嘱托

嘱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慈诚罗珠堪布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81591
版次:1
商品编码:1194886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胶版纸
字数:112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佛陀在入涅槃之前,特别交代后学者学习“四依法”,用这四个标准辨别佛法的真伪,唯恐后人被人欺骗,故教诫后人,千万不要迷信。

  在释迦牟尼佛即将示现圆寂的时候,有弟子曾询问释迦牟尼佛:佛陀圆寂以后,如果有外道或者其他人前来讲法,并宣称其所讲内容就是佛法,我们应当怎样去区分其真假正伪呢?佛陀回答说:在我圆寂之后,无论任何一种法门,或者任何一个人所说的内容,如果能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亦即三个法印,就是正法;如果不但不具备三个法印,而且与三个法印背道而驰,就不是真正的佛法。由此可见,三法印是辨别正法与非法,佛教与伪佛教的界限。要认定什么是佛法,就需要以这三个法印来印证或者辨认。

  “值法者亦少,盲盲不别真,痛矣不识者,罪深乃如是”阿难这首偈子,是非常悲痛说出我们众生的业障深重,没有能力辨别真妄。“值”是遇到,遇到佛法的人不多。

  本书引导我们如何抉择真正的善知识,什么才是真正的菩提光明之路。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佛陀亲自宣讲的四依法和四法印,由大善知识慈诚罗珠堪布智慧诠释,引导我们如何智信佛教,不盲从,不迷信。做一个真正续佛慧命的佛子。

  如果你对佛教存在一些疑惑,也请阅读这本书,了解来自两千五年前佛陀的智慧和慈悲,解除你心中的疑惑。


内容简介

  众生流转轮回的主要因素有三种:一,是与无常相违的常执;二,是与痛苦相反的乐执;三,是与无我相抵触的我执。有了这三种执着,就会造作善恶之业。造了善业,就流转于人天等善趣;造了恶业,就投生于地狱等恶趣,始终无法超轮回而获得解脱。脱离轮回获取解脱的原因,并不在于外面,而是来自于我们自身。所谓自身,并非指自己的身体,而是指思想或者精神。通过推翻三种执着,才能解决精神的束缚;如果不断除或者毁坏这三种执着,就永世不得解脱。三法印不但是释迦牟尼佛的观点,也是十方三世诸佛共同的观点。任何一位佛陀出世转法,都会讲到三法印。也可以说,十方三世诸佛所讲的法,都离不开三法印;无论诸佛前前后后从任何一个侧面所宣讲的一切法,其根本的精华,就是三法印。甚至包括密宗,虽然在密宗的不共见解中,会讲到空性和光明,但同时密宗肯定也会讲到无常、痛苦等等。


作者简介

  慈诚罗珠堪布,1962年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1984年于藏区之佛法重镇——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出家,依止当代伟大的心灵导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潜心深入经藏,刻苦学习。经过多年努力,精通了显宗五部大论及密宗之续部,并获得堪布学位。20多年来,曾于喇荣五明佛学院担任教学重任,培育出为数众多的僧才。20世纪90年代至今,堪布更着力于深入研究西方科学与哲学,期以更贴近现代人的方式弘扬佛教文化。曾分别前往欧美和东南亚各地,就心灵、禅修、显密佛法等课题进行了学术交流、演讲与开示。

  堪布又深入汉藏各地,宣导艾滋病防治、环保、素食、教育、戒杀护生等理念,同时讲授显密佛学正见与实修窍诀,引领各阶层人士踏上闻思修行解脱之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又于积极在藏区建立图书馆、创办学校、弘法之余,勤写不辍。先后出版了藏文版的《堪布慈诚罗珠全集》(民族出版社),中文版的《慧灯之光》系列丛书(西藏出版社、海南出版社),以及《生命的真相》、《慧语莲灯》、《我们为何不幸福》等著作。

目录

上 篇 不可不知的四法印
第一章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一) /3
一 宣讲四法印的必要/3
二 四法印的见解/8
第二章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二) /19
有漏皆苦/19
第三章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三) /34
诸法无我/34
第四章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四) /54
诸法无我(下) /54
涅槃寂静/78
第五章 四法印的修法与见解(五) /80
空性的修法/87
第六章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六) /103
第七章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七) /126
诸行无常的修法/128
有漏皆苦的修法/135
无我的修法/138
下 篇 四依法
总述/145
一 四依法的内容/145
二 四依法的顺序/145
三 四依法与闻思修的关系/146
第一章 依法不依人/148
第二章 依义不依语/160
一 何为依义不依语/160
二 依义不依语的分别/160
三 为何要依义不依语/164
四 密宗特殊的依义不依语/166
五 何时抵达依义不依语的真实境界/167
第三章 依了义经? 不依不了义经/170
一 界定了义与不了义的标准/170
二 宣说不了义法的因由/174
三 世俗与胜义的终极答案/178
四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经的结果/179
第四章 依智不依识/183
一 何谓识与智/183
二 识和智的区分方式/184
三 区分“识” 与“智” 的要点/185
四 误区——认“识” 为“智” /190
五 依智不依识的意义/191
六 依智不依识的具体修行次第/192
七 为什么要依智不依识/194
八 结尾/195

前言/序言

unll




用户评价

评分

包装精美,速度很快,精彩不容错过,很好

评分

非常好,顶礼上师!强烈推荐!

评分

顶礼慈诚罗珠堪布仁波切

评分

大师的教诲,感恩!

评分

本书引导我们如何抉择真正的善知识,什么才是真正的菩提光明之路。

评分

评分

一年一度,机不可失,不容错过

评分

非常好非常好

评分

好书推荐,顶礼一切佛菩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