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医生,儿科心脏病护士、儿科心脏病内科医生、灌注技师和呼吸技师、儿科心脏病监护医 书中配有五十余段手术视频。
增添的新篇章阐述了如何在复杂的医院行政构架中领导一个先天性心脏病专业科室;外国医学毕业生如何到美国接受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医生培训以及相关的签证和行医执照方面的要点。
由同一位画家绘制插图。
由同一位外科专家提供了统一的治疗方案。
囊括了新生儿和婴儿心肺转流这一飞速发展领域的*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Richard A.Jonas在书中详细阐述了他和波士顿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医疗团队多年密切合作中所采用的现代医疗实践技术。该书包括许多精美图片,提供了许多关于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术中处理方面全面而详细的信息。此书不仅可以作为一本显示应该如何进行手术的手术图谱,更包涵了一种由诸多学科标准所支持的循证方法,以此来解释何时且为何应该进行手术,以及手术的风险、益处和潜在并发症。在最近的15年来,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并继续以快速的步伐向前发展。现代的医疗实践比过去更需要由大型医疗团队所进行的合作努力,医疗团队不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医生,也包括儿科心脏病护士、儿科心脏病内科医生、灌注技师和呼吸技师、儿科心脏病监护医生、儿科心脏病麻醉医生、超声影像医生和MRI及心导管室的技术员。所有这些人员都需要对先天性心脏病的形态学和病理生理学,以及对于在手术室内进行的外科手术操作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作者简介
刘锦纷教授,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博士生导师。美国世界儿科与先天性心脏病协会会员;美国心血管外科协会会员;中华小儿外科学会心胸外科学组组长;中华心胸外科学会上海分会委员;主要医疗专长:主要从事小儿心血管外科的临床工作在小儿先天性心病的诊治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至今已完成各类先心病手术三千余例特别是在婴幼儿危重性复杂型先心病手术方面尤为专长危重性复杂型手术成功率达到%在手术方案的优化和改进上他对小儿肺动脉闭锁肺血管发育不良进行肺动脉的重建又/心室的纠治术单心室类先心病作"半Fontan"姑息手术的技术上有不少的开拓在国内首创一期经胸正中切口手术纠治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缩窄非体外循环下的腔肺吻合术同时他引进了同种带瓣大动脉的收集和冷冻保存技术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一整套规范的制作和保存该生物材料的技术方法并在国内推广应用使不少复杂先心病得以纠治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率领课题组不仅对同种生物材料的低温保存技术继续深入研究而且对组织工程技术在小儿心脏外科修复材料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年完成上海市科委课题"组织工程儿心心外管道的开发研究"获得专家的高度评价。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对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及其家庭的治疗和关怀
第2章 如何成为一名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医生:外国医学毕业生的培训、认证和签证事宜
第3章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麻醉
第4章 儿科心脏重症监护
第5章 连续治疗过程中的当代儿科心血管护理
第6章 儿科体外生命支持:体外膜式氧合和机械循环支持
第7章 心脏移植
第8章 转流回路:硬件选择
第9章 预充成分和血液稀释
第10章 心肺转流的管理
第11章 心肌保护
第12章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最佳时机:早期一期根治的重要性
第13章 外科技术和止血
第14章 生物材料的合理选择
第15章 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窗、乏氏窦瘘和主动脉心室隧道
第16章 主动脉缩窄
第17章 房间隔缺损
第18章 室间隔缺损
第19章 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狭窄
第20章 大动脉转位
第21章 瓣膜修补和置换
第22章 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下狭窄和主动脉瓣上狭窄
第23章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
第24章 内脏异位
第25章 单心室的三期治疗
第26章 完全型房室管
第27章 完全型肺静脉异位连接和其他肺静脉畸形
第28章 右心室双出口
第29章 永存动脉干
第30章 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闭锁
第31章 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
第32章 主动脉弓中断
第33章 先天性纠正型大动脉转位
第34章 血管环、吊带和气管畸形
第35章 冠状动脉畸形
索引词
前言/序言
由世界著名小儿心脏外科专家Richard A. Jonas教授主编的《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综合治疗学》在2014年更新了第2版,我有幸在第一时间拿到了这本著作。此前就和Jonas教授有了约定,仍授权我将此新版本翻译成中文,与国内同行分享。
本书第2版继续保持了第1版的原有风格,将理论知识的普及与个人实践经验的介绍密切结合,系统性地阐述了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原则和手术操作要点,还增加了不少其他新的内容。
首先,增加了手术操作视频。第2版原版书附有一张光盘,内有50余段各种不同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操作视频。配合书中的插图,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手术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要点,这对于初学者尤其适用。我们临床医生常有这种体会,有些经过反复阅读后仍无法理解的内容,一看实际操作就恍然大悟。其次,补充了近十年中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方面的新进展,诸如心脏CT和MRI等诊断学新方法,尤其是MRI技术对先天性心脏病血流动力学和心内畸形的其他功能指标的定量分析。治疗方面则涵盖了近年来尤为推崇的心脏内外科镶嵌治疗、心脏辅助装置(VAD)和体外膜式氧合(ECMO)支持技术,以及小儿心脏移植方面的经验体会,使我们能更全面地了解国际动态。
最后,这本第2版还非常用心地添加了一个特殊篇章,着重介绍了美国小儿心脏外科医生培训的相关内容。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有许多国家的年轻医生希望能赴美进修学习,将其作为学术经历的重要步骤,相信本书提供的这些信息能为有意赴美学习的年轻医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我和Jonas教授相识已近30年。在这30年中,我们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专业团队取得了很大发展,先天性心脏病的年手术数量已超过3700例,位居全球儿科专科医院首位。一批学历高、能力强的年轻专业人才迅速成长,我作为这个团队的一员,深感自豪。我们不能忘记艰苦创业、辛勤耕耘的前辈们,也不能忘记为本专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国际友人。
感谢参与制作此第2版中译本的同仁们,他们绝大多数都承担过第1版中译本各相应篇章的翻译和审校工作,具有丰富的小儿心脏外科临床工作经验和扎实的外语基础。感谢我的学生孙彦隽医生,他对医学书籍的编辑和出版颇有心得,在临床工作之余,将极大的精力与热情投入到本书的翻译和出版事宜中,是一位有力的执行者与协调人。
希望此第2版中译本能给国内同行们带来工作上的帮助与参考,这将是我莫大的荣幸,不足之处也望木吝指出!为先天性心脏病专业发展做贡献,为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塑造美好的人生未来,是我们共同的毕生追求!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综合治疗学(第二版)》 内容梗概: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综合治疗学(第二版)》是一部系统、详尽地阐述先天性心脏病(CHD)外科治疗最新进展与综合实践的专著。本书旨在为心血管外科医生、儿科心脏病专家、麻醉师、体外循环师、护理人员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本权威、实用、兼具理论深度与临床指导意义的参考书。 本书内容涵盖: 一、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基础与理念 胚胎学与病理生理学: 深入解析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从胚胎发育的角度阐明复杂心血管畸形的起源,并详细阐述各类病变所带来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肺血管阻力异常以及心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 诊断学进展: 全面介绍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包括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心脏CT血管造影(CTA)以及心导管检查等,强调多模态影像的整合应用,以实现对复杂病变的精准评估。 外科适应证与禁忌证的评估: 依据最新的临床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详细阐述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时机选择、患者的全身状况评估以及围手术期风险管理策略。 围手术期管理: 重点关注术前准备、术中监测(包括血液动力学、麻醉深度、体温管理等)、体外循环技术、心肌保护策略以及术后监护(ICU管理、呼吸支持、循环支持、液体管理、电解质平衡、感染预防等),强调多学科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二、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本书对临床上最常见、最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进行了细致分类和深入阐述,每一类疾病都将涵盖: 病理解剖: 详细描述该病的解剖学特征和变异。 血流动力学: 分析其特定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外科治疗原则: 阐述其根本性的手术治疗理念。 手术方法: 详尽介绍各种经典的、改良的以及微创手术技术,包括关键步骤、手术技巧、常用器械和植入物。 疗效与随访: 评估不同手术方法的短期及长期疗效,并提供全面的术后随访计划,关注远期并发症的防治。 具体涵盖的常见先心病包括但不限于: 1. 房间隔缺损(ASD)与房间隔膨出样憩室(PVA) 2. 室间隔缺损(VSD) 3. 动脉导管未闭(PDA) 4. 主动脉缩窄(CoA)与升主动脉夹层 5. 主动脉瓣狭窄(AS)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 6. 肺动脉瓣狭窄(PS)与肺动脉瓣关闭不全(PI) 7. 二尖瓣狭窄(MS)与二尖瓣关闭不全(MI) 8. 三尖瓣狭窄(TS)与三尖瓣关闭不全(TI) 9. 法洛四联症(TOF) 10. 大动脉转位(TGA) 11. 单心室(Univentricular Heart) 12. 永存动脉干(Truncus Arteriosus) 13. 右心室双出口(DORV) 14.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15. 先天性心脏肿瘤 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本书特别关注疑难、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策略,包括: 单心室的姑息手术与Fontan手术: 详细介绍Fontan手术及其各种改良术式,包括术式选择、血流动力学管理、远期并发症(如Fontan相关循环系统并发症,蛋白质丢失性肠病等)的处理。 先天性主动脉瓣疾病与主动脉弓离断 冠状动脉瘘及其他血管畸形 巨细胞动脉炎引起的动脉病变 二尖瓣下狭窄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肺静脉异位引流 复杂心脏畸形的联合矫治 四、新技术与新进展 微创与机器人手术: 详细介绍胸腔镜、机器人辅助手术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包括适应证、技术要点、优缺点以及与传统开胸手术的比较。 介入治疗与杂交治疗: 阐述心脏介入技术(如封堵器植入、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在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作用,以及介入与外科相结合的杂交治疗模式。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 探讨组织工程瓣膜、血管等在先心病修复重建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基因治疗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介绍相关研究进展,为未来个体化精准治疗奠定基础。 五、特殊人群的外科治疗 新生儿与婴儿先天性心脏病: 强调婴幼儿期外科治疗的紧迫性、技术难度以及围手术期管理的关键点。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关注已矫治或未矫治的先心病在成人期出现的并发症和治疗策略。 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的先心病患者: 如肺动脉高压、肝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探讨多系统疾病的综合管理。 六、并发症的防治与康复 术后并发症的识别与管理: 包括出血、感染、血栓栓塞、心律失常、器官功能衰竭等。 远期随访与再手术: 强调定期随访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二次手术、瓣膜置换或翻修的适应证和技术。 心脏康复: 介绍术后心脏康复的理念、内容与意义。 本书特色: 权威性: 由国内顶尖的先天性心脏病外科专家和相关领域学者共同编写,汇集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见解。 系统性: 内容覆盖先心病外科治疗的各个方面,从基础到临床,从传统到前沿,力求全面。 实用性: 强调临床实践指导,包含大量手术技巧、影像学图片、血流动力学分析以及治疗决策树。 前沿性: 及时反映了近年来在微创技术、介入治疗、组织工程等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图文并茂: 大量精美的解剖图、手术图片、影像学资料,有助于读者理解和学习。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综合治疗学(第二版)》是每一位致力于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医务工作者不可或缺的案头宝典,将为提升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外科诊疗水平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