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总要有一次巅峰:斗诗趣谈

一辈子总要有一次巅峰:斗诗趣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馥旻 著
图书标签:
  • 诗词
  • 对联
  • 传统文化
  • 趣味文化
  • 文化史
  • 文学
  • 雅趣
  • 人生感悟
  • 斗诗
  • 诗词鉴赏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38599633
版次:1
商品编码:11946173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字数:24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原来李白是为了撕崔颢才有了《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智斗杨国忠,也曾七步成诗,秒杀曹植;

张继一首《枫桥夜泊》,欧阳修来找“茬”,白居易、温庭筠纷纷立诗为证为哪般;

李商隐竟然是个“情圣”,一首《无题》珠玉在前,晏殊苦思冥想为夺魁

到底是谁让《忆江南》深入人心?刘禹锡、温庭筠、李煜你争我夺

……

读完这本书,也许你会感慨,没想到李白是这样的李白,杜甫是这样的杜甫……作者从史出发,真实还原了“案发”现场,再现了文人墨客心中的温柔与缱绻,家国与天下。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从新的角度帮我们了解诗词背景的书,捕捉并还原当年文人墨客“斗文”的心理。
  王勃在滕王阁大放异彩、李白崔颢为一幢亭子开撕、苏轼佛印你争我夺激情四射……每首诗背后都有一段历史,作者将这些一千多年前的“文青们”有血有肉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拂拭诗词歌赋中的繁华与苍凉,为读者们展现了诗人雅客们的风度与情怀,也让我们看见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气魄与斗志。

作者简介

  李馥旻,女,一位热爱文学的语文老师,对历史颇有研究,文字细腻又不失风趣,曾著有《如你,低到尘埃,却开出花来——张爱玲传》等作品。

目录

01 酒楼上的“刀光剑影” … 001
02 诸葛亮送给周瑜的见面礼 … 006
03 “凤凰台”叫板“黄鹤楼” … 011
04 一举成名的王勃 … 016
05 王琪比晏殊了得 … 021
06 把一群人玩得团团转的苏大学士 … 025
07 钱起叫板郎士元 … 031
08 爱跟老婆较劲的赵明诚 … 036
09 王安石,一山还有一山高(上) … 041
10 王安石,一山还有一山高(下) … 046
11 龙门夺袍的宋之问 … 051
12 谭意歌巾帼不让须眉 … 056
13 命悬一线的弈棋高手贾玄 … 061
14 智高一筹的佛印 … 065
15 李白是杜甫的偶像 … 071
16 “语不惊人死不休” … 076
17 舌战群儒的人生大赢家黄山谷 … 080
18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三都赋》 … 084
19 这个徐文长疯得有趣(上) … 089
20 这个徐文长疯得有趣(下) … 094
21 李端真是名利双收 … 099
22 能说会道的纪晓岚(上) … 104
23 能说会道的纪晓岚(下) … 109
24 凭一句诗成名的谢大才女 … 114
25 看诸葛亮怎样抵挡唇枪舌剑 … 119
26 徐达赢了朱元璋之后 … 124
27 谁说“居大不易”? … 128
28 才高八斗的杨大年 … 133
29 千古一个“悯农诗人” … 137
30 蔡文姬的千古绝响 … 141
31 最刻苦的诗人贾岛 … 146
32 “大风”对“垓下”的千古一笑 … 151
33 比曹操聪明的人 … 156
34 世外高人骆宾王 … 161
35 好一个风尘女,名人作品也敢改 … 166
36 让后人争论不休的《枫桥夜泊》 … 171
37 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张三影 … 175
38 关于项羽之死的文人之争 … 179
39 赢了曹植的寇准 … 183
40 孟浩然才是岳阳楼的第一个伯乐 … 188
41 曹雪芹为女人著书立说 … 193
42 写得最缠绵悱恻的悼亡诗 … 199
43 难道老天爷也妒忌李贺? … 204
44 叛逆柳永,“奉旨填词” … 209
45 “压倒江南十八州”的赵南星 … 214
46 赛过男人的苏小妹(上) … 219
47 赛过男人的苏小妹(下) … 225
48 严蕊,太出众也不好 … 230
49 写出“天下第一长联”的钟耘舫 … 235
50 李商隐最得意的无题诗 … 240
51 萧翼赢了 … 244
52 名不虚传的“词中老杜”姜夔 … 248
53 李群玉用对子说事儿 … 253
54 谁能比“米颠”更颠? … 258
55 谁让《忆江南》深入人心 … 263
56 一诗成名的杜秋娘 … 267
57 “豪言壮语”的杜审言 … 271
58 遭舅舅妒忌的刘希夷 … 274
59 二王争夺最牛《凉州词》 … 278
60 李季兰“调戏”刘长卿 … 282
61 谁都没有陆羽会辨水 … 286
62 成绩最好的薛逢却输了 … 290
63 万众瞩目的鹅湖之辩 … 294

精彩书摘

  让后人争论不休的《枫桥夜泊》
  近代有名的文人朱自清认为,古诗中写得最好的诗歌,最后一句都是否定句,并且大多数有一个“不”字。比如“西出阳关无故人”“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岸猿声啼不住”“玉颜不及寒鸦色”“醉卧沙场君莫笑”“春风不度玉门关”“不知何处吹芦管”“商女不知亡国恨”这八句写得最好的诗句,最后一句都是否定句。所以,要想把诗写好,最后一句用否定句可能更容易出名。这话说得不全对,因为张继就是打破套路的人,他的《枫桥夜泊》不也照样出名?
  在人才济济的唐代,张继名声不算大,他没有李白飘逸,没有杜甫沉稳,也没有王昌龄“七绝圣手”的雅称,可以说,张继只是个小诗人,被文学史上的巨擘淹没了。而且,关于张继的生平事迹很少,他年轻时都做了什么事,写了什么诗,谁都无法说得清楚明白。
  这一年,张继孤零零地一个人来到了苏州。这天晚上,路过寒山寺,张继辗转难眠。可能是怀念家乡了,也可能有点感慨他这辈子的平庸。反正张继是睡不着了,于是他搭着小船夜游。没想到夜游寒山寺后,就不得了了!
  也不知道是什么魔力,让张继突然灵感爆发,忍不住出口成诗。兴许是看着黑乎乎的江景和浓雾笼罩的夜空,一时伤感,
  所以突然吟了起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能作出这样的诗,他在茫茫的黑暗里显得异常兴奋,还把这首诗记了下来。他兴奋地想:说不定以后别人问起我最得意的作品时,我可以把这首《枫桥夜泊》亮出来,闪瞎对方的眼睛!
  张继知道这首诗写得好,可是万万没想到它的影响力会这么大,因为不久后,他在洪州当差的时候,就不幸去世了。他的好朋友刘长卿大哭了一场,还写了首《哭张员外继》悼念张继。
  之后,文学界就炸了锅,因为看过《枫桥夜泊》的人都说:“太神了!这是唐诗的典范啊!”有人评价说:“全诗就是一个‘愁’字啊!张继真是写诗的高手,诗的前两句充满着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各种意象,就是一幅非常具体的半夜江景嘛!还有后两句写的城、寺、船、钟声这些景物,马上给全诗营造出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太美了!写得太好了!而且,张继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不是随便挑一些景物来写的,而是别出心裁,让景物一静一动、一明一暗相互衬托,这就与诗人的心情前后呼应,融为一体了。把景物和人写得这么有默契,张继这首诗,绝对是精彩,当然能一下子就从众多诗歌中脱颖而出。”
  到了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就不高兴了。人人都说他张继的《枫桥夜泊》绝了,他欧阳修偏偏要来找出其中的毛病。欧阳修说:“‘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话说大半夜游寒山寺,还能听到钟声响起,毛病就出在这里!谁都知道,三更的时候不是寺院打钟的时间,半夜听到钟声是不可能的。所以,张继虽然写得好,但是与事实不符合,不能太过推崇这首诗,不然会误导孩子的!”
  有人说有毛病,就有人来反驳,不同意欧阳修说法的大有人在。很多人都摆出证据来,说张继没写错,力挺偶像。就像于鹄就有诗说:“定知别往宫中伴,遥听维山半夜钟。”还有白居易也有诗为证:“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还有皇甫冉诗说:
  “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温庭筠诗说:“悠然旅思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谁说半夜不能听到钟声的,明明这些唐代诗人都听到了!
  更绝的是,秦观的女婿范元实还从《南史》里翻来覆去地找,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找到可靠的史料记载。范元实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半夜有钟声!”要知道,《南史》是中国“二十四史”之一,是最权威的史料典籍。既然权威都这样说了,他欧阳修就不能找碴!
  后来,那本很出名的《诗薮》也来参一脚,说:“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诗流借景立言,唯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胡应麟说得好,何必管他半夜有没有钟声,只要诗写得好,就不用再计较了。而且,张继那天晚上是不是真的听到钟声,谁知道呢?他说听到了,我们就信他吧。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匪夷所思的传说。据说,唐武宗喜欢张继的《枫桥夜泊》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他下令让京城的第一石匠吕天方做一块刻着《枫桥夜泊》的诗碑,还说了:“以后朕升天到天宫享乐,也要带上这块石碑,朕要每天都欣赏,而且只能朕一个人欣赏!”不仅如此,唐武宗还堂而皇之昭告天下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只属于朕一个人的,如果有谁敢私底下刻录石碑,朕一定不会饶了他!这样的人等同乱臣贼子,朕一定要他遭天谴,不得好死!”
  没想到一首诗、一块石碑,竟然让唐武宗这样大动肝火,说出了这么毒的诅咒。这首诗到底有什么魔力,竟然能让堂堂一国皇帝这么痴迷?听说,唐武宗驾崩后,这块石碑就跟武宗一起长眠地下了。
  张继这一辈子值了,作为一个小诗人,能写出这么一首各个时代的文人墨客都争相讨论的作品,还流传到日本等很多国家,实在是难得。
  ……

前言/序言


一生悬墨,巅峰逐歌 在浩瀚的文学星河中,诗歌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深邃的意境,承载着人类最细腻的情感与最宏大的想象。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以笔为剑,以诗为舟,在文字的海洋中劈波斩浪,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本书并非简单的诗歌鉴赏,更不是枯燥的诗史梳理,而是以一种轻松、幽默、充满人情味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诗歌的灵魂深处,去感受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智慧光芒的“诗歌巅峰时刻”。 本书的主旨在于探索,在每一个时代,总会有那么一些杰出的诗人,他们以非凡的才华和敏锐的洞察力,创作出超越时代的绝世佳作,引领着诗歌的潮流,甚至影响了历史的进程。这些作品,如同人生中的一次次巅峰体验,既有登顶的壮丽,也有攀登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我们并非要寻觅一个绝对的、唯一的“巅峰”,而是要发现那些在特定时期、特定情境下,所展现出的诗歌的极致魅力。 本书的叙事将围绕着一系列精选的诗歌作品展开。每一章都聚焦于一位或几位代表性的诗人,以及他们创作生涯中的标志性作品。我们将从这些诗歌的诞生背景入手,深入剖析其创作的动机、灵感来源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这不仅仅是对诗歌内容的解读,更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探寻,对时代精神的捕捉。 例如,在谈及李白时,我们不会止步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阔,我们会去探寻这位“诗仙”是如何在盛唐的繁华与开放中,孕育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情怀。我们会分析他为何能在醉酒之后,写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与浪漫,以及他诗歌中那份超然物外的洒脱,是如何成为无数后人心中的精神寄托。本书会尝试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去描绘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如何在人生的跌宕起伏中,将他的情感与想象力推向极致。 又比如,在审视杜甫时,我们将深入探究这位“诗圣”如何将个人的悲欢离合与家国的兴衰紧密相连。他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并非仅仅是愤世嫉俗的控诉,更是时代巨变的真实写照。我们将细致地解读他如何用“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才华,记录下安史之乱的疮痍,以及在困顿潦倒中,依然保持着对苍生疾苦的深切关怀。我们会从他的诗歌中,看到一个文人的担当与风骨,以及他在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时,内心那份难以言说的痛楚与坚韧。 除了这些家喻户晓的巨匠,本书还将目光投向那些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同样留下耀眼诗篇的作者。我们会探讨南北朝时期,那些在乱世中写下《木兰辞》的无名氏,他们是如何用朴素的语言,勾勒出巾帼英雄的传奇。我们会回溯汉乐府,那些源自民间、质朴动人的歌谣,它们又是如何成为时代最真实的镜子。我们也会涉足唐诗之外的宋词,去体会苏轼的旷达与豪放,辛弃疾的壮志未酬与爱国情怀,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式的坚守。 本书并非一味地罗列诗歌,更注重在诗歌与生活、诗歌与历史、诗歌与情感之间的联系。我们将尝试用现代人的视角,去理解古人的情怀,去感受诗歌穿越时空的魅力。例如,当我们在阅读白居易的《长恨歌》时,我们会去思考,为何一段帝妃的爱情故事,能够引发如此广泛的共鸣,其背后折射出的,是怎样的普世情感?当我们在品味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我们会去反思,在喧嚣的尘世中,那种对宁静田园的向往,是否依然是我们内心深处渴望的诗意栖居? 在解读诗歌时,本书将避免使用过于晦涩的学术术语,而是力求语言生动、通俗易懂,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都能轻松领略诗歌的魅力。我们相信,诗歌并非高高在上的艺术,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精神食粮。因此,本书会穿插一些与诗歌相关的趣闻轶事,那些诗人之间有趣的互动,创作过程中的灵光乍现,以及诗歌在历史上传播和演变的故事,都将为本书增添不少趣味性。 例如,我们会讲述杜甫与李白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一同游历,一同唱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也展现了文人之间惺惺相惜的动人画面。我们会分享王之涣和高适在《凉州词》和《燕歌行》创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灵感碰撞。我们还会挖掘一些关于诗歌创作的“小故事”,比如某些诗句的得来,可能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遇,或是诗人一次突发的感慨。这些“花絮”能帮助读者更立体地认识诗人,也让诗歌的解读更加有趣。 此外,本书还将探讨诗歌的“巅峰”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这不仅仅是天赋的展现,更是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对情感深刻独到的体悟,以及对语言精雕细琢的锤炼。我们会分析那些“神来之笔”,是如何在反复推敲中孕育而出,那些流传千古的名句,又是如何凝聚了诗人无数的心血。我们会强调,即使是看似信手拈来的佳句,背后往往也隐藏着诗人深厚的功力。 本书还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通过阅读这些诗歌的“巅峰时刻”,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反思自身的人生。诗歌中的豪情壮志,可以激励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诗歌中的深沉情感,可以让我们更加珍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诗歌中的智慧哲思,可以帮助我们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它鼓励读者去发现自己生活中的“诗意”,去感受那些同样值得被铭记的“巅峰时刻”,无论是在事业上的成就,情感上的升华,还是精神上的顿悟。 总而言之,《一生悬墨,巅峰逐歌》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次穿越时空的诗歌之旅。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窥见中华文化的璀璨星空,感受古代诗人不朽的才情。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爱上诗歌,理解诗歌,并从诗歌中获得力量与启迪,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生一次的巅峰”。这本书将以一种温情而又不失深刻的方式,引领读者走进诗歌的殿堂,去聆听那些永恒的绝唱,去感悟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诗歌巅峰”。它将是一场关于诗歌、关于人生、关于情感的深度对话,一次真正能够触动心灵的文学探索。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学习诗词,与其死记硬背,不如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这本《一辈子总要有一次巅峰:斗诗趣谈》恰好提供了这样的一个视角。我曾尝试阅读一些古诗词赏析,但很多时候感觉过于学术化,离我的生活有些遥远。而“趣谈”这两个字,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亲切感和趣味性。我希望它能用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将那些原本可能显得枯燥的诗词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比如,通过一个个“斗诗”的场景,来展现诗人之间的互动、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在创作时面临的挑战和灵感来源。我设想,书中可能会描绘一些戏剧性的情节,比如两位诗人为了一个题目绞尽脑汁,或者因为一首诗而结下深厚的友谊,甚至因此改变人生的轨迹。这种叙事性的解读方式,远比单纯的注解更能打动人,也能让我更容易地记住那些诗句,并理解它们在当时语境下的意义。我渴望通过这本书,找到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去亲近古诗词,去感受它们穿越时空的魅力。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我了,那种水墨晕染的意境,配合着遒劲的字体,瞬间勾起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我一直对那些流传千古的诗词有着莫名的情怀,总觉得它们蕴含着作者当时的情感、时代的印记,甚至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智慧。而“斗诗”这个词,更是充满了江湖侠气和智力较量的画面感。我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出古代文人墨客们,在酒酣耳热之际,出口成章,你来我往,那种风雅而又激烈的场面。这本书似乎能让我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样的氛围,去体会诗人们的才情横溢,以及他们如何在诗词的较量中展现智慧与风骨。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带我领略那些经典的诗歌,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甚至能够从这些“斗诗”的细节中,窥探到作者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想,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诗歌的,更是关于人生的态度,关于如何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激发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次“巅峰”时刻。

评分

说实话,我平常并不算是特别“文艺”的人,对于古诗词,更多的是停留在课本上的记忆,觉得有些遥远和高深。但是,“一辈子总要有一次巅峰”这个标题,让我感到很共鸣。它似乎在暗示,无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生活中总会有一些闪光点,一些值得我们去追求和实现的“巅峰”。而“斗诗趣谈”又让我觉得,即便是最简单的诗词,也可以玩出花样,充满乐趣。我好奇书中会如何将这两种元素结合起来。是会讲述那些流传千古的诗歌创作背后的故事?还是会介绍一些不为人知的诗坛轶事?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看到,原来诗歌并非只是阳春白雪,它也可以充满烟火气,充满人生的智慧和趣味。也许,通过这些“斗诗”的故事,我能从中领悟到一些关于如何面对生活挑战,如何寻找属于自己“巅峰”的启示。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趣切入点,让我觉得学习和欣赏诗词,也可以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在于它能否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那些耳熟能详的诗歌。我一直认为,伟大的作品背后,一定有与之匹配的伟大经历和思想。而“斗诗”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性和张力。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智慧、情感和个人修养的比拼。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挖掘那些“斗诗”事件背后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参与其中的诗人们的内心世界。我想看到,他们是如何在特定的情境下,激发创作的灵感,又是如何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甚至是政治立场。这不仅仅是对诗歌本身的赏析,更是对那个时代精神风貌的一种解读。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带我领略,那些看似寻常的诗句,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匠心独运,又承载着怎样的人生况味。如果能通过这些“斗诗”的趣谈,让我对中国的诗歌传统有了更深刻、更生动的认识,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是纸上的文字了。

评分

我被这本书的标题深深吸引了,因为它触及了一个非常普遍的人生主题——追求卓越,实现自我价值。而“斗诗趣谈”则为这个宏大的主题,提供了一个具体而又充满诗意的载体。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通过讲述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诗歌对决,来展现诗人之间激烈的思想碰撞和才华比拼。这些“斗诗”或许发生在文人雅集,或许发生在宫廷之中,甚至可能在战场之上。我期待从中看到,诗人们是如何在压力之下,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又如何在字里行间展现他们的智慧、幽默和哲学思考。这本书的“趣谈”二字,也让我对内容充满期待,希望它能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那些生动有趣的诗坛故事,让我在捧腹之余,也能对诗歌的魅力有更深的体会。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获得一些关于如何激发自身潜能,如何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努力追求属于自己的“巅峰”的启发和动力。

评分

语言生动有趣,在看故事中获得收益或精神上的愉悦。

评分

开卷有益 京东活动给力 买来有时间再看

评分

,品质保证,值得购买!

评分

非常不错的东东,真心推荐大家都来买,越来越喜欢京东了,真的是物有所值

评分

东超市】苏菲超熟睡AIR极薄棉柔卫生巾 420mm 4片*6包+苏菲弾力貼身極薄0.1日用230mm 8片*4

评分

书不错 京东自营免运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这是一本从新的角度帮我们了解诗词背景的书,捕捉并还原当年文人墨客“斗文”的心理。

评分

不错的书,印刷还有纸张质量都很好,目前没发现错别字。对京东的书挺满意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