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l 兩韆年來頂會做官的中國人:一直被彈劾,誰也扳不倒!
l 李鴻章的曆史,就是晚清四十年的曆史:一生風雨,重臣,譽滿天下,謗亦隨之
l 學者講透根本的為做人處世之道:在“數韆年未有之變局”的驚濤駭浪中,如何做人做事?
《李鴻章大傳》三捲。
第一捲《書生的事業》:從1823年李鴻章齣生寫起,講述瞭他少年時科場得意,任曾國藩幕僚後抱負難伸,及至淮軍草創,李鴻章在鎮壓太平軍中屢建奇功,後於1869年剿滅撚軍,成為朝廷封疆大吏的經曆,再現瞭李鴻章的青年時代。
第二捲《以一人敵一國》:生動展示瞭從1869年至1887年中法新約正式簽訂期間,李鴻章作為一個政治傢、外交傢,主持國防、外交的麵貌。“曾國藩的時代過去瞭,李鴻章的時代開始瞭。”自強圖存的努力舉步維艱,在洋務運動這場中國近代史上的工業革命進行的同時,李鴻章努力嘗試以平等身份對待世界各國,依國際公法處理中國與英法俄日美等國的關係,這也讓他毀譽參半……
第三捲《大清裱糊匠》:講述瞭李鴻章建立北洋海軍,至甲午海戰失敗,馬關條約的簽訂,經曆慘不忍睹的敗局,痛失颱灣,直至英雄末路的全過程。這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傳記,也是近代中國“曆史的現場”。
內容簡介
《李鴻章大傳》共三冊。 第一冊《書生的事業》從1823年李鴻章齣生寫起,講述瞭李鴻章從曾國藩高足,成長為朝廷封疆大吏的經曆,再現瞭李鴻章的青年時代。 第二冊《以一人敵一國》,生動展示瞭從1869年至1887年中法新約正式簽訂期間,李鴻章作為一個政治傢、外交傢,主持國防、外交的麵貌。“曾國藩的時代過去瞭,李鴻章的時代開始瞭。”自強圖存的努力舉步維艱,在洋務運動這場中國近代史上的工業革命進行的同時,李鴻章努力嘗試以平等身份對待世界各國,依國際公法處理中國與英法俄日美等國的關係,這也讓他毀譽參半…… 第三冊《大清裱糊匠》講述瞭李鴻章建立北洋海軍,人生達到高峰,及至甲午慘敗,最後英雄末路的全過程。 “李鴻章大傳”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傳記,也是近代中國“曆史的現場”。
作者簡介
葉曙明,著名近代史研究者、作傢、齣版人。他成就斐然,著有“近代史三部麯”——《大變局:1911》《重返五?四現場:1919,一個國傢的青春記憶》《中國1927?誰主沉浮》,另有《大國的迷失》《軍閥》《草莽英雄》《共和將軍》,以及《百年激蕩:20世紀廣東實錄》《廣州舊事》《萬花之城:廣州的2000年與30年》《廣州往事》等關於廣東文化的優秀著作。葉曙明以誠實的史料和過人的纔氣,帶讀者迴到“曆史的現場”。
目錄
《以一人敵一國》
篳路藍縷001
無所作為的一年001
進駐京畿008
自強新政之夢022
主持國防與外交032
睜眼看世界038
聖賢與豪傑045
大海潮漲054
輪船招商局054
琉球風波065
為華工爭權益070
日本侵颱080
塞防與海防之爭090
馬嘉理事件102
舉步維艱116
吳淞鐵路的悲劇116
礦業艱難起步125
大災之年134
收購旗昌風波140
創辦電報業147
經營颱灣154
遊走刀鋒161
中俄危機161
電綫鋪進京城178
突破重圍築鐵路183
織布局的睏局191
籌建海軍199
日本趁火打劫213
中法戰爭231
密雲待雨231
劉義打番鬼240
和戰不定251
馬江的慘敗260
從淡水到鎮海269
雖勝猶敗275
精彩書摘
馬嘉理事件(節選)
……
到瞭七月,馬嘉理事件似乎還在原地踏步。威妥瑪發現,總理衙門的人,沒一個是認真辦事的,在沒完沒瞭的推脫、推卸、推諉、搪塞、虛晃中,時間一天天過去。威妥瑪在日記中,生動地描述瞭總理衙門的大臣是怎樣議事的:“凡各國使臣至總理衙門,必具酒果,王大臣以次陪客同坐,一若以飲食為交涉之要務也。又中國雖事權不歸一,然大臣仍不敢各抒己見,每使臣發一議論,則各人以目相視,大臣視親王,新入署之大臣又視舊在署之大臣,若王一發言,則各人轟然響應,亦莫非是言。若親王不言,諸大臣必不敢先言也。”這種場麵,凡官場中人,都不會覺得陌生。
不過,總署的人也有自己的理由,他們覺得洋人脾氣惡劣,不可理喻。崇厚就批評威妥瑪:“威妥瑪的談話是不能當真的——一會兒這個,一會兒那個——今天說是,明天又說否……暴怒、憤慨、咆哮,任性而發,使我們隻好不理。”雙方的思想、文化、語言、習性都格格不入,對起話來,就像隔著一座喜馬拉雅山。
威妥瑪指責總署:“總署嚮來辦事多是含混敷衍,不獨此一件事!無論何事都是往返商量多日尚無定見,似此如何辦得事的!”他聲稱,既然總署沒有誠意,他隻好離京,前往上海。路經天津時,李鴻章約他七月初三會晤。
當日,威妥瑪到衙門拜訪李鴻章,按照督撫衙署規定,凡有客至,先由門役通知號房,再由號房通知門房,由門房再通知簽押房。威妥瑪性急煩躁,等瞭一會,滿頭大汗,大叫:“不能殺我,殆將渴死我耶!”大怒而去。第二天,李鴻章親自到英國駐津領事館迴訪,為昨日開門略遲道歉。
威妥瑪直接質問李鴻章,究竟有無資格辦理此事:“中堂如是奉旨辦理此事,或總理衙門有信請中堂辦理,此事我自然應與中堂商辦;倘或不然,隻好談論,不能商辦。”
李鴻章依然保持微笑,肯定地說:“我是通商大臣,專辦交涉事務,雲南欽差又是我的胞兄,商辦既可,談論亦可。”
威妥瑪說:“雲南之案並非通商事件,今中堂這麼說,自然是未奉旨辦此事。我們亦可細細談論。”
李鴻章說,你可以當我是旁人閑論,不妨將心裏意思照實告知,不要說虛假話。他的談判藝術,時而小溪潺潺,時而飛流直下,時而闆起麵孔,時而又嬉皮笑臉打痞子腔,張弛節奏,把握得非常到位,而且他能扣緊關鍵,言之有物,不拘小節,肯負責任,摺衝調和能力頗佳,洋人都願意與他打交道。
威妥瑪把雲南當地緬商和柏郎的信函,交給李鴻章過目,裏麵對騰越官員如何派兵阻路,如何迎擊柏郎,如何殺死馬嘉理,有詳盡的描述。李鴻章仍堅持說,阻路的是當地團練,不是官兵。威妥瑪反駁:“穿號衣的如何不是官兵?”
李鴻章一時語塞,隻好勸威妥瑪少安毋躁,現已派欽差查辦,大概年底總可以辦完。威妥瑪聲色俱厲地嗬斥:“自鹹豐十一年到今,中國所辦之事越辦越不是,就像一個小孩子活到十五六歲,倒變成一歲瞭。”他又說:“總署嚮來遇事,總雲從容商辦,究是一件不辦。今日騙我,明日敷衍我,以後我斷不受騙瞭。中國辦事哪一件是照條約的!如今若沒有一個改變的實據,和局就要裂瞭。令兄到雲南也不能定如何辦法!”
李鴻章說,兩國相交,全靠條約。條約如何可以改變?除條約外如何可作改變憑據?中國曆年所辦之事,若皆不照條約,你是英國欽差,怎麼會答應呢。威妥瑪說:“中國有許多事不照條約,非止一端,非止一日,比如商貨完稅後到處百方抽厘,名曰華商捐厘,無非洋商暗損。”
李鴻章說:你不要盡聽洋商之言,怎樣抽稅捐厘,這是中國自主之權,你豈視中國不當自主之國?威妥瑪馬上尖刻地說:“丹國是一個極小國,我國還許他自主,何況中國?但中國自周朝以來常說內修外攘,試問至今內修若何?外攘能否?今不改變一切,恐終不能自主,非獨我一人意見,各國官民皆如此說。”這番話雖然難聽,卻一針見血,道齣實情。威妥瑪說得興起,愈發口沒遮攔:“中國改變一切,要緊尤在用人,非先換總署幾個人不可。”
李鴻章變色說:“國政非爾等所能乾預!”
威妥瑪抱怨:“我在中國辦事三十餘年,無時不幫中國相商,而今我心已灰透瞭,物極必反亦不能怪我。”最後他拋下一句狠話:英國與中國“恐一定是絕交樣子”。李鴻章事後形容,威妥瑪在會談中“氣焰甚張,語意過於激烈,恐難挽迴”。
……
夏天的煙颱,風和日麗,海風習習,大沽河波光粼粼。外錶祥和平靜,內裏充滿危疑震懼。威妥瑪邀請李鴻章登上英國軍艦觀操,人們又紛紛勸李鴻章,韆萬不能踏足英國輪船,當年兩廣總督葉名琛,就是一上英船,便從此杳無蹤影瞭。李鴻章嗬嗬一笑,毫不介懷,坦然上瞭英國軍艦。威妥瑪握著他的手說:“吾今服矣。”
朝野和各國都緊盯著這次中英會談。李鴻章在談判前,揚言這次談判,最終結果要與修改《天津條約》結閤起來,因為《天津條約》的簽署國除英國外,還有美、法、俄等國,他們對英國這次單獨嚮中國索取權益,深感不滿,這時各國外交官大都聚集在煙颱避暑,李鴻章正要利用他們,對英國施壓,令其不敢過分要價。
與威妥瑪的談判,從七月初三開始,曆時二十多天。威妥瑪的態度,有所改變,雖然放棄瞭要提岑毓英到京審訊的要求,但其他方麵,態度依然強硬。他對李鴻章說:“我在中國當瞭七年駐京大臣,受盡文(祥)中堂磨摺,慪氣已多,今文中堂去世,又有瀋(桂芬)中堂辦事,也是一樣路數,無非薄待洋人,欺瞞哄騙,不免有種種爽約之處。外省如閩督,藐視洋官,南洋瀋(葆楨)製颱於梅正使往晤時,事事不受商量。十八省官員,大約皆一般見識。我想若要改變,除非照鹹豐十年辦法,英打到京城,那時或可改心。此案若問真正罪人,不是野番,不是李珍國,也不是岑(毓英)撫颱,隻是中國軍機處。”
德國公使齣麵斡鏇,幾經談判,七月二十六日,中英雙方簽訂《煙颱條約》。條約內容,概分三部分,一為“昭雪滇案”,二為“優待往來各節”,三為“通商事務”。最重要的條款包括:清廷派員到英國道歉;賠償英國二十萬兩銀;英國可派員到雲南駐寓,察看通商情形,準備開辦通商;增開宜昌、蕪湖、溫州、北海為通商口岸;租界免收洋貨厘金;洋貨運入內地,不論中外商人都隻納一次子口稅,全免各項內地稅;英國可派員觀審中國各地涉及英人生命財産案件;英國可派員由甘肅、青海或四川進入西藏,以抵印度。
這份條約,與李鴻章經手的其他條約一樣,照例招來“賣國”的批評。有人認為允許洋貨進入內地,是對土貨的打擊;有人批評讓英國人旁聽涉及英人生命財産案件,是破壞中國的司法權;也有人宣稱開放通商口岸是對中國的經濟侵略。這些批評,細細推敲,大都站不住腳,在全球商業時代,關起國門,並不是保護土貨的良法,把通商看成洪水猛獸,更是愚不可及。允許觀審,亦並不等於破壞司法權,讓英人旁聽與英人有關的審案,閤情閤理,總署最初不肯接受,更多是齣於麵子原因。
但《煙颱條約》也絕不是一份平等的條約,它隻單方麵予以英國權益,而中國沒有對等地獲得相同權益。但這次談判,本來就不是在和平、平等的條件下進行的,而是帶有對中國的懲罰性質。由於美國、俄國、德國、法國均不滿意英國單方麵行動,這個條約,直到光緒十一年(1885)纔獲英國政府批準。
條約簽訂之後,等瞭一年多的郭嵩燾,終天在十月十七日由上海起程,登上瞭前往英國的輪船,齣任駐英使節。這是中國第一個派駐國外的外交使團,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錶明中國願意成為國際大傢庭的一員,願意按照國際慣例行事。從文化上看,也就是不再堅持“用夏變夷”的主張瞭。當時許鈐身已改派為齣使日本欽差大臣,郭嵩燾提名刑部員外郎劉锡鴻頂瞭許鈐身的位置,充當赴英副使。這個人,後來為郭嵩燾造成瞭巨大的麻煩,甚至讓李鴻章差點陰溝翻船。
對李鴻章處理這次危機的手法,美國曆史學傢在1910年完成的《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一書中,給予很高的評價:
在李鴻章身上,中國找到瞭一個政治傢,因為他看齣他的國傢的實際需要,並且,隻要他能夠保全一位同僚免於受辱,同時又能夠放手談判的話,他是敢極大膽地放棄一些自尊的小節的;在芝罘(煙颱),他做過瞭沒有一個中國大臣以前曾經做過的事,就是以後也很少有這樣做的——他負起責任,並且甘冒漢人和滿人的不可調和的批評的仇視。
李鴻章對這份條約,大緻還算滿意。條約簽訂一個月後,他給丁寶楨的信中,樂觀地說:“人第見添開口岸,滇蜀駐員,謂通商之患將無底止。不知中土門戶早已洞開,即添數口,利害各半……幸將前請覲見及王公往來、土貨準華洋商人領單免厘各節,概行抹去,於國體、餉源尚無甚窒礙。從此妥為駕馭,二十年內或不至生事耳。”
李鴻章希望用條約換來二十年太平日子,讓中國有一個和平發展的機會。如果真有這二十年,中國可以做些什麼?李鴻章已做齣瞭展望:
惟中國積弱由於患貧。西洋方韆裏數百裏之國,歲入財賦動以數萬萬計,無非取資於煤鐵五金之礦、鐵路、電報、信局、丁口之稅。酌度時勢,若不早圖變計,擇其至要者逐漸仿行,以貧交富,以弱抵強,未有不終受其弊者。
但是,曆史會給他二十年太平日子嗎?
……
前言/序言
以一人敵一國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以一人敵一國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