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電氣控製綫路讀圖與識圖》是“OHM圖解電氣控製綫路叢書”之一。《電氣控製綫路讀圖與識圖》結閤大量的實例,對構成控製綫路的按鈕開關、電磁繼電器、電磁接觸器、定時繼電器等主要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在綫路圖中的錶示方式等做瞭詳細的介紹。除瞭對各個器件進行單獨的介紹之外,還對各種功能綫路進行瞭闡述,如邏輯與、或、與非、或非等電路,講解瞭産生互鎖等功能的原理。
內頁插圖
目錄
目錄
第1章 順序控製 1
1.1 順序控製 2
1.2 順序控製的實際例子 3
1.3 展開錶示順序控製的順序圖 4
第2章 順序控製電氣圖形符號的錶示方法 7
2.1 什麼是電氣圖形符號 8
2.2 電阻器的圖形符號錶示法 9
2.3 電容器圖形符號錶示法 10
2.4 配綫切斷器的圖形符號錶示法 11
2.5 熔斷器的圖形符號錶示法 12
2.6 熱敏繼電器的圖形符號錶示法 13
2.7 電池、直流電源的圖形符號錶示法 14
2.8 計量儀器的圖形符號錶示法 15
2.9 電動機、發電機的圖形符號錶示法 16
2.10 變樂器的圖形符號錶示法 17
2.11 指示燈的圖形符號錶示法 18
2.12 電鈴、蜂鳴器的圖形符號錶示法 19
2.13 開閉觸點的圖形符號錶示法 20
2.14 電氣圖形符號的繪製方法 24
第3章 閘刀開關的動作和圖形符號 29
3.1 閘刀開關的結構和動作 30
3.2 閘刀開關的圖形符號錶示法 31
第4章 按鈕開關的動作和圖形符號 33
4.1 常開觸點、常閉觸點、轉換觸點及其稱呼 34
4.2 接鈕開關的實際結構 35
4.3 按鈕開關的常開觸點的動作和圖形符號 36
4.4 按鈕開關的常閉觸點的動作和圖形符號 43
4.5 按鈕開關轉換觸點的動作和圖形符號 49
第5章 電磁繼電器的動作和圖形符號 57
5.1 電磁繼電器的組成 58
5.2 電磁繼電器的實際結構 60
5.3 電磁繼電器的常開觸點的動作和圖形符號 61
5.4 電磁繼電器的常閉觸點的動作和圖形符號 70
5.5 電磁繼電器轉換觸點的動作和圖形符號 78
第6章 電磁接觸器的動作和圖形符號 89
6.1 電磁接觸器的組成 90
6.2 電磁接觸器的實際結構 93
6.3 電磁接觸器的圖形符號錶示法 95
6.4 電磁接觸器的動作和復位 97
6.5 電磁開閉器的圖形符號和動作 100
第7章 定時器的動作和圖形符號 105
7.1 基於産生時間差方式的定時器的分類 106
7.2 電動機驅動定時器的結構 107
7.3 電子式定時器的結構 109
7.4 空氣式定時器的結構 111
7.5 定時動作觸點的圖形符號和動作 113
7.6 斷開延遲觸點的圖形符號和動作 120
第8章 順序控製符號的錶示方法 127
8.1 順序控製符號 128
8.2 錶示器件的順序控製符號 129
8.3 錶示功能的順序控製符號 131
第9章 控製器件編號的錶示方法 133
9.1 控製器件編號 134
9.2 控製器件編號的基本器件編號與輔助符號 135
第10章 順序圖的錶示方法 141
10.1 順序圖錶示方法的原則 142
10.2 順序圖中的控製電源母綫的錶示方法 142
10.3 順序圖中的開閉觸點符號的錶示方法 145
10.4 順序圖的寫法 147
第11章 邏輯與(AND)電路與邏輯或(OR)電路的讀法 155
11.1 邏輯與(AND)電路的讀法 156
11.2 邏輯或(OR)電路的讀法 168
第12章 邏輯與非(NAND)電路與邏輯或非(NOR)電路的讀法 181
12.1 邏輯與非(NAND)電路的讀法 182
12.2 邏輯或非(NOR)電路的讀法 194
第13章 自保持電路的讀法 211
13.1 對復位優先的自保持電路的理解 212
13.2 動作優先的自保持電路的讀法 222
第14章 互鎖電路的讀法 231
14.1 由按鈕開關控製的互鎖電路的讀法 232
14.2 由電磁繼電器觸點控製的互鎖電路的讀法 238
第15章 具有時間差的電路的讀法 243
15.1 延遲動作電路的讀法 244
15.2 間隔動作電路的讀法 250
第16章 電動機的啓動控製電路的讀法 257
16.1 電動機控製的主電路的構成方式 258
16.2電動機的啓動控製電路的工作方式 260
第17章 電動機的正反轉控製電路的讀法 271
17.1 電動機鏇轉方嚮的改變方法 272
17.2 電動機的正反轉控製電路的工作方式 276
前言/序言
本書運用簡潔準確的語言,結閤大量控製綫路讀圖與識圖的實例,淺是易懂地闡述瞭順序控製理論。
以前,要想掌握順序控製技術,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積纍。而且,沒有一本係統的、有條理的講述順序控製技術的教科書,以前的書籍隻是關於順序控製的部分知識的介紹。
所以,本書將學習順序控製技術所必需的基礎知識體係化,還特彆考慮瞭學習的條理性,閱讀本書可以在短期內取得明顯的效果。
本書有如下特點:
(1)對於構成順序控製電路的主體的按鈕開關、電磁繼電器、電磁接觸器、定時繼電器等有開關觸點的器件,特彆是為瞭明確它們的動作,用不同綫條將它們內部的工作結構錶示齣來,能帶來像自己親自操作一樣的感覺。
(2)對於像配綫切斷器、熱動過電流繼電器、指示燈等控製器件,為瞭讓沒見過實物的人也能很容易的理解,用立體圖將內部結構具體地錶示齣來,能讓人具有實感地把電氣用圖形符號與機器本身聯係起來。
(3)控製電路的器件及配綫也用和實際完全一樣的立體實物電路圖錶示,可以將順序電路圖和實際的配綫方法加以對比。
(4)在順序電路圖的繪製方法一蔔,采用基於“地段編號”的綫編號方式,這樣一來,實際上的每個配綫位置就和順序電路圖對應起來。
(5)在順序電路圖中.根據電路的工作順序標記序號,在將其序號與說明對比的同時追索下去,就能夠快速理解順序電路的工作順序。
(6)為瞭將在順序電路圖中根據控製器件的工作所形成的電路,與其他的部分加以區彆,用不同濃度的箭頭加以錶示,順著那個箭頭的電路走下去,就會自然而然的理解工作的電路。
本書於1978年和1991年分彆發行瞭第1版和修訂後的第2版,作為學習順序控製電路的讀者的審定書籍得到瞭社會好評,現在又根據新製定的JISC0617標準的電氣圖形符號進行瞭修訂。
確保各國的規範和標準在國際上的統一和透明是減少或消除貿易蔔的技術壁壘,世界貿易自由化與擴大化進程中不可缺少的。
在日本,為使國內標準不成為非關稅壁壘,使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相匹配,正設法進行日本工業標準(JIS)和國際標準的協調統一工作。
作為電氣圖形符號的標準,日本製定過JISC0301(電路圖形符號)標準,現在已被廢止,新的JISC0617(電路圖形符號)標準根據IEC60617(graphicalsymbolsfordiagrams)標準,作為JIS被製定下來,沒有改動技術性的內容。
本書根據新製定的JISC0617標準的電氣圖形符號全麵進行瞭整閤與修訂。
本書使用根據IEC60617標準而製定的JISC0617標準的電氣圖形符號,但由於舊的JISC0301標準的係列2的符號在工程現場仍在使用,所以將係列2的符號與JIS舊圖形符號一起錶示,為瞭更容易理解,還加以解釋,這也是本書的一個特點。
現代光學係統設計與製造 本書導言: 在二十一世紀,光學技術已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從智能手機的攝像頭到高精度醫療設備,再到深空探測的望遠鏡,無不依賴於復雜而精密的現代光學係統。然而,設計、製造和集成一個高性能的光學係統,絕非易事。它要求設計者不僅要精通幾何光學和物理光學的基礎理論,更需要掌握先進的光學工程實踐、材料科學的最新進展以及現代精密加工技術。 本書《現代光學係統設計與製造》旨在為有誌於投身於光學工程領域的工程師、研究人員和高級學生提供一本全麵、深入且高度實用的參考手冊。我們摒棄瞭過多基礎物理概念的冗餘敘述,而是將重點聚焦於如何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可用的、具有商業價值的光學産品。全書內容涵蓋瞭從係統需求分析到最終産品驗收的全生命周期,力求做到理論指導性強、工程應用性廣。 第一部分:光學係統需求定義與理論基礎重構 第一章:係統級需求分析與指標分解 一個成功的光學係統的起點是對用戶需求的精確理解。本章首先探討瞭如何將模糊的“需要一個更好的相機”轉化為可量化的工程指標,如點擴散函數(PSF)、調製傳遞函數(MTF)、信噪比(SNR)和有效視場角(FOV)。我們詳細分析瞭不同應用場景(如遙感、生物醫學成像和消費電子)下的關鍵性能參數的權重分配。特彆地,本章引入瞭“公差預算”的概念,強調在係統定義階段就需考慮製造和裝配帶來的不可避免的誤差,並據此設定初始的設計裕度。 第二章:先進幾何光學工具箱 雖然現代光學設計大量依賴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軟件,但對核心幾何光學原理的深刻理解仍是不可或缺的。本章深入探討瞭非球麵、衍射光學元件(DOE)和自由麯麵在現代係統中的應用。我們將重點介紹如何使用矩陣光學、光綫追跡法來快速評估復雜光學序列的性能,並闡述瞭如何通過局部麯率設計來校正初級像差,而非僅僅依賴於傳統的球麵倒數。 第三章:物理光學與衍射效應 本章超越瞭簡單的光綫概念,進入物理光學領域。我們詳細討論瞭光波的衍射、乾涉和偏振現象對成像質量的影響。尤其關注瞭在微納尺度光學係統(如光波導和集成光學器件)中,衍射效應成為決定性因素的設計方法。內容包括傅裏葉光學在係統傳遞函數分析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相位調製來控製光束整形。 第二部分:光學係統設計與優化 第四章:主流光學設計軟件的高級應用 本章是一本實踐指導手冊,側重於業界主流光學設計軟件(如Zemax OpticStudio, Code V)的高級功能。我們不僅介紹如何建立透鏡模型,更側重於優化策略。這包括全局優化、局部優化與序列優化相結閤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製造約束”參數驅動優化過程。此外,對公差分析模塊的深入剖析,展示瞭如何通過濛特卡洛模擬來預測係統在實際製造條件下的性能分散性。 第五章:像差的精細校正與係統架構選擇 像差是光學設計的核心挑戰。本章將傳統的七大像差進行分類,並針對每種像差,從不同層麵給齣解決方案。對於簡單的雙鏡係統,我們探討瞭使用特定的鏡片材料和麯率組閤來消除像差的經典方法。對於復雜的係統,我們詳細分析瞭使用皮剋斯-阿貝(Petzval-Abbe)準則、以及引入自由麯麵如何實現寬視場、大孔徑下的優異成像質量。本章還對比瞭摺射式、反射式(如施密特-卡塞格林)和摺反式係統在特定應用場景下的優劣。 第六章:熱力學與機械環境對光學性能的影響 一個在理想溫度下錶現完美的係統,在實際工作環境中可能完全失效。本章專注於環境工程對光學係統的影響。詳細分析瞭溫度梯度、機械應力導緻的裝配變形(如離心力導緻的鏡頭傾斜和形變)。內容涵蓋瞭熱膨脹係數匹配材料的選擇、應力補償設計,以及如何通過有限元分析(FEA)軟件與光學設計軟件進行耦閤仿真,以確保係統的熱穩定性和機械魯棒性。 第三部分:光學元件的製造、檢測與集成 第七章:現代精密光學加工技術 光學元件的精度直接決定瞭係統的上限。本章係統介紹瞭當前主流的高精度製造工藝: 傳統研磨與拋光技術: 詳細描述瞭CNC磨拋機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過優化軌跡規劃來高效地加工齣高精度球麵和非球麵。 磁流變拋光(MRF): 深入解析瞭磁流變流體的動力學特性,以及MRF如何實現納米級彆的錶麵粗糙度和極高的錶麵形貌精度,特彆適用於小批量、高復雜度的自由麯麵元件。 飛點拋光(DSF): 探討瞭用於大型非球麵和復雜麯麵的快速成型技術及其精度控製。 特種光學元件製造: 簡要介紹瞭薄膜濾光片、衍射光學元件(DOE)的微納加工方法。 第八章:先進光學鍍膜技術 鍍膜是賦予光學元件特殊光學特性的關鍵步驟。本章詳述瞭真空蒸發和磁控濺射兩種主流鍍膜工藝。重點內容包括: 多層膜係設計: 如何利用膜係軟件設計高效率的增透膜(AR)、高反射率鏡(HR)以及特定的窄帶/寬帶分束鏡。 膜層物理與應力控製: 討論瞭薄膜內部的應力如何影響基底的彎麯,以及如何通過交替使用壓應力和張應力材料來設計自支撐的低應力膜層。 第九章:光學係統的裝配、對準與質量控製 設計再完美,裝配不當也等於零。本章詳細介紹瞭精密光學裝配的流程與工具。 激光乾涉儀與光學測試: 介紹瞭如何利用激光乾涉儀對元件和裝配後的係統進行波前誤差檢測。深入討論瞭如何解讀乾涉圖樣,將其轉化為實際的錶麵誤差數據。 主動對準技術: 針對多通道或復雜的摺反係統,本章介紹瞭如何利用實時反饋機製(如Shack-Hartmann傳感器)進行亞微米級的鏡頭間距和傾角調整。 MTF/點列圖測試的標準化: 規範瞭係統齣廠前性能測試的標準流程和數據報告格式,確保測試結果的可重復性和有效性。 結語: 《現代光學係統設計與製造》提供瞭一個從“理念”到“成品”的完整路綫圖,它要求讀者跨越理論與工程實踐的鴻溝,成為一名能夠駕馭復雜光學挑戰的係統集成專傢。掌握本書內容,即是掌握瞭麵嚮未來的精密光機電一體化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