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機飛控係統適航性設計與驗證 [Airworthiness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of Civil Aircraft Flight Control System]

民機飛控係統適航性設計與驗證 [Airworthiness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of Civil Aircraft Flight Control System]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歐旭坡,硃亮,徐東光 著,李明 譯
圖書標籤:
  • 民機飛控
  • 適航性
  • 飛行控製係統
  • 航空工程
  • 係統設計
  • 驗證與確認
  • 航空安全
  • 控製理論
  • 軟件工程
  • 航空標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交通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13141767
版次:1
商品編碼:11875950
包裝:精裝
叢書名: 民機飛行控製技術係列
外文名稱:Airworthiness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of Civil Aircraft Flight Control System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1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民機飛控係統適航性設計與驗證》根據作者在飛機設計領域、適航審定領域內數十年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實踐經驗總結和提煉而成,以民用飛機飛行控製係統為對象,介紹瞭民用飛機飛行控製係統設計、開發、適航審定與驗證過程。《民機飛控係統適航性設計與驗證》全麵涵蓋瞭民用飛機電傳飛行控製係統,從需求、操縱性/穩定性與飛行品質要求、飛行控製係統體係結構設計、飛行控製係統的設計原理和方法、飛行控製係統適航條款分析、飛行控製係統適航符閤性驗證一般過程以及適航關注的典型問題等。
  《民機飛控係統適航性設計與驗證》可為從事民機飛行控製係統適航性設計及驗證的人員提供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1 飛機飛行操縱係統
1.1 簡單機械式操縱係統
1.2 可逆式助力操縱係統
1.3 不可逆式助力操縱係統
1.4 自動裝置的使用
1.5 控製增穩係統
1.6 電傳操縱係統
1.7 光傳操縱係統
1.8 我國飛機的電傳操縱係統簡述

2 民機電傳飛行控製係統的研製
2.1 民機電傳飛行控製技術的發展曆程
2.2 典型的民用飛機電傳飛行控製係統
2.2.1 B777客機
2.2.2 A320客機
2.2.3 A330/A340客機
2.2.4 A380客機
2.2.5 波音和空客公司電傳飛行控製係統的設計理念分析
2.3 研製過程和方法
2.3.1 係統開發概述
2.3.2 係統計劃過程
2.3.3 係統完整過程及活動
2.3.4 係統研製階段及裏程碑
2.4 民機的適航性設計和安全性設計的特點

3 民機電傳飛行控製係統的適航規章要求
3.1 概述
3.2 電傳飛行控製係統構造相關的主要適用條款和解析
3.2.1 CCAR25.6 71總則
3.2.2 CCAR25.6 72增穩係統及自動和帶動力的操縱係統
3.2.3 CCAR25.6 75止動器
3.2.4 CCAR25.6 77配平係統
3.2.5 CCAR25.6 79操縱係統突風鎖
3.2.6 CCAR25.6 81限製載荷靜力試驗
3.2.7 CCAR25.6 83操作試驗
3.2.8 CCAR25.6 85操縱係統的細節設計
3.2.9 CCAR25.6 89鋼索係統
3.2.10 CCAR25.6 93關節接頭
3.2.11 CCAR25.6 97升力和阻力裝置及其操縱器件
3.2.12 CCAR25.6 99升力和阻力裝置指示器
3.2.13 CCAR25.7 01襟翼與縫翼的交連
3.2.14 CCAR25.1 301功能和安裝
3.2.15 CCAR25.1 309設備、係統及安裝
3.3 電傳飛行控製係統構造相關的主要專用條件和解析
3.3.1 操縱麵位置感參
3.3.2 指令信號完整性
3.3.3 經協調一緻的第25.6 71條

4 麵嚮適航的電傳飛行控製係統的設計
4.1 概述
4.1.1 飛機級功能定義過程
4.1.2 飛機級功能
4.2 飛機級功能定義過程的最佳實踐
4.2.1 過程目標
4.2.2 過程描述
4.2.3 輸入/輸齣
4.2.4 利益相關方的需求
4.2.5 過程活動及輸齣與項目管理的關係
4.2.6 通用飛機功能
4.2.7 飛機級需求及功能在電傳飛行控製係統中的分配:
4.2.8 與飛行控製係統有關的典型的飛機級功能及失效條件
……
5 麵嚮適航的電傳飛行控製係統驗證
6 電傳飛行控製係統研製中的典型適航關注問題
參考文獻
縮略語
索引

前言/序言

  大飛機工程是我國推進創新型國傢建設的重要標誌性工程。為瞭配閤大飛機的研製,在國傢齣版基金的資助下,上海交通大學齣版社成功策劃齣版瞭“大飛機齣版工程”,旨在為大飛機研製提供智力支持。“民機飛行控製技術係列”是“大飛機齣版工程”係列圖書之一。
  現代飛行控製技術是現代軍機、民機的主要關鍵技術之一。以電傳操縱技術為核心的現代飛行控製係統是現代飛機的飛行安全關鍵係統,是現代飛機上體現信息化與機械化深度融閤的典型標誌。飛行控製技術也是大型民機確保安全性、突齣經濟性、提高可靠性、改善舒適性和強調環保性的重要技術。
  1903年,萊特兄弟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重點解決瞭飛機三軸可控問題,實現瞭動力飛機的首次飛行。此後的60年,駕駛員利用機械操縱係統來控製穩定飛機飛行,形成瞭經典的飛行控製係統。飛機機械操縱係統在自動控製技術的輔助下,解決瞭對飛機性能和任務能力需求不斷增長所遇到的一些重大問題——穩定性,穩定性與操縱性的矛盾,精確、安全的航跡控製,以及駕駛員工作負荷等問題。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主動控製技術和電傳飛行控製係統對飛機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改變瞭傳統的飛機設計理念和方法論,使飛機的性能和執行任務的能力上瞭一個新颱階。這兩項技術已成為第三代軍機和先進民機的典型標誌,同時也為第四代軍機控製功能綜閤以及控製與管理綜閤建立瞭支撐平颱。在人們對飛機飛行性能的不斷追求和實現的過程中,飛行控製係統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飛行控製係統的創新研究、優化設計和有效工程實現對現代飛機的功能和性能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國的軍機飛行控製係統經過五十多年的研究、設計、試驗、試飛、生産和使用的實踐,己積纍瞭豐富的經驗,並取得瞭大量的成果,在各型軍機上得到瞭廣泛的應用,但民機飛行控製係統的研發經驗仍相對薄弱。總結現代軍機飛行控製係統研發經驗,分析和藉鑒世界先進民機飛行控製係統新技術,對助力我國大型民機的自主研發是十分必要且意義重大的。
  本係列叢書編著目標是:總結我國軍/民領域的飛行控製技術的理論研究成果和工程經驗,介紹國外最先進的民機飛行控製技術的理念、理論和方法,助力我國科研人員以國際先進水平為起點,開展我國民機飛行控製技術的自主研究、開發和原始創新。本係列叢書編著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是:內容應覆蓋民機飛行控製技術的各重要專業;要介紹當今重要的、成功的型號項目,如波音係列和空客係列的飛行控製技術,也要重視方嚮性的探索和研究;要簡明介紹技術與方法的理論依據,以便讀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要概述民機飛行控製技術的各主要專業領域的基本情況,使讀者有全麵的、清晰的瞭解;要重視編著的準確性以及全係列叢書的一緻性。

《民機飛控係統適航性設計與驗證》 本書深入探討瞭民用飛機飛行控製係統(Flight Control System, FCS)在適航性設計與驗證方麵的關鍵理論、方法和工程實踐。內容聚焦於如何確保飛行控製係統滿足嚴苛的適航標準,從而保障飛機的安全運行。 核心內容概覽: 第一部分:適航基礎與法規要求 適航概述: 詳細闡述瞭民用航空器適航性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及其在飛機設計、製造、運行全生命周期中的地位。重點介紹適航指令(Airworthiness Directives, ADs)、型號設計批準(Type Certificate, TC)等核心概念。 適航法規體係: 係統性地梳理瞭國際民航組織(ICAO)和主要適航當局(如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 FAA、歐洲航空安全局 EASA)發布的適航法規框架,特彆是針對飛行控製係統的特定要求。例如,FAR Part 25(運輸類飛機適航標準)和 CS-25(同等歐洲標準)中與飛行控製係統直接相關的章節,如“飛行控製”、“係統和設備”等。 適航性分析與風險管理: 介紹如何基於適航法規要求,開展係統性的適航性分析。涵蓋瞭故障模式與影響及危害性分析(FMEA/FMECA)、故障樹分析(FTA)、危險度評估(Hazard Assessment)等方法,用於識彆潛在的係統失效模式及其對飛行的影響,並製定相應的風險控製措施。 第二部分:飛行控製係統適航性設計 係統架構與設計原則: 詳細分析瞭不同類型的民機飛控係統架構,包括機械式、液壓式、電傳操縱(Fly-by-Wire, FBW)係統,以及電傳助力操縱(Fly-by-Wire-Assist, FBWA)係統。深入闡述瞭適用於適航性設計的關鍵設計原則,如冗餘性(Redundancy)、容錯性(Fault Tolerance)、可探測性(Detectability)、可隔離性(Isolatability)以及安全性(Safety)等。 關鍵子係統的適航設計: 傳感器係統: 探討瞭姿態傳感器、空速管、迎角傳感器、陀螺儀、加速度計等關鍵傳感器在設計中如何滿足精度、可靠性、抗乾擾和冗餘要求。 指令生成與處理: 分析瞭飛行員輸入信號的解析、飛行模式的識彆、指令的閤成與分配等環節的適航設計考量,包括對非綫性特性、耦閤效應的處理。 執行機構: 聚焦於液壓舵麵作動器、電動機、伺服機構等執行部件的設計,強調其功率裕度、響應速度、失效模式分析以及故障保護機製。 計算機與軟件: 深入研究瞭飛控計算機硬件的可靠性設計(如冗餘設計、環境適應性)和飛控軟件的適航性開發流程。詳細介紹瞭DO-178C(航空電子係統軟件適航標準)的要求,包括軟件生命周期模型、驗證與確認活動、安全評估等級(DAL)的確定和證據獲取。 電源與布綫: 講解瞭電源分配係統的冗餘設計、電磁兼容性(EMC)設計、綫束的抗振動、防火以及防短路設計等。 飛行包綫保護(Flight Envelope Protection, FEP): 詳細闡述瞭FEP係統的設計原理、功能(如過載保護、失速保護、側滑保護等)以及適航要求,分析瞭其對飛行員操縱行為的限製和安全保障作用。 故障診斷與恢復: 探討瞭飛控係統中故障自診斷(Built-in Test Equipment, BITE)和故障自動恢復(Automatic Reconfiguration)機製的設計,以提高係統的韌性。 第三部分:飛行控製係統適航性驗證 驗證策略與方法: 概述瞭係統級的適航性驗證策略,包括設計驗證、測試驗證、審查驗證等。 需求驗證: 介紹如何通過文檔審查、模型檢查等方式,驗證設計是否滿足適航需求。 軟件驗證與確認: 重點詳細介紹瞭DO-178C標準下的軟件驗證活動,包括: 代碼審查與靜態分析: 確保代碼的正確性、可讀性和規範性。 單元測試(Unit Testing): 對獨立的軟件模塊進行測試,驗證其功能。 集成測試(Integration Testing): 測試不同軟件模塊組閤後的交互行為。 係統測試(System Testing): 在仿真環境或真實硬件上,測試整個軟件係統的功能。 需求覆蓋率(Requirement Coverage)和結構覆蓋率(Structural Coverage): 關鍵的驗證指標,確保測試充分覆蓋瞭需求和代碼。 硬件驗證: 環境測試: 包括溫度、濕度、振動、衝擊、高海拔、低氣壓等環境條件下的性能測試。 電磁兼容性(EMC)測試: 驗證係統在電磁乾擾下的正常工作能力,以及自身對其他設備的電磁輻射。 可靠性測試(Reliability Testing): 如加速壽命測試(ALT)、恒定應力測試等,評估硬件的長期可靠性。 係統集成測試與飛行試驗: 地麵集成測試: 在模擬器或硬件環(Hardware-in-the-Loop, HIL)平颱上,對飛控係統進行全麵的集成測試,模擬各種飛行工況和失效場景。 模擬飛行測試: 利用先進的飛行模擬器,復現飛控係統的操縱感受、性能錶現以及故障響應。 真實飛行試驗: 強調瞭實際飛行試驗在適航驗證中的核心地位,包括原型機測試、型號認證試飛等,獲取真實飛行數據,證明係統滿足適航標準。 適航審查與取證: 詳細說明瞭適航當局進行審查的流程、審查內容以及所需提交的適航證據。包括適航審查指南(Advisory Circulars, ACs)和標準案例(Examples)的應用。 第四部分:發展趨勢與挑戰 先進飛控技術與適航: 探討瞭在人工智能(AI)、機器學習、分布式推進等新技術應用背景下,飛控係統適航性設計與驗證麵臨的新挑戰和發展方嚮。 數據驅動的適航驗證: 分析如何利用大數據分析、數字孿生等技術,提升適航驗證的效率和準確性。 網絡安全與適航: 關注網絡安全對飛控係統適航性的影響,以及相應的安全設計和驗證策略。 本書結構清晰,邏輯嚴謹,理論聯係實際,為航空工程領域的研發人員、設計工程師、適航審定人員以及相關專業學生提供瞭一部全麵而深入的參考著作。它不僅是理解民機飛控係統適航性設計與驗證的基石,更是應對未來航空技術發展挑戰的重要指南。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驗證”部分尤為好奇,畢竟“適航性設計”隻是第一步,“驗證”纔是確保設計真正符閤要求的關鍵。我設想,這本書應該會詳細介紹一係列的驗證方法和工具,以證明飛控係統的設計達到瞭適航標準。這可能包括大量的地麵測試、硬件在環(HIL)仿真、軟件在環(SIL)仿真,以及最終的飛行測試。我希望能瞭解到,書中會如何詳細描述這些測試的流程、測試用例的設計原則,以及如何針對不同的適航條目設計相應的測試方案。例如,對於關鍵的飛行控製律,書中是否會介紹如何通過數學模型和仿真來驗證其在各種飛行狀態下的穩定性和響應特性?對於傳感器和執行器的故障注入測試,書中又會如何說明如何模擬這些故障,以及係統在故障發生時的保護機製和降級策略是如何被驗證的?另外,我非常想知道,書中是否會涉及驗證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比如如何處理大量的測試數據,如何保證測試結果的可追溯性,以及如何應對由於設計變更而引起的重復驗證問題。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驗證計劃製定、測試報告編寫以及與適航審定機構溝通的實踐性建議,那將非常有價值。

評分

從讀者的角度來看,一本關於“民機飛控係統適航性設計與驗證”的書,其價值在於能否提供清晰、係統且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內容。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解讀適航性在整個飛控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從概念設計、詳細設計、生産製造到運行維護,都與適航性息息相關。尤其是在設計和驗證階段,適航性要求的落實是重中之重。這本書是否會深入剖析,適航性標準是如何影響飛控係統的功能需求、性能指標、硬件選型、軟件開發、以及測試驗證策略的?我期待書中能提供具體的適航標準條款,並結閤飛控係統的實際特點,進行詳細的解讀和應用指導。例如,針對飛控計算機的硬件適航要求(如DO-254),書中是否會講解如何進行設計、驗證和文檔編製?針對飛控軟件的適航要求(如DO-178C),又會如何指導軟件開發的流程、測試方法和文檔提交?這些具體內容如果能得到充分的展開,將極大地提升這本書的實用價值。

評分

對於我這樣對航空航天領域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來說,一本關於“民機飛控係統適航性設計與驗證”的書,如果能用相對易懂的語言,清晰地闡釋復雜的工程概念,那將極具吸引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基礎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飛控係統的設計與驗證的細節。例如,書中是否會首先解釋什麼是“適航性”,為什麼它對民用飛機如此重要,以及它在飛控係統設計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接著,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介紹飛控係統的基本組成部分,以及不同組成部分之間是如何協同工作的。然後,重點應該放在“適航性設計”上,詳細說明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哪些關鍵因素,例如係統的可靠性、可維護性、安全性等。最後,我非常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驗證”過程,介紹各種測試和評估方法,以及如何通過這些方法來證明飛控係統滿足適航性要求。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即使是簡化的,也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這些抽象的理論。

評分

從一個渴望獲取知識的讀者的角度齣發,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填補我在飛控係統適航性設計與驗證方麵的知識空白。我希望書中能夠清晰地界定“適航性”在飛控係統領域內的具體含義,以及它在整個設計和驗證過程中所處的關鍵位置。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適航性是如何驅動飛控係統的整體架構設計,例如如何通過冗餘設計、故障隔離等手段來滿足容錯和故障包容性要求?在飛行控製律的設計方麵,又將如何通過先進的控製理論和方法,在保證飛機穩定性和操縱性的同時,滿足適航性對係統安全性的極緻追求?我還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探討“驗證”這一環節,詳細闡述各種測試手段(如仿真測試、硬件在環測試、飛行測試)的原理、方法和適用場景,以及如何設計有效的測試用例來覆蓋各種可能發生的失效模式。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進行風險評估和失效模式分析的指導,並說明這些分析結果如何指導設計和驗證工作,那就更具價值瞭。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設計”部分尤其感興趣,特彆是它與“適航性”之間的緊密聯係。飛控係統的設計是一個極其復雜且嚴謹的過程,而適航性要求則為這一過程設定瞭高標準的“護欄”。我希望書中能夠清晰地闡述,如何在飛控係統的整體架構設計、飛行控製律設計、以及關鍵部件(如傳感器、執行器、計算機)的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適航性要求。例如,在架構設計層麵,書中是否會介紹如何通過冗餘、獨立性設計來滿足適航性對故障容錯的要求?在飛行控製律的設計方麵,又會如何通過先進的控製理論和算法,在保證飛行性能的同時,滿足穩定性、可控性和安全性等適航標準?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具體的例子,說明設計人員是如何根據適航指令(如AC、AM)和相關標準(如ARP4754A、DO-178C)來指導設計決策的。此外,我也想知道,書中是否會提及一些在設計過程中常用的設計工具和技術,例如建模與仿真工具、形式化方法等,以及這些工具如何輔助設計人員實現適航性目標。

評分

一本優秀的專業書籍,應該能夠提供深度和廣度兼備的內容。對於“民機飛控係統適航性設計與驗證”,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宏觀上闡述適航性在整個航空器安全體係中的地位,以及飛控係統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同時,在微觀層麵,它應該能夠深入剖析適航性要求如何具體落實到飛控係統的設計細節和驗證流程中。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介紹一些國際上通用的適航標準和法規,例如CAAC、FAA、EASA的適航條例,以及相關的指導文件(如AC、AM),並詳細解釋這些法規對飛控係統的具體要求。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工程實踐案例,說明設計人員和驗證工程師是如何將這些抽象的適航要求轉化為實際的設計方案和測試活動。例如,書中是否會以某個具體的飛機型號的飛控係統為例,展示其在設計階段是如何滿足各項適航要求的,以及在驗證階段又是如何通過嚴格的測試來證明其安全性的?這些實踐性的內容將大大增強本書的參考價值。

評分

我個人非常關注飛控係統在復雜環境下的魯棒性錶現,這本書的標題讓我聯想到這一關鍵領域。適航性設計,顧名思義,就是要確保係統在各種預期的以及一定程度的非預期條件下都能安全可靠地工作。在飛控係統這個高度復雜的係統中,外部乾擾,如強烈的氣流擾動、傳感器故障、通信中斷,甚至是電磁乾擾,都可能對飛機的飛行安全構成嚴重威脅。這本書是否會深入剖析這些潛在的風險,並闡述在設計階段如何通過冗餘設計、故障檢測與隔離(FDI)機製、以及魯棒控製算法等手段來抵禦這些風險?我很想知道,書中會詳細講解哪些具體的適航標準和法規(例如,針對飛行控製係統的冗餘要求、故障包容性設計要求等)是指導這些魯棒性設計的重要依據。另外,驗證部分也至關重要。我想瞭解,書中會描述哪些方法和技術來證明飛控係統在麵對上述不利情況時,能夠滿足甚至超越適航要求?是會側重於理論分析,如控製理論中的穩定性分析、可控性/可觀性分析,還是會大量介紹仿真測試和實際飛行測試的驗證方法?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有關於特定故障場景下的係統響應分析,以及如何通過測試來覆蓋盡可能多的失效模式,以確保飛機的安全。

評分

作為一個對航空安全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對飛控係統的設計哲學和驗證方法論感到著迷。適航性,作為航空器安全設計的核心理念,必然貫穿於飛控係統的每一個設計細節和驗證環節。這本書的題目直接點齣瞭“適航性設計與驗證”,讓我對能否深入瞭解這一核心概念在飛控領域的具體實踐充滿瞭期待。我希望能從書中看到,適航性不僅僅是滿足一係列的條文規定,而是一種貫穿始終的設計思維模式。這本書是否會闡述,在早期設計階段,如何通過風險評估和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FMI A)來識彆潛在的設計缺陷,並主動將其消除?在設計過程中,又如何運用係統工程的方法,將適航性要求分解到各個子係統和組件,並確保各部分的協同工作?對於驗證環節,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如何通過層次化的驗證策略,從單元測試、集成測試到係統測試,逐步證明飛控係統滿足適航要求。我特彆關注書中對“全係統驗證”的論述,以及如何通過綜閤的測試手段,全麵覆蓋飛機的操作包綫和各種潛在的失效工況,從而為適航審定提供充分的證據。

評分

我對這本書中“驗證”部分的預期很高,因為它直接關係到飛控係統能否最終獲得適航批準。我希望書中能詳細闡述,如何通過一係列嚴謹的測試和驗證活動,來證明飛控係統滿足適航性要求。這可能包括但不限於:組件級測試、集成測試、係統級測試,以及最終的飛行測試。我特彆想瞭解,書中會如何描述這些不同層次的測試活動的目的、方法、以及如何設計測試用例。例如,對於硬件組件,是否會介紹相關的環境測試(如溫度、濕度、振動)、電磁兼容性測試(EMC)等?對於軟件,又是否會詳細說明單元測試、集成測試、係統測試以及故障注入測試的驗證方法?我還希望書中能提及,在整個驗證過程中,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追蹤大量的測試數據,如何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追溯性,以及如何處理驗證過程中發現的任何不符閤項。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與適航審定機構進行有效溝通,以及如何準備適航驗證報告的實踐經驗,那就更好瞭。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簡潔大氣,封麵上“民機飛控係統適航性設計與驗證”幾個字清晰醒目,下方配有英文原名“Airworthiness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of Civil Aircraft Flight Control System”,整體散發齣一種專業、嚴謹的氣息。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它厚實的紙張和精美的印刷,觸感很好,讓人有立即翻閱的衝動。雖然我不是飛控領域的專業人士,但對航空器安全性的重要性一直深感敬畏,而適航性更是確保這一切的基礎。我對書中是否能詳細介紹適航性在飛控係統設計過程中的具體體現,以及如何將理論轉化為實際的工程實踐,充滿瞭期待。例如,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適航審定機構(如CAAC, FAA, EASA)對於飛控係統的具體要求,以及這些要求如何影響從概念設計到最終交付的每一個環節?還會不會提及不同適航標準(如CCAR-25, FAR-25)在飛控係統設計驗證中的差異和側重點?我對這部分內容尤其感興趣,因為它直接關係到飛機的“閤法身份”和安全運行的基石。我也很好奇,書中是否會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闡述某個具體的飛控係統設計項目是如何通過嚴格的適航驗證流程的,從需求定義、設計實現、測試驗證到最終的適航批準,每一個步驟的難點和解決思路,如果能有這樣的內容,那將是非常寶貴的實踐指導。

評分

是正版,囤貨中,方便查閱用!

評分

\sfdfssfSAIFEIEngineering2 - Realization2-04 DES - Develop & Design2-04-15 Special HarnessPROJECT_PHASES4 DOCUMENTSC919-PI-05-900 C919 SAIFEI SPAinput_data_format15-01-16 ECM SPA prelim input data SADRI_ref

評分

好書

評分

很好很快。

評分

\sfdfssfSAIFEIEngineering2 - Realization2-04 DES - Develop & Design2-04-15 Special HarnessPROJECT_PHASES4 DOCUMENTSC919-PI-05-900 C919 SAIFEI SPAinput_data_format15-01-16 ECM SPA prelim input data SADRI_ref

評分

是正版,囤貨中,方便查閱用!

評分

這次京東物流速度值得錶揚!!!

評分

\sfdfssfSAIFEIEngineering2 - Realization2-04 DES - Develop & Design2-04-15 Special HarnessPROJECT_PHASES4 DOCUMENTSC919-PI-05-900 C919 SAIFEI SPAinput_data_format15-01-16 ECM SPA prelim input data SADRI_ref

評分

這次京東物流速度值得錶揚!!!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