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综观过去10年中国馆在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上的主题——瓦园、普通建筑、来此与中国相会、原初、山外山,这些关键词呈现的不仅是过去每届中国馆策展人根据双年展总主题做出的思考和回应,更是过去10年中国社会现象和文化焦点议题在建筑层面的写照,从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中国建筑师对诸如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日常与非寻常等社会议题的关注和思考,而这些思考和实践所产生的效应正在以丰富的态势塑造着中国的人文和社会景观。
今年,总策展人亚力杭德罗·阿拉维纳确定的主题为“前线报告”,意在关注建筑与普通人民生活的联系,让建筑设计回到服务于大众的重要轨道上。
我们欣喜地看到,此次中国馆以“平民设计、日用即道”为主题的展示,正是以质朴无华却又近乎诗意的方式,重回我们正在逝去的家园与乡土,寻找那些被遗忘在日常建造和寻常器物中的生活智慧和栖居理想。我们也相信,这是一次向国际建筑界发声、分享成功案例、传递中国建筑师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中探索、重建那些在现代化的大潮中渐行渐远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良好机会。
内容简介
《平民设计 日用即道 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是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读物。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展事,本届中国馆的主题“平民设计,日用即道”聚焦于日常生活的智慧,“平民设计”服从日用即道,关注“本地、节约与责任”,关注民族的传统、家国的环境。为此,中国馆策展人梁井宇先生选取了包括设计师马可、建筑师朱竞翔在内的九个参展人(组)集体发声,用自己多年的实践来阐述这一学术主题。
《平民设计 日用即道 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除了项目介绍、针对性访谈外,增加了“延伸阅读”单元。特别的内容编排使《平民设计 日用即道 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不仅是一本展览场刊,是一部了解当代中国建筑新浪潮的重要参考读本。
作者简介
左靖,策展人,乡村建设者,安徽大学农村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曾担任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艺术总监,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策展人。曾在国内外策划过多次当代艺术展览。
曾创刊并担任主编的系列丛书有《汉品》、《碧山》和《百工》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卷首 平面设计 日用即道
卷一 场域建筑
卷二 马克
卷三 众建筑
卷四 润建筑
卷五 宋群
卷六 王路
卷七 无界景观
卷八 朱竞翔
卷九 左靖
卷尾 延伸阅读
精彩书摘
本届中国馆参展团队有九位参展人和机构,由建筑师、景观建筑师、服装设计师及艺术家等不同身份构成,分别是(按英文名称字母顺序):场域建筑、马可、众建筑、润建筑、宋群、无界景观(谢晓英,童岩,黄海涛,瞿志)、王路、朱竞翔和左靖。
参展人作品围绕“平民设计,日用即道”的主题,内容涵盖“衣”“食”“住”三个部分,分布在中国馆室内和相邻的室外处女花园两个展区。
住
关于“住”的部分,展览分成“城”与“乡”两个区域。“城”展示的是北京大栅栏文保区杨梅竹斜街的改造项目。几位建筑师从各自的实践,反映旧城及棚户区改造所面临的普遍困难和风险。“乡”的区域则是建筑师、艺术家在不同地区的实践与观察,展现农村在巨变下的危机。
应当承认,我所观察到的城乡居住景象均不乐观。作为佛教徒,我知道事物的“成、住、坏、空”自有其因缘聚散的道理,没有什么可以永驻,好的不会,坏的也不会。事物发展到最坏时,可能像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就快到否极泰来的时候了。万物彼此关联,相互影响演化。推动事物向一个方向变化的因素累积到足够多时,变化就一定会发生。我虽不乐观,但也不悲观。建筑师是社会性的职业,他们不能总是消极地应对事物的变化,而是应该尝试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推动事物向良性方向发展。
“城”展出的是一个代表案例──大栅栏杨梅竹斜街项目。大栅栏是北京城中心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街区。虽然暂时躲过了盲目开发的洗劫,但必须面对棚户区的历史街区的保护、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地区商业服务的提升等等问题的考验,一直困难无解,暴露出拆迁与土地开发模式的诸多弊端。这是中国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这次展览要揭示的建筑“前线”之一。
场域建筑在大栅栏所推行的节点规划和软性实施的方式,避免了强制性的拆迁和成片建设的开发模式。在大栅栏杨梅竹斜街的试点改造中,场域建筑及无界景观两个团队的实践活动更是深入到与居民一对一的沟通。无界景观的花草堂项目在杂院的零散公共空间中引入立体种植,将互不往来的居民对共享杂院空间的争斗,改变为合作与共享的和睦邻里。众建筑则另辟蹊径,将事务所直接设立在大栅栏的胡同里。在没有客户的情况下,完成了首个内合院的建设。通过实际效果展示,获得当地居民委托……以上这些只是发生在大栅栏和杨梅竹斜街上的一小部分积极例子。负面的问题其实还很多,譬如社区组织建设缺乏、绅士化趋势、产权与使用权缺乏清晰保障、建筑的过度设计等等。大栅栏和杨梅竹斜街的发展依然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唤起更多的同行们继续思考与实践,在大栅栏和其他类似区域,时刻保持审慎的态度。
与此“城”相对的是更为复杂而广阔的农村建设问题。也是眼下更为硝烟弥漫的前线。城里的大多数建筑师,距离农村的居住与生产方式,时空上已非常遥远。传统农耕文明对维持地球生态环境平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凝结了人类的高度智慧,也是最值得我们中国人自豪的文明,却始终没有被高度重视。在现代农业与城镇化建设的双重夹击下,传统农村的面貌正在消失。传统建造形式与技艺遭遗弃,小农自然农耕经济几近摧毁。到我们能最终认识其价值时,恐怕为时已晚。
“救活农村也是救活自己”。拯救农村不是少数建筑师对单一农舍的改造、开发民宿和观光旅游这么简单。在农村脆弱的生态体系下,处理不当,这些外来的资本与游客对当地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可能多过积极的一面。
左靖的“另一种可能:乡镇建设”,“跳脱目前国内时髦的乡村建设风潮”,选择位于黔东南地区,比“村”高一级的的乡镇入手进行建设。不同于该地区丰富的传统村落、自然生态与乡土文化资源,乡镇已被较多侵蚀和破坏,“明显缺乏特色和吸引力”,反而容易开展建设。一方面,使“外来的资源在此集中和生发,同时,当地的资源不再流失或者外溢。最终使乡镇成为物质生产和消费、文化生产和消费的目的地”。另一方面,可以“严格控制不良资本进村,保护好村寨的自然生态和社区文脉,以及乡土文化的承袭与言传”。
结合过去几年的农村工作,左靖带来的另一个参展项目是关于民间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的“黟县百工”计划。伴随农耕文明的发达而兴盛的手工艺,不仅是一种比工业化量产更可持续的生产与经济模式,它还是人通过劳动获得与自然相处的智慧与满足、寻求自我解放的必由之路。农村传统木结构建筑既是一个不过时的生产经济,也是农民劳动价值与自我实现的途径。左靖与润建筑的“乡村建造学社”及其提出的木构改良方案意义也在于此。
……
前言/序言
百年来,我们追求现代化的初衷是为了每个人生活的尊严、福祉,以及民族群体的公平与文明。身处今日现代化的洪流巨浪当中,这始终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前线。
30年来,中国建筑界的前线即国家现代化的前线。然而疾行在前线的中国建筑师们无暇左顾右盼,唯有向前,凭此专注精神,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建筑与城市的奇观胜景。却较少留意我们的传统和日常生活。
这个展览关乎日久弥新的传统与设计。
为什么有些东西可以持久穿越历史照耀至今?大儒王艮认为这是因为它们共同遵循的“道”。这个道不是别的,就是日常生活的智慧。他称之为“日用即道”。这些可以持久的东西中蕴含古人的智慧,而若是在别处,可能已被遗忘或抛弃。日用即道指导我们如何持久地与自然相处,因为古人早就知道,他们的子孙不可能脱离大自然独立存在。古人生活的智慧既是我们今人找回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也是克服未来困难的指引。
“平民设计”服从日用即道。它并非试图用未来替代过去,而是对过去进行打磨之后,将之融入今天的生活;它不干涉,却是积极调解社群生活;它使设计成果可以被大多数人享用;它认为我们必须有节制、敢于担当责任,否则建筑学不会有光明的未来。
在此,让我们一道,与世界分享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忠诚信心。
平民设计 日用即道 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Daily Design Daily Tao 15th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Exhibition-la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平民设计 日用即道 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Daily Design Daily Tao 15th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Exhibition-la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
平民设计 日用即道 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Daily Design Daily Tao 15th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Exhibition-la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平民设计 日用即道 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Daily Design Daily Tao 15th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Exhibition-la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