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开始谈文艺的时候,为什么谈自拍
台风过境,上海下着暴雨。倾盆大雨与地面亲吻,猛烈的风吹来,茂密的枝叶彼此摩擦,发出一阵阵类似食物下油锅时的幸福声响。九月即将到来,远方的冰岛,黑夜变得漫长,阴云密布,大海呼啸,投入冬天的怀抱。
借着冰岛采访工作的间隙,回到家,用一个月的时间阅读中文书,与友人聊天叙旧,闲余时间,几乎都在书桌前,书写这一本关于“自拍”的书。整理这些年为自己拍摄的照片,如同一场盛大的追思悼念,数以万计的昔日模样,随着轻点鼠标的声响,逐一过目。
最近销声匿迹,正忙些什么,新的采访稿吗?
每每被人问起,无从回答,尝试过坦荡荡地说,在写一本以“自拍”为主题的书,分享这些年扛着三脚架与单反,辗转各地生活时,如何使用影像记录时光的经验。听罢,对方往往瞠目结舌。思考片刻,热心者劝诫,“自拍”并不是一件值得大写特写的文学体裁,况且,作家中,以摄影为陶冶情操的高尚爱好者不少,但是为自己拍照,以此为长期兴趣,并以“自拍”为主题著书者,从古至今似乎未曾有过。
画作、雕塑、音乐、电影、美食,皆可在欣赏之后,将内心感受娓娓道来,因此,我不认为“自拍”不可为之。
两年前,娜娜与我约稿。她曾是我第一本书的编辑,后来离职,另觅他处。
她约我写一本关于文艺青年的生活态度的书,我爽快应允。不料,在这期间,不断发生插曲,一直搁置至今,我万分感激她的耐心,尤其记得,娜娜告诉我,在出书理念上,她个人十分赞许所供职的出版社的理念,为做一本好书,能够等待,也愿意剑走偏锋,但凡是好内容,可将市场考量放于第二位。
如果是两年前,这本书应该完全是另一种模样。
可能是一篇篇随笔,罗列阅读的好处,以及如何提升内心的修养;介绍经典老电影,沉浸在别人的故事里变得细腻;推荐古今中外的音乐,熏陶灵魂的情绪。
我想,所有人固然已知的事实,即阅读、看电影、听音乐,以及看画展、看话剧、品酒、烹饪,等等,这一切文艺活动,都是有助于一个人的心灵成长的。面对这毫无疑问的真理,再絮絮叨叨一番,世上从此又多了一本随笔集。对于那些原本热爱逛书店,会挑书,会遇到这样一本书的人,他们又何须这样一本告诉文艺青年的路该如何走的书。
我也曾经设想,套着文艺青年的封皮,内容其实是书评。列一张清单,推荐阅读的100本书,作为文艺青年的启蒙书。列出的那些书,必定是我曾阅读三遍以上,必定是经过时间考验的。
最终促成我朝着一个看似相反的思路,越走越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我发现,大部分时候我们在谈的文艺,其实只是某个人在某个时刻的某种姿态。看王家卫的电影,模仿金城武跑步,借用汗水替代眼泪,背诵梁朝伟的台词,为过期凤梨罐头而感伤;闷热的夏日午后,手捧杜拉斯,回忆张爱玲,约会毛姆;听黑胶唱片,做一杯咖啡,轻咬一口刚出炉的玛德琳蛋糕……
然而,文艺是一种生活状态,文艺是飘散在日常琐碎中的清新空气。
我们通过反复做一件事,可以是任何一件事,琢磨思索,找到其中的奥秘,发掘核心的哲学,通用于万物的道理。我们并没有因为反复做一件事而变得麻木不仁,相反的,通过自省,越做越好,越来越了解自我,灵魂跟上了匆忙赶路的疲惫肉体。
从这个概念来说,动物园里的猛兽驯养师,绿茵场上的运动健将,但凡内心丰盛,愿意深入思考所处的生活,夜深人静时仍然留存一份真性情的人,都可以被“文艺”所形容。
至于是否读万卷书,是否走过万里路,是否会画画、插花、弹吉他,这些只是姿态上的文艺,或者,帮助文艺者更为文艺的工具。
我希望能够为此书找到一个主题,帮助那些无法借助日常生活获得文艺气息的人。
这些人可能未必在职业中得到所期许的心灵成长,未必有时间进行大量阅读,未必有金钱走入电影院,在无所事事的闲暇时光,我希望能提供一件事,一件我擅长并且有发言权的事,一件所有人都容易上手并且越做越快乐的事,一件也许未必对社会对人类有宏大意义但是无害的、对个人成长有那么点帮助的事。
因此,这也是作为一个热爱自拍,将自拍作为个人兴趣,拥有七年自拍经验,恰好拍了一些自拍照片,同时又恰好本职是写作,擅长文字表达,最恰好的是,与编辑签约了一本关于文艺的书。
理所当然,自拍成为该书的主题。
这是写散文书写人生的作家的第一次越界,第一次自我突破。
拍照,任何人都会做的一件事,任何人都能做的一件事。
做这件事,一部相机,一个三脚架,这是全部的投资。
站在镜头前,你成为了自己的模特,每一次挑选照片,你端详自己的长相。在工作的时候,记录下此刻的模样。我认识一名海员,他每次上船,总是喜欢为自己拍一些在船舱的照片,起初因为休息时的无聊,发布于脸书,摆好笑的表情,与朋友逗乐,后来,他对于拍照这件事认真起来,研究参数,学会修片。
对于我的海员朋友,在大海上的那些枯燥日子,为自己按下快门,如同借用他者的眼光,停下来,看一看这一个“我”正在过着怎样的生活,脸上是如何的表情,观察“我”与四周所处的环境之间的互动。
自拍,另一种形式的自省,防止沉溺于生活之中的武器。
快门声如同清晨尖锐的闹钟,喊醒沉睡麻木的灵魂。
在自己的镜头前,我们终于只属于自己,终于是自己故事的主角。
至于我,自拍在那些年岁的漂泊孤独中,扮演了太重要的角色。
留学在欧洲,荷兰读书,在爱尔兰作交换生,西班牙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辞职,然后用三年的时间,跑遍中国各地,与当地人生活,采访他们的故事。如今,重回欧洲采访,第一站冰岛。
第一张自拍,在荷兰的寓所,课业的压抑,语言的障碍,陌生环境下的不适应,漫长冬天远离大城市的孤独,我关上门,开足暖气,穿着夏天的衣服,破旧的卡片机,按下快门,站在白墙前,终于喘了一口气,笑出声。
我还记得当时的心情,忘掉一切烦恼,整个世界只有我和镜头。我像是高傲的长颈鹿,像是最负盛名的女主演,像是顶尖的女模特,即便现实之中,我只是那么微弱的小人物。
走的地方越来越多,不停奔波,多亏了三脚架与相机,忙碌生活的间隙,我随时得到片刻的宁静,享受灵魂与这世界的约会。
雨过天晴的漠河,北极村上空出现双彩虹,院子里摇摆的秋千;新疆喀纳斯,一场大雪后,站在村庄后的山顶,天很蓝,空气是甜的;西藏波密,穿着华丽藏袍,过藏历年,孩子们清澈的眼睛;冰岛的冰湖,千年冰川的溶解,过程壮烈;上海林立高楼的繁华夜景;巴黎铁塔下的大红色连衣裙;巴塞罗那海边的微风;荷兰南部小镇的落地窗;一觉醒来,发现身处大理的火车站,云很低;在沈阳,睡在书店,那个浪漫的夜晚……生命是片段,那些片段在经历的时候我是快乐的,那么快乐,如此自知之明的快乐,拿出三脚架,纪念当时的自己,不让这一切过去之后了无痕迹。
往后的日子,每当消沉、感觉无望、失去力量,记忆力差的我重温照片,记起当时的场景,如同我曾强大的证据,重新燃起希望,我知道还有更多的冒险在等着我,还有更多的奇妙体验将会成为属于我的故事。
当我开始自拍,我像是分成两个自我。
一个我站在镜头前,另一个我按下快门。
一个我负责精彩的生活,另一个我随时省视此刻的灵魂。
2015年8月
嘉倩
当我看到《文艺女王养成手册:我活着,以我自己的方式美丽着》这个书名时,一种莫名的共鸣瞬间涌上心头。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直击人心,充满了力量感和自我肯定的气息。我感觉这本书不是在教导我们如何去“成为”某一种人,而是鼓励我们去“发现”和“成为”那个原本就存在的、最真实的自己。我特别欣赏“我活着,以我自己的方式美丽着”这句话,它传达了一种独立、自由、不被外界干扰的生活态度。我猜想,这本书的内容可能会涉及很多关于个人成长、自我认知、以及如何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找到自己定位的议题。它可能不会提供所谓的“速成秘籍”,而是会引导读者去进行深度思考,去探索内心深处的渴望,去发掘那些被忽略的潜能。我想,这本书一定包含了很多关于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如何拥有丰富精神世界、以及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道的智慧。它或许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以及如何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的经验。
评分《文艺女王养成手册:我活着,以我自己的方式美丽着》,这书名本身就像一首动人的诗,瞬间就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美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我脑海里浮现出的是一位内心丰盈、灵魂独立的女性形象,她不必追逐潮流,也不必刻意讨好,她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用一种独特的方式闪耀着光芒。我特别喜欢“养成”这个词,它暗示着一种持续的、有意识的自我雕琢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和心血去浇灌。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培养艺术感知力、如何提升个人品味、以及如何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保持一份宁静与淡然的指引。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够教会我如何勇敢地坚持自己的个性和价值观,如何不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如何去拥抱真实的自己,然后,以一种最自然、最舒展的姿态,绽放出独属于自己的美丽。这本书或许会包含一些关于如何寻找内心的平静、如何与自己和解、以及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独特位置的思考。
评分《文艺女王养成手册:我活着,以我自己的方式美丽着》这个书名,仿佛就预示着一场关于自我觉醒和美的蜕变的旅程。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位从青涩走向成熟,从迷茫走向笃定的女性形象。她可能曾经也试图迎合世界的期待,但最终选择回归内心,倾听自己的声音,然后,以一种从容而优雅的姿态,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文艺”二字的真正含义,它不仅仅是关于艺术的涉猎,更是关于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世界充满好奇与热情的精神状态。而“养成”二字,则暗示着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智慧的长者,指引我如何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独立,如何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它也许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创造力、如何建立自信、如何与人建立有深度连接的经验。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力量,让我相信,真正的美丽,源于内心的丰盈和对生活的热爱。
评分读到《文艺女王养成手册:我活着,以我自己的方式美丽着》这个书名,我立刻就想到了那些在人群中闪闪发光,却又毫不费力的女性。她们身上有一种独特的磁场,不媚俗,不张扬,却能轻易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我猜这本书应该是一本关于如何修炼内心、提升格调的书,它不会是那种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会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们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一点点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有内涵,有气质。我特别喜欢“以我自己的方式美丽着”这句话,它道出了我对美的理解——美应该是多元的,应该是属于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的。这本书或许会鼓励我们摆脱社会强加的审美标准,勇敢地去拥抱自己的特点,去欣赏自己独特的美。我期待它能教会我如何发掘自己的潜力,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不凡的乐趣,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人。它会不会包含一些关于文学、艺术、音乐的解读,帮助我们提升品味?或者是一些关于个人成长,关于如何与自己和解的指导?我非常想知道。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非常吸引人,《文艺女王养成手册:我活着,以我自己的方式美丽着》。光看这个名字,我就觉得它充满了一种独立自主、追求自我价值的强大力量。我猜想,这本书一定不是那种教你如何模仿别人,而是鼓励你去发掘自己独特的魅力,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去绽放。我一直觉得,美不仅仅是外在的修饰,更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和自信。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联想到很多关于艺术、生活、甚至是哲学层面的思考,它可能不仅仅是关于“养成”,更是一种关于“存在”的探讨。我期待这本书能带领我走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自己,去寻找那种不被定义、不被束缚的美丽。也许它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培养艺术品味的方法,或者是一些关于如何平衡生活与自我追求的智慧。总之,这个书名让我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觉得它会是一本能够启发思考、改变观念的书,一本真正能够帮助我“以自己的方式美丽着”的书。我想,它或许会讲述一些女性如何在社会压力下,坚持自己的个性和选择,最终活出精彩人生的故事。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的书,只是自己没有看进去
评分不错的书。
评分不错
评分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
评分好评
评分挺好的,送货速度一流,推荐!
评分物美价廉 京东活动很给力
评分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