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中的“手賬”,相當於我們平時所說的記事本。但在日本,“手賬”不僅僅是一個本子而已,日本人將其用來管理自己的時間、生活,甚至作為人生規劃的工具。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手賬”在日本已經算是一個*民性的話題。手賬的魅力究竟何在?如何纔能有效利用手賬來管理生活?期待“手賬大國”日本給我們答案。
本書特集,精選日係手賬HOBONICHI、MIDORI、HIGHTIDE、trystrams、D-BROS,立體呈現人氣文具品牌的精品手賬;專訪日本GMOINTERNET株式會社董事長熊榖正壽,深度解讀手賬改變人生的密碼;專訪日本 手賬評論傢館神龍彥,從“手賬熱”現象背後追根溯源;深入擁有近20年曆史的高橋書店手賬大奬,挖掘人氣手賬的誕生過程。
紙張質感、封皮材質、內頁尺寸……瞭解手賬的每一個細節;巧用替換頁、貼紙、行事曆、本中本……定製自己的專屬手賬;從《小山內薰評價》中認識戲劇藝術傢小山內薰那謎一般消失的記錄手賬;走近手賬達人kotori井然有序的日常生活……
翻開手賬*一頁,未來就此改變。
終於又有貨啦!《知日·手賬*高》特集,完*保存本!翻開就能改變人生的手賬保存本!手賬,是一種生活方式。手賬,是管理生活、工作與人生的工具。手賬,是日本的“*民性”話題。特集精選日係手賬HOBONICHI、MIDORI、HIGHTIDE、trystrams、D-BROS,立體呈現人氣文具品牌的精品手賬;專訪“用一本手賬實現夢想”的熊榖正壽、手賬評論傢館神龍彥,深度解讀手賬改變人生的密碼;手賬達人kotori分享“手賬生活”,mt膠帶18種活用法,打造夢幻手賬;從“手賬熱”現象背後追根溯源;紙張、封皮、內頁、書簽帶、裝訂……瞭解手賬的每一個細節!翻開手賬,你的生活將變得井然有序、豐富多彩!
專門關注日係內容的品牌“知日ZHIJAPAN”完*保存本係列(*9本)!
《知日·貓》特集、《知日·鐵道》特集、《知日·斷捨離》特集、《知日·傢宅》特集、《知日·瞭不起的推理》特集、《知日·設計力》特集、《知日·嚮日本人學禮儀》特集、《知日·雜貨》特集、《知日·手賬*高》特集
受訪人
熊榖正壽 GMO INTERNET株式會社董事長
1963年齣生於日本長野縣,自21歲開始在手賬上寫下自己的夢想和計劃,*終成功將其實現。先後創辦株式會社VOICE MEDIA、子公司“株式會社MAGCLICK”。該公司於翌年即以創業僅364天的日本史上很短上市時間,成功在日本納斯達剋上市。
館神龍彥 手賬評論傢
1962年齣生,大學畢業後曾就職於ASCII雜誌社,其後獨立開展研究。多年來一直關注手賬文化,跟蹤手賬業由傳統到數碼時代的整體發展趨勢,並以文具製造商谘詢顧問進行活動。著有《什麼是手賬術》、《手賬進化論》等。
kotori
日本上班族,文具愛好者,手賬達人。喜歡在Instagram上分享自己的手賬日常。
小野啓 攝影師
1977年齣生於京都,2006年榮獲Visual Arts Photo Award大奬。齣版攝影集《青い光》、《NEW TEXT》等。
撰稿人
毛丹青
外號“阿毛”,中國國籍。北京大學畢業後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1987年留日定居,做過魚蝦生意,當過商人,遊曆過許多國傢。2000年棄商從文,中日文著書多部。現任神戶國際大學教授,專攻日本文化論。
劉聯恢
旅居日本多年,現為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漢語學院教師,專職教授外國留學生漢語和中國文化,每年為日本京都外國語大學等學校的暑期訪華團做中國文化講座。
吳東龍
從事設計觀察的作傢、講師、設計師,也是課程與書籍的規劃者。在多麵嚮的設計工作裏,長期關注日本的設計場域,著有《設計東京》係列書籍,作品見於兩岸三地。現在是“東喜設計工作室”、創意聚落“地下連雲企業社”負責人。
SHEL
本名楊萄,插畫師。齣版作品有《那些生命中美好而溫暖的事情》《風色四葉草》《溯空》《瀛瀾》《誓焱》《Nirvana》等。
特彆鳴謝
HOBO每日糸井新聞網站、株式會社DESIGN PHIL、HIGHTIDE、物心(monosociety)、D-BROS、KAMOI加工紙株式會社、高橋書店、trystrams、菊地流架、Elephant Cafe
熊榖正壽、館神龍彥、小野啓
在眾多關於日本的雜誌中,有一本做得特彆知性、特彆有深度。它就像它的名字一樣,不是要讓年輕人的生活、打扮更像日本人,而是要讓華文讀者更瞭解日本,這就是《知日》。
——梁文道
日本作為一個經濟高度發展的國傢,還有很多不同的範疇,可以讓我們去推敲、參考,我相信《知日》能夠提供這方麵的角度,讓大傢去認識一個*新的日本。
——湯禎兆
日本世界屈指可數的、高質量的藝術、文化、音樂,希望《知日》能夠將這些信息帶給中國的讀者。
——阪井直樹
《知日》幾乎收集瞭華文世界所有“日本通”。如果想分析為什麼自己哈日,這是好書。
——健吾
這套雜誌精選時尚、前沿、有品質的日本話題,讓我們深度瞭解一個不為人知的“非常日本”,每個月買上一本細細讀完再坐等下個月特輯的到來已經成為不少人的“日常”。從初讀的求知和疑惑到閤上書本的恍然,周而復始又豁然開朗——哦!原來這就是日本!It's Japan!
——數字尾巴
看知日,瞭解日本。
——西西弗書店
覺得有意思的雜誌可以一直齣版下去真好。
——南京先鋒書店
feature
日本手賬的三步曆史
日本手賬品牌大圖鑒
手賬之11人談
HOBONICHI手賬,記錄日子的樂趣
承載美好時光的MIDORI手賬
HIGHTIDE:一“本”愉快的邀請
trystrams:人、物、工作的“聰明”相處
今天開始,認識你的手賬
D-BROS:設計即快樂
熊榖正壽 當手賬連接夢想
全世界僅此一本:手賬私人定製術
自平凡中嚴選精品 高橋書店的手賬大奬
走在變途中的手賬 對話評論傢館神龍彥
kotori的手賬生活第二年
mt:比你想象的更好玩
翻開10本專門手賬
延續靈感:鬆田權六的創作手賬
小山內薰評價·手賬
在這裏觸摸時間 明石市“時之道”行旅
被記錄的生活點滴
相性·時間目盛り·美文字·クセ
彆冊 日和手帖
regulars
【photographer】NEW TEXT 青春的光與暗
【book】丹下健三的建築群像與城市規劃
【magazine】與時代共誕生 橫尾忠則的創作
《Prints 21》之《橫尾忠則 主觀客觀》
【器】Lue spoon
【manga】自叢林深處的光
【俳句】解夏
【料理】親子蓋澆飯
【吳東龍の設計疆界】島上設計旅行·瀨戶內海篇
【蟲眼蟲語】海鬆色
【告訴我吧!日語老師】記在小本本上的詞
HOBONICHI手賬的秘密
1天1頁
“HOBONICHI”在日語中寫作“ほぼ日”,意思為“幾乎每天”。
HOBONICHI手賬最初的設計理念就是讓每一天都有充實的感覺。每一天都有1整頁的空間,任你盡情地創作、盡情地繪畫。在這一整頁的秘密空間裏,可以盡情寫下當天發生的事,也可以貼上當天使用過的票根或收據,畫齣今天最美的風景。所有可以成為當天迴憶的東西都可以記錄在專屬於這一天的頁麵裏。
180度攤平的“綫裝書”
因為這是一本每天都要使用的手賬,因此HOBONICHI手賬特意將裝訂方法設計為“綫裝”,這樣即使不用手壓,也可以180度平攤使用。單手記錄時,也不必再煩惱書頁的隆起,提升瞭書寫描畫時的舒適度。
最適閤手賬的紙自2002年誕生以來,HOBONICHI手賬一直采用一種名為“巴川紙”(トモエリバー)的特殊紙。這種紙十分輕薄柔軟,即使像HOBONICHI手賬這樣一天一頁、每本頁數平均超過400頁的手賬,使用瞭“巴川紙”後也不會厚重,且能很好地配閤綫裝設計,達到180度平攤的目的,由於這種紙的錶麵還覆瞭一層薄膜,使用任何筆來書寫都非常順暢,鋼筆書寫也不會滲透墨水,可以說是最適閤手賬的用紙。
封皮也是好銷路
HOBONICHI手賬的內頁和封皮是拆分開來賣的,這意味著你可以挑選一款最適閤自己的封皮,每年更換不同的內頁。HOBONICHI手賬的封皮有大量的口袋設計,提供充分的收納空間,可以將護照、信用卡、保險卡、票等物件都收納起來,讓手賬成為多功能商品,讓人愛不釋手。
……
說實話,我一開始有點擔心這類主題的書籍會過於“小資”或者過於強調工具的昂貴性,但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偏見。它真正觸及瞭“匠人精神”的核心——那就是對過程的尊重,而不是對結果的炫耀。書中介紹瞭很多非常樸素的記錄方法,比如僅僅使用一支黑色中性筆,通過綫條的粗細和排版的變化,就能創造齣極強的視覺衝擊力。它強調的是“係統化”而不是“復雜化”。我過去嘗試過很多復雜的日程管理係統,結果往往是花瞭更多時間管理係統本身而不是生活。這本書提供瞭一種輕量級的框架,讓你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節奏靈活調整。即便是對我這種動手能力相對較弱的人來說,也感覺目標是可達成的,它消除瞭那種“我做不到這麼漂亮”的畏難情緒,真正做到瞭實用與審美的平衡。
評分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對“中斷”和“不完美”的處理。很多手賬指南都倡導“堅持”,仿佛一旦斷更一天,整個計劃就失敗瞭。但這本書非常坦然地承認瞭生活的隨機性。它有一部分篇幅專門討論瞭如何“修復”被打斷的記錄序列,或者如何接受本子上不可避免的汙漬和塗改。這種坦誠讓我感到非常放鬆。我不再因為偶爾的疏忽而對自己的手賬本産生愧疚感。它讓我明白,手賬是生活的延伸,而不是另一個需要我時刻提防的“任務清單”。這種接納不完美的態度,反倒激發瞭我更強烈的持續記錄下去的欲望,因為它不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標準,而是一個真正陪伴我成長的夥伴。
評分我嘗試著用這本書的理念去整理我過去一年收集的各種票根和生活碎片,效果齣乎意料地好。我以前總覺得手賬這東西,無非就是把日程記下來,或者貼點可愛的貼紙,但這本書展示瞭如何將“記錄”提升到“生活美學”的層次。它不是教你死闆地模仿彆人的模闆,而是引導你去思考“你想要通過這個本子錶達什麼?”比如,它提到如何通過色彩的搭配來構建情緒地圖,如何用不同材質的紙張來區分時間段的重要性。我開始關注光影在不同季節的變化,並嘗試用極簡的綫條去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瞬間。這過程非常療愈,它迫使你把注意力從屏幕上抽離齣來,重新審視你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它像一位耐心的導師,不催促你,隻是在你需要的時候,溫柔地提供瞭一個更高維度的視角去審視自己的生活痕跡。
評分這本書在文字的敘述風格上,有一種非常獨特的“疏離的親切感”。它不像某些教程那樣充滿熱情的鼓動,而是用一種冷靜、甚至帶有一絲哲思的筆調來闡述記錄的意義。比如,它在討論時間流逝和記憶固化時,引用的那些文學片段和對日常場景的細膩觀察,讓人讀起來有一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我感覺作者不僅僅是在教我們如何使用紙筆,更像是在探討人與時間、人與自我對話的方式。這種深度讓這本書有瞭超越工具書的價值。我常常在睡前翻閱幾頁,它能幫助我整理一天的思緒,把那些零散的、情緒化的碎片,通過文字的提煉,沉澱成可以被記憶和迴顧的“故事”。它讓“記事”這件事,重新擁有瞭儀式感和深度。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讓人愛不釋手!封麵那種略帶粗糲感的紙張,配閤燙印上去的金色字體,透著一股沉靜又高級的質感。我特彆喜歡它在細節上處理的用心,比如書脊的處理,不是那種光滑的反光材質,而是啞光的,拿在手裏摩擦時能感覺到輕微的紋理,這讓它在書架上看起來就與其他書籍區分開瞭。內頁的紙張選得也極好,厚度適中,吸墨性很棒,即使用鋼筆書寫也不會輕易洇墨。而且,你知道嗎,它在排版上也是下瞭功夫的。文字的行距和字號拿捏得恰到好處,即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尤其是一些插圖或者留白的處理,非常剋製和優雅,完全沒有國內很多齣版物那種為瞭充實版麵而堆砌內容的雜亂感。這更像是一件藝術品,而不是僅僅是知識的載體。翻閱它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那種觸覺上的滿足感是其他工具書或快餐讀物完全無法比擬的,它讓你自然而然地想慢下來,去感受每一個細節。
評分朋友安利 真心不錯
評分趕上大促 買的太太多瞭 不過都很喜歡 周末讀起來
評分這個有意思,中信這幾年齣的書真的蠻棒。特彆是知中知日係列,希望可以收全
評分最近買瞭很多書,慢慢地看,希望孩子也能喜歡。
評分很好的一本書 知日很不錯~
評分書籍本身沒有期待的那麼好,更多的是介紹基本類型
評分非常閤適的價格,書的質量很好,京東贊一個
評分非常喜歡知日的一係列
評分非常喜歡的書 一直在追 活動價格非常閤適 物流配送非常快 真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