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实训教程

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实训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志良,王宏,王新平 著
图书标签:
  • 物联网
  • 移动应用
  • 开发
  • 实训
  • 教程
  • Android
  • iOS
  • App开发
  • 嵌入式
  • 实践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22546
版次:1
商品编码:11849827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家级特色专业(物联网工程)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17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具有一定C语言编程基础的大学本科学生,或热爱编程又有一定编程经验的读者
  本书内容从移动应用开发的创意、特点及平台限制等方面开始介绍,接着介绍了Windows平台开发环境的安装,然后介绍了VisualStudio软件开发工具,再之后介绍了如何设计软件界面、如何添加代码进行调试、如何进一步增加软件功能。本书内容安排由浅入深,非常适合具有一定C语言基础的初学者,方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Windows平台下的移动应用开发的入门知识。本书后面的几个章节对学生作品进行了点评,方便大家借鉴和学习。
  本书图例多、针对性强;作者具有多年软件开发经验,并具备多年教学经验,对编程技术和读者的需求有较深入的了解。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Windows平台介绍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入门基础知识,包括Windows平台开发环境的安装、应用的创意、用户界面的设计、编程的方法等,由浅入深一步步地引导读者踏上基于Windows平台的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之路。本书图例多、针对性强;作者具有多年软件开发经验,并具备多年教学经验,对编程技术和读者的需求有较深入的了解。

目录

前言
第1章移动应用开发的准备1
1.1前言1
1.2移动应用开发步骤1
1.3软件创意1
1.4界面设计2
1.5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与限制2
1.6思考与作业2
第2章微软平台下应用开发环境的准备与安装3
2.1操作系统的准备与安装3
2.2注册微软用户账号7
2.3下载和安装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软件8
2.4思考与作业8
第3章熟悉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和选择开发语言9
3.1熟悉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9
3.2关于帮助11
3.3关于新建项目13
3.4新建“Windows应用商店”项目16
3.5思考与作业18
第4章第一个应用19
4.1第一个应用简介19
4.2新建项目19
4.3设计用户界面21
4.4添加程序代码24
4.5本章小结26
4.6思考与作业27
第5章界面设计与XAML28
5.1什么是XAML28
5.2XAML基础知识和语法29
5.3RichTextBlock控件32
5.4Button控件34
5.5其他常用XAML控件36
5.5.1布局控件36
5.5.2其他基础控件38
5.6更多学习资源40
5.7思考与作业40
第6章XAML高级教程41
6.1ResourceDictionary和XAML资源引用41
6.2XAML资源必须可共享41
6.3XAML资源的一个例子42
6.4资源的键45
6.5直接资源和应用资源45
6.6从XAML中引用资源46
6.7针对XAML资源引用的查找行为47
6.8更多学习资料48
6.9思考与作业48
第7章数据绑定49
7.1什么是数据绑定49
7.2示例一:将数据绑定到控件49
7.3示例二:将控件绑定到对象的集合52
7.4示例三:添加详细信息视图54
7.5更多学习资料56
7.6思考与作业56
第8章文件与存储57
8.1应用如何访问数据和文件57
8.2应用文件夹文件和数据的访问58
8.3示例一:读取和设置本地的设置信息59
8.4示例二:打开应用文件夹下的文件进行读写61
8.5示例三:让用户选择需要打开的文件65
8.6本章小结68
8.7更多学习资料69
8.8思考与作业69
第9章本地数据库的应用70
9.1SQLite数据库70
9.2准备工作73
9.3示例:用户登录数据库75
9.4思考与作业77
第10章手机端的应用开发——第一个手机端应用78
10.1创建项目78
10.2界面设计78
10.2.1打开设计器78
10.2.2布局79
10.2.3按钮单击事件响应80
10.3调试运行81
10.3.1启动模拟器81
10.3.2测试按钮动作82
10.4本章小结82
10.5更多学习资料83
10.6思考与作业83
第11章手机应用的页面导航和跳转84
11.1应用模板的选择84
11.2创建Hub应用程序84
11.3页面导航与跳转86
11.3.1简单跳转86
11.3.2高级跳转88
11.4添加音乐播放90
11.5添加视频播放90
11.6添加其他应用设置90
11.7本章小结91
11.8更多学习资料91
11.9思考与作业91
第12章手机应用开发实例——小费计算器92
12.1应用思路92
12.2界面设计92
12.3添加代码94
12.3.1新建类94
12.3.2后台代码95
12.4运行与调试97
12.5本章小结97
12.6更多学习资料97
12.7思考与作业97
第13章优秀学生作品点评(一)98
13.1学生作品:Miss萌的换装物语98
13.2主界面设计99
13.3换装界面102
13.4作品点评105
第14章优秀学生作品点评(二)106
14.1学生作品:脑年龄测试106
14.2主界面设计107
14.3Blend设计工具简介108
14.4游戏关卡界面110
14.5作品点评113
14.6更多学习资料113
第15章优秀学生作品点评(三)114
15.1学生作品:傻瓜度测试114
15.2主界面和关卡界面114
15.3作品点评115
第16章优秀学生作品点评(四)116
16.1学生作品:简易复数计算116
16.2主界面116
16.3代码简介117
16.4作品点评117

前言/序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也成为人们关注的技术热点之一,为加强本科相关专业学生在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方面的技能,同时为学校开设相关培训课程提供教材,所以决定编写一本关于物联网移动终端应用开发的指导书籍。
  目前,移动终端应用开发主要有三类:基于Android系统的、基于iOS系统的,以及基于Windows平台的。针对前两类的书籍比较多,而针对Windows平台的书籍较少,加上几位作者对美国微软公司技术实力及Windows平台比较看好,所以决定编写一本关于其应用开发技术的指导书,作为学生短期培训教材。
  本书主要针对具有一定C语言编程基础的大学本科学生,或热爱编程又有一定编程经验的读者,可作为他们快速入门Windows平台移动应用开发的初级教材。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包括大学本科物联网、自动化、电子信息、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本书内容的主要来源为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为美国微软公司相关资料)和几位作者及课题组多年的教学和开发经验。
  本书内容从移动应用开发的创意、特点及平台限制等方面开始介绍,接着介绍了Windows平台开发环境的安装,然后介绍了VisualStudio软件开发工具,再之后介绍了如何设计软件界面、如何添加代码进行调试、如何进一步增加软件功能。本书内容安排由浅入深,非常适合具有一定C语言基础的初学者,方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Windows平台下的移动应用开发的入门知识。本书后面的几个章节对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了点评,方便大家借鉴,同时也是一种鞭策。基础基本一样的同学,在短期培训之后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通过这些作品同学们也能有所感受。
  本书的立项和大纲是在王志良教授的指导下确立的,而具体内容经过了两年多的短期培训实践检验。本书第1~9章主要由王宏同志编写,第10~12章主要由王新平同志编写,第13~16章优秀学生作品的点评由几位作者共同完成。最后,由王志良教授完成本书的统稿和审读。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北京科技大学教材建设基金的资助;北京科技大学解仑教授和北京农学院王玉洁教授还进行了指导和审阅;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王艳工程师也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加之时间较为仓促,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斧正。
  作者

《穿梭星河的信使:太空通讯技术深度解析》 内容概述: 《穿梭星河的信使:太空通讯技术深度解析》并非一本关于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的教材,而是一部深入探讨太空通讯领域前沿技术、历史演进与未来发展趋势的百科全书式著作。本书旨在为读者揭示人类如何跨越遥远的宇宙距离,建立起高效、可靠的通讯链路,从而支撑起深空探测、卫星通信、太空探索乃至星际文明的可能性。本书不涉及任何关于“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实训”、“教程”等概念,其内容完全聚焦于太空通讯的科学原理、工程实践、技术挑战以及未来的广阔前景。 第一章:宇宙的寂静与回响——太空通讯的起点 本章追溯太空通讯的历史足迹,从早期对无线电波在宇宙中传播可能性的理论探索,到第一次成功将信号送入太空并接收回来的里程碑事件。我们将详细解析早期太空探索任务中通讯系统设计的挑战,包括信号衰减、延迟、噪声干扰等基本问题。读者将了解到,人类最初的太空通讯尝试,如同在无垠的黑暗中点亮一盏微弱的灯火,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智慧与艰辛。我们将回顾早期卫星通讯、行星际探测器与地球指挥中心之间的每一次“对话”,以及这些对话如何一步步拓展我们对宇宙的认知边界。本章还会探讨早期通讯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它们如何激发了后续更先进技术的诞生。 第二章:电磁波的宇宙之旅——传播机制与信号特性 本章将深入剖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规律,这是太空通讯的基石。我们将详细讲解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功率、极化等关键特性,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质量。内容将涵盖从低频到高频的各个频段在太空通讯中的应用,以及不同频段的优缺点。本书将详细阐述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衰减(如自由空间路径损耗、大气层吸收、雨衰等),以及这些衰减如何影响信号的强度和可理解性。我们还将探讨多普勒效应在太空通讯中的体现,以及如何通过信号处理来补偿这种频率偏移,确保信号的准确接收。本章将用严谨的科学语言,揭示电磁波穿越浩瀚宇宙的奥秘,为理解后续的通讯技术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信号的艺术——调制、编码与解调的奥秘 本章将聚焦于如何将信息转化为能够穿越太空的信号,以及如何在接收端将其还原。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经典的调制技术,如调幅(AM)、调频(FM)、相位调制(PM),以及更先进的数字调制技术,如相移键控(PSK)、正交幅度调制(QAM)等,并分析它们在太空通讯中的适用性。编码技术是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受损的关键,本章将深入讲解纠错码(ECC)的原理,例如汉明码、卷积码、里奇-索洛蒙码等,以及它们如何在太空通讯中扮演“信使的守护者”的角色,抵御来自宇宙深处的干扰。同时,我们将解析解调器如何精确地从嘈杂的信号中提取出原始信息,并讨论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如最优滤波、软判决解码等,如何最大化信息的恢复效率。 第四章:天线的智慧——定向传输与信号聚焦 天线是太空通讯的“耳朵”与“嘴巴”,其设计与性能直接关系到通讯的效率与覆盖范围。本章将系统地介绍各类太空通讯天线,包括抛物面天线、相控阵天线、偶极子天线等,并详细阐述其工作原理、增益、方向性、带宽等关键参数。我们将深入探讨天线的物理结构、材料选择以及制造工艺如何影响其性能。内容将聚焦于如何在有限的能量下实现信号的最大化传输与接收,例如通过高增益天线实现远距离通讯,以及如何通过定向传输减少能量浪费和干扰。本章还会分析天线在不同太空环境(如地面站、卫星、探测器)下的设计考量,以及它们如何适应严苛的工作条件。 第五章:深空的回声——行星际通讯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征服行星际空间,意味着要克服前所未有的通讯挑战。本章将重点探讨行星际通讯的独特性,包括超长延迟、信号微弱、通信窗口限制、探测器姿态控制等问题。我们将详细介绍深空网络(DSN)等全球性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作,以及它们如何通过大型射电望远镜、高功率发射机和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来克服这些困难。内容将涵盖如何设计具有极高灵敏度的接收系统,以及如何利用精确的导航与轨道计算来确保通讯的连续性。本章还将分析当今最前沿的深空通讯技术,例如深空光通讯(激光通信)的潜力,以及它将如何颠覆我们与遥远星系的联系方式。 第六章:近地轨道的脉搏——卫星通讯的演进与应用 近地轨道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太空区域,卫星通讯在此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章将系统回顾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用于军事和科研的通信卫星,到如今广泛应用于电视广播、互联网接入、导航定位(如GPS)、气象监测、地球观测等领域的商业和民用卫星。我们将深入讲解不同轨道高度(低地球轨道LEO、中地球轨道MEO、地球同步轨道GEO)的卫星通讯系统的特点,以及它们在覆盖范围、延迟、终端设备复杂性等方面的取舍。本章还将探讨卫星组网(星座部署)、多频段通信、卫星互联网(如Starlink)等新兴技术,以及它们如何重塑全球通信格局。 第七章:量子跃迁——未来太空通讯的蓝图 展望未来,太空通讯将迎来革命性的变革。本章将聚焦于最具潜力的未来太空通讯技术,包括量子通讯在太空中的应用。我们将详细介绍量子纠缠、量子密钥分发(QKD)等量子通信原理,以及它们如何为太空通讯提供前所未有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本章还将探讨更先进的调制解调技术、自适应通讯系统、人工智能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以及新材料在天线和传输设备中的潜力。我们将探讨星际通讯的终极设想,以及人类如何利用更强大的科技力量,真正实现“与星对话”的梦想。本书将在本章留下对未来的无限遐想,激励读者共同探索太空通讯的无限可能。 本书特点: 内容聚焦,深度钻研: 本书将太空通讯作为唯一的研究对象,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解析,绝不涉及其他无关领域。 科学严谨,理论扎实: 书中所有技术原理的阐述都基于坚实的科学理论和数学模型,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通过大量精美的插图、示意图和表格,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形象化,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历史与未来并存: 既回顾了太空通讯的辉煌历程,也展望了其激动人心的未来发展,为读者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 语言生动,富有启发: 采用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将科学探索的魅力融入字里行间,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穿梭星河的信使:太空通讯技术深度解析》将带您踏上一场史诗般的宇宙通讯之旅,理解人类如何用智慧和技术,在无垠的黑暗中编织起连接宇宙的生命线。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位刚刚毕业,进入物联网行业不久的菜鸟,这本《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实训教程》简直就是我的“救星”。在实际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技术难题,而这本书几乎涵盖了我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它就像一本“武功秘籍”,详细地讲解了各种“招式”(开发技巧)和“内功心法”(底层原理)。书中的案例都非常贴近实际应用场景,比如智能安防、智慧农业等,这些案例的分析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如何在实际项目中落地。我尤其赞赏它在错误处理和性能优化方面的讲解,这些往往是新手容易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环节。跟着书中的指导,我解决了几个困扰我许久的技术难题,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感觉这本书不仅是教程,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的职业道路上给予了我宝贵的指导。

评分

我是一名正在积极寻找进修方向的在职工程师,偶然间接触到了这本《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实训教程》。一开始,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它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启发。书中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既有深度又不失广度,涵盖了从嵌入式系统到云平台,再到前端移动应用开发的各个环节,让我对整个物联网应用链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更值得称道的是,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非常注重实战,提供了大量的代码示例和项目实训指导。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一个案例,开发了一个能够远程读取水质数据的APP,整个过程虽然有些挑战,但书中详细的步骤和排错指南极大地降低了难度,让我最终成功实现了目标,获得的成就感非常大。这本书的实用性让我印象深刻,它能帮助我快速掌握核心技术,并在实际工作中找到新的切入点。

评分

作为一名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大学生,我一直对物联网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但总是觉得有些高深莫测。直到我读了这本《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实训教程》,才真正感受到了它的魅力。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活泼,不像一些技术书籍那样枯燥乏味。它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抽象的概念,比如用“大脑”来比喻嵌入式设备,用“神经”来比喻通信网络,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们的作用。书中还穿插了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和行业发展趋势的介绍,让我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能对整个行业有一个更宏观的了解。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如何设计用户友好的移动界面的章节,它不仅仅教我如何实现功能,还教我如何让用户在使用APP时感到愉悦。这本书让我觉得物联网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科技,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我甚至已经开始构思自己要开发的第一个物联网项目了!

评分

我是一名对智能硬件和APP联动充满热情的爱好者,一直想自己动手做一些有趣的小玩意儿。这本《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实训教程》的出现,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没有过多冗杂的理论,而是直接切入实操,让我能够快速上手。书中的项目设计都非常巧妙,比如如何用手机APP控制LED灯的开关和颜色,如何通过手机APP接收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并进行可视化展示。这些项目虽然简单,但却能让我体验到“从无到有”的创造乐趣。我跟着书中的步骤,成功地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天气监测系统,能够实时显示室外温度和湿度。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习了如何编写APP,还了解了如何与硬件进行通信,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创客”。这本书让我觉得物联网开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有兴趣和耐心,人人都可以成为创造者。

评分

这本《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实训教程》真心不错,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开发者,但抱着学习的心态翻看了几章,就被它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案例吸引了。书中的讲解非常细致,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物联网移动应用的开发世界。我特别喜欢它对各种传感器、通信协议的介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复杂的原理,还配上了大量图示,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理解。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提供了很多实操性的项目,比如如何利用手机APP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如何开发一个简单的环境监测系统等等。这些项目不仅有趣,更能帮助我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亲手实践。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跟着书中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完成这些项目,体验物联网的魅力。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指导着我这个初学者,让我觉得学习的过程不再枯燥乏味,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