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博弈论(第二版)——问题导向和策略互动模型

演化博弈论(第二版)——问题导向和策略互动模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赫伯特·金迪斯 著
图书标签:
  • 演化博弈论
  • 博弈论
  • 生物数学
  • 复杂系统
  • 策略演化
  • 模型分析
  • 数学建模
  • 行为生态学
  • 进化生物学
  • 问题导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22974
版次:1
商品编码:1189129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经济科学译丛
开本:正32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页数:32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问题为中心介绍经典博弈论和演化博弈论的教材。博弈论在逻辑上的要求很高,但是在实际应用层面上,它需要的数学技巧非 常少。代数、微积分再加上基本的概率论就足够了。相对而言,读者需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博弈论通常会需要大量的符号来清晰地表达思想。读者应该牢记每个术语的精确定义,以及大部分定理的准确表述。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对于其中的大部分主题,作者在解决问题时会充分讨论相关的定义、概念、定理并举例说明。相信本书的出版,对应博弈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将会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

赫伯特?金迪斯是圣塔菲研究所的教授,出版过《社会科学的基础》等书。

目录

目 录
第1章 概率论
1.1 基本的集合论与数学符号
1.2 概率空间
1.3 棣莫弗定律
1.4 多功能装置
1.5 概率的直接计算
1.6 把概率看成频率
1.7 掷骰子
1.8 射击比赛
1.9 抽样
1.10 王牌
1.11 排列
1.12 组合与抽样
1.13 不合格的机器
1.14 质量缺陷
1.15 赌场规则
1.16 概率的加法原则
1.17 猜谜游戏
1.18 北岛与南岛
1.19 条件概率
1.20 贝叶斯法则
1.21 超感官知觉
1.22 五个抽屉
1.23 药物检测
1.24 色盲
1.25 瓶子
1.26 蒙提?霍尔游戏
1.27 谋杀与虐待的逻辑
1.28 同等概率原则
1.29 格林夫妇与布莱克夫妇
1.30 大脑与肾脏问题
1.31 目击证人证词的价值
1.32 以弱胜强
1.33 均匀分布
1.34 拉普拉斯连续定律
1.35 从均匀分布到指数分布
第2章 贝叶斯决策理论
2.1 理性参与人模型
2.2 时间一致性与指数贴现
2.3 期望效用原理
2.4 风险与效用函数形式
2.5 理性行为人模型的科学地位
第3章 博弈论:基本概念
3.1 大约翰和小约翰
3.2 扩展式
3.3 标准式
3.4 混合策略
3.5 纳什均衡
3.6 博弈论基本定理
3.7 求解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3.8 划拳
3.9 性别战
3.10 鹰鸽博弈
3.11 囚徒困境
第4章 剔除劣策略
4.1 劣策略
4.2 逆向归纳法
4.3 剔除劣策略的练习
4.4 子博弈完美均衡
4.5 斯塔克伯格主导企业模型
4.6 二级价格拍卖
4.7 绑架之谜
4.8 驱逐通告
4.9 夏甲的战争
4.10 军事策略
4.11 奇爱博士博弈
4.12 策略性投票
4.13 恼人的诉讼
4.14 军备竞赛
4.15 橄榄球策略
4.16 虚张声势的纸牌游戏
4.17 玛非特小姐的博弈
4.18 代际交叠的合作
4.19 占优可解博弈
4.20 基于主体的模型
4.21 为什么会达成纳什均衡?
4.22 有限重复囚徒困境的模型化
4.23 基本概念回顾
第5章 纯策略纳什均衡
5.1 暗中勾结的价格匹配
5.2 大街上的竞争
5.3 市场的制约作用:联盟配件公司
5.4 烟草市场
5.5 克灵贡人与蛇鲨
5.6 象棋:闲时消遣
5.7 无平局的大小牌游戏
5.8 基于主体模型的无平局的大小牌游戏
5.9 真话博弈
5.10 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
5.11 不同烦躁程度下的讨价还价
5.12 单方有外部选择权的讨价还价
5.13 双方有外部选择权的讨价还价
5.14 休伊、杜威和路易分1美元
5.15 双胞胎姐妹
5.16 撒玛利亚人的困境
5.17 坏孩子定理
5.18 顾客和鱼商
5.19 纯协调博弈
5.20 任选一个数
5.21 纯协调博弈:实验证据
5.22 赠品
5.23 (蜘蛛)网点
第6章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6.1 混合策略的代数形式
6.2 狮子与羚羊
6.3 专利竞赛
6.4 网球策略
6.5 生态保护博弈
6.6 冷酷的爱
6.7 广告博弈
6.8 罗宾汉与小约翰
6.9 司机的困境
6.10 家庭政治
6.11 弗兰基与约翰尼
6.12 纸牌游戏
6.13 骗子与检查者
6.14 老鹰的辩解
6.15 2×2标准式博弈的特征Ⅰ
6.16 再论大约翰与小约翰博弈
6.17 再论占优
6.18 再论大街上的竞争
6.19 再论双胞胎姐妹
6.20 双胞胎姐妹:基于主体的模型
6.21 虚张声势的一张牌两轮纸牌游戏
6.22 虚张声势纸牌游戏的基于主体的模型
6.23 网络中的信任
6.24 埃尔?法罗尔酒吧难题
6.25 伪装的蜥蜴
6.26 性别比例的纳什均衡
6.27 交配博弈
6.28 协调失败
6.29 布洛托上校的博弈
6.30 猜数字游戏
6.31 目标选择
6.32 侦察博弈
6.33 攻击隐匿目标
6.34 两人的零和博弈
6.35 合伙关系中的相互监督
6.36 团队中的相互监督
6.37 鸟群中的利他主义
6.38 格鲁乔?马克思博弈
6.39 完美信息博弈
6.40 关联均衡
6.41 领土权的关联均衡
6.42 市场上的讨价还价
6.43 再论虚张声势的纸牌游戏
6.44 求解纳什均衡的算法
6.45 为什么采取混合策略?
6.46 回顾基本概念
第7章 委托代理模型
7.1 礼物交换
7.2 合同监督
7.3 利润的信号传递
7.4 就业关系的性质
7.5 农民与地主
7.6 鲍勃的汽车保险
7.7 一般的委托代理模型
第8章 信号传递博弈
8.1 共同演化的信号传递
8.2 一般的信号传递博弈
8.3 性与虔诚:达尔文费舍尔模型
8.4 不利条件的生物信号
8.5 从不喊狼来了的牧羊人
8.6 我兄弟的看护人
8.7 局部利他主义者之间的真实信号传递
8.8 教育的信号传递作用
8.9 教育的甄别作用
8.10 资本的信号传递作用
第9章 重复博弈
9.1 重复博弈中的死亡率和贴现率
9.2 大鱼和小鱼
9.3 艾丽斯与鲍勃合作
9.4 石油卡特尔的策略
9.5 声誉均衡
9.6 默契合谋
9.7 单阶段偏离原理
9.8 针锋相对
9.9 我宁愿转换也不战斗
9.10 无名氏定理
9.11 无名氏定理与信号传递本质
9.12 无名氏定理在大型群体中无效
9.13 具有续约不确定性的市场不出清
9.14 具有续约不确定性的市场中的空头控制权
9.15 具有续约不确定性的市场中货币赋予控制权
9.16 有钱人控制经济
9.17 具有续约不确定性的市场
第10章 稳定演化策略
10.1 稳定演化策略:定义
10.2 稳定演化策略的性质
10.3 稳定演化策略的特征
10.4 对称的协调博弈
10.5 动态的性别战
10.6 对称的猜拳博弈
10.7 鹰派、鸽派和市侩
10.8 网络中的信任Ⅱ
10.9 合作捕鱼
10.10 稳定演化策略并非无懈可击
10.11 不是ESS的纳什均衡
10.12 剪刀、石头、布没有ESS
10.13 纯策略突变体的入侵
10.14 多重的稳定演化策略
10.15 有限总体中的稳定演化策略
10.16 不对称博弈中的稳定演化策略
第11章 动态系统
11.1 动态系统:定义
11.2 总体的增长
11.3 容纳能力有限的总体增长
11.4 洛特卡-沃尔泰拉捕食者-猎物模型
11.5 动态系统理论
11.6 存在性与唯一性
11.7 线性化定理
11.8 一维的动态系统
11.9 二维的动态系统
11.10 二维线性系统的练习
11.11 容量有限的洛特卡—沃尔泰拉捕食者—猎物模型
11.12 非囚徒困境
11.13 哈特曼-格罗伯曼定理
11.14 二维动态系统的特征
第12章 演化动态
12.1 演化动态的起源
12.2 模仿者的策略
12.3 动态的鹰鸽博弈
12.4 有性繁殖与模仿者动态
12.5 模仿者系统的性质
12.6 二维的模仿者动态
12.7 劣策略与动态系统
12.8 模仿者动态的均衡与稳定性
12.9 演化稳定与渐近稳定
12.10 网络中的信任Ⅲ
12.11 2×2标准式博弈的特征Ⅱ
12.12 纯策略纳什突变体的入侵Ⅱ
12.13 剪刀、石头、布的一般情况
12.14 动态的侧斑美洲蜥蜴
12.15 动态的剪刀、石头、布
12.16 洛特卡-沃尔泰拉捕食者—猎物模型与生物多样性
12.17 不对称演化博弈
12.18 不对称演化博弈Ⅱ
12.19 信任与诚实的演化
第13章 马尔科夫经济学与随机动态系统
13.1 马尔科夫链
13.2 马尔科夫链的遍历性定理
13.3 无限的随机游走
13.4 永无休止的马尔科夫链
13.5 安德烈?安德耶维奇的两个瓶子问题
13.6 求线性递归方程
13.7 适当的波动
13.8 适应性学习
13.9 马尔科夫链的稳定状态
13.10 适应性学习Ⅱ
13.11 存在误差的适应性学习
13.12 随机稳定性
第14章 符号表
第15章 答案
题目来源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精彩书摘

本书是一部以问题为中心介绍经典博弈论和演化博弈论的教材。对于其中的 大部分主题,我在解决问题时会充分讨论相关的定义、概念、定理并举例说明。
博弈论在逻辑上的要求很高,但是在实际应用层面上,它需要的数学技巧非常少。代数、微积分再加上基本的概率论就足够了。然而,博弈论通常会需要大量的符号来清晰地表达思想。读者应该牢记每个术语的精确定义,以及大部分定理的准确表述。清晰和精确并不意味着僵化,我从物理学中得到了这个灵感。在物理学中经常会使用复杂的数学,但是数学上的严谨并不被认为会阻碍理论的创新。我在本书中所做的讨论坚持真实性与数学的说服力。事实上,近年来对博弈论严谨性的强调发生了错位。理论研究者可能会更多地担心其模型的实践相关性,反而淡化数学上的高雅。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演化博弈论(第二版)——问题导向和策略互动模型》的图书简介,内容将集中于博弈论、演化博弈、策略互动以及相关应用,并努力使其语言自然、专业,避免任何AI痕迹。 --- 图书简介:演化博弈论(第二版)——问题导向和策略互动模型 本书是构建在经典博弈论基础之上,深入探讨动态、适应性策略互动领域的权威性专著。在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乃至政治学等诸多学科中,个体或群体行为的决策过程往往不是一次性的静态选择,而是在持续的互动中不断学习、调整和演化的复杂过程。本书正是致力于提供一个严谨、系统的分析框架,用以理解和预测这种“演化”的动态机制。 核心理念:从静态均衡到动态适应 传统博弈论聚焦于理性个体在既定信息集下寻求纳什均衡的静态分析。然而,现实世界中的决策者往往受限于有限理性,其策略会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反馈而发生变化。本书将焦点从静态均衡的概念转向了策略演化的动态过程。我们探讨的是:在策略空间中,哪些策略会因为具有适应性而逐渐扩散,哪些会因为缺乏竞争力而被淘汰?这种演化是如何收敛到稳定的状态(如演化稳定策略,ESS),或者,是否会陷入某种循环震荡或多重均衡的复杂景观? 结构与内容深度 本书的结构经过精心设计,旨在实现从基础概念到前沿应用的平稳过渡。 第一部分:基础重构与动态视角 我们首先回顾了经典合作与非合作博弈论的核心概念,但很快将视角转向了“演化”的引入。重点在于建立模型来描述策略的复制、学习或模仿机制。读者将学习如何将传统博弈模型嵌入到时间序列或种群结构中,从而考察策略的频率如何随代际更替而变化。我们详细分析了复制动态(Replicator Dynamics)及其在不同博弈结构下的数学性质,包括其稳定性分析和相平面图的解释。此外,本书探讨了贝叶斯学习和经验学习等模型,用以捕捉个体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如何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来修正自身信念和策略。 第二部分:策略互动与演化稳定性 本部分是全书的核心,深入探讨了特定博弈类型中的演化结果。 囚徒困境的演化解读: 我们超越了单次博弈的悲观结论,转向重复博弈(Iterated Games)中的策略互动。重点分析了“以牙还牙”(Tit-for-Tat)及其变体的成功之道,并探讨了在噪声和记忆约束下,合作策略如何才能持续存在。这部分对于理解社会规范的形成至关重要。 协调与冲突的平衡: 我们考察了诸如“斗鸡博弈”(Hawk-Dove Game)等涉及冲突和资源分配的博弈。通过演化博弈论的视角,我们能精确计算出混合演化稳定策略(Mixed ESS)的比例,揭示了种群中不同行为模式共存的条件。 公共品博弈与社会贡献: 在公共品供给问题中,免费搭车行为的演化是关键挑战。本书分析了声誉机制、惩罚机制(特别是第三方惩罚)如何演化出有利于社会福利的策略组合,以及这种演化路径的效率和鲁棒性。 第三部分:模型拓展与前沿议题 为了应对更贴近现实的复杂性,本书引入了多层次的分析工具和前沿课题: 1. 空间演化博弈论(Spatial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策略的互动不再是全局性的,而是受到地理位置或网络结构的影响。我们引入了格子模型(Lattice Models)和网络模型(Network Models),探讨空间异质性如何影响策略的扩散速度和最终的演化格局,解释了为何在不同区域,看似不理性的行为却能形成稳定的空间集群。 2. 信号、声誉与机制设计: 真实世界中的互动很少是在完全信息下进行的。本部分探讨了信号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演化博弈,包括可靠的信号传递如何演化出来,以及声誉在促进合作中的作用机制。 3. 演化博弈的应用深度: 我们展示了如何将这些模型应用于具体的领域:理解生物进化中的利他行为、分析市场中企业的竞争策略演化、以及评估制度设计(如法律、契约)对个体策略选择的长期影响。 本书的独特价值 本书的突出特点在于其问题导向的叙事方式。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定理,而是以一系列经典或新颖的策略互动困境为出发点,引导读者思考:在动态适应的环境中,最优的策略是什么?这个“最优”是如何通过迭代互动浮现和验证的? 我们坚持严谨的数学推导,同时辅以大量的图形分析和案例讨论,确保读者能够直观地把握复杂的动态系统。无论您是经济学领域的博士研究生、计算机科学中研究智能体行为的专家,还是对社会现象背后的决策逻辑抱有浓厚兴趣的研究人员,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一套强大、灵活且极具洞察力的分析工具,帮助您理解和预测策略互动世界的深层演化规律。 ---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学习任何知识,最怕的就是变成“纸上谈兵”。而这本书的书名,特别是“问题导向”这个说法,立刻抓住了我的痛点。我不是那种喜欢死记硬背公式的人,我更倾向于理解“为什么”和“怎么用”。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种可能性:将抽象的博弈论概念,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来呈现。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书中可能先抛出一个我们生活中或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比如如何在一个多人游戏中分配资源,或者如何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定价,然后作者会一步步引导我们,如何运用博弈论的工具,去分析这个问题的本质,构建相应的策略互动模型,并最终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而不是一本干巴巴的教科书。我期待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能够不断地思考、尝试、甚至质疑,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如果这本书能够让我真正“玩转”博弈论,并且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我的学习和工作中,那将是我最大的收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非常吸引人,尤其“问题导向”和“策略互动模型”这两个词,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非常感兴趣,而博弈论无疑是其中最令人着迷的领域之一。这本书的标题暗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教材的讲解方式,不是枯燥地罗列概念和公式,而是从实际遇到的问题出发,引导读者去理解和构建模型。我猜想,作者会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案例,比如市场竞争、合作博弈、拍卖设计等,来展示博弈论的强大解释力。这种“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对于我这种更喜欢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策略互动模型”听起来就充满了动态和博弈的张力,我期待能看到书中是如何分析个体之间的决策如何相互影响,最终形成宏观结果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沿的、实用的模型,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中的一些复杂现象,比如为什么有些行业会出现垄断,为什么有些人愿意合作而有些人选择背叛,以及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做出最优决策。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值非常高,希望它能带我进入一个更深层次的博弈论世界。

评分

拿到这本《演化博弈论(第二版)——问题导向和策略互动模型》,光看名字就感觉这是一本“硬核”且“接地气”的书。我尤其喜欢“问题导向”这个切入点,相比于上来就铺陈一堆抽象概念,我更倾向于从实际的问题出发,看看这些理论是如何被“制造”出来,又如何解决问题的。我很好奇,书中会用哪些“问题”来作为引子?会不会是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博弈情境,比如“囚徒困境”的变种,或者是一些更复杂的经济学、社会学案例?而“策略互动模型”这个说法,则让我对书中分析的深度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够看到书中是如何细致地剖析参与者之间的策略选择、信息不对称、以及动态调整的过程。尤其是在“演化博弈论”的框架下,我期待能够理解,那些看似“稳定”的策略,是如何在时间的长河中,通过不断试错和选择,逐渐演化出来的。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能够用博弈论的思维去审视周遭的世界,并能从中找到一些处理复杂人际关系、商业决策甚至社会现象的深刻洞见。

评分

拿到这本书,光看书名就让人眼前一亮,“演化博弈论(第二版)——问题导向和策略互动模型”。“演化博弈论”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了动态和时间的维度,这和很多静态的博弈论模型不同,我一直对此深感兴趣,认为它更能解释现实世界中事物不断变化和适应的过程。而“问题导向”更是正中下怀,我一直觉得学习理论最怕的就是脱离实际,而从问题出发,能够让理论的引入更有针对性,也更容易理解其价值和应用场景。我猜想,这本书不会是一本循序渐进地罗列定理和证明的教材,而更像是一场智力探险,带着读者去攻克一个个有趣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演化博弈论的核心思想和方法。“策略互动模型”这个说法也极具吸引力,它暗示了书中会深入剖析个体之间如何根据对方的策略来调整自身策略,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或者演化路径。我非常期待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新颖的、具有启发性的模型,能够帮助我理解社会、经济、甚至生物领域中的一些复杂现象,比如群体行为的形成、技术的扩散、或者规则的演变等等。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演化博弈论(第二版)——问题导向和策略互动模型”给我一种非常现代和实用的感觉。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博弈论的入门书籍,虽然也很有趣,但总觉得有些理论性过强,不够贴近我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那些“棘手”问题。这本书的“问题导向”四个字,让我看到了突破口。我期待的是,作者能够从一些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出发,例如如何在高风险的环境中做出决策,如何在一个不完全对称的信息环境下进行谈判,或者如何理解群体动态中的“最优”行为是如何形成的。然后,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作者能够自然而然地引出相关的演化博弈论概念和模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个工具箱,而不是一本理论手册,能够为我提供一些可以直接拿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模型”和“方法”。而且,“策略互动模型”这个说法,让我联想到书中可能会有很多关于如何分析参与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博弈的案例,这正是我希望深入了解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博弈论不仅仅是数学游戏,更是理解和应对复杂现实世界的强大武器。

评分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评分

很方便换 送货上门及时 态度好

评分

挺好的 是正版 推荐购买

评分

好看,但是要动脑子。慎重考虑后再买。

评分

商品包装不错,送货速度一如既往的快!

评分

好看,但是要动脑子。慎重考虑后再买。

评分

好,内容好,耐读,5星好评

评分

书还不错,非常经典,值得学习和购买,纸张不错,正版书

评分

质量还不错,物流也很给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