了98%的共识,只有2%的议题和条款需要继续讨价还价。但是,在国际谈判中,放在最后的、比例最小的议题往往是最难以啃下的“硬骨头”。正是这2%的差距,给奥巴马总统的自信泼了一盆冷水。据多维网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得知夏威夷会议的结果和原因后,指示日本谈判代表再启谈判并在下次谈判中务必达成共识。但是,参加夏威夷谈判的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甘利明向安倍坦承,在夏威夷已经举行了数次双边或多边会谈,目的就是促成协议的顺利达成。因此,失败的结果,说明距离目标虽然不远,面临的难题却是在技术层面上和部长级会议上难以逾越的。面对安倍晋三就夏威夷会议作出的“已经到了再召开一次部长级会议就能商定的地步”的判断和指示,甘利明的回答是,新的部长级会议的召开,“恐怕会需要以年为单位的时间,而在一些问题上需要作出政治决断”。应该说,10月5日达成的一致,实际上是一种“政治决断”,这可能决定了TPP协议文本正式签署的难度。
日本媒体报道了夏威夷谈判的实况,也说明了最后2%矛盾的解决难度之大。在为期4天的会议上,会谈的最初两天是“相互观望对方出拳”的阶段,发生风云突变的是第3天。在当天的会谈中,澳大利亚在新药开发数据保护时间方面,缓和了强硬的姿态,此举刚刚使会谈的气氛开始升温,却被新西兰浇了一盆冷水,新西兰贸易部部长强硬地表示,“(新西兰)如果乳制品出口的扩大无法实现,则不会在药品领域达成妥协”。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甘利明闻听之后勃然大怒,质问:“到这个时候还需要进行博弈吗?”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代表弗罗曼虽然同意甘利明的看法,“但没有发挥强大的指导力来说服相关国家”。结果,当天预计3个小时的会议,40分钟就草草收场了。
当天下午,新西兰贸易部部长离开部长级会谈的地点,前往会见本国最大酪农企业主。当天晚上,日本试图与新西兰举行双边会晤,寻找走出困境的办法。但是,直到晚上十一点半,新西兰贸易部部长一直拒绝会面。日本首席谈判官代理大江博士,愤怒地质问新西兰谈判人员,“格洛泽为何拒绝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在各方决定放弃谈判之后,于当地时间9月31日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新西兰贸易部部长为自己辩解说,“我们一直在作出大幅让步和妥协”。而马来西亚贸易部部长则表示,“这是令人满意的会议”。最后,会议发表了“谈判取得大幅进展”的公报。一块奶酪噎住了TPP谈判的喉咙,决定了夏威夷会议的不欢而散。前几年有本畅销书叫作《谁动了我的奶酪?》是用奶酪代表某人的某种特定利益,如果谁敢于触犯,则将受到以牙还牙的惩罚,讲的是为人处世的哲学道理。而这次新西兰的奶酪,让夏威夷TPP部长级会谈本来应该晴朗的天空,顷刻间变得愁云密布,说明国家之间的奶酪不能动,也不好动,动之则会有后果。
12个国家的部级干部啃不下一块新西兰的“奶酪”,看起来是一则笑话。但是,这块奶酪反映的是12个TPP谈判成员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利益博弈。而夏威夷会议就是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刺刀见红”的战场。在12个发展程度不一的国家里,用一条适合美国的“高标准”作为谈判的标准,这本身就反映出美国既急于达成协议,而又不愿意放弃自身利益的悖论做法。同时,参与各方利益的不同,决定了在某些特定问题上的坚守与寸土不让;参与各方国内的不同利益群体,给谈判施加的压力也不容小觑,就连在美国,劳工团体也因担心激化失业问题而不断制造抗议浪潮。但是,最重要的可能是,参与TPP谈判的其他11国,对TPP潜含的地缘政治因素心知肚明:TPP有助于美国重新制定并落实其国际政策,以针对亚太地区及其他具有战略价值的高增长市场。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在其题为《美日无法用TPP遏制中国》的文章中说,对TPP,“啰嗦的官方答案是,美国总统认为该协定将打破12个太平洋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壁垒,并由此促进繁荣”,“简短而真实的答案是:中国”,“关于TPP的关键性事实在于……奥巴马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根本动机是战略性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将于2017年1月届满的奥巴马政府,如果成功促成了TPP,这将成为他继与古巴建交、达成伊核协议之后的又一丰功伟绩,必将留名于美国青史,并为民主党的竞选加油助力。同时,尽管美国再三声称包括TPP在内的“亚太再平衡政策”并不是针对中国,但是试图“励精图治”的奥巴马总统,在有意无意中也透露了天机。2015年5月,奥巴马把话挑明了,他说,美国若未能为全球自由贸易制定(新)规定,那么中国将会接手,以有利于其工人和企业的方式制定规条。
在上述诸多原因和背景下,美国在同11个国家的谈判中,如果没有拿出“大公无私”、“两肋插刀”的气势和胆识,估计其他11个国家不会傻傻地为美国去“火中取栗”;或者说奥巴马和安倍晋三联手对其他10个国家施压,并象征性地作出某些让步,协议才有可能达成一致。事实上,在夏威夷会议之后,为转移视线,美国和西方的一些媒体已经把夏威夷TPP谈判的无果,归结为美国对其他国家影响力的下降。这种简单的障眼法,更彰显了“美国主导的这个TPP,本身各国私利都太大,美国试图基于自身利益达成一个总的规则,这样相关国家看到了其中的负能量和不确定性”的疑虑和踌躇。各国自然也对美国的私心和维护私利的不计手段心知肚明,而这又是一些盟国不惜漫天要价的本钱之一。
美国的私利到底有哪些?由于TPP谈判的文本一直因保密而备受诟病,连美国议员也不了解其端倪,因此我们实在难以一一道来。只能借助媒体披露的只鳞片甲猜测个大概其。其一,美国的“一箭双雕”算计,明眼人都懂。除前述外,美国政要、前亚太事务助理坎贝尔在2014年9月讲了一次辩证法。他说:“美国在亚洲做对了每件事,参加每次会议,但若TPP告吹,美国很难在亚洲成功;即使美国犯了许多错,但TPP谈成,美国在亚洲仍属成功。”
2015年3月4日,美国商会副主席塔米·奥弗比在国会众议院有关TPP的听证会上说,“TPP是最好也是最后一个保证美国不会被困在外场的机会”。美国国防部部长在2015年4月出访亚洲之前,专门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发表演讲,呼吁国会通过贸易促进授权法案,“因TPP是奥巴马政府重新平衡亚太地区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强的战略意义”,“在我看来其重要性堪比增加一艘航空母舰……这将加深我们与国外的联盟和伙伴关系,凸显我们对亚太地区的持续承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美洲研究中心主任戴维?马雷斯坦承,“美国只是把TPP尽可能地引至对自身有利的方向”。

......

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
王灵桂
2015年10月4日丑时 于香山麓听雨轩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格局:智库视角的TPP(二)》 内容提要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格局:智库视角的TPP(二)》是一部深入剖析新一代国际经济合作框架,特别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演变及其对全球经济治理深远影响的学术著作。本书汇集了来自世界顶尖智库的精英研究成果,以多元视角、前瞻性思辨,系统梳理了TPP从倡议到初步成型,再到其后各成员国及区域内外的经济、政治、战略互动逻辑,为理解当前全球经济秩序的重塑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本书并非对TPP具体条文的逐字逐句解读,而是聚焦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时代意义、潜在驱动力、以及对未来全球贸易、投资、产业链布局、数字经济规则、劳工权益、环境保护等关键议题带来的深刻变革。 第一章:TPP的战略意涵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演进 本章旨在为读者搭建理解TPP宏大叙事的框架。首先,文章回顾了自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几次重大转型,分析了传统多边贸易体系(以WTO为代表)所面临的挑战,如规则制定效率低下、成员国利益分歧加剧等。在此背景下,TPP的出现被视为一种“区域性”或“选择性”的多边主义尝试,它试图在更高标准、更广领域内建立一套新的合作框架,以应对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智库们普遍认为,TPP不仅仅是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更是一个具有深远战略意图的倡议。它被视为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经济合作来巩固其在该区域的影响力,并与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形成战略平衡。本书汇聚的分析指出,TPP的战略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重塑地区经济版图: TPP试图通过降低关税、非关税壁垒,以及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国有企业等领域设立高标准规则,来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一体化,从而构建一个更具竞争力和凝聚力的亚太经济圈。 引领新一代贸易规则: TPP的“21世纪贸易协定”定位,意味着它超越了传统自由贸易协定的范畴,将环境、劳工、数字贸易、政府采购、中小企业、国有企业改革等议题纳入其中。这标志着全球贸易规则正在向更全面、更深入、更具包容性的方向发展。 地缘政治的经济工具: TPP的谈判过程和成员国构成,本身就带有显著的地缘政治色彩。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参与国对未来地区乃至全球力量格局的预期,并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来塑造和稳定区域安全与合作环境。 本书的分析强调,理解TPP,必须将其置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大背景下。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全球经济的重心正在发生转移,传统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秩序面临挑战。TPP的出现,既是回应这种挑战的一种方式,也可能成为塑造未来全球经济治理新模式的关键变量。 第二章:TPP成员国的多元视角与战略考量 本书的第二章聚焦于TPP的各个成员国,通过智库的分析,呈现出不同国家参与TPP的动机、预期以及面临的挑战。这部分内容并非简单罗列各国态度,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国内政治考量以及地缘战略选择。 美国视角: 作为TPP的发起者和主要推动者,美国的战略意图在本书的分析中被着重强调。智库们普遍认为,美国希望通过TPP来“再平衡”其在亚洲的经济和战略重心,遏制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张,并以美国式的规则和标准来引领新一代国际经济合作。同时,TPP也被视为美国国内推动经济改革、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个外部压力和动力。 日本视角: 作为TPP中除美国外最重要的经济体,日本参与TPP的动机复杂。一方面,日本希望通过TPP深化与美国的同盟关系,获得美国在安全上的支持;另一方面,日本也希望借此机会推动国内经济改革,打破保护主义壁垒,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安倍经济学的推进,与TPP的谈判进程紧密相连。 东南亚国家视角: 对于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等东南亚国家而言,TPP提供了进入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市场的重要机遇。这些国家普遍将TPP视为吸引外资、优化产业结构、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绝佳平台。然而,本书的分析也指出了这些国家在规则适应、国内产业保护等方面的挑战。例如,越南等国希望借此机会提升其在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推动其经济结构向更高附加值的领域转型。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视角: 这两个国家作为TPP的积极参与者,既看到了深化与亚太地区贸易往来的巨大潜力,也希望通过TPP来强化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其参与也反映了它们对中国经济影响力增长的审慎态度,以及寻求多元化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 其他成员国的考量: 秘鲁、智利、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的参与,则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经济整合逻辑和战略考量,本书对这些国家的分析将有助于理解TPP跨越地理区域的广泛吸引力及其对不同经济体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多元视角的呈现,本书旨在说明TPP的形成并非单一力量推动的结果,而是各成员国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下,基于自身利益和战略考量进行博弈和选择的产物。 第三章:TPP在贸易、投资与产业链重塑中的作用 本章深入探讨TPP在具体经济领域所带来的影响。智库们的分析揭示了TPP如何通过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成员国的贸易格局产生显著影响。本书的重点在于分析TPP如何超越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在以下几个方面引发深刻变革: 高标准贸易规则的引领: TPP在知识产权保护、国有企业改革、竞争政策、劳工权利、环境保护等领域设立了远超WTO水平的标准。本书的分析指出,这些高标准规则不仅将直接影响成员国的国内经济政策,还将可能成为未来国际经济规则制定的“基准线”,引导全球贸易规则朝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服务贸易与数字经济的新篇章: TPP对服务贸易的开放和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是本书重点关注的内容。它试图在跨境数据流动、个人信息保护、数据本地化要求等问题上形成新的国际共识,这对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而言具有划时代意义。智库的分析强调,TPP在这方面的探索,可能成为未来数字经济治理的重要蓝图。 产业链的优化与重构: TPP成员国之间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提升,将促使区域内产业链、价值链的进一步优化与重构。本书的分析指出,TPP有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鼓励企业在成员国之间进行更有效的资源配置,从而提升区域整体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同时,TPP的“原产地规则”也可能对现有全球供应链产生影响,促使企业调整其生产布局。 中小企业与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 TPP的条款中,对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支持,以及在数字经济、绿色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规则制定,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书的分析将探讨TPP如何通过降低准入门槛、提供信息支持等方式,赋能中小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四章:TPP的挑战、争议与未来展望 本书的最后一章,聚焦于TPP所面临的挑战、各方的争议以及对未来全球经济治理的展望。尽管TPP的初衷是构建一个更繁荣、更稳定的区域经济秩序,但其推进过程中也伴随着诸多困难和质疑。 国内反对声音与政治博弈: TPP的推进在美国及其他成员国国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甚至反对。本书的分析将探讨这些反对声音的来源,包括对国内就业、产业发展、国家主权的担忧,以及国内政治力量的博弈如何影响TPP的走向。 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与区域平衡: TPP的战略意图不可避免地使其卷入复杂的地区地缘政治。本书的分析将探讨TPP与中国崛起的相互作用,以及TPP对地区力量平衡可能产生的影响。一些智库认为,TPP虽然旨在构建区域合作,但也可能加剧地区间的竞争与猜疑。 规则的普适性与包容性: TPP设定的高标准规则,在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设定新标杆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其普适性和包容性的讨论。本书将探讨,这些高标准规则是否能够被所有参与国有效适应,以及TPP是否会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 TPP的演变与未来走向: 尽管TPP的推进过程充满波折,但其所倡导的理念和规则探索,对全球经济治理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的分析将探讨TPP的演变,包括美国退出TPP后的情况,以及TPP的哪些元素可能在其他区域性或多边框架下得到延续和发展。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模式探索: TPP的实践,为理解未来全球经济治理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本书的总结部分将汇集智库们的洞见,探讨TPP的经验教训,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更可持续、更能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新一代经济治理体系。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格局:智库视角的TPP(二)》并非一本简单的政策解读手册,而是通过深度分析和前瞻性思考,揭示了TPP所代表的新一代国际经济合作模式的本质、驱动力、影响以及未来的可能性。本书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学者、商界人士以及所有关心全球经济发展走向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富有启发性的思考平台。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一本叫做《国外智库看TPP(II)》的书,我自然会联想到其中必定充斥着大量翔实的数据、严谨的论证和多元化的视角。我设想,在某个章节,作者可能会引用来自不同国家智库的报告,比如美国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布鲁金斯学会,或是欧洲的布雷格研究所,甚至亚洲一些重量级的经济研究机构。这些智库的声音,我期望它们能够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对TPP的经济效益、社会影响、政治考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审视。我期待书中会包含对TPP谈判过程中的争议点进行细致的梳理,比如知识产权、劳工标准、环境保护等议题,并呈现出不同智库是如何解读和评价这些争议的。这种多方观点的碰撞,想必能让读者对TPP有一个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识,避免被单一的声音所左右。

评分

我最近在寻找一些关于全球贸易体系演变的深刻分析,而这本书的书名《国外智库看TPP(II)》瞬间就吸引了我。我设想这本书的开篇,一定是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宏大的世界经济图景,然后聚焦于TPP这一重要的区域贸易协定,从其诞生背景、核心条款、对各成员国及全球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穿梭于复杂的国际贸易谈判之中,理解各个国家在其中的立场和考量。我也好奇书中会如何梳理TPP自上一版发布以来的发展脉络,有哪些新的动态和挑战出现,又有哪些智库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前瞻性的视角,帮助我理解TPP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下,将走向何方,以及它对未来全球贸易格局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

评分

这本书的厚度和字体大小,让我一开始就对它产生了深深的敬意。翻开扉页,精美的装帧设计就让人爱不释手,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散发着淡淡的书香,这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我尤其喜欢封面设计的色彩搭配,既有现代感又不失学术的严谨,仿佛在诉说着这本书背后承载的深度思考。在阅读之前,我总是习惯性地先浏览目录,这本书的目录结构清晰明了,各个章节的标题都极具吸引力,让我对即将展开的知识之旅充满了期待。每一章的标题都像一个个小小的钩子,勾起了我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我仿佛已经看到了作者在扉页上留下的寄语,虽然我尚未读到具体内容,但能预感其中蕴含着作者对于研究的真诚和对读者的期盼。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脑海中就已经构筑了无数关于书本内容的想象,期待着它能像一位智者,为我一一揭开谜底。

评分

在阅读一本关于国际事务的书籍时,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否提供一种超越表面现象的深度洞察。我设想《国外智库看TPP(II)》这本书,不仅仅是对TPP条文的简单解读,而是能够深入剖析TPP背后的战略意图和长远考量。我期待书中能够探讨,TPP的出现是否是某些大国在重塑全球经济规则、巩固其地区影响力的一种尝试?它对现有国际贸易体系又会产生怎样的冲击和改变?我希望能看到作者们对于TPP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以及不同智库对这些预测的辩驳和补充。这种深层次的分析,能够帮助我理解TPP作为一个经济协定,其背后所蕴含的复杂政治博弈和地缘战略考量,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当前全球化进程中的挑战与机遇。

评分

一本好的学术研究著作,应当是既能提供扎实的理论框架,又能紧密结合现实案例。《国外智库看TPP(II)》这本书,我预感其内容定会围绕着TPP这一主题,展开一系列深入的案例研究和理论探讨。我期待书中能通过对TPP与其它区域贸易协定的比较分析,揭示TPP的独特性和优势劣势。同时,我也希望它能深入探讨TPP对特定行业,例如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所带来的具体影响,并可能引用一些国家的具体实践案例来佐证其观点。我猜想,作者们在撰写时,定会严谨地考量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并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确保结论的客观性和说服力。这本书如果能为我提供关于TPP的全面、深入且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分析,那我将感到非常满足。

评分

大品牌靠得牢,搞活动划算

评分

题目挺好,内容嘛,唉。。。。

评分

不错……

评分

京东自营图书价格优惠,物流还快,挺好的。

评分

大品牌靠得牢,搞活动划算

评分

题目挺好,内容嘛,唉。。。。

评分

视角新颖,内容前沿,好书值得推荐,可以学一下相关的知识

评分

大品牌靠得牢,搞活动划算

评分

单位新建阅览室用的书,这本书很是实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