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对非遗及传统手工艺感兴趣的所有人群 本丛书历时三年,耗资百万,集百人团队之心血,注重每个细节,是全国首套北京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口述史;本书为丛书一员,是全国首本王氏装裱技艺口述史,内容真实可靠,版式文雅新颖,图片夺目出彩,是业界的良心制作。
内容简介
水墨宣纸一相逢,
便胜却天下无数。
怎奈时光无情摧画老,
风如诉,泪无痕。
斑驳纸在,美境无存,
只留主人空叹息,哀声远震。
这时间,只见他,
素手动,糨糊转,
刷涂揭覆裱里边,
瞬间旧貌换新颜。
打开一扇窗,
让我们一睹他的风采,
看他如何为画续命,继续我们的非遗之旅……
作者简介
王旭,男,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氏装裱技艺”第三代传承人。1969年出生于装裱世家,祖籍河北三河,现为北京画院高级装裱师。自幼学画,素描、水粉、国画等均有涉猎。高三毕业后,在父亲王庆仁的建议下,于1988年1月进入北京画院,正式随父学习装裱技艺。其从事书画装裱工作已有20余年,装裱的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日本南画院等多地展出,还多次承担全国政协、国家统战部及北京市政府等单位的装裱任务,如2005年装裱的国画《锦绣中华》,作为国共两党半个多世纪以来接触的见面礼,送给台湾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先生。2008年北京第29界奥运会开幕式上,王旭携徒弟徐建光,用20秒的时间展现了中国装裱技艺这一传承了一千多年的传统精华。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从飞雪走进春风,又从碧妆步入秋实,一年又一年,已经很少这么长久反复地做着一件事。也有过犹豫,想过放弃,但总摆脱不了那种使命与责任的召唤,一次次再出发'一次次又收获,不断地丰满、替换,只愿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能为中华文明的经久流传增色添彩。看此书,明白我们的心血与信仰。
——本书采访团队
★我们用相机记录生命、记录历史,记录各位非遗传承人的生命史。用一个镜头的捕捉诉说着这个人的生活现状、人生际遇、心态秉性、邻里关系……这本书的每一张照片,都是我们的架构与解读,更是倾心之作,它呈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流动的过程与止水的状态。读此书,懂得我们的付出与理念。
——本书摄影团队
★衣带渐宽、为伊憔悴,也终不悔。触摸时光,采集精华,雕琢打磨,临出炉时,竟有一丝不舍。不愿示人,只愿独守。可明珠怎可藏暗匣?更何况不普世又怎传承?遂愿文字淌出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血汗,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文化、精神的本源。细研此书,即明我心。
——本书责任编辑
★几乎每日书戏于尺寸之间,不满足于外衣的裁剪,常常激动于从头到脚、由内及外的折腾。又常常在期待中守候,守候一部令我心泉涌动的好书,现在她来了,她的包容'可以允许我去肆意雕琢。把玩此物,即懂我意。
——本书整体设计
目录
王氏装裱技艺项目导读
王氏装裱技艺传承人导读
“华轩阁”与“五七裱画组”的故事
三年又三月——我的学艺生涯
这些年的那些事儿
技分南北,艺通古今
这就是王氏装裱技艺
王旭谈艺:从技术到艺术
我记忆中的大师
精彩书摘
我们家第一代做装裱匠的是我爷爷,名王殿俊,字华轩。他后来弄了个字号叫“华轩阁”,这华轩二字就是从这儿(我爷爷的字)来的。1923年(或者是1924年,具体时间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了),在鼓楼前,当时在北城有个很有名的老字号,叫“黎光阁”。“黎光阁”当时请了“玉池山房”的两个很有名的大师傅,一个叫马秀严,一个叫赵叔云(两位都是清代宫廷皇室装裱书画的高手)。当时我爷爷在京东老家,在三河。16岁时从三河到北京,经人介绍到“黎光阁”当徒弟,就是当学徒,当时就是跟着马秀严、赵叔云两个师傅学的。
原本我爷爷在家上了三年多私塾,不到四年。上完私塾后来北京学的书画装裱。后来我爷爷当学徒也学了三年半,三年零一节出师,出师之后呢,就留在了“黎光阁”这个地方,过去他叫“耍手艺”,其实就是在那儿做活。当时我爷爷学得很好,学得非常认真,几个师傅也非常赏识,出师后,裱画店的老掌柜看这个小伙子很能干就把他留了下来。当时“黎光阁”请的师傅们都是高薪聘请的,学徒学成后,师傅便自立门户或被高薪聘请走了。爷爷学成后,两个师傅就不干了,被别的地方高薪聘请走了,后来我爷爷就一直在那儿支撑字号,支撑到大概是1945年(日本投降前后)。这段时间“黎光阁”的生意,就是书画装裱这一块,基本上都是我爷爷的手艺。当时北京有很多的王公贵族和书画家到“黎光阁”裱画时结识了我爷爷,其中包括陈半丁、溥心畬、还有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但是当时我爷爷只管做活,不管前台的收活,人家拿来活后,老掌柜把活收下,再交给我爷爷干,具体这活的价格,这个都是老掌柜来谈。后来人家都知道这里有个姓王的小师傅很能干,逐渐他在北京北城就有了名气了。他一干就干了20多年,将近30年。他从16岁开始学,19岁多出师,到40多岁(大约是1945年时)他自己在什刹海后面的火神庙里面单干,因为跟庙里的主持比较熟,就在那儿自立门户了。那庙就在烟袋斜街的南边。它是唐代的庙,庙的历史很长,现在恢复起来了,香火很好。
新中国成立前,爷爷为什么自立门户呢?因为在“黎光阁”给老掌柜“耍手艺”,一个月就是拿工钱。当时家里的负担重,爷爷年纪也大了,他就想自己独闯天下。我爷爷下面有三个儿子,再加上奶奶那时候身体不好,哮喘干不了什么事。随着家庭负担的增多,阅历的增长,他就觉得在老掌柜那老儿是给别人打工,还是觉得不行,要自己独立干,老掌柜当时再三挽留他,但他有自己的苦衷,而且他觉得在那儿干,第一呢,生意买卖不是自己的,还有呢,他就一直想自己立字号。当时立字号就在火神庙那儿,就是“华轩阁”,这个“华轩阁”在很多地方都没有记载,只在一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老人的口述中出现过。这是因为它存在的时间很短。“华轩阁”呢,是在1945年-1950年左右,存在了大概5、6年的时间,然后呢,1988年才又恢复了。我爷爷那时候已经77岁、78岁了,他又自己在西城区申报了一个营业资格,恢复了“华轩阁”,一直到87岁去世。这段时间“华轩阁”又存在了,又恢复了大概7、8年的时间。当时他为什么要用1945-1950年前后的那个字号呢?因为那个字号在当时的北城已经很有名气了。当时北城一些很有名的画家,像溥心畬、周怀民、周元亮、刘继卣的父亲刘奎龄、张伯驹这些,还有画工笔的大家于非闇都找他做过装裱。(图1-2王殿俊50岁留影)
北京画院是1957年成立的,画院一直没有装裱画的,所以我爷爷跟我父亲就到画院去做装裱,那时候他快退休了,所以也没有参加编制。我父亲,因为那时候年轻嘛,就参加了北京画院全民所有制这个编制。后来我父亲就一直干到退休。我爷爷当时算退职不算退休,他回家后先在街道上干了一段时间的街道主任,那时候他年龄已经大了,但是他觉得在街道干没意思。后来我父亲跟他说在街道成立裱画组,能展手艺,还能自食其力,当时街道也属于生产组,于是就成立了“五七裱画组”,那时候正好是“文革”,不能用这个轩那个阁的,因为那是公家的,裱画组属于街道的。那个店就叫“五七裱画组”。1971年,在烟袋斜街就出现了一家在北京很有名的裱画店。当时的北京,大家都没地儿裱画,“五七裱画组”成立后,轰动了北京城。很多老画家都去他那里装裱,包括周怀民、吴冠中、崔子范、李苦禅等。京城那些大家几乎是每个月有的甚至每周都要到他那里去看看,看谁又裱画了,谁又画新东西了。当时店的名气非常大,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烟袋斜街“五七裱画组”里有个王师傅的,于是,“北城王家”就在那个时候流传开了。当时王家为什么那么出名是因为最早“黎光阁”的老掌柜姓王,我爷爷也姓王,都姓王,说去“北城”裱画找王家,最早指的是“黎光阁”,后来其实指找的我爷爷。他一直干到1988年,这个期间街道也派了徒弟,但是因为改革开放,物质、分配、挣多挣少的原因也都慢慢不干了。后来他自己在西城区工商管理局注册了一个自己的装裱店,在叔叔家的两间房子里,重拾这个“华轩阁”的字号,一直到去世。(图1-3王殿俊、王旭唯一合影,1988年)
知识链接
烟袋斜街裱画铺
这家街道主办的“五七”裱画小铺成立于1971年,主要依靠了一位画院退休的王师傅——王殿俊,今年75岁了。王师傅裱了一辈子画,什么活没有遇到过!认识他的画家往往从老远老远来寻他,带了被别处裱糟了的字画来请他修理补救。陋巷深处二间小房的裱画铺里住着一位身怀高超技艺的老师傅。庙小有神灵!这使我想起西单二龙路街道医院中专治肛门病的卢大夫和白大夫。他们的门诊部和住院设备曾经都是十分简陋的,但治愈了无数难症。有许多病人要求从高楼大厦的大医院里转到这破旧诊疗所来治病。
我有一回请他裱丈二匹。70岁的老人了,只配两个助手,大画就上了墙。他说连裤子都被汗水湿透了。有人说,为裱丈二匹曾见有14个人齐动手。王师傅笑道:“那不把墙推倒了!”
节选自:吴冠中:《吴冠中文丛》第6卷《短笛》,北京:团结出版社,2008年,第219-210页(图1-4吴冠中文丛)
……
前言/序言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王氏装裱技艺·王旭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王氏装裱技艺·王旭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