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7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历年真题精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收录了广东省公务员考试新行测真题8套。针对每道试题,本书不仅提供详细的文字解析,更配有同步二维码视频讲解。同时,本书采用“单套题本+答案”的装订形式,这样的装订形式不仅便于进行全真演练,而且易于随身携带。
《中公版·2017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历年真题精解申论》真题是熟悉和准备一门考试的好材料,它可以告诉你这门考试是考什么,也可以从中检测出自身的薄弱之处。2017中公版《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历年真题精解·申论》就是您好的选择!本套试卷由多次参加公务员考试、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考试实战专家、研究专家和培训专家编写,从考生应考角度全面分析题型特点、命题思路及解答过程,使考生能够真正了解考试过程,快速提高成绩。本书每道真题均由中公名师讲解,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直击中公名师课堂。
增值服务:
中公移动自习室拓展知识学习+980元中公名师精讲课程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7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历年真题精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含2010—2016年8套广东省公务员行测真题,每套试卷配有“答案总览”和“真题精解”,每道试题配有视频讲解和文字解析。视频均由中公名师讲授,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直击名师课堂。文字解析则从考生应考角度全面分析历年真题的题型特点、命题思路及解答过程,从而帮助考生全面把握考试内容,有效备考。
《中公版·2017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历年真题精解申论》中包含2007年至2016年广东真题,2016年国家真题分省级、市级试卷,2016年上海真题分AB卷,本书共16套试卷。2007年至2009年广东真题只有答案没有解析,作为广东省命题趋势的参考。其他试卷均有详细的解题思路,手把手教考生读材料、选要点。本书每道真题均有中公名师进行讲解,考生只需扫描旁边的二维码即可收看。
目录
《中公版·2017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二维码版)》
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一类、二类)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一)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二)
2014年广东县级以上及珠三角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县级以上)
2012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1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精选)
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精选)
《中公版·2017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申论》
真题精解
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二)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一)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二)
201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一)
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三)
2012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6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省级)
2016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市级)
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A类)
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
真题精选
2009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08年上半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07年上半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精彩书摘
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一类、二类)
说明: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为一类(乡镇)和二类(县级)两套试卷,两卷总题量均为100道,但一类比二类少5道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多5道判断推理题,且两卷有部分题目不相同。此处以二类为基础,并补充了一类的不同题目,涵盖了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行测考试的所有试题和考点。
注意事项
这项测验共有五个部分,总时限为90分钟。
各部分不分别计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你参考以分配时间。
请在机读答题卡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涂写准考证号。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这对你获得成功非常重要:
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试题本上作任何记号。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放下铅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然后离开。
4.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一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5.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6.特别提醒你注意,涂写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严禁折叠答题卡!
7.考生可以在试题本的空白位置及草稿上进行演算。
这项测验要求你必须严格按照监考人员的指示去做,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题目(共20题):
一、选词填空:共10题。每道题给出一句(一段)话,但其中缺少一个或几个词,要求你从4个备选项中选出合适的1项来填补空缺,使之符合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1.创新的目的不是发论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科技的真功夫。让创新更紧密地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把创新实实在在地为新产品、新项目、新产业,是创新的要义所在。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发挥转变B.凸显催化
C.反映转换D.彰显转化
2.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将明礼知耻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同时,应古今中外礼仪礼教之精华,把明礼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新水平。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贯穿融汇B.贯彻融合
C.落实吸取D.实行继承
3.亚洲是全球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经济规模占世界的1/3,人口有40多亿,劳动力供给充足,后发优势明显,发展潜力远未。同时,亚洲大多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不高,地区发展水平很不平衡,还有7亿多人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开发艰难B.解放艰险
C.释放艰巨D.发挥困难
4.当你80岁时,只有你一个人静静对内心着自己的人生故事,其中为充实、有意义的那段,会被你们做出的一系列决定所填满。终,是选择了我们的人生。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诉说决定B.讲述塑造
C.叙述描绘D.描述修正
5.随着国际反腐合作深化,外逃腐败分子难逃的命运。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害群之马B.瓮中之鳖
C.井底之蛙D.涸辙之鲋
6.政府部门应该在社区治理中鼓励社区自治。假如政府部门在这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社区自治和政府管理的关系,那么,终所作出的决策就很可能会引发社会矛盾。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李代桃僵B.萧规曹随
C.越俎代庖D.广纳良言
7.一本好的社会科学著作,不仅应该做到于无声处听惊雷,在琐屑的生活细节中,而且应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借助作者的方法去检验生活和理解社会。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见微知著B.管中窥豹
C.一叶知秋D.洞若观火
8.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话的推广对于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点。但随着普通话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各地方言受到很大的冲击。一些汉语方言悄然发生变化,其发音、词汇不断向普通话靠拢;一些汉语方言甚至出现快速的状况。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无可厚非式微B.毋庸置疑衰微
C.显而易见衰减D.不言而喻衰败
9.有关取消全运会奖牌榜的消息成为既定事实之后,体育界对此的看法并不。取消了奖牌榜,竞技体育还有什么存在价值?类似的不解与怨艾,没有成为业界的主流声音,丝丝缕缕、不绝于耳。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同意如果仍然
B.一致一旦那就
C.统一虽然却也
D.成熟即便也是
10.社会保障研究可能,各国的制度特征可能,各个学科对社会保障的解读可能,但是社会保障力量的永恒话题说到底是要对不同国家、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背景下的平衡点位置作出解释。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千变万化千差万别千头万绪
B.千差万别千头万绪千变万化
C.千变万化千头万绪千差万别
D.千头万绪千差万别千变万化
二、阅读理解:共10题。每道题给出一段短文,短文后面有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4个备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1项。
11.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深化改革、推动创新,一方面离不开激发民智、汇聚民力,另一方面要发挥高端人才的关键作用。只有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择天下英才而用之,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努力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才能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夯实人才基础,为提升综合国力注入强大推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才是创新的一部分B.人才是创新的特点
C.人才是创新的关键D.人才是创新的原因
12.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重要的是两个转变,一是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第一个转变已接近完成,但第二个转变明显滞后,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模式尚未完全形成。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与两个转变不同步有很大关系。延续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效增长、实现由大到强的质的飞跃。
对这段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我国不少地方仍存在经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现象
B.两个转变同步进行可减少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
C.新常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现由大到强的质的飞跃
D.我国经济增速已经完成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13.扶贫,粗略地说,有两个责任主体。一个是党和政府,另一个是贫困户自身。后者的责任平时说得少,其实,要改变命运,自己不奋斗、不拼搏,怎么可能实现呢?政府可以开拓融资渠道、给技术支持、给创业就业环境,但具体怎么用好这些条件,离不开贫困户自身努力。政策再好,不伸手也够不着。当然,丧失劳动能力,实在伸不出手的,可以另当别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贫困户自身对脱贫的责任比党和政府的要轻
B.贫困户应积极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贫困的现状
C.党和政府应当要加强贫困户奋斗拼搏精神的教育工作
D.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应争取党和政府更多的帮助
14.从宏观调控看,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是精准把握稳增长与调结构平衡的优选择,这有助于我们在保持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前提下,既能实现稳就业的目标,又能促进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当务之急是做好处置预案和政策储备,加强相关的舆论引导、风险隔离和社会保障等配套工作,同时运用必要的金融工具,调整负债的期限结构,缓解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短期债务压力。只要处置得当,就不会演变为系统性风险。
与这段文字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促进结构调整取得进展的因素之一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B.运用必要的金融工具,调整负债的期限结构,有助于实现稳就业的目标
C.处置预案和政策储备可以缓解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短期债务压力
D.阻止系统性风险发生主要在于缓解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短期债务压力
前言/序言
精研时政热点,洞悉考试趋势——2017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与申论精解 拨开迷雾,直击核心——您的备考利器 2017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战鼓即将擂响。在这场关乎职业梦想的竞争中,科学高效的备考策略至关重要。如果您正为如何精准把握考试脉络、有效提升解题能力而苦恼,那么这套《2017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套装——历年真题精解行测+历年真题精解申论(套装2册)》将是您不可或缺的备考利器。它凝聚了多年考试研究的精华,以历年真题为基石,以“精解”为导向,旨在帮助广大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扎实的知识储备和最实用的应试技巧。 行测篇:逻辑推理的艺术,数据分析的智慧,言语理解的精妙 《历年真题精解行测》篇,聚焦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的核心要义。本篇教材深入剖析了行测考试的四大模块——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以及资料分析。 常识判断: 紧跟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前沿,系统梳理了2016年度至2017年初的最新时政热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法律、历史、地理等各个领域。我们不仅提供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讲解其出题角度和考察方式,帮助考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将零散的知识点转化为牢固的考点。教材通过大量精选的模拟题,引导考生掌握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是行测的重中之重。本篇教材重点突破词语理解、语句表达、片段阅读、逻辑填空、语序排列等各类题型。我们摒弃了繁琐的理论讲解,直接从真题入手,分析每一道题的命题意图、设题陷阱、以及最优解题思路。通过对词语辨析的深入讲解,帮助考生掌握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细微差别;通过对语句通顺、连贯的训练,培养考生对句子结构的敏感度;通过对片段阅读的精读精练,提升考生快速抓取关键信息、理清文章脉络的能力。尤其是在逻辑填空和语序排列方面,我们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代入法”、“排除法”、“语感法”等技巧,让考生在面对复杂选项时,也能游刃有余。 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是许多考生的“拦路虎”。本篇教材化繁为简,将复杂的数学公式和解题技巧转化为易于理解和掌握的步骤。我们精选了历年真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题型,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概率问题、数列问题、几何问题等,并对每一种题型都进行了“考点解析”、“解题技巧”、“典型例题”、“专项练习”等全方位的梳理。我们特别强调“速算巧算”的训练,引导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准确地得出答案。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考生,教材提供了“基础概念回顾”,帮助考生夯实基础,逐步提升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模块是考察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集中体现。本篇教材系统讲解了图形推理、数字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包括可能性推理和必然性推理)等题型。对于图形推理,我们总结了“元素组成”、“属性”、“数量”、“位置”、“运动”、“组合”、“对称”等多种分析方法,并辅以大量实例;对于数字推理,我们不仅讲解常见的等差、等比、分组、递推数列,还深入分析了奇偶、周期、平方、立方等特殊数列的规律;对于逻辑判断,我们详细阐述了“假言推理”、“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复合推理”等基本规则,并重点训练考生在可能性推理中识别“削弱”和“加强”的论证技巧。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是行测中最容易得分的部分。本篇教材强调“快、准、稳”的解题原则。我们深入分析了材料类型(文字、图表、综合)、数据指标(增长率、比重、指数、平均数等),并归纳了“首数法”、“尾数法”、“范围估算法”、“有效数字法”等一系列快速计算技巧。教材提供了大量的真题演练,并针对每一道题都提供了详细的计算过程和思路解析,帮助考生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方法,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申论篇:洞察民生百态,驾驭文字表达,制胜申论战场 《历年真题精解申论》篇,聚焦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科目的核心要求。本篇教材将申论的备考过程分解为“审题”、“素材”、“作答”三大关键环节,并针对每个环节提供系统性的指导。 审题技巧: 申论的首要环节是准确审题。本篇教材深入解析了申论题目的题型特征、命题角度、设问方式,以及如何从题干、材料、字数限制、时间要求等多方面精准把握作答任务。我们特别强调“关键词定位法”、“意图识别法”、“关联分析法”,帮助考生迅速锁定作答重点,避免跑题、偏题。教材提供了大量的真题题目,并对每道题进行了详细的审题指导,让考生在模拟实战中,熟练掌握审题要领。 素材积累与运用: 申论的灵魂在于素材。本篇教材引导考生如何从历年真题材料中提炼观点,如何从时政热点、社会现象、理论文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申论写作的“活水源头”。我们梳理了2016年度至2017年初的重点社会现象和民生议题,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创新驱动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全面二孩政策”、“网络安全”、“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分析,为考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同时,教材教授考生如何将素材进行分类、归纳、梳理,使其在写作时能够信手拈来,恰当运用。 作答方法与技巧: 申论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作答。本篇教材系统讲解了申论的各种文体,包括概括题、分析题、对策题、应用题(如宣传稿、讲话稿、报告等)以及综合性论述题。对于概括题,我们教授考生如何提炼要点,做到“简洁、准确、全面”;对于分析题,我们引导考生如何剖析问题成因,进行深入的逻辑分析;对于对策题,我们强调“针对性、可行性、创新性”,帮助考生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应用文写作,我们提供了各类文体的写作模板和注意事项。在论述题方面,教材强调“结构清晰、论证有力、语言流畅”,教授考生如何构建“总-分-总”的结构,如何运用恰当的论据支撑论点,如何使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历年真题精解: 本篇教材最大的亮点在于对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历年真题的深度精解。每一道真题都进行了“题目解析”、“题干分析”、“材料分析”、“参考答案”、“评分标准解读”、“失分点警示”等详细的讲解。通过对真题的反复研习,考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考试的命题思路、考察重点、以及高分作文的范例。这种“以题带练,以练促学”的方式,能够帮助考生更快地提升申论写作能力,掌握得分的“秘诀”。 为何选择这套教材? 权威性: 由资深公务员考试研究专家团队倾力打造,紧扣最新考试大纲和命题趋势,内容权威可靠。 针对性: 专注于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所有题目和讲解都紧密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和出题特点。 系统性: 将行测和申论两大科目进行全面覆盖,形成一套完整的备考体系,避免考生顾此失彼。 实战性: 以历年真题为核心,通过精解的方式,帮助考生掌握解题技巧,熟悉考试流程,提高实战能力。 易用性: 语言通俗易懂,逻辑清晰,排版合理,方便考生自主学习和复习。 备考的捷径,成功的起点 2017年,广东的公务员考试竞争依然激烈。在这场知识与智慧的较量中,选择一套优秀的教材,就是为自己铺设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这套《2017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套装——历年真题精解行测+历年真题精解申论(套装2册)》,将是您备考过程中最忠实、最有效的伙伴。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的启迪,是能力的锻造。立即行动,让这套教材助您在2017年的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脱颖而出,实现您的职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