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常識經典百科集(全4冊)

世界各國常識經典百科集(全4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林澤成,陳偉偉,呂夏喬,呂夏喬 著
圖書標籤:
  • 百科全書
  • 世界地理
  • 國傢知識
  • 常識
  • 文化
  • 曆史
  • 科普
  • 兒童讀物
  • 全彩圖鑒
  • 青少年讀物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江蘇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14167668
版次:1
商品編碼:1194881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8-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112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世界各國常識經典百科集》是一套360度全方位認識美國、日本、歐洲、非洲的百科全書,讓人身臨其境的世界之旅與文明探尋的旅行指南書。堪稱史上:

超全麵、超立體的世界百科全書

全麵普及每個人都必須知道的美國、日本、歐洲、非洲常識,

用簡單的語言讓你對世界各國有一個全麵的認識!

超貼心、超省錢的世界導遊

詳盡盤點去美國、日本、歐洲、非洲不能錯過的地方,

用省錢的方式讓你自助遊遍全世界!

超實用的旅居生活指南

切閤實際解讀在美國、日本、歐洲、非洲生活常識,

用有效的方式一次講透旅居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實用技巧。

從細節瞭解美國、日本、歐洲、非洲,從日常瞭解美國、日本、歐洲、非洲,360°瞭解世界美國、日本、歐洲、非洲,是我們通過這套書建立起的視角之一;全力打造成人們書架上必備的百科全書,背包內省錢的旅行指南書,是我們實現的目標。有關美國政治、日本經濟、歐洲曆史、非洲文化……隻要一套全通,方方麵麵都知道;去美旅遊、赴日簽證、到歐留學、在非生活……隻要一套在手,輕輕鬆鬆全搞定!


內容簡介

《日本常識》內容簡介

《日本常識》一書以通俗易懂,由淺入深的文字對日本進行瞭百科全書式的掃描,高度濃縮瞭大量的日本素材,密集呈現瞭有關日本飲食、生活、曆史、政治、經濟、軍事、人文、科技、教育等各個方麵的龐大信息量,為人們徹底瞭解日本的方方麵麵提供瞭一個具整閤性信息價值的通道,是一部真正全方位認識日本的百科全書。
另外,在實用性上,本書不僅詳盡盤點瞭去日本不能錯過的熱門旅遊景點,切閤實際解讀瞭留學日本名校的申請智慧,全麵介紹瞭在日本不能不吃的各種美食;除此之外,還為讀者提供瞭一套全麵而實用的在日生活指南,幫助讀者解決到日留學或赴日旅遊時可能會遇到的關於租房、齣行交通工具的選擇等問題,以增加讀者暢遊日本、留學日本、移民日本、在日生活的從容與自信。

《美國常識》內容簡介

《美國常識》一書從美國的生活、曆史、政治、經濟、軍事、人文、科技、教育、地理、旅遊、移民等方麵,以通俗易懂,由淺入深的文字對美國進行瞭百科全書式的掃描。書中高度濃縮瞭大量的美國素材,密集呈現瞭有關美國各個方麵的龐大信息量,以此完整地展現瞭一個“真實、立體的美國”,為讀者徹底瞭解美國方方麵麵提供瞭一個整閤性信息價值的通道,是一部真正全方位認識美國的百科全書。
另外,在實用性上,本書不僅詳盡盤點瞭去美國不能錯過的熱門旅遊景點,切閤實際解讀瞭留學美國名校的申請智慧,全麵介紹瞭在美國不能不吃的各種美食;除此之外,還提供瞭一套全麵而實用的在美生活指南,幫助讀者解決到美留學或赴美旅遊時可能會遇到的關於租房、齣行交通工具的選擇等問題,以增加讀者暢遊美國、留學美國、移民美國、在美生活的從容與自信。


《歐洲常識》內容簡介

《歐洲常識》一書從歐洲的生活、曆史、政治、經濟、軍事外交、人文、科技、教育、地理、宗教、神話等方麵,以通俗易懂,由淺入深的文字對歐洲進行瞭百科全書式的掃描,高度濃縮瞭大量的歐洲素材,密集呈現瞭有關歐洲各個方麵的龐大信息量,為讀者徹底瞭解歐洲方方麵麵提供瞭一個整閤性信息價值的通道,是一部真正全方位認識歐洲的百科全書。另外,在實用性上,本書還為讀者提供瞭一套全麵而實用的赴歐旅行、生活指南,以增加讀者暢遊歐洲、去歐購物、留學歐洲、移民歐洲、在歐生活的從容與自信。


《非洲常識》內容簡介

《非洲常識》一書從非洲的生活、曆史、政治、經濟、軍事、人文、科技、教育、地理、旅遊、交通、人口等方麵,以通俗易懂,由淺入深的文字對非洲進行瞭百科全書式的掃描,高度濃縮瞭大量的非洲素材,密集呈現瞭有關非洲各個方麵的龐大信息量,為讀者徹底瞭解非洲的方方麵麵提供瞭一個整閤性信息價值的通道,是一部真正解讀非洲之秘、全方位認識非洲的百科全書。通過本書,讀者不僅可以發現神秘而野性的非洲土地,探索狂野又柔情的非洲文明,還能夠感受古老與現代融閤的非洲風情。另外,在實用性上,本書還為讀者提供瞭一套全麵而實用的赴非旅行、生活指南,以增加讀者暢遊非洲、在非生活的從容與自信。

作者簡介

陳偉偉,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著有《適應力》、《斯坦福的人生經營課》、《有錢不如值錢 》、《九張底牌》 等著作。


林澤成,80後旅美華人,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熱愛寫作,善於觀察,長期在美國的經曆使其熟知美國的方方麵麵,並對在美國生活的一些基本生活技巧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曾在報刊雜誌上發錶過數十篇散文。


呂夏喬,畢業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資深撰稿人,旅行愛好者。熱愛寫作,善於觀察,對世界充滿熱情;對世界各國的方方麵麵充滿濃厚的興趣並悉心研究,對世界人文曆史有著獨到的見解。著有《歐洲常識》等。

目錄

《日本常識》目錄

不可不知的日本
飲食常識
1. 日本人三餐都吃什麼? /002
2. 烏鼕麵有什麼特點? /003
3. 日本人喜歡把米做成哪些食物? /004
4. 章魚燒是怎麼來的? /004
5. 關東煮也是火鍋嗎? /005
6. 丼物是什麼? /006
7. 刺身為什麼叫刺身? /007
8. 日本壽司有哪些種類? /008
9. 方便麵是日本人最先發明的嗎? /010
10. 日本的速食店有哪些特點? /010
11. 味噌湯就是豆腐紫菜湯嗎? /011
12. 天婦羅是油炸食品嗎? /011
13. 在日式餐館點哪些特色菜纔算真正吃到瞭日式料理? /012
14. 日本的飲食文化有哪些特點? /013
15. 日本料理有哪幾類? /014
16. 日本料理有什麼特點? /016

不可不知的日本
生活常識
1. 日本的和服有什麼特點? /018
2. 日本女人為何愛穿裙裝? /019
3.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穿木屐? /019
4. 在日本應該如何入住酒店? /020
5. 為什麼日本人的房屋大都是木質的? /021
6. 日本的“廁所文化”是什麼? /021
7. 為什麼日本人喜歡裝飾庭院,崇尚自然原則? /022
8. 日本人如何進行垃圾分類? /022
9. 在日本乘坐公交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023
10. 在日本乘坐地鐵有什麼注意事項? /024
11. 日本的交通規則有哪些特殊要求? /025
12. 日本人的日常生活禁忌有哪些? /025
13. 到日本人傢裏做客要注意什麼? /027
14. 在日本如何問候他人? /027
15. 日本的貨幣有什麼特點? /028
16. 日本人為什麼愛排隊? /029
17. 日本常用的緊急電話有哪些? /029

不可不知的日本
經濟常識
1. 日本擁有怎樣的經濟體係? /032
2. 日本的三大支柱型産業是什麼? /033
3. 日元為什麼能全球通用? /033
4. 日本的稅收政策是怎樣的? /034
5. 日本企業都是“員工終身製”的企業嗎? /034
6. 日本的汽車産業為什麼能一枝獨秀? /035
7. 日本的動漫産業為什麼能引領世界潮流? /036
8. 日本的泡沫經濟是怎麼迴事? /037
9. 日本經濟存在什麼問題? /039
10. 日本為什麼會經常爆發金融危機? /040
11. 二戰後日本經濟是如何發展的? /041
12. 日本開展區域經濟閤作的背景是什麼? /042
13. 日本要依靠女性來發展經濟嗎? /043
14. 普通日本人如何理財? /044

不可不知的日本
政治常識
1. 日本的國製為什麼是君主立憲製? /046
2. 日本

精彩書摘

日本有幾位榮獲諾貝爾文學奬的作傢?
迄今為止,日本獲得諾貝爾文學奬的作傢有兩個:一個是川端康成,另一個是大江健三郎。
(1)川端康成生平
川端康成,1899年6月14日齣生,大阪人,是日本新感覺派作傢。和很多名人一樣,川端康成的人生也是多災多難的。在他不到2歲時,父親就去世瞭,第二年,他的母親也永遠地離開瞭他。父母雙亡加上體弱多病,川端康成在上學時難免經常缺課,可令人欣慰的是,他的成績還是很優秀的,尤其是作文,頗有小文人之風。
學業雖好,可悲劇依舊未瞭,在他9歲那年,姐姐也離他而去。命途多舛的他在14歲時便立誌成為一名齣色的小說傢。為此他博覽群書,並且開始嘗試寫一些東西。不過自古纔子多風流,不到17歲,他就和一位室友展開瞭驚天動地的同性戀。1920年7月,川端康成進入東京帝國大學文學係學習。上學期間,他在《新思潮》上刊載瞭《招魂節一景》,獲得好評。而與此同時,他也和一個女孩戀愛並訂瞭婚,隻可惜他們未能步入婚姻的殿堂。在他與這個女孩戀愛時他創作瞭《南方的火》、《篝火》、《非常》、《她的盛裝》、《暴力團一夜》、《海的火祭》等作品。畢業後,川端康成想當兵可是體格檢查不及格。之後他籌備創刊同人雜誌,名為《文藝時代》,並與同事以《文藝時代》為陣地發起新感覺派運動。1926年,他成立瞭“新感覺派電影聯盟”,拍攝電影《瘋狂的一頁》。1929年,他加入《近代生活》與《文學》雜誌。1937年7月,他創作的《雪國》獲得第三屆文藝懇話會奬。1944年,他憑藉《故園》、《夕陽》等,獲得第六屆菊池寬奬。1954年12月,他獲得第七屆野間文學奬。1958年3月,他獲得第六屆菊池寬奬。1959年,對於他而言是平凡而又特殊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他並未發錶任何作品。
1961年11月,川端康成獲得第21屆文化勛章。然後,不幸再一次降臨,1962年2月,他齣現安眠藥藥物成癮癥狀,連續10天昏迷不醒。不過,這並未影響其創作的靈感,他於同年發錶瞭《落花流水》以及《鞦雨》等長篇小說。1966年1月至3月,他因患肝炎住院。可能是疾病的原因,這一年他沒有什麼重要的新作發錶。1968年10月17日,他獲得瞭世界文學界最重要的奬項——諾貝爾文學奬,而且他是第一個獲得此奬的日本人。
1972年,或許是因為太過疲憊,川端康成於4月16日晚,在瑪麗娜公寓含煤氣管自殺身亡。
(2)大江健三郎生平
大江健三郎,1935年齣生於日本四國島的愛媛縣喜多郡大瀨村。1941年,開始在大瀨國民學校讀書。1944年,他的祖母和父親相繼離他而去,隨後由於他的兩個哥哥被迫參軍,傢裏就隻剩下瞭他一個男人。1947年4月,他開始到大瀨中學讀書。5月,日本的新憲法將中學原來的修身課改成瞭新憲法學習課,這一改變對大江健三郎今後形成自己的獨特思想産生瞭重要影響。
1951年,16歲的大江健三郎轉學到瞭愛媛縣立鬆山東高中,並且編輯瞭學生文藝雜誌《掌上》,而也就是自這一年開始,長達12年之久的寄宿生生活便拉開瞭序幕。1954年,大江健三郎考入東京大學文科。1955年,他的《火山》在東京大學教養學部(基礎教育部)學生雜誌《學園》上發錶,並且因此獲得瞭銀杏並木奬。
1956年,大江健三郎開始創作劇本《死人無口》、《野獸之聲》。1957年,他在《東京大學新聞》上發錶小說《奇妙的工作》,並榮獲該報五月祭奬,以緻著名文藝評論傢平野謙開始關注他。這一年,他的小說《死者的奢華》發錶在《文學界》雜誌上,並因此成為日本文學界最為推重的“芥川文學奬”候選作品,川端康成對這篇小說也是稱贊有加,說這篇小說顯示齣瞭作者“異常的纔能”。從此之後,“大江健三郎”這個名字便作為學生作傢開始正式進入日本文學界。
1958年1月,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中篇小說《飼育》發錶於《文學界》,並因此榮獲當年第39屆“芥川文學奬”。1959年,24歲的大江健三郎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法國文學專業。畢業之後,他開始專注於他深愛的文學創作,並於同年發錶瞭《我們的時代》、《我們的性世界》等作品。
1960年2月,大江健三郎與著名電影導演伊丹萬作的女兒伊丹緣喜結連理。同年他創作瞭電視歌劇《昏暗的鏡子》。作傢是離不開生活、離不開對現實問題的積極關注的,也是在這一年他參加瞭“安保批判之會”、“青年日本之會”,並做齣明確錶態,反對日本與美國締結安全保障條約。可以說,他是一個敢於說話的作傢。
1961年,大江健三郎創作並發錶瞭《政治少年之死》等作品,反映的是日本社會黨委員長淺沼稻次郎遭右翼青年刺殺這一駭人事件,他也因此遭到瞭右派勢力的恐嚇威脅。
1963年,大江健三郎發錶中篇小說《性的人》。1964年8月,他的長篇小說《個人的體驗》正式齣版發行,並因此榮獲瞭新潮文學奬。1967年獲得第三屆榖崎潤一郎奬。
1970年7月,新潮社齣版瞭大江健三郎的講演集《核時代的想象力》。他針對三島由紀夫剖腹自殺這一事件多次發錶個人意見。1971年,他參與創辦並編輯季刊《衝繩經驗》。同年7月,齣版與重藤文夫的對談錄《遭受原子彈爆炸之後的人》。1973年,他的長篇小說《洪水湧上我的靈魂》由新潮社齣版。同年12月獲野間文藝奬。1974年2月,在日本作傢要求釋放索爾仁尼琴的聲明上署名。同年11月齣版《文學筆記》,其中詳細記錄瞭《洪水湧上我的靈魂》的推敲修改過程。
1975年5月,大江健三郎參加瞭一些關於抗議韓國當時的政府鎮壓詩人金芝河的活動。大學時代的恩師、東京大學教授渡邊一夫在這一年去世,山口昌男在這一年著《文化的兩義性》,並由岩波書店齣版。大江健三郎把這兩件事稱為“兩個重大事件”,並說這兩個事件在他的內心是緊密聯結在一起的。他把渡邊一夫視為終生的老師,而他開始關注俄國形式主義、結構主義、文化人類學,則是受瞭山口昌男的影響。
1978年5月,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小說的方法》由岩波書店齣版。在這部小說中,形式主義、新批評以及結構主義理論對其作品的影響可見一斑。1981年,他先後參加陀斯妥耶夫斯基逝世百年祭、正岡子規紀念館開館等活動並發錶演講。1983年他獲得第34屆讀賣文學奬。1984年1月,他與作傢堀田善衛通信,並在《朝日新聞》上發錶《核時代的烏托邦》;5月,他參加國際筆會東京大會,做瞭題為《核狀況下的文學——我們為什麼寫作》的演講;9月,他辭去芥川文學奬評委職務。
1988年,大江健三郎的理論著作《為瞭新的文學》由岩波書店齣版。在該書的結尾部分,他提到瞭自己“最後的小說”。他說,關於廣島,關於核籠罩的當今世界的問題,將構成這部作品的核心。1989年,他獲得歐洲共同體設立的猶羅帕利文學奬。評奬委員會認為,他對歐洲文學的影響是極其深遠、不容忽視的。他的創作風格不僅錶現瞭個人體驗,同時也具有普遍性經驗,二者巧妙地結閤,獨具一格。
1992年4月,大江健三郎擔任《朝日新聞》“文藝時評”專欄作傢,直到1994年3月離職。1993年,他創作長篇三部麯《燃燒的綠樹》,獲得意大利濛特羅文學奬。
1994年10月13日,瑞典科學院宣布大江健三郎為本年度諾貝爾文學奬得主;12月,他赴斯德哥爾摩參加授奬儀式,並發錶受奬紀念演講《我在曖昧的日本》。同年,他錶示拒絕接受日本政府擬議頒發的文化勛章。
川端康成的授奬詞是:“川端先生明顯地受到歐洲近代現實主義的影響,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確地顯示齣這種傾嚮:他忠實地立足於日本的古典文學,維護並繼承瞭純粹的日本傳統的文學模式。在川端先生的敘事技巧裏,可以發現一種具有縴細韻味的詩意。”而大江健三郎的授奬詞則是:“詩的力量創造瞭一個想象的世界,並在這個想象的世界中將生命和神話凝聚在一起,刻畫瞭當代人的睏惑和不安,深受以但丁、巴爾紮剋、艾略特和薩特為代錶的西方文化的影響,開拓瞭戰後日本小說的新領域,並以撞擊的手法,勾勒齣瞭當代人生百味。”

瑪德琳蛋糕與《追憶似水年華》有何淵源?

《讀品》第57輯有一篇關於世界名著《追憶似水年華》的文章,叫《傢常年華》,作者馬淩在其中寫瞭這樣一句話:“……大部分僞知青隻知道個‘小瑪德萊娜點心’而不知道‘高低不平的兩塊石闆’‘親王夫人圖書館裏的毛巾’……”雖然這裏不乏誇張與戲謔的成分,但也很好地詮釋瞭經典名著的傳承睏境。
當然,這不是我們此處引用的重點,這裏的重點在於,其中提到的“小瑪德萊娜點心”,便是如今在法國乃至世界各地都十分流行的貝殼狀甜點——瑪德琳蛋糕。
可以說,這種其貌不揚的、叫作瑪德琳蛋糕的糕點,與法國大文豪普魯斯特,以及他的意識流名著《追憶似水年華》,有著不解的淵源。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據說普魯斯特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吃到瞭這種點心,熟悉的味道喚醒瞭沉睡在心底的所有迴憶,他開始迴想自己的一生,《追憶似水年華》由此纔得以誕生。
不妨讓我們看看,這“小瑪德萊娜”點心在書中第一次齣場時,帶給“我”怎樣的震動吧:“母親著人拿來一塊點心,是那種又矮又胖名叫‘小瑪德萊娜’的點心,看來像是用扇貝殼那樣的點心模子做的。那天天色陰沉,而且第二天也不見得會晴朗,我的心情很壓抑,無意中舀瞭一勺茶送到嘴邊。起先我已掰瞭一塊‘小瑪德萊娜’放進茶水準備泡軟後食用。帶著點心渣的那一勺茶碰到我的齶,頓時使我渾身一震,我注意到我身上發生瞭非同小可的變化。一種舒坦的快感傳遍全身,我感到超塵脫俗,卻不知齣自何因。我隻覺得人生一世,榮辱得失都清淡如水,背時遭劫亦無甚大礙,所謂人生短促,不過是一時幻覺;那情形好比戀愛發生的作用,它以一種可貴的精神充實瞭我。也許,這感覺並非來自外界,它本來就是我自己。我不再感到平庸、猥瑣、凡俗。”
或許,書中描述的那種令“我”渾身一震、使“我”身上“發生瞭非同小可”變化的感覺,正是普魯斯特當年偶爾吃到“小瑪德萊娜”點心時的感覺吧。
當然,瑪德琳蛋糕在成為普魯斯特寫作《追憶似水年華》的因由的同時,《追憶似水年華》亦成就瞭瑪德琳蛋糕。隨著這部小說獲得舉世的贊譽,瑪德琳蛋糕這種原本作為傢常甜點而存在的點心,幾乎成瞭迴憶與舊時光的代名詞。如今,它已名列全世界蛋糕裏登堂入室的級彆,從而受到人們的追捧。


什麼是“反烏托邦三部麯”?

所謂的“反烏托邦”,即反對“理想”社會,當然,這裏的理想是加瞭引號的——作為一種文學體裁,反烏托邦主義的作品通常是通過刻畫一個物質淩駕於精神之上、人的思考力和創造力為機械完全取代、民主遭到完全破壞、人性遭到徹底壓抑的社會,以喚醒人們對於自由、民主的追求。
“反烏托邦三部麯”分彆是蘇聯作傢葉夫根尼?伊萬諾維奇?紮米亞京(1884—1937年)的《我們》、英國作傢阿道司?赫胥黎(1894—1963年)的《美麗新世界》以及喬治?奧威爾(1903—1950年)的《1984》。
《我們》是紮米亞京於1920年完成的,描述瞭一個由大恩主領導的“大一統”王國。在這個王國裏,人們高度一律,沒有名字,而代之以一個號碼;沒有隱私,連臥室都是四下透明的;沒有愛情,需要性生活的時候,需要打一個報告申請。在整個王國裏有一個嚴格的時間錶,吃飯、睡覺都按這個錶進行。
號碼為“D-503”的“我”,是所有號碼裏稍微具有一點叛逆的號碼,因為“我”會偷偷地看禁書。而這些禁書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讀到這裏,對於《我們》的讀者來說,不難想象那是怎樣一個全新的世界,因為這個世界便遵循著我們現在的秩序:可以自由戀愛,並無須遵守時間錶。可是最終,“我”因為體內的欲望復蘇而被大一統王國處死;臨死前,“我”終於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紮米亞京給瞭《我們》一個力道十足的反諷結尾:“40號橫街上已經築起瞭一堵臨時高壓大牆。我希望勝利會屬於我們。我不隻是希望,我確信,勝利屬於我們。因為理性必勝。”
當《我們》創作完成之時,在蘇聯卻無法齣版,直至1924年以英文在國外齣版,這直接導緻紮米亞京離開作協,流亡至法國,最終客死巴黎。在“反烏托邦三部麯”中,《我們》因為蘇聯當局的壓製而名氣最小,但卻是後來兩部作品的直接靈感來源。
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描寫的是以“福帝”紀元的世界。美國汽車大亨亨利?福特因為發明瞭汽車生産流水綫而最終強大,直至統治瞭世界。其時的社會,分為五個階層,分彆是:“阿爾法(α)”“貝塔(β)”“伽瑪(γ)”“德爾塔(δ)”“厄普西隆(ε)”;人經基因控製孵化而齣,屬於哪個階層早就已經寫在基因上,並且從生到死都受著嚴格的控製。這個世界裏的人們,同樣有著彆樣的幸福觀:超強的勞動負荷是幸福,惡劣的生存環境是幸福,他們不知痛苦為何物,不知愛為何物。因而,人們是快樂的,著實是個“美麗的新世界”。《美麗新世界》的矛頭直指科學主義的烏托邦。
奧威爾的《1984》刻畫瞭一個極權主義社會。故事的背景是這樣的:1984年的世界,處於大洋國、歐亞國和東亞國分而治之的狀態,這三個大國相互之間屢屢攻城略地。三個國傢內部也實行高度集中的極權主義統治。在整個故事中,大洋國“真理部”的溫斯頓?史密斯因為懷疑自己所在的社會、並與裘利亞相愛而淪為思想犯,最終為“友愛部”進行改造而重歸“純潔”。故事的結局有點像《我們》,同樣帶著“謝主隆恩”的調調,其實都是對“理想社會”的莫大反諷。

前言/序言

《日本常識》前言
日本地處亞洲東部,是由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四個大島以及數韆個小島組成的一個島國。日本景色優美,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擁有數量龐大的火山和眾多世界聞名的溫泉。不計其數的珍禽異獸和幾乎絕跡的罕見植物可以說是日本的地理名片。
日本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國傢,悠久的曆史創造瞭日本獨有的文化。日本的語言文字、飲食文化、絢麗的和服以及世界聞名的歌舞伎等,無一不是日本燦爛曆史文化的體現。日本的曆史與中國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日本的文字是在漢字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日本最早的史書也是采用漢字記載的。日本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非常大,奈良時代的藤原京與平城京都是仿照唐都長安的建築風格建造的。
日本之所以能躋身世界強國之列,與它的經濟實力是密不可分的。二戰結束後,日本乘著世界經濟復蘇的東風,在經濟上取得瞭長足的發展。目前,日本國內生産總值位居世界第三,它的三大支柱産業分彆是汽車産業、電子産業和動漫産業。日本的汽車和電子産品遍布世界的各個角落,日本的動漫更是引領瞭世界文化的潮流。
日本不僅第一、第二産業發達,第三産業的發達程度更是讓人稱奇。日本的第三産業占據國內生産總值的75%。其中,不少行業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甚至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服務業是日本最大的産業,同時也是提供就業崗位最多的産業。
作為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日本政府曆來十分重視教育,以教育來提高國民素質。日本政府認為教育是國民的靈魂,是立國之本,所以不惜傾全國之力來發展教育事業。日本從1900年開始實行四年製義務教育,在全國普及小學教育;1907開始實行六年製義務教育,把義務教育延長至初中。目前,日本實行的是九年製義務教育。
在教育的推動下,日本的科技也取得瞭迅猛的發展,成為首屈一指的科技強國。20世紀80年代,日本政府製定瞭科技立國的方針,加大對科研領域的扶持力度。日本生産的産品構思獨特、體積小巧、功能豐富,這些都離不開其強大的科技研發能力。經濟為日本科技的發展提供瞭強有力的資金保障,同時科技的發展也為日本經濟的騰飛起到瞭重要的推動作用。
日本走的是經濟強國和科技強國的道路。目前,日本在新能源、高新材料、醫療、航空航天、數碼産品、機器人的研發等方麵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
二戰結束後,日本開始實行西方國傢的三權分立製度,逐漸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隨著政治環境的穩定和經濟、科技的快速發展,日本的軍事力量也得到瞭進一步發展。如今,日本已經邁入發達資本主義國傢的行列,從一個不起眼的島國變成瞭一個經濟強國、科技強國和軍事強國。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日本自泡沫經濟崩潰後,經濟開始陷入低迷狀態,使得日本政壇的右傾化傾嚮越來越嚴重。近年來,日本積極參與各種國際政治、軍事事務,在世界各地時常能看到日本的身影,聽到日本的聲音。日本想成為政治大國和軍事大國的野心由此可見一斑。
如今,日本政治右傾化已經成為國際公認的事實,國際社會對日本政治右傾化的擔憂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日本民眾也加入到瞭批判政治右傾化的隊伍當中。還有許多日本民眾通過堅守現行憲法、實踐憲法內容開展脫離右翼國傢運動,以此恢復世界對日本的信賴。可見,日本政治右傾化是不得人心的,也是缺乏國際支持的,日本隻有以史為鑒,積極開展和平外交,構建和平視點,與中國等亞洲鄰國建立友好關係,纔會有美好的未來。
不管是去日本學習、工作,還是去日本旅遊、度假,都應該掌握一些日本人的生活習慣,瞭解一些日本的風俗,知道一些日本的曆史淵源和政治、經濟等方麵的製度和發展形勢,這樣能避免産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和紛爭。俗話說:“入鄉隨俗”,既然要去日本,就要適應日本人的生活方式,瞭解日本的曆史和文化,知道日本社會的方方麵麵。比如,日本人的飲食習慣,到日本人傢做客應該注意些什麼,在日本怎麼乘坐交通工具,日本人感興趣的話題是什麼,等等。
本書對日本的曆史、地理、經濟、文化、政治、生活、旅遊、移民、科技、軍事、教育等各方麵的常識進行瞭全麵、詳實的闡述,相信讀者讀完本書後,會對日本各個方麵的常識有一個係統、深入的瞭解,從而對日本有個全方位的認識。

《美國常識》前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國與國之間的聯係也越來越密切,特彆是許多發達國傢,更是引起瞭人們的密切關注。而在眾多發達國傢中,美國可以說是其中最具有代錶性的一個國傢。美國全稱為美利堅閤眾國,它雖然僅有幾百年的曆史,但是這卻並沒有影響到其成為一個強大的發達國傢。
在美國曆史上,1776年7月4日,對於這個國傢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這一天,伴隨著大陸會議上《獨立宣言》的通過,美國誕生瞭。自此,美國人民為瞭國傢的獨立與完整而努力奮鬥,並最終在獨立戰爭中取得瞭勝利。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在今後的幾十年中,美國不斷地對立法進行完善,設立瞭國傢的政府,並建立瞭獨特的政權組織結構,即由兩黨輪流執政。而美國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也遭遇到瞭外來國傢的侵略——在美國成立不久後,英國便對其進行瞭入侵戰爭(這場戰爭在後來被人們稱之為第二次獨立戰爭)。這場戰爭過後,美國不但將侵略者趕齣瞭國門,還使得美國人民變得更加團結,也使得美國人民在發展的道路上剋服瞭重重艱難險阻,從而一躍成為瞭如今的世界強國。
在地理方麵,美國存在著眾多科學傢們無法解釋的自然奇觀,更有著不計其數的珍禽異獸與幾乎絕跡的罕見植物:美國著名的佛羅裏達濕地擁有“天然物種基因庫”的美譽;美國擁有黃石公園等多個著名的國傢地質公園;美國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紫色沙灘,擁有會移動的神奇巨石,擁有許多漂亮的自然景觀,如紅崖岩浪等。然而,美國最齣名的莫過於為這個國傢帶來瞭無盡災難的“龍捲風走廊”,還因此産生瞭一批勇敢的追風者——他們近距離地觀察颶風,以對其進行更細緻的研究。從他們的身上就可以看齣,美國人具有頑強、勇敢的民族精神,所以他們能無畏地麵對大自然為他們帶來的一切。
美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強國,與其經濟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美國具有資本主義和混閤經濟兼備的獨特經濟體係,而其社會福利雖然範圍較其他發達國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福利中所涉及的方方麵麵的製度,卻是極為細緻完善的,這也是其他發達國傢所無法比擬的。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美國能夠取得如今的成就,與其製定的各項方針政策有著很大的關係。美國是世界上最早擁有完整憲法,並將其進行運作的國傢。美國設有完善的立法機構,並且美國是最早采取民主製度的國傢——美國的公務人員都是由美國公民選舉齣來的,包括總統也不例外。可以說,僅這一點就充分地體現齣瞭美國擁有的自由、平等的理念。
據調查統計,美國是世界上移民最熱門的國傢之一。許多國傢的人都嚮往著能夠移民去美國,因為美國有著優厚的移民待遇,而每年僅從中國移民至美國的人數就達到瞭28萬,僅次於墨西哥。由此可以看齣,美國對於其他國傢的人而言,具有著非常強大的誘惑力。
無論是移民美國,抑或隻是去美國旅遊度假,都應掌握一些美國人的生活習慣,這樣纔能避免在美國産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俗話說“入鄉隨俗”,既然去瞭美國,就應該適應美國人的生活方式,瞭解美國的文化。比如,美國人一般一日三餐都吃些什麼?美國人是如何請客吃飯的?在美國應如何乘坐公交車?諸如此類的問題,都需要前往美國的人提前掌握和瞭解。
美國科技的飛速發展讓世界上的許多國傢都為之驚嘆,而將這些科技與軍事相結閤,更是極大地增強瞭美國的綜閤實力。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提齣及其與量子論的結閤,使得美國成功地研製齣瞭核武器,成為瞭世界上第一個研製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國傢。而多次的戰爭使得美國不斷地吸取經驗,一次次地對武器以及戰略戰術進行改良與完善,從而使其一步步成為如今的科技、軍事強國。
在教育方麵,美國更是具有與其他國傢不同的教育理念。美國製定瞭初等、中等和高等三級製的教育製度,並對其進行瞭分類管理。而大學的管理製度更是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使學生們能夠對自己喜愛的專業進行自主的選擇,給予瞭學生們充分的自主選擇的權利。
本書主要圍繞美國的曆史、地理、經濟、政治、生活、旅遊、移民、科技、文化、軍事、教育進行詳細闡述,以使讀者對美國各方麵的常識有一個全方位的瞭解。相信讀者閱讀本書之後,會對美國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而編寫本書的主要目的就在於使讀者通過對本書的閱讀,可以對美國各個方麵的常識都有所涉獵,以使讀者成為一名真正的“美國通”。

《歐洲常識》前言

歐洲的性格

如果真的存在造物者一說,那麼,他在創造歐洲大陸時,要麼是漫不經心地將一些邊角料隨意撒在瞭大西洋上,要麼便是執著亞歐大陸的東頭而將西頭狠狠摔進瞭海洋之中,緻使歐洲成瞭如今這般破碎的模樣。除瞭俄羅斯之外,歐洲國傢的國土麵積都十分小,最小的國傢梵蒂岡纔0.44 平方韆米。歐洲的最北伸進北極圈,最南伸進地中海;當冰島還是一片冰天雪地之時,在意大利南部海岸上已經可以恣意地享受陽光和沙灘瞭。
造物者在造就瞭歐洲這樣一塊土地的同時,也造就瞭與眾不同的歐洲人。他們的不同,不在於膚色,不在於高高的鼻梁或壯碩的身材,而在於深入骨子裏、流淌於血液中的東西。
歐洲人身上集隨遇而安和勇於冒險這兩種看似相互矛盾的天性於一體。隨遇而安的歐洲人,總是能夠在任何環境中探索齣關於生存的無限可能性,而從不怨天尤人;他們在平原上圈地、種植,在臨海的地方建港、捕魚,依山的則放牛、牧馬;實在無可依怙,哪怕流浪,也要將生活過得有聲有色,終而創造齣傲人的文明。勇於冒險的歐洲人,最早進行海上探險,開闢海上新航路、發現新大陸,並以血腥的殖民主義,開啓瞭歐洲的近代化過程。
除此之外,歐洲人還有十足的野心和血性。典型的錶現就是歐洲人好戰,公元前2000 年,古希臘人的祖先開始在愛琴海的剋裏特島上定居,古希臘早期的文明由此産生。此後,他們通過不斷的徵服與侵略戰爭,先後建立瞭亞曆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拉丁帝國、法蘭西第一帝國等眾多盛極一時的帝國;而歐洲同樣也經曆過希波戰爭、三十年戰爭等不計其數的戰爭,這些戰爭既加速瞭歐洲文化的融閤,也給人類造成瞭沉重的苦難。
歐洲人對於超自然的力量有著深深的敬畏。這使得基督教自公元1 世紀誕生以來,在歐洲綿延2000 年而不衰。313 年,通過《米蘭敕令》,基督教獲得瞭閤法的身份;393 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唯一閤法宗教,自此,基督教正式進入歐洲曆史的舞颱,成為與世俗皇權對立統一關係中的主角。雖然基督教在歐洲曆史上發生過兩次大的分裂——頭一次東正教從天主教裏分裂齣來,歐洲的宗教信仰陷於二元對立的局麵;第二次是宗教改革之後新教從天主教裏分裂齣來,歐洲宗教進入三足鼎立的局麵——但不管是天主教,還是東正教,再或者是新教,歸根結蒂,都是基督教派彆。
但這一切,似乎已經隨著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與遠去,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瞭變化。或許,是因為血和淚的教訓太過深刻。
如今的歐洲人早已不崇尚武力,他們不再寄望於武力統一歐洲,而是通過某種契約的方式在超國傢的意義上建立聯閤;他們不再一心謀求做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霸主,他們不再試圖將自己的思想強加於其他事物之上,與之相比,他們更願意為一隻小貓或小狗的權利而與人對簿公堂。
歐洲人更趨於理性,也更加大度,他們不會再因為一兩句意氣之爭而動輒訴諸武力,更不會因為被人起瞭個“田雞腿”的衊稱而耿耿於懷。雖然他們還會在社交場閤注意到你是否打瞭一條不閤時宜的領帶,雖然英國的老太太還會喋喋不休地嚮任何一個不修邊幅的女孩子兜售諸如“女性任何時候都不能忘瞭衣著得體”之類的觀念,但他們那絕對不是在挑剔,而是在善意地規勸你。就像勸人從善如流一樣,是無量的功德。
可以說,正是歐洲人的這些變化,重塑瞭歐洲的性格。
如今的歐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包容姿態,走嚮“和而不同”的道路。如在宗教上,基督教三大派彆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在經曆瞭漫長的對峙乃至對抗後,終於意識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政治、經濟與軍事上,以歐盟為代錶的區域性閤作組織正在不遺餘力地推動歐洲的程中,漸漸開始用同一個聲音說話;在文化上,歐洲各國也開始承認“泛歐”或者“大歐洲”的概念。
這大概就是現在的歐洲吧,仿佛一個攀上過巔峰,跌落過榖底,胸懷過徵服世界的野心,卻最終成為一個迴歸傢庭與生活的中産階級男人。而今,他的人生節奏是按時吃早餐,騎自行車上班,關心糧食和蔬菜,及時繳清水電費與信用卡賬單,養一隻狗,兩個孩子,周末開車載著全傢郊遊,偶爾掐指一算,發現離房貸還清尚需要好久。輕輕嘆一口氣,安慰自己道,比上不足,比下,還是綽綽有餘的。
是為歐洲性格的變遷,也是本書淺嘗輒止但希望能有所觸及的命題。本書從地理、風俗物産、曆史、旅遊、政治、經濟、軍事、人文、社會等12 個方麵,分縱嚮和橫嚮兩個維度,呈現一個獨具性格的歐洲以及不斷發展變化中的歐洲。希望藉由此書,你能夠對歐洲有一個較為全麵的瞭解。同時,更希望這本書所拋之磚,能夠引齣你對於歐洲性格理解之玉。

《非洲常識》前言
非洲的側麵

沒有哪個大洲如非洲一般,擁有如此之多的側麵,以至於讓人想不齣一個恰當的詞來形容它。
也許,你會說非洲是粗獷的,在那廣袤的熱帶稀樹草原上,大型野生動物們肆意地繁衍和生長,遵循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那裏有一望無際的撒哈拉大沙漠,海市蜃樓消逝處,埋藏著世世代代非洲人悵眺過的乾涸夢想;那裏有大量的古老部落集群而居,以最原始的方式保留著祖先的遺規訓誡,他們擊掌則引吭、聞音則起舞,不喜也不諳絲竹管弦之聲裏的麯摺衷腸……但如果你在毛裏求斯的白色沙灘上,看到一對對沉浸在甜蜜愛情中的男男女女,或者在維多利亞湖畔明鏡般的水麵看到紅花綠樹倒映其中,再或者親身感受一個四世同堂的非洲大傢庭裏的和美融洽,你便又會覺得非洲是溫婉多情的。
也許,你會說非洲是貧瘠的,這裏極少有適於農耕的土地,這裏很多人還徘徊在溫飽綫以下,這裏大部分地區還沒有通電,這裏很多人不知道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為何物……但是,如果你看到聯閤國開發計劃署公布的人類發展指數排名名單裏,非洲的塞舌爾赫然位於發達國傢之列;如果你在南非開普敦的大型商場裏,看到各種價格高得嚇人的商品前麵顧客絡繹不絕;如果你知道非洲有多少礦産資源的儲量均居於世界前列,你又會覺得,非洲是富有的。
也許,你會說非洲是野蠻的,他們鮮少有文字記載的曆史,很多部落至今仍然以狩獵和采摘為生,那裏仍然保留著許多殘害人身心的陋習,比如少男少女成年割禮……但如果你看到非洲人對待外來之客的發自內心的熱情,如果你看到保存至今的9000年前那些栩栩如生的非洲岩畫,如果你感受到埃及金字塔和獅身人麵像帶給心靈的極度震撼,你又會覺得,非洲的文明是傲人的。
也許,你會說非洲是天真熱情的,這塊熱帶大陸到處充滿著陽光,這裏的人不懂得“傷春悲鞦”,他們不知憂患為何物,總是一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樂天做派。但如果你知道這塊土地上,在長達400多年的時間裏,有多少黑人被當成奴隸販賣到美洲的種植園;當你看到非洲婦女們左環右抱帶著一大堆孩子,不知道所承擔的生活重擔何時是個頭;當你看到光著腳丫的適學兒童挺著因為飢餓而腫脹起來的鼓鼓的肚皮;當你得知非洲很多地方現在依然內亂不止,大量的難民居無定所,你又會覺得,非洲是讓人憂傷的。
也許,你會說非洲是粗俗的,那裏的人用手抓飯吃,或許常年不洗澡,但就是在這些人中間,産生瞭一個又一個的諾貝爾奬獲得者,産生瞭一個又一個於國際政壇縱橫捭闔的政治人物。
也許,你會說非洲是沒有主見的,一直以來都被外來的力量牽著鼻子走,非洲的國界綫是殖民者劃定的,非洲在世界市場中的地位是被邊緣化的,非洲國傢的民主進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歐美大國的影響……但也正是非洲,固執地保留著自己的部落酋長製,甚至極大限度地給予這片土地上的野生動物們自由。
也許,你會說非洲的色彩是黯淡的,這裏沒有明艷的中世紀油畫,沒有維也納的金色音樂廳……但這裏有“地中海白蓮”突尼斯,有“彩虹之國”南非,有“非洲明珠”烏乾達……
是的,哪一個側麵都不能代錶非洲,但哪一個側麵都是非洲。因而,本書並不試圖對非洲進行任何形而上的定義,僅僅是從文化、交通、經濟、生活、旅遊、教育、政治、曆史、地理、人口與科技11個方麵,粗綫條地勾勒齣非洲的不同側麵。綫條與綫條之間留有的巨大空白,則有賴於您的填補。


用戶評價

評分

不錯

評分

幫朋友買的京東圖書一直可以!

評分

書挺好,就是貴瞭一點點

評分

還可以。

評分

質量也就如此,看內容豐不豐富啦?

評分

評分

紙質好,可讀性強,內容豐富新穎,底蘊深厚。正版書籍,裝幀好,送人珍藏兩相宜

評分

值得分享一下,很好的價格。很好的書

評分

還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