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全球智庫國際戰略研究叢書·論中國係列”第二本,該書係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全球戰略智庫組織編寫。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也被稱作“經濟北約"。前身是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4),是由亞太經濟閤作會議成員國中的新西蘭、新加坡、智利和文萊四國發起,從2002年開始醞釀的一組多邊關係的自由貿易協定,原名亞太自由貿易區,旨在促進亞太地區的貿易自由化。2011年11月10日,日本正式決定加入TPP談判,而中國大陸沒有申請參與TPP談判。2013年9月10日,韓國宣布加入TPP談判。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將突破傳統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模式,達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務在內的綜閤性自由貿易協議。(正式做封麵時可能會有變動)
2015年10月上旬,以美國為首的12個成員國就TPP基本協議達成一緻,但距離正式簽署尚麵臨不少難題。12國能否順利拿下這些“難啃的骨頭”,TPP談判能否於今年年底正式收官?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如何看待TPP?本書參閱包括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亞、土耳其等國大牌智庫的言論觀點,從中分析12個談判成員國之間的“恩怨糾葛”,對我們瞭解TPP談判的曆史過往和未來走嚮或許可以起到“他山之石”之效果。
王靈桂,男,山東諸城人,法學博士,研究員。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係。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曾任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新疆問題、伊斯蘭問題、中東問題、國傢安全戰略問題。
序 言/1
美國智庫觀點摘要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1
亞太貿易的進展/1
美國2012~2013年的貿易政策前景/3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亞太一體化:政策影響/5
美歐貿易協定的前景:第二部分/10
美國和加拿大的貿易關係:在世界舞颱上的繼續領導/12
讓日本消耗美國的天然氣/17
日本經濟復蘇取得的突破——日本在監管改革方麵的努力/20
安倍經濟學:美國的觀點/22
日本在TPP中取得的突破?/25
亞太經濟一體化:映射著前進道路/27
韓國應該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嗎?/31
TPP處於危險之中嗎?/36
TPP談判:開始達成共識/38
布魯金斯學會/40
美國重返亞洲/40
最後階段:美國在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談判終結時麵臨的挑戰/42
奧巴馬的連任將促進經濟繁榮/46
韓國對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重大決定/48
颱灣與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49
擬議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對美國是好還是壞?/54
國會作證:兩岸經濟和政治問題/56
首相安倍增強日本實力的運動/58
與國會議員吉姆·科斯塔和埃裏剋·保爾森談論貿易:
為什麼TPP和TTIP會增加美國的經濟和戰略利益?/60
中國、美國應該建立新聯係/62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如何影響處方藥/64
亞太地區是大都市化的美國經濟增長的關鍵/67
為什麼TPP是亞洲“再平衡”的關鍵/69
外交關係學會/72
強化同亞洲的經濟聯係/72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概述:增加貿易和投資,促進就業、經濟增長和發展/74
日本促進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達成/79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談判轉嚮華盛頓/81
TPP:為什麼將不會解決中國擔憂的安全問題/83
美國貿易政策的未來/85
皮尤研究中心/90
美國和日本如何看待世界/90
美國民眾對TPP的支持仍待檢驗/92
原則上對美國—歐盟貿易協定的支持/94
誰反對TPP?/96
對貿易、外國投資的信心和懷疑/98
美國人對貿易的一緻看法:對國傢有好處,但對就業好處不大/103
國會貿易議程:美國進齣口什麼?/105
經濟政策研究所/107
日本貿易赤字不斷攀升說明擬議中的TPP存在問題/107
白宮對待“快速通道”的錯誤做法/108
跨太平洋貿易赤字不斷攀升將促使與貿易相關的裁員日益增多/111
新數據對當前反對TPP的言論如火上澆油/113
全球化會降低美國工人的工資水平/115
TPP對美國工人來說並不是一個好協定/117
通過TPP消除貨幣操縱會為每一個國會選區創造就業機會/124
內容概述:貿易和投資協議無益於工薪傢庭/125
今天的就業數據更多地錶明匯率操縱是一個明擺著的問題/127
“快速通道”政治:齣口、進口和就業/129
TPP恐慌:大打中國牌/131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133
日本、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美國/133
在TTIP和TPP陰影下的談判:歐盟—日本自由貿易協定/140
通過TPP投票,美國會放棄它創造的自由世界秩序嗎?/146
發現研究所/150
發現研究所研究員:TPP不僅僅是關於貿易/150
國傢亞洲研究局/152
美國太平洋政策需要貿易政策嗎?如果需要,那麼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是
閤適的那個嗎?/152
日本:背景和資源/156
颱灣領導人的改變對美國-颱灣以及海峽兩岸關係的影響/158
美國全球貿易策略有新動態?復興的日本和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圓桌會議/160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前景/164
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戰略/166
第114屆國會如何纔能促進跨太平洋貿易/168
中美關係:第114屆國會的挑戰/171
國民經濟調查局/173
中國和TPP:有關效果的數值模擬評估/173
鬍佛研究所/176
希拉裏·剋林頓與自由貿易/176
進步政策研究所
奧巴馬的貿易議程:進步人士喜歡的五件事/179
新聞發布:進步政策研究所對TPP談判取得重大進展的聲明/182
競爭性企業研究所/183
奧巴馬國情谘文——這種跨大洋貿易“夥伴關係”會是自由貿易協定嗎?/183
貿易問題升溫——TPP的新裂痕及“快速通道”議案/185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187
歐洲新的野心:一份給歐盟外交政策首席代錶的備忘錄/187
《讀賣新聞》調查:美日繼續保持緊密關係,但一些微妙隔閡正在擴大/189
美國和平研究所/191
英國、中國和西方/191
米塞斯研究所/192
自由貿易的好處與對外國商品的恐懼/192
秘密的“自由貿易”協定的一大部分被否決/195
全球發展中心/196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真的是死星嗎?/196
哈沙·辛格:TPP是針對貿易嗎?/198
史汀生中心/199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對颱灣的影響/199
奧巴馬訪問日本:改變觀念是成功的關鍵/205
奧巴馬去亞洲/207
大西洋委員會/210
7月23日TTIP的行動/210
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212
大眾和國會在貿易方麵的看法脫節?/212
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214
加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黃金法則/214
TPP加強知識産權保護條款有利於創新、消費者和病人/216
詹姆斯敦基金會/218
颱灣不要害怕/218
加拿大智庫觀點摘要
C.D.賀維學會/220
加拿大的正確選擇/220
《金融郵報》專欄:跨太平洋貿易協定在緩慢進行中/224
為什麼加拿大應該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談判?/226
《金融郵報》專欄:美國國會在觀望/228
《環球郵報》專欄:加拿大可以成功管理乳製品供應而不打破其TPP承諾/230
《環球郵報》專欄:最終在TPP談判中,加拿大就乳製品保護問題背水一戰/232
弗雷澤河研究所/234
加強藥物知識産權的保護將有助於加拿大的貿易協定的達成/234
加拿大和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進入戰略性貿易政策新時代/236
國際治理創新中心/242
分析師稱贊TPP的“決定性轉變”/242
哈珀和奧巴馬在亞太經閤組織峰會上:新的關注點是在亞洲還是在密切
加美關係上?/245
跨太平洋貿易夥伴關係的倡議走上正軌瞭嗎?/247
3月會議應闡明TPP的命運/250
為什麼我們加入TPP談判?/253
美國立法者想要在TPP中開放加拿大乳製品市場 /255
自由貿易是加拿大下一屆選舉的“楔子”嗎?/256
基斯頓輸油管發展計劃是加拿大—美國關係緊張的引爆點嗎?/258
管道的案例同樣適用於貿易260
共和黨獲勝不能促使加拿大—美國關係保持中立/262
在全球貿易協定中管理共存/264
加拿大貿易衰退的教訓/266
加拿大國際委員會/268
正如我們所知TPP將不會摧毀加拿大/268
加拿大人民評議會/271
馬來西亞抗議跨太平洋貿易談判;奧巴馬手握應對日本加入TPP的多張牌/271
從跨大西洋到跨太平洋:哈珀2012年的貿易議程/273
加拿大加入被稱為“恥辱之舉”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275
TPP:少數精英決定知識産權保護條款/277
美國用TPP的文化政策影響加拿大/279
進展緩慢但保密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談判歡迎加拿大和墨西哥;
哈珀政府抵製強大的勞動權利法案/282
跨太平洋投資者權益與可持續發展不相適應:TPP對加拿大環境的評估/285
非傳統聯邦預算將從CETA和TPP中取消投資者權利和專利保護/287
日本有點希望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北美貿易激進分子展望
可能的加拿大迴閤/289
公平交易運動的開展使TPP停止改變版權法/292
哈珀政府對在溫哥華進行的TPP秘密投資會議感到“高興”/294
就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和維護藥品準入問題給國際貿易部
部長艾德·法斯特的一封信/296
國內外對提高TPP透明度的呼籲越來越多/298
TPP在華盛頓引發爭議:積極人士和國會議員挑戰奧巴馬的跨
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300
TPP新漏洞錶明分歧嚴重,加拿大在主要章節中的立場/302
加拿大在知識産權保護方麵的立場在鬆動/305
氣候變化受到TPP環境議案的保護/307
TPP和CETA可以是選舉問題嗎?/309
對哈珀而言,“貿易”協定難以捉摸/311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談判於7月3日~12日在溫哥華進行/313
加拿大人有權知道TPP的文化內容/315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秘密、關鍵的談判在渥太華進行/317
北京峰會未能完成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談判/319
中國提齣到2025年亞太地區將實現自由貿易/321
加拿大人民評議會在紐約支持對TPP的抗議/323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可以在3月簽署/325
加拿大國會議員與國際立法者共同反對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
“認證”,稱其危及國傢主權/327
“快速通道”授權使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陷入睏局,換來的卻是
加拿大—日本經濟夥伴關係協定/329
加拿大亞太基金會/331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馬可波羅遊戲不再有瞭/331
加拿大正在追趕亞洲,但我們可以飛躍前進/333
加拿大轉嚮亞洲/335
加拿大的亞太地區貿易談判存在大量的風險/337
由於日本經濟振興,注意力轉嚮瞭貿易談判/339
構建中的貿易版塊正在移動:CETA、TTIP和TPP/341
韓國—加拿大的自由貿易:解凍開始/344
加拿大應該支持颱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嗎?/346
TPP:加拿大有機會和重量級彆高於自己的對手較量/350
加拿大政策選擇中心/352
有關加拿大的開場白和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352
TPP:對加拿大的利與弊/355
TPP貿易使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隱私法受到質疑/358
可持續發展國際研究所/360
澳大利亞對投資者-東道國爭端解決機製的排斥:四個潛在因素/360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對印度和其他發展中國傢的影響/363
澳大利亞智庫觀點摘要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發展政策中心/368
不斷擴大的市場準入/368
TPP綠化骯髒的政治?/370
TPP:納吉布的死結/372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374
國際事務澳大利亞研究所/376
TPP下的APEC?/376
TPP是澳大利亞不可避免的“第二十二條軍規”/378
TPP與透明度/380
獲得自由貿易的權利有利於工人和齣口商/382
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384
爭取投資權利的鬥爭/384
遮遮掩掩的TPP:下不為例/386
TPP事項的失敗不是齣於經濟原因/388
美國的全球經濟領導地位:應對中國的崛起/390
土耳其智庫觀點摘要
國際戰略研究機構/392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392
中國、美國和不斷變化的全球架構/402
中國對美國亞太戰略的迴應/407
印度的藥品專利:地盤之爭/410
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戰略不是要遏製中國/413
新加坡的地緣定位/415
美國貿易中的煙草問題/417
在競爭中建立閤作:亞太地區實用的安全閤作機遇/420
安倍政權急速右轉威脅到他的遺産?/423
2014年影響亞洲的十大趨勢/425
美國在拉攏馬來西亞/429
美越經貿關係:第113屆國會議題/432
新西蘭的奶酪/434
韓國在區域貿易體係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召集、連接和設計FTA網絡/436
亞太經濟一體化中的新方嚮/440
補救過去的缺陷,展望未來:如何使WTO更有意義446
土耳其貿易尋找外部支柱:鄰國、關稅同盟還是TTIP?/452
新加坡智庫觀點摘要
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456
TPP談判有望今年完成/456
印度智庫觀點摘要
維韋卡南達國際基金會/457
理解中國的“一帶一路”/457
印度全球關係委員會/459
另一大碗“麵”/459
日本陷入麻煩:日本外交政策麵臨的挑戰/461
奧巴馬取消亞洲之行會帶來多大的危害?/463
太平洋聯盟:東盟與南美之間的橋梁/465
定義印度在東亞的優先事項/467
奧巴馬在亞洲:讓人安心的訪問?/468
印度稱將改革貿易關稅以參與全球競爭/470
序言 誰還在玩零和博弈和贏者通吃遊戲?
本書是全球戰略觀察書係的第二部,關注的對象依然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思考和寫作均將延續第一部序言“義勝欲則昌,欲勝義則亡”的基本思路。
本捲定稿之時,正值TPP部長級會議於8月1日(北京時間,當地時間為7月31日)在美國夏威夷落幕。經過4天的討價還價,這次被外國媒體稱為“最後衝刺階段的談判”,最終沒能觸碰終點綫。但是,據法國國際廣播電颱9月16日報道,當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曾針對夏威夷的觸礁,又在企業主年會上自信地錶示,在2015年內將正式簽署TPP,因為數周之後TPP談判國的12位貿易部部長將再次聚首召開會議,並將有機會最終敲定這項協議。10月5日,美國亞特蘭大當地時間,TPP談判成員國部長級會議就有關條款達成一緻,但距離正式簽署尚麵臨不少難題。
夏威夷會議未能使部分條款得到所有談判成員國認同,以失敗告終,使奧巴馬遭遇一大挫摺。日本雖然在會後建議盡快重啓談判,也得到瞭奧巴馬總統的支持,但在談判成員國難以調和的矛盾因素麵前,新一次會議是否能形成共識,還是個未知數。如果聯係到美國和加拿大即將進入大選期,美國在2016年1月將全麵啓動總統大選,如果2015年內不能簽署協議,明年美國國內跨黨派閤作推進TPP的可能性基本沒有,再加上受選舉影響,美國國會也難以批準在美國國內飽受批評的TPP協議;而加拿大將於10月19日舉行大選,倘若政權更迭,那麼迄今取得的會談成果可能會化為烏有。因此,TPP議題在美國很可能會被擱置至少1年,乃至更長時間。美國NGO公民組織負責全球貿易觀察的華樂科認為,夏威夷會議沒有達成協議,意味著TPP將陷入美國大選的政治漩渦,且隨著各國反對聲浪越來越大,達成共識的機會將越來越小。日本經濟産業大臣甘利明嚮媒體錶示,“如果推遲至(2015年)9月後達成共識,那將會産生空檔期”,暗示美國新一屆政府上颱前,TPP談判將無法繼續進行。因此,夏威夷會議到底是TPP談判被延宕的衝刺,還是會鎩羽而歸?雖然部長級會議在奧巴馬和安倍晉三的強大壓力下,於10月5日宣布就TPP協議達成瞭一緻,但是由於各國在有關條款方麵的巨大分歧,協議文本能否得到各國最高領導層和議會的批準從而最終簽署,中間尚存不少變數。
美國主導的TPP談判,在議題設置上,除瞭傳統的關稅、服務業和投資自由化外,更包括瞭電子商務、法規透明、國營事業公平競爭、環境保護、勞工權益、防貪條款等新興經貿話題,以及中小企業閤作、能力建構、貿易與發展等屬於夥伴性質的專門條款。對這些議題和條款的談判,美國人歸納瞭四個特徵和基本要求,即高標準自由化、議題設置廣泛、監管法規革新、與時俱進。其全麵情況和具體特徵、條款要求等,可參閱本捲收錄的美國外交關係學會發布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概述:增加貿易和投資,促進就業、經濟增長和發展》報告。
TPP可能被賦予瞭比較廣泛的政治屬性和地緣政治色彩,但從其基本屬性來看,依然是一個自由貿易協議,其被人為附加的政治作用和地緣效應,需要通過自由貿易政策的執行來實現。比如說,TPP談判國都在想辦法消除關稅,開放服務業及投資;而勞工和環境保護方麵,TPP談判國則是擔心他國通過降低環保標準和勞工標準,作為增加競爭力的措施;法規透明方麵,則是要求外資外商的利益能在一國的法製建設中得到清晰的錶述並得到保護;把防貪條款納入談判,則是防止他國通過金錢賄賂而不是憑藉實力來競爭的機製。
在TPP夏威夷部長級會議上,圍繞上述議題,美方宣布已經達成瞭98%的共識,隻有2%的議題和條款需要繼續討價還價。但是,在國際談判中,放在最後的、比例最小的議題往往是最難以啃下的“硬骨頭”。正是這2%的差距,給奧巴馬總統的自信潑瞭一盆冷水。據多維網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得知夏威夷會議的結果和原因後,指示日本談判代錶再啓談判並在下次談判中務必達成共識。但是,參加夏威夷談判的日本經濟産業大臣甘利明嚮安倍坦承,在夏威夷已經舉行瞭數次雙邊或多邊會談,目的就是促成協議的順利達成。因此,失敗的結果,說明距離目標雖然不遠,麵臨的難題卻是在技術層麵上和部長級會議上難以逾越的。麵對安倍晉三就夏威夷會議作齣的“已經到瞭再召開一次部長級會議就能商定的地步”的判斷和指示,甘利明的迴答是,新的部長級會議的召開,“恐怕會需要以年為單位的時間,而在一些問題上需要作齣政治決斷”。應該說,10月5日達成的一緻,實際上是一種“政治決斷”,這可能決定瞭TPP協議文本正式簽署的難度。
日本媒體報道瞭夏威夷談判的實況,也說明瞭最後2%矛盾的解決難度之大。在為期4天的會議上,會談的最初兩天是“相互觀望對方齣拳”的階段,發生風雲突變的是第3天。在當天的會談中,澳大利亞在新藥開發數據保護時間方麵,緩和瞭強硬的姿態,此舉剛剛使會談的氣氛開始升溫,卻被新西蘭澆瞭一盆冷水,新西蘭貿易部部長強硬地錶示,“(新西蘭)如果乳製品齣口的擴大無法實現,則不會在藥品領域達成妥協”。日本經濟産業大臣甘利明聞聽之後勃然大怒,質問:“到這個時候還需要進行博弈嗎?”美國貿易代錶辦公室代錶弗羅曼雖然同意甘利明的看法,“但沒有發揮強大的指導力來說服相關國傢”。結果,當天預計3個小時的會議,40分鍾就草草收場瞭。
當天下午,新西蘭貿易部部長離開部長級會談的地點,前往會見本國最大酪農企業主。當天晚上,日本試圖與新西蘭舉行雙邊會晤,尋找走齣睏境的辦法。但是,直到晚上十一點半,新西蘭貿易部部長一直拒絕會麵。日本首席談判官代理大江博士,憤怒地質問新西蘭談判人員,“格洛澤為何拒絕我們?已經沒有時間瞭”。在各方決定放棄談判之後,於當地時間9月31日舉行的聯閤記者會上,新西蘭貿易部部長為自己辯解說,“我們一直在作齣大幅讓步和妥協”。而馬來西亞貿易部部長則錶示,“這是令人滿意的會議”。最後,會議發錶瞭“談判取得大幅進展”的公報。一塊奶酪噎住瞭TPP談判的喉嚨,決定瞭夏威夷會議的不歡而散。前幾年有本暢銷書叫作《誰動瞭我的奶酪?》是用奶酪代錶某人的某種特定利益,如果誰敢於觸犯,則將受到以牙還牙的懲罰,講的是為人處世的哲學道理。而這次新西蘭的奶酪,讓夏威夷TPP部長級會談本來應該晴朗的天空,頃刻間變得愁雲密布,說明國傢之間的奶酪不能動,也不好動,動之則會有後果。
12個國傢的部級乾部啃不下一塊新西蘭的“奶酪”,看起來是一則笑話。但是,這塊奶酪反映的是12個TPP談判成員國之間錯綜復雜的利益關係和利益博弈。而夏威夷會議就是為瞭自身利益最大化“刺刀見紅”的戰場。在12個發展程度不一的國傢裏,用一條適閤美國的“高標準”作為談判的標準,這本身就反映齣美國既急於達成協議,而又不願意放棄自身利益的悖論做法。同時,參與各方利益的不同,決定瞭在某些特定問題上的堅守與寸土不讓;參與各方國內的不同利益群體,給談判施加的壓力也不容小覷,就連在美國,勞工團體也因擔心激化失業問題而不斷製造抗議浪潮。但是,最重要的可能是,參與TPP談判的其他11國,對TPP潛含的地緣政治因素心知肚明:TPP有助於美國重新製定並落實其國際政策,以針對亞太地區及其他具有戰略價值的高增長市場。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傢吉迪恩·拉赫曼在其題為《美日無法用TPP遏製中國》的文章中說,對TPP,“囉嗦的官方答案是,美國總統認為該協定將打破12個太平洋主要經濟體之間的壁壘,並由此促進繁榮”,“簡短而真實的答案是:中國”,“關於TPP的關鍵性事實在於……奧巴馬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根本動機是戰略性的”。
從這個意義上講,將於2017年1月屆滿的奧巴馬政府,如果成功促成瞭TPP,這將成為他繼與古巴建交、達成伊核協議之後的又一豐功偉績,必將留名於美國青史,並為民主黨的競選加油助力。同時,盡管美國再三聲稱包括TPP在內的“亞太再平衡政策”並不是針對中國,但是試圖“勵精圖治”的奧巴馬總統,在有意無意中也透露瞭天機。2015年5月,奧巴馬把話挑明瞭,他說,美國若未能為全球自由貿易製定(新)規定,那麼中國將會接手,以有利於其工人和企業的方式製定規條。
在上述諸多原因和背景下,美國在同11個國傢的談判中,如果沒有拿齣“大公無私”、“兩肋插刀”的氣勢和膽識,估計其他11個國傢不會傻傻地為美國去“火中取栗”;或者說奧巴馬和安倍晉三聯手對其他10個國傢施壓,並象徵性地作齣某些讓步,協議纔有可能達成一緻。事實上,在夏威夷會議之後,為轉移視綫,美國和西方的一些媒體已經把夏威夷TPP談判的無果,歸結為美國對其他國傢影響力的下降。這種簡單的障眼法,更彰顯瞭“美國主導的這個TPP,本身各國私利都太大,美國試圖基於自身利益達成一個總的規則,這樣相關國傢看到瞭其中的負能量和不確定性”的疑慮和躊躇。各國自然也對美國的私心和維護私利的不計手段心知肚明,而這又是一些盟國不惜漫天要價的本錢之一。
美國的私利到底有哪些?由於TPP談判的文本一直因保密而備受詬病,連美國議員也不瞭解其端倪,因此我們實在難以一一道來。隻能藉助媒體披露的隻鱗片甲猜測個大概其。其一,美國的“一箭雙雕”算計,明眼人都懂。除前述外,美國政要、前亞太事務助理坎貝爾在2014年9月講瞭一次辯證法。他說:“美國在亞洲做對瞭每件事,參加每次會議,但若TPP告吹,美國很難在亞洲成功;即使美國犯瞭許多錯,但TPP談成,美國在亞洲仍屬成功。”
2015年3月4日,美國商會副主席塔米·奧弗比在國會眾議院有關TPP的聽證會上說,“TPP是最好也是最後一個保證美國不會被睏在外場的機會”。美國國防部部長在2015年4月齣訪亞洲之前,專門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發錶演講,呼籲國會通過貿易促進授權法案,“因TPP是奧巴馬政府重新平衡亞太地區的一個最重要組成部分,有很強的戰略意義”,“在我看來其重要性堪比增加一艘航空母艦……這將加深我們與國外的聯盟和夥伴關係,凸顯我們對亞太地區的持續承諾”。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UCSD)美洲研究中心主任戴維?馬雷斯坦承,“美國隻是把TPP盡可能地引至對自身有利的方嚮”。
......
中國社會科學院全球戰略智庫研究員
王靈桂
2015年10月4日醜時 於香山麓聽雨軒
我最近在尋找一些關於全球貿易體係演變的深刻分析,而這本書的書名《國外智庫看TPP(II)》瞬間就吸引瞭我。我設想這本書的開篇,一定是為讀者勾勒齣一幅宏大的世界經濟圖景,然後聚焦於TPP這一重要的區域貿易協定,從其誕生背景、核心條款、對各成員國及全球經濟可能産生的影響等方麵進行深入剖析。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我穿梭於復雜的國際貿易談判之中,理解各個國傢在其中的立場和考量。我也好奇書中會如何梳理TPP自上一版發布以來的發展脈絡,有哪些新的動態和挑戰齣現,又有哪些智庫對此提齣瞭不同的觀點和解決方案。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前瞻性的視角,幫助我理解TPP在當前復雜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環境下,將走嚮何方,以及它對未來全球貿易格局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
評分一本好的學術研究著作,應當是既能提供紮實的理論框架,又能緊密結閤現實案例。《國外智庫看TPP(II)》這本書,我預感其內容定會圍繞著TPP這一主題,展開一係列深入的案例研究和理論探討。我期待書中能通過對TPP與其它區域貿易協定的比較分析,揭示TPP的獨特性和優勢劣勢。同時,我也希望它能深入探討TPP對特定行業,例如製造業、農業、服務業等,所帶來的具體影響,並可能引用一些國傢的具體實踐案例來佐證其觀點。我猜想,作者們在撰寫時,定會嚴謹地考量數據來源的可靠性,並采用科學的研究方法,以確保結論的客觀性和說服力。這本書如果能為我提供關於TPP的全麵、深入且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分析,那我將感到非常滿足。
評分這本書的厚度和字體大小,讓我一開始就對它産生瞭深深的敬意。翻開扉頁,精美的裝幀設計就讓人愛不釋手,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散發著淡淡的書香,這本身就是一種享受。我尤其喜歡封麵設計的色彩搭配,既有現代感又不失學術的嚴謹,仿佛在訴說著這本書背後承載的深度思考。在閱讀之前,我總是習慣性地先瀏覽目錄,這本書的目錄結構清晰明瞭,各個章節的標題都極具吸引力,讓我對即將展開的知識之旅充滿瞭期待。每一章的標題都像一個個小小的鈎子,勾起瞭我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我仿佛已經看到瞭作者在扉頁上留下的寄語,雖然我尚未讀到具體內容,但能預感其中蘊含著作者對於研究的真誠和對讀者的期盼。拿到這本書的那一刻,我腦海中就已經構築瞭無數關於書本內容的想象,期待著它能像一位智者,為我一一揭開謎底。
評分對於一本叫做《國外智庫看TPP(II)》的書,我自然會聯想到其中必定充斥著大量翔實的數據、嚴謹的論證和多元化的視角。我設想,在某個章節,作者可能會引用來自不同國傢智庫的報告,比如美國的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布魯金斯學會,或是歐洲的布雷格研究所,甚至亞洲一些重量級的經濟研究機構。這些智庫的聲音,我期望它們能夠從各自的立場齣發,對TPP的經濟效益、社會影響、政治考量等方麵進行全方位的審視。我期待書中會包含對TPP談判過程中的爭議點進行細緻的梳理,比如知識産權、勞工標準、環境保護等議題,並呈現齣不同智庫是如何解讀和評價這些爭議的。這種多方觀點的碰撞,想必能讓讀者對TPP有一個更加全麵和客觀的認識,避免被單一的聲音所左右。
評分在閱讀一本關於國際事務的書籍時,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否提供一種超越錶麵現象的深度洞察。我設想《國外智庫看TPP(II)》這本書,不僅僅是對TPP條文的簡單解讀,而是能夠深入剖析TPP背後的戰略意圖和長遠考量。我期待書中能夠探討,TPP的齣現是否是某些大國在重塑全球經濟規則、鞏固其地區影響力的一種嘗試?它對現有國際貿易體係又會産生怎樣的衝擊和改變?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們對於TPP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以及不同智庫對這些預測的辯駁和補充。這種深層次的分析,能夠幫助我理解TPP作為一個經濟協定,其背後所蘊含的復雜政治博弈和地緣戰略考量,從而更深刻地理解當前全球化進程中的挑戰與機遇。
評分京東自營圖書價格優惠,物流還快,挺好的。
評分裏麵有不少有用的資料
評分好書,很有用!!!
評分京東自營一如既往,大贊……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題目挺好,內容嘛,唉。。。。
評分視角新穎,內容前沿,好書值得推薦,可以學一下相關的知識
評分好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