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谈话录(套装上下册 歌德精选集)

歌德谈话录(套装上下册 歌德精选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艾克曼 著,杨武能 译
图书标签:
  • 歌德
  • 谈话录
  • 文学
  • 哲学
  • 思想
  • 经典
  • 德语文学
  • 文化
  • 传记
  • 精选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54518427
版次:1
商品编码:1185495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34
套装数量:2
字数:45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歌德是德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家、思想家。他同荷马、但丁和莎士比亚一起被称为欧洲四大文化名人。其文学著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深受我国读者的喜爱。歌德一生兴趣广泛,不仅投身于文学创作,还对历史、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有所涉猎,其思想及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由歌德的朋友艾克曼辑录整理的《歌德谈话录》,真实地记录了歌德晚年的有关创作实践、哲学、美学、政治、宗教、自然科学以及日常生活的一些言论和活动,是一部了解和研究歌德思想性格和实践经验的经典著作。

作者简介

  杨武能,男。1962年南京大学德语专业毕业,分配到四川外语学院任教。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冯至,主攻歌德研究。1983年调四川外语学院任副教授、副院长。1990年调四川大学任教授,1992年至1997年任四川大学欧洲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出版《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格林童话全集》等经典译著30余种,另有学术专著《三叶集》等。编著的《歌德文集》《海涅文集》等十余种译作影响深远,获“中国图书奖”等多项奖励。1992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因对中德文化交流特别是德国大文豪歌德的研究和译介贡献卓绝,2000年荣获德国“国家功勋奖章”,2001年荣获德国学术大奖洪堡奖金。2013年6月,国际歌德学会在德国举行了授奖仪式,把歌德金质奖章授予了杨武能教授。

目录

前言(艾克曼)
第一卷
1823年
1823年6月10日,星期二
(初见歌德)
1823年6月11日,星期三
(《法兰克福学报》与歌德写的书评)
1823年6月16日,星期一
(为《艺术与古代》编目)
1823年6月19日(?),星期四
(歌德眼中的耶那)
1823年9月15日,星期一,耶那
(为挽留艾克曼盛赞魏玛)
1823年9月18日,星期四,耶那
(给青年诗人的忠告)
1823年10月2日,星期四,魏玛
(普鲁士国务顾问舒尔茨)
1823年10月14日,星期二
(歌德家的茶会;看戏须有耐心)
1823年10月19日,星期天
(歌德家的午餐)
1823年10月21日,星期二
(谈舒巴特、乌兰特和德国建筑艺术)
1823年10月25日,星期六
(评科泽布,兼论散文乃创作才能的试金石)
1823年10月27日,星期一
(关于《玛丽温泉哀歌》)
1823年10月29日,星期三
(艺术的生命在于表现个别和特殊)
1823年11月3日,星期一
(谈题材的重要性和处理大题材的诀窍)
1823年11月10日,星期一
(病中说诗;器重吕克特)
1823年11月12日,星期三
(普鲁士国务部长洪堡来访)
1823年11月13日,星期四
(观察自然,预言地震)
1823年11月14日,星期五
(哲学思辨有碍席勒的文学创作,感伤的诗与质朴的诗)
1823年11月15日,星期六
(看《华伦斯泰》演出)
1823年11月16日,星期日
(《玛丽温泉哀歌》与歌德写诗的方法)
1823年11月17日,星期一
(人们关心歌德的病体)
1823年11月19日,星期三
(病中的歌德)
1823年11月21日,星期五
(诗人普拉滕和加泽拉体)
1823年11月24日,星期一
(关心新锐德国作家和诗人)
1823年12月1日,星期一
(谈舒巴特和伊美尔曼)
1823年12月4日,星期四
(作曲家泽尔特)
1824年
1824年1月2日,星期五
(莎士比亚的伟大有赖于时代;谈《少年维特的烦恼》和“维特热”)
1824年1月4日,星期日
(对法国革命及现存社会制度的看法和态度)
1824年1月27日,星期二
(回顾一生,唯有辛劳和工作)
1824年2月15日,星期天
(歌德庆幸自己不再年轻)
1824年2月22日,星期天
(观赏意大利风光铜版画)
1824年2月24日,星期二
(学习须符合实际需要;古典雕刻艺术的长处)
1824年2月25日,星期三
(诗的形式作用巨大;经历丰富是个“大便宜”)
1824年2月26日,星期四
(只表现与自己天赋相近的题材;天赋与预感)
1824年2月28日,星期六
(创作最忌功利和草率)
1824年2月29日,星期天
(欧仁·拿破仑去世和多瑙一莱茵运河修建计划)
1824年3月22日,星期一
(漫步歌德别墅所在的园林)
1824年3月30日,星期二
(德国人独特的文学批评观;谈蒂克和施勒格尔兄弟;歌德的朗诵才能)
1824年4月14日,星期三
(哲学思辨对创作的影响;不同作家的风格;歌德的各类反对者)
1824年4月19日,星期一
(歌德跟语言学家沃尔夫“抬杠”)
1824年5月2日,星期日
(社交和锻炼性格;死与精神不朽)
1824年5月6日(16日),星期四
(艾克曼替歌德做的工作;书信和遗稿)
1824年8月10日,星期二
(《诗与真》的续写与充实)
1824年8月16日,星期二
(慧语数则)
1824年11月9日,星期二
(谈克洛普斯托克和赫尔德)
1824年11月24日,星期三
(对比古代与现代;法国文学与德国文学)
1824年12月3日,星期五
(欲成就事业不能有旁骛;但丁何以难解)
1824年12月9日,星期四
(自然灾害;看似例外,实乃规律)
1825年
1825年1月10日,星期一
(谈外语学习和《浮士德》《托夸托·塔索》等作品)
1825年1月18日,星期二
(人类生活和情感具有共性;回忆席勒)
1825年2月24日,星期四
(评说拜伦)
1825年3月22日,星期二
(剧院失火;歌德如何培养演员,管理剧院)
1825年3月27日,星期日
(谈剧院重建及管理)
1825年4月14日,星期四
(谈演员培养和角色分配)
1825年4月20日,星期三
(批评文坛浮躁之风和文艺家不守本分)
1825年4月27日,星期三
(反感革命暴力,赞扬开明君主)
1825年5月1日,星期一
(票房收入与演出质量;希腊悲剧何以衰落)
1825年5月12日,星期四
(谈莫里哀等先驱和席勒等同辈对他的影响)
1825年6月11日,星期六
(时代与文学;特殊与一般)
1825年10月15日,星期三
(文学界所有弊病的根源全在缺少人格)
1825年12月25日,星期日
(谈莎士比亚与拜伦)
1826年
1826年1月29日,星期日晚上
(谈不同时代文艺的主观倾向和客观倾向)
1826年2月16日,星期四
(缺少民族意识对文艺创作不利)
1826年3月26日,复活节
(谈拜伦)
1826年5月15日,星期一
(关于圣·舒泽)
1826年6月1日,星期四
(关于《地球》杂志)
1826年7月26日,星期三
(好看的剧本未必好演;剧院必须演保留剧目)
1826年11月8日,星期三
(比较拜伦与莎士比亚剧作的得失)
1826年11月29日,星期三
(德拉克洛瓦作的《浮士德》插图)
1826年12月11日,星期一
(盛赞亚历山大·洪堡)
1826年12月13日,星期三
(绘画不能仅凭天赋和自学,需要名师指点)
1826年12月20日,星期三
(谈《颜色学》;聘用外来名演员的好处)
1826年12月27日,星期三
(再谈颜色学)
1827年
1827年1月3日,星期三
(肯宁关于葡萄牙的演说)
1827年1月4日,星期四
(谈雨果和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文学)
1827年1月12日,星期六晚上
(埃伯尔万夫人演唱《西东合集》)
1827年1月15日,星期一晚上
(谈中篇小说Novelle以及《浮士德》第二部的创作)
1827年1月17日,星期三
(谈席勒早年的剧作和青年的文学兴趣)
1827年1月18日,星期四
(再谈Novelle;观察自然与文艺创作;席勒的弱点)
1827年1月21日,星期六晚上
(索尔格评《亲和力》;再谈Novelle)
1827年1月29(25)日,星期四晚上
(赞贝朗瑞的诗歌;谈《海伦》的演出和Novelle的题名)
1827年1月31日,星期三
(谈中国小说;“世界文学”;文学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
1827年2月1日,星期四
(求变是自然界与文艺的共同规律;歌德的自然科学研究)
1827年2月7日,星期三
(莱辛的不幸与伟大)
1827年2月7日,星期三
(关于开凿巴拿马运河)
1827年2月16日,星期五
(温克尔曼好比哥伦布)
1827年3月21日,星期三
(亨利克斯论希腊悲剧)
1827年3月28日,星期三
(德国哲学家晦涩难解的语言;希腊悲剧的基本要素)
1827年3月28日,星期三
(演员应学习造型艺术家;戏剧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1827年4月11日,星期三
(歌德的同时代作家;地球的呼与吸;鲁本斯的风景画;莱辛、席勒与康德)
1827年4月18日,星期三
(美与自然以及艺术家与自然的双重关系)
1827年5月3日,星期四
(批评难于创作;民族文化环境影响文学发展;德国诗人处境不利)
1827年5月6日,星期天
(《威廉·退尔》成书缘起;歌德重申自己作诗不从观念出发)
1827年6月20日,星期三
(拜伦的《该隐》;泽尔特的建筑和音乐才能)
1827年7月5日,星期天
(拜伦的天才和癖好;《海伦》的结尾和艺术虚构)
1827年7月9日,星期一晚上
(法国人的婉转优雅和歌德的自由观)
1827年7月15日,星期日
(曼佐尼、卡莱尔、福凯和世界文学)
1827年7月18日,星期三
(评曼佐尼小说)
1827年7月21日,星期六
(再评曼佐尼小说)¨
1827年7月21日,星期六
(钟情历史研究有碍曼佐尼和席勒的创作)
1827年9月24日,星期三
(批评德国诗人无病呻吟;郊游观感)
1827年9月26日,星期三
(郊游忆旧;谈自己晋封贵族的感想)
1827年10月7日,星期日
(回忆弗斯和席勒;迷信所谓心灵感应)
1827年10月18日,星期四
(与黑格尔讨论辩证法)

第二卷
1828年
1828年3月11日,星期二
(天才与创造力;精神与体魄;重用青年才俊)
1828年3月12日,星期三
(现代文化的病根在城市;英德两国青年成长对比;理论与实践)
1828年6月15日,星期日
(听提罗尔山民放歌;卡尔·奥古斯特大公辞世)
1828年9月11日,星期四
(修订《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席勒的伟大人格)
1828年10月1日,星期三
(自然科学研究与亚里士多德)
1828年10月3日,星期五
(赞斯科特小说;《地球》“精神”)
1828年10月7日,星期二
(罗西尼的歌剧《摩西》;关于人类起源)
1828年10月8日,星期三
(蒂克一家;戈特林教授赞罗马)
1828年10月9日,星期四中午
(忆意大利之旅;再谈斯科特小说)
1828年10月9日,星期四晚上
(蒂克朗诵歌德的剧作《克拉雏歌》)
1828年10月10日,星期五
(为欢迎蒂克再次聚会)
1828年10月11日,星期六
(卡莱尔评介歌德;歌德自称“我的作品不可能普及”;演员沃尔夫)
1828年10月17日,星期五
(《地球》杂志与法德思想交流)
1828年10月20日,星期一
(模仿自然与提升自然;艺术家的人格)
1828年10月22日,星期三
(关于女性)
1828年10月23日,星期四
(设想德国统一;德法文化分布对比)
1828年11月18日,星期四
(英国评论家和歌德眼中的德国文学)
1828年12月16日,星期二
(歌德、席勒的创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市民将军》;伏尔泰的伟大人格和诗歌天才)
1829年
1829年2月4日,星期三
(常识比哲学可靠;作品必须具有感性的魅力;并非剧本都适合演出)
1829年2月9日,星期一
(关于《亲和力》)
1829年2月10日,星期二
(魏玛头十年纪略)
1829年2月11日,星期三
(魏玛建设二三事)
1829年2月12日,星期四
(歌德的建筑学知识;时代的通病是软弱)
1829年2月13日,星期五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自然永远都有道理)
1829年2月15日,星期天
(艾克曼的自然科学天赋)
1829年2月17日,星期二
(印度哲学与德国哲学)
1829年2月18日,星期三
(梅尔克多才多艺,酷好艺术收藏)
1829年2月19日,星期四
(歌德痴迷于颜色学,容不得别人有异议)
1829年2月20日,星期五
(歌德比喻写作犹如分娩)
1829年3月23日,星期一
(建筑艺术是凝固的音乐;朋友的不同作用)
1829年2月24日,星期二
(结交席勒;灵魔的影响)
1829年4月2日,星期四
(掌握军权与掌握政权;古典的和浪漫的;性格形成的外因)
1829年4月3日,星期五
(筑路的诀窍;爱尔兰解放运动;教会的影响无所不在)
1829年4月5日,星期日
(歌德朗诵自己的诗歌)
1829年4月6日,星期一
(名声并非微不足道;拿破仑何以受拥戴;德国人的个人自由观念)
1829年4月7日,星期二
(拿破仑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拿破仑与《少年维特的烦恼》)
1829年4月8日,星期三
(世界之郝罗马;、演说家的素质;君主思维与艺术家思维;油画临摹与翻译)
1829年4月10日,星期五
(克劳德·洛兰作品欣赏;创作要重视历史真实;人是个懵懂的造物;博马舍逸事) ¨
1829年4月11日,星期六
(歌德青年时代的两封书信)
1829年4月12日,星期日
(高龄的植物象征;错误的志向不无益处;彼得大帝想复制阿姆斯特丹)
1829年4月13日,星期一
(克劳德·洛兰的师承和艺术传承问题)
1829年4月14日,星期二
(有关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谁更伟大的争论)
1829年4月15日,星期三
(时代对年轻人的诱惑)
1829年9月1日,星期二
(德国人就灵魂不朽问题争论不休;英国人重实利,蓄奴贩奴,言行不一)
1829年12月6日,星期日
(《浮士德》第二部的第二幕第一场;天才让人追慕却不可企及)
1829年12月16日,星期三
(歌德解说《浮士德》中的人造人;古典风格与浪漫风格)
1829年12月20日,星期天
(文艺家成功的三个条件;如何理解和表现《浮士德》的寓意形象)
1829年12月27日,星期天
(靡非斯托发明纸币与普鲁士印行钞票)
1829年12月30日,星期三
(歌德朗诵帕里斯和海伦现形一场)
1830年
1830年1月3日,星期日
(伏尔泰等人的影响;《浮士德》非同寻常,仅凭理智无法索解)
1830年1月10日,星期日
(关于《浮士德》中的“众母”)
1830年1月24日,星期日
(回忆伯里施;关于《浮士德》第二部的写作)
1830年1月31日,星期日
(数字与世界管理)
(歌德作品的版本、手稿和自绘插图)
1830年2月3日,星期日
(谈到儿时的莫扎特)
1830年2月7日,星期日
(普里马斯侯爵)
1830年2月10日,星期三
(再谈《古典的瓦普几斯之夜》;拿破仑的穿着)
1830年2月14日,星期日
(歌德对老公爵夫人逝世的反应)
1830年2月17日,星期三
(布景和服装的颜色配合;来自生活不等于照搬生活)
1830年2月21日,星期日
(植物的繁衍和艺术的传承)
1830年2月24日,星期三
(科内流斯的一幅油画草图)
1830年3月1日,星期一
(植物形变论)
1830年3月3日,星期三
(维兰特的小说《奥伯龙》;圆极和单子)
1830年3月7日,星期日
(法国文坛名流的雕像;孤身独处不利于创作)
1830年3月14日,星期日
(如何看待令人反感的题材;政治诗的价值;文明程度与民族仇恨)
1830年3月16日,星期三
(关于耶稣与十二门徒作为艺术题材的设想)
1830年3月17日,星期三
(海伦被诱拐时的年龄和神话故事的灵活使用)
(驳斥教会人士对《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责难)
1830年3月21日,星期三
(精神和身体的相互影响;古典的诗和浪漫的诗)
1830年3月24日,星期六
(一首精彩绝伦的法文诗)
1830年4月5日,星期一
(歌德承认自己有个怪癖:不喜欢别人戴眼镜;关于自负与谦逊)
1830年4月21日,星期三
(给艾克曼的临别赠言)
1830年4月24日,星期六,法兰克福
(法兰克福地方风情)
1830年4月25日,星期日,法兰克福
(令人惊叹的餐厅侍者)
1830年5月28日,米兰
(米兰的歌剧演出)
1830年5月30日,米兰,圣灵降临节第一天
(幸福的源泉无处不在)
1830年8月2日,星期一
(法国七月革命和法国科学院关于研究方法的争论)
1830年9月12日,星期日,日内瓦
(艾克曼的罗马印象)
1830年10月13日,星期三
(歌德的一个学习习惯)
1830年10月20日,星期三
(关于圣西门的学说;集体幸福与个人幸福
的关系)
1830年11月25日,星期四
(歌德谈他跟艾克曼的谈话)
1830年11月30日,星期二
(歌德的健康状况)
1831年
1831年1月4日,星期二
(关于《浮士德博士历险记》)
1831年1月17日,星期一
(谈《红与黑》)
1831年2月9日,星期三
(写诗不能只讲究艺术技巧)
1831年2月11日,星期五
(普拉滕和拜伦都毁于“爱争辩”的毛病)
1831年2月12日,星期六
(关于信念和勇气)
1831年2月13日,星期日
(《浮士德》的结构特点;文艺家的人格是作品的一切)
1831年2月14日,星期一
(天才要以强健的体魄为基础)
1831年2月15日,星期二
(关于歌德的剧作《大科夫塔》)
1831年2月17日,星期四
(年长未必就更聪明;《浮士德》第一、第二部的不同性质)
1831年2月18日,星期五
(过度自由不可取;执政者不宜热衷个人爱好)
1831年2月19日,星期五
(谈执行法规必须严格)
1831年2月20日,星期日
(歌德主张在自然科学领域排除目的论)
1831年2月21日,星期一
(赞扬谢林;谈论《古典的瓦普几斯之夜》)
1831年2月21日,星期一
(教会总监施瓦贝)
1831年2月23日,星期三
(矿物界和有机界之间没有阶梯式的演进)
1831年2月24日,星期四
(自然现象不一定总与人的感受吻合)
1831年2月26日,星期六
(须提高道德修养,学会敬畏自然法则)
1831年2月28日,星期一
(所谓魔性和歌德的信仰)
1831年3月2日,星期三
(歌德对魔性的解说)
1831年3月3日,星期四
(反对滥建宫殿)
1831年3月6日,星期日
(歌德未完成的早期剧作《小丑的婚礼》)
1831年3月8日,星期二
(魔性之于文艺;魔性、人性和神性)
1831年3月9日,星期三
(再赞斯科特;描绘道恩堡宫门的画和诗)
1831年3月10日,星期四
(关于歌德的小说Novelle)
1831年3月11日,星期五
(斯科特细节描写的得与失)
1831年3月14日,星期一
(讽刺歌剧和风情素描)
1831年3月16日,星期三
(席勒《威廉·退尔》结尾的失误)
1831年3月18日。星期五
(《颜色学》的修订;掷色子的比喻)
1831年3月20日,星期日
(长诗《达夫尼斯与赫洛亚》)
1831年3月21日,星期一
(不赞成青年干预国政;18世纪的法国文学天才)
1831年3月22日,星期二
(年轻德国艺术家的不良倾向)
1831年3月25日,星期五
(舒适的环境使人怠惰、消极)
1831年3月27日,星期日
(老公爵夫人安娜·阿玛莉亚和莱辛的名剧《明娜·封·巴恩海姆》;歌德早年的挚友梅尔克)
1831年3月28日,星期一
(歌德的妹妹和他与莉丽的恋爱关系)
1831年3月29日,星期二
(梅尔克的奇行异事)
1831年3月30日,星期三
(《诗与真》第三卷以及书名的含义)
1831年3月31日,星期四
(迈耶尔令人愉快的性格)
1831年4月1日,星期五
(画家不能没有师承)
1831年4月5日,星期二
(诺伊罗特尔的绘画天才)
1831年5月2日,星期一
(批评伯尔内热衷党派政治)
1831年5月15日,星期日
(歌德立遗嘱,指定艾克曼编辑出版遗著;《漫游时代》的临时增补)
1831年5月25日,星期三
(歌德如何参与席勒的戏剧创作)
1831年5月29日,星期日
(歌德的泛神论信仰)
1831年6月6日,星期一
(《浮士德》为什么借用基督教的观念和形象)
1831年6月27日,星期一
(反对雨果表现丑恶和可怕的事物)
1831年12月1日,星期四
(批评雨果过分多产损害了自己才能的发挥)
1831年12月21日,星期三
(普辛和赫尔曼·封·施瓦嫩费尔德的风景画)
1832年
1832年1月5日,星期四
(同一大师的画作无所谓优劣高下)
1832年2月17日,星期四
(伟大人物都得依靠大众成就自己的事业)
1832年3月初
(出身和气质)
1832年3月11日,星期日
(谈《圣经》的真伪、基督教的原始教义以及“神性”的表现)
几天以后
(歌德论诗人的祖国和爱祖国;艾克曼瞻仰歌德遗体)
译余漫笔
歌德的立体“全身塑像”
附录一
莎士比亚命名日致辞
附录二
思想家歌德

精彩书摘

  《歌德谈话录(套装上下册 歌德精选集)》:
  1823年10月2日,星期四,魏玛 (普鲁士国务顾问舒尔茨) 昨天从耶那转移到魏玛,碰巧赶上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为欢迎我回魏玛,我刚站稳脚跟,歌德便差人送来一张剧院包厢的戏票。我利用昨天一天整理内务,反正歌德府里人来人往,法国公使莱因哈特伯爵专程从法兰克福来拜访他,还有普鲁士国务顾问舒尔茨也从柏林前来拜访。
  今天上午我去了歌德那儿。见我到来他挺高兴,态度显得极为和蔼和殷勤。临到我要告辞,他说他想先引荐我与舒尔茨国务顾问认识一下。他领我走进隔壁房间,我发现国务顾问正在观赏艺术品,歌德随即把我介绍给他,然后就留下我们单独交谈。
  “太好啦,”舒尔茨接着说,“你愿意留在魏玛,协助歌德编辑他在此之前的未刊稿。他已经告诉我,他对你的参与寄予厚望,他说这下他又有望完成一些新作啦。” 我回答他,我此生别无他求,只想献身德国文学;希望能在此地聊尽绵薄,也算贡献一分力量,所以就暂时把个人的文学创作打算摆在了后面。还有与歌德的实际交往,我补充说,也有助于自己提高成长,我希望这样干个几年,能变得成熟起来,然后就可以更好地完成眼下我只能略为尝试一下的事情。
  “确实,”舒尔茨说,“像歌德这样一位伟人和大师,你能受他本人的直接影响,实在是难能可贵啊。我不也远道而来,为的就是再受一下这位伟人的熏陶嘛。” 接着他问起我那书稿付梓的情况,去年夏天歌德已在信里对他提到这事。我告诉他,过几天我就有望收到耶那送来的头一批样书,届时如果他已不在魏玛,我一定不会忘记给他寄一本到柏林去,请他教正。
  随后我们亲切握手告别。
  1823年10月14日,星期二 (歌德家的茶会;看戏须有耐心) 今晚第一次在歌德家列席一个大的茶会。我第一个到来,穿过。一道道敞开着的房门,从一个房间走进另一个房间,房里都灯火明亮,我心情十分愉快。
  在最后面的一个房间里,我看见歌德正兴冲冲地迎着我走来。他黑制服上戴着一枚星形勋章,显得气宇轩昂。我俩继续单独待了一会儿,便走进所谓的屋顶室,室内在一张红色长沙发的上方,挂着一幅题名为《阿尔布兰蒂尼斯的婚礼》的油画,特别吸引了我的目光。由推到旁边去了的绿色帷幔衬托着,我眼前的这张画格外鲜亮醒目,能静静地观赏它令我充满喜悦。
  “是啊,”歌德说,“古代人不仅有伟大的思想,而且还能将它们表现出来。相反我们现代人虽也不乏伟大的思想,但却少有能生动而有力地表现出来的时候。” 正说着里默尔和迈耶尔也来了,封·缪勒首相和宫里的另一些显官贵妇也来了。还有歌德的公子,还有我在此地第一次认识的歌德儿媳也走了进来。室内人越聚越多,大家全都兴致勃勃。还有几个年轻漂亮的外国人来凑热闹,歌德跟他们说的是法语。
  这次茶会挺合我的意,所有人都那么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爱站站着,爱坐坐着,有的开玩笑,有的谈笑风生,谁都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我跟歌德的儿子热烈谈论着几天前上演的侯瓦尔德那出《肖像》,两人对这出戏看法一致。我很高兴,年轻的歌德分析起问题来既富有见地,又激情澎湃。
  在聚会上,歌德本人表现得格外殷勤和蔼。他一会儿走向这个,一会儿走向那个,总是专心地聆听,自己讲得少,让客人讲得多。小歌德夫人则经常走过去挽着他,偎依着他,亲吻他。前不久我曾告诉他,看戏给了我极大的快乐,我不愿多想,只想潜心体验演出的效果。这似乎合他的意,认为适合我眼下的情况。
  这时他领着小歌德夫人来到我跟前。“这是我的儿媳,”他介绍说,“你俩已经认识了吗?”我们回答是刚刚才认识。“这位也像你一样是个戏迷喽,奥蒂莉,”他随即道,我们则庆幸彼此有着同样的兴趣爱好。“我这媳妇是一场不落呀。”歌德补充说。——我应道:“多会儿戏精彩好看,我也是一样;不过就算演出挺糟糕,你也得有点儿耐心才对。”——“这就对啦,”歌德回应说,“你不能走,糟糕也得强迫自己听下去,看下去。这一来你就会恨透那些坏东西,从而提高自己对好东西的识别力。阅读却不是这个样子,读起来不受用就干脆扔掉手里的书;在剧院里却必须忍耐。”我对他表示赞成,心想这老先生确实经常说出有见地的话。我们分散开来,参合到了在周围其他房间里高谈阔论的宾客中。歌德凑到了夫人女士堆里,我则和里默尔和迈耶尔结伙,听他们给我讲了许多意大利的事情。
  ……
《歌德谈话录》:一扇通往巨匠心灵的窗户,一部文学巨匠的生命回响 这套包含上下两册的《歌德精选集》,以其深邃的思想、磅礴的诗意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文学巨匠波澜壮阔的精神世界。它并非仅仅是简单的文本堆砌,而是将歌德这位永恒的智者,置于我们触手可及的现实之中,让我们得以窥见他思想的源泉,体味他灵魂的律动。这套精选集,犹如一座宏伟的殿堂,里面陈列着歌德毕生探索的宝藏,等待着有缘人的开启。 第一卷:思想的曙光与青春的激荡 《歌德谈话录》的上册,仿佛是晨曦初露,照亮了歌德早年的创作历程和思想萌芽。在这里,我们能够追溯到他那颗躁动不安、充满探索精神的年轻心灵。 《少年维特之烦恼》: 尽管这套精选集并不直接包含《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完整文本,但其深远的影响无疑贯穿其中。上册的许多篇章,都仿佛是对维特内心世界的回响。歌德以其惊人的敏感和深刻的洞察,描绘了少年维特对爱情的执着、对社会的反叛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憧悴。那些在书中激荡的情感,那些对美的极致追求,以及最终不可避免的悲剧性结局,都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精神困境与迷惘。上册中的某些论述,会让我们联想到歌德在创作《少年维特》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情感的爆发与宣泄。他对于文学创作的理解,对于如何捕捉和表达人类复杂情感的思考,都在这部分内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这些谈话,我们可以感受到歌德对于“天才”的定义,对于艺术家如何与世界对话的理解,以及他对个体情感自由的珍视。 早期诗歌与戏剧的哲思: 上册中收录的关于歌德早期创作的讨论,如《普罗米修斯》和《浮士德》的早期构思,将带领我们走进他充满激情与反叛精神的创作年代。歌德在此展现了他对神话、对人性、对宇宙的初步思考。他对普罗米修斯盗火精神的赞美,对人类自救意志的强调,都预示着他未来思想的走向。而《浮士德》最初的萌芽,则显露出他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以及对人与魔鬼之间复杂关系的早期探索。这些谈话,充满了年轻的锐气和对既定秩序的挑战,也让我们窥见了他如何从个人情感的抒发,逐步走向对宏大命题的哲学思辨。 自然观察与科学精神的启蒙: 歌德并非仅仅是文学的巨人,他更是杰出的博物学家。上册中,我们会看到歌德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他对于色彩、光线、植物形态等科学问题的浓厚兴趣。他如何将科学的理性精神融入到文学创作中,如何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如何在观察中发现隐藏的普遍规律,这些都将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歌德的艺术。他对于“原始现象”的关注,对于自然界内在联系的探求,都展现了他超越时代的科学思维。他所提出的“同质性”理论,虽然在后世科学中或许不被完全采纳,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对事物内在统一性的追求,却始终是歌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年时期的社会交往与艺术启蒙: 上册还会涉及歌德青年时期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广泛交往,以及他所受到的各种艺术流派的影响。他如何与席勒、赫尔德林等同时代伟大灵魂进行思想碰撞,如何从古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中汲取养分,这些都塑造了他早期艺术的雏形。通过对这些交往和影响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歌德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以及他如何融汇贯通,最终形成独树一帜的歌德风格。 第二卷:成熟的智慧与生命的沉淀 《歌德谈话录》的下册,则如同一杯陈年的佳酿,散发着成熟的智慧和对生命更深沉的理解。在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歌德晚年更加宏大、更加包容的思想格局。 《浮士德》的宏伟史诗与哲学深度: 下册将重点深入探讨歌德晚年最辉煌的创作——《浮士德》的创作历程、思想内涵和哲学意蕴。歌德将在此回顾他一生中对于知识、权力、爱情、信仰、救赎等终极问题的思考,并通过浮士德这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形象,将这些思考推向极致。我们将看到歌德如何将科学、哲学、宗教、神话等元素熔于一炉,创造出一部超越时代的文学巨著。他对于“奋斗”精神的推崇,对于人如何在有限生命中寻求无限价值的探索,以及他对罪与罚、爱与救赎的辩证理解,都将在这些篇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他对于“永远奋斗的人,我们方能救赎”的信念,是他对生命价值最深刻的解读。 歌德的文学理论与创作观: 下册将集中阐述歌德作为一位理论家和批评家的深刻见解。他对文学的本质、对诗歌的功能、对戏剧结构、对人物塑造等方面的论述,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他如何看待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界限,他对于“世界文学”的理解,以及他如何看待文学在塑造民族精神中的作用,这些都将为我们提供一个理解歌德文学思想的框架。他对于“整体性”的追求,对于文学作品“形式”与“内容”辩证统一的强调,都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大师级理论家的深刻思考。 对人生、社会与历史的深刻反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歌德的思想也愈发醇厚。下册将展现歌德对人生意义、道德伦理、政治制度、历史变迁等宏大命题的深刻反思。他如何看待人类的进步与局限,他如何理解爱与责任的关系,他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些都将折射出他作为一位智者的人生哲学。他对“大局”的把握,他对历史的宏观视角,以及他对人性本质的洞察,都使得他的这些反思充满了智慧的光芒。他对于“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思考,对于“个人”与“整体”关系的考量,都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境界。 个人生活与情感世界的哲学注解: 尽管是精选集,但下册依然会通过歌德的谈话,勾勒出他丰富而复杂的人生轨迹。他对爱情、友情、家庭的理解,他对艺术创作的坚持,他对生活的热爱,都将以一种更加成熟和沉静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们或许能从中感受到他晚年更加平和的心态,以及他对生命最后的感悟。他对于“生成”(Werden)的强调,对于生命不断变化与发展的理解,都融入了他对个人经历的哲学注解之中。 《歌德谈话录》的独特价值: 这套《歌德精选集》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并非简单地将歌德的作品集合在一起,而是通过“谈话录”的形式,将歌德本人置于一个更加鲜活、更加可感的语境之中。我们得以“聆听”歌德本人的声音,通过他与他人的交流,理解他的思想是如何形成、发展和演变的。 立体呈现巨匠形象: 它打破了我们对抽象文学巨匠的刻板印象,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歌德。他的幽默、他的睿智、他的偶尔的固执,都在这些谈话中跃然纸上。 思想的深度与广度: 它展现了歌德思想的惊人深度和广度,从个人的情感困扰到宇宙的终极奥秘,从艺术创作的技巧到人生价值的追寻,无所不包。 对后世的启迪: 歌德的思想穿越时空,至今仍然对我们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无论是在个人成长、艺术创作,还是在理解人生和社会方面,这套精选集都将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精神食粮。 《歌德谈话录》(套装上下册 歌德精选集),不仅是一套文学作品的汇编,更是一次与伟大灵魂对话的契机。它邀请我们走进歌德的精神世界,感受他的思想光芒,汲取他的人生智慧,最终在与这位永恒巨匠的交流中,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这套精选集,将是每一位热爱文学、追求思想深度读者的珍贵收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德国古典文学情有独钟,而歌德,更是我心中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这次终于得偿所愿,入手了这套《歌德谈话录》。不得不说,这套书的编纂质量非常高,上下两册内容翔实,涵盖广泛,简直就是一个浓缩的歌德思想百科全书。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歌德的博学多才和思想的深度。他不仅在文学上成就斐然,在自然科学、哲学、艺术等领域也都有涉猎,并且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歌德对于“永恒女性”的阐释,那种超越了狭隘性别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女性精神力量,至今仍然能够引发深思。此外,书中关于“人的发展”的论述,也让我反思了自我成长的历程,歌德强调人应该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宝贵财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独特,时而激昂澎湃,时而温婉含蓄,但始终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

评分

这套《歌德谈话录》是我近期阅读体验最好的一套书籍。从拿到书本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浓厚的文化气息所感染。封面设计典雅大方,内页排版清晰,阅读体验极佳。内容方面,更是无可挑剔。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问答集,而是歌德思想精髓的提炼,涵盖了他对人生、艺术、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的深刻见解。我尤其被书中关于“人与自然”的论述所吸引。歌德对自然的观察极其细致入微,他将自然视为生命的源泉,将人视为自然的一部分,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解读,升华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种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论述方式,极具启发性。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对世界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文学爱好者,我对于歌德这位伟大的诗人、思想家一直怀有深深的敬意。这次能够拥有这套《歌德谈话录》,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精神盛宴。书中的内容,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歌德。他不仅仅是《浮士德》的作者,更是一位充满智慧和人生经验的智者。我特别欣赏他对于“教育”的看法。他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而不是仅仅传授知识。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引导人们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潜能,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这种教育理念,对于当下追求应试教育的社会来说,无疑是一记振聋发聩的警钟。此外,歌德对于“美”的理解也让我受益匪浅。他认为美不仅仅是外在的形态,更是内在的精神的体现,是一种生命力的流淌。这本书让我对歌德这位巨匠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评分

这套《歌德谈话录》着实让我惊喜不已。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厚重的分量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摆在书架上,便透出一股沉甸甸的文化气息。翻开第一页,就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走进了歌德的那个时代,与这位伟大的灵魂进行一场跨越百年的对话。书中收录的不仅是歌德本人的言论,还有他对文学、艺术、哲学、人生等诸多方面的思考,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世界深刻的洞察力和对生命真挚的热爱。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创作灵感的部分,歌德对于如何捕捉和孕育思想的阐述,对我这个业余写作爱好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家,而是将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娓娓道来,充满了智慧的火花,读来既有启迪,又不失趣味。有时,我会捧着书,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窗边,沐浴着阳光,品味着歌德那些隽永的词句,仿佛也能感受到他晚年那种宁静而充实的心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位智慧长者,在你迷茫时给予指引,在你困顿时点亮希望。

评分

收到这套《歌德谈话录》时,心情无比激动。一直以来,歌德的声名远扬,但总觉得直接阅读他的宏篇巨著有些望而却步,而这套“谈话录”恰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它以一种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生活化的方式,展现了歌德的思想和人生哲学。我最喜欢的是其中关于“热爱生活”的篇章。歌德并非只专注于高深的理论,他对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对自然万物的变化,都有着一颗孩童般的好奇和热爱。他谈论植物的生长,谈论天体的运行,谈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种生命的原初的活力。这种对生活本身的热情,让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真实、非常接地气的人,而不是遥不可及的文学巨匠。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读到这样充满生命力的文字,仿佛能够洗涤心灵的尘埃,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意义。

评分

京东速度很快,包装完整,如果遇到满减活动会更划算

评分

gooooood

评分

最好的版本,没有之一。

评分

不错哦……

评分

不错不错,信赖京东,什么都在京东买,无论是商品还是服务都让人放心。

评分

一次性买了很多。。。。是正版。。。。。

评分

不评价能死吗。

评分

gooooood

评分

不错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