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青少年读者,喜爱科普的读者 既然昆虫有趋光性,为什么昆虫不齐刷刷地奔向太阳?人眼相当于什么样的相机?你的密码安全吗?数学里的e为什么叫做自然底数?氰化物中毒究竟是什么? 你能想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吗?你又能否用我们从中学就学过的科学知识来解答这些问题?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些问题幼稚、无聊,而且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毫无用处。但那些对我们生活相当有用的科学知识就藏在这些故事里。以日本福岛事件后,我国内地的抢盐风波为例,倘若将这改成一道数学题,相信就算只受过初中教育的人也能明白以加碘盐来防辐射简直是杯水车薪,没有什么作用。 也许知识人人都能懂,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地应用。不能应用的知识,就像课本上万年不变的公式,老师口中枯燥又唬人的习题,叫人学起来提不起兴趣。 那么,该如何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呢?我们需要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课本上的知识,都是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一个结论得出新的推论。而事实上,大部分的知识在被人类发现总结的过程中,都是基于对某些现象的观察和推测进而不断实践得出的。这其中往往经历了各式各样曲折甚至波澜壮阔的故事。就像伽利略观察太空得出地球绕着太阳转,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得出万有引力定律一样。这个过程,与课本上对知识的陈列和推论大相径庭,却与课本上的小字内容有些相似——那些记述了科学家轶事的小字内容和老师们在课堂上颇为简略却生动形象的介绍往往让学生们印象深刻。 了解这些科学故事,就如同经历知识总结的过程,能让我们同先人一样,从现象中观察、假设、实践、总结出客观规律;同时能让我们在洞悉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也是一种练习,对科学思维的练习。 基于这些,我们为读者们精选了来自科学松鼠会、果壳网、知乎以及微博的知名科普作家笔下*丰富生动,也*能让人对产生科学兴趣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是科学话题的故事,尽管涉及的知识背景五花八门,就像它们的作者来自各行各业一样,但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本质:以一个我们熟悉的现象带我们领略并享受洞悉客观世界的过程。 希望这些科学故事能够为读者在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带来一丝丝新奇和趣味。
内容简介
本书汇聚了来自“科学松鼠会”、果壳网、知乎等一流的科普作家,精选了作家笔下丰富生动,能让人对产生科学兴趣的科学故事。既然昆虫有趋光性,为什么昆虫不齐刷刷地奔向太阳?人眼相当于什么样的相机?你的密码安全吗?数学里的e为什么叫做自然底数?氰化物中毒究竟是什么?这些故事巧妙地将科学知识藏在其中,同读者一道领略洞悉世界的过程,培养科学思维和兴趣。
作者简介
游识猷,科学松鼠会成员,果壳网主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目录
一滴水中有多少微生物? 1
病毒的另一面 4
大病毒 7
小病毒?大能耐 12
细菌掷骰子吗? 27
中国人学化学以及疯狂的造字 34
玻璃小传 43
一氧化碳中毒的罗马士兵 52
氰化物中毒究竟是什么? 57
无所不在的酶 65
拯救美国板栗 78
人的眼睛相当于什么样的相机? 82
既然昆虫有趋光性,为什么昆虫不齐刷刷地奔向太阳? 96
数学里的e为什么叫作自然底数? 111
你的密码安全吗?小心那些隐藏的陷阱 144
人口失控,环境逆袭 149
达尔文之前的那些事儿 158
前言/序言
科学与知识是两码事 许多人相信我们的祖先曾经洞悉过生命的奥秘,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只留下了只言片语或者一些“经典古籍”。当现代科学苦苦攀登到半山腰,我们的祖先早已等在山顶——只是祖先留下的信息太过神秘,总是要等到现代科学有所进展,不肖子孙们才能“恍然大悟”,对祖先留下的“禅语”做出“正确”的解读。 我一贯对这种祖先崇拜不以为然。经常有人问:你怎么就肯定远古的祖先掌握不了现代人所无法理解的知识呢? 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总结。这种总结的过程是连续的,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杰出的人物,只是把这种认识的过程大大向前推进,但他们也并不能跳过连续的认识发展过程而前进。比如说,没有人体解剖和血型的知识,就无法有成功输血;没有细菌和感染的知识,就不会有无菌操作的概念;如果没有人体解剖、输血和无菌操作技术,就无法进行内科手术……所以,在远古的先人们对人体的物理结构都缺乏正确认识的前提下,指望他们洞悉生命的奥秘,完全就是成人的童话。 科学是人类探索自然并把这种探索总结为知识的一种方式。它不是唯一的方式,只是更为合理的方式——它有意识地进行“总结观察——提出假说——设计实验——总结数据——归纳结论——验证结论——应用结论——再进一步观察……”的过程。在这样无休止的轮回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修正,获取的“正确知识”也就越来越多。 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中,所接收的基本上是成型的“知识”。也就是说,它们作为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被灌输到我们的头脑中——我们拿着它们去解决问题,或者考完试之后把它们忘掉。对我们来说,这些“知识”,几乎就是“科学”和“正确”的同义词。我们也就很容易相信,既然我们有着这样一套“科学教科书”,那么远古的先人们自然也可以有一套更先进的、失传的教科书。 然而科学实在并非如此。实际上,科学是过程和方式,知识是结果和总结。任何一项具体的知识,都只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的一个点,都有着一个“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系列故事。教科书中的“科学”是精炼的、简要的,去掉了旁枝末节的,因而也就是冷冰冰的、甚至枯燥无味的。 这一本《课本没有告诉你的科学故事》,固然是要讲解许多“知识”。但在我看来,与这些知识相比,它所叙述的“故事”更加重要。这些故事涉及的科学领域相距甚远,不同作者的语言叙事风格也千姿百态,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质:用鲜活的语言,告诉你一个科学话题的来龙去脉。读完这些故事,你记住的,可能不仅仅是知识本身——甚至或许,那些知识你本来就已经完全知晓——更重要的是,你将知道,这一知识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形成的。它的成型,是科学发展的必然——差别只在于什么时候、由什么人、通过什么样的契机来推动它的完成。 2015年9月
课本没有告诉你的有趣科学故事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课本没有告诉你的有趣科学故事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