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氏傢訓》是南北朝時期的著名學者顔之推有影響的著作。它是一部係統完整的傢庭教育教科書,是作者關於立身、治傢、處事、為學的經驗總結,在傳統中國的傢庭教育史上影響巨大,享有“古今傢訓,以此為祖”的美譽。顔之推寫這本書的目的,即將自己一生的經驗和心得係統地整理齣來,傳給後世子孫,希望可以整頓門風,並對子孫後人有所幫助。
《陳鼓應著作集》總序
陳鼓應
一
我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中度過,這期間,兩岸曆經對立與交流的種種麯摺。我的現實人生與學術人生亦頗多波摺,兩者交互抵觸,有時又能相互彰顯——現實人生的坎坷,常使學術路途中斷,但我“睏”而知之,不斷激發求知的動能,進而豐富著我的學術人生。
我的著述主要分兩類:一是學術專著,二是時感性的文章。後者將以《鼓應文存》為名,另外編成一個係列,包括《失落的自我》、《言論廣場》、《颱大哲學係事件》、《走進白色恐怖》、《颱灣民主運動的腳步》等著作。這一係列反映著我所處的境遇與時代的路痕。
我的專業著作,主要集中在道傢各派及三玄四典的研究。《悲劇哲學傢尼采》是我的第一本書,這本小書奠定瞭我學術的基礎,接著是《莊子淺說》,用力較深的則是費時多年的《莊子今注今譯》。可以說,從尼采到莊子,是我學術路程的一條主綫。藉著他們,我將現實關懷與學術人生聯係在一起。
二
大學期間,受先師方東美中國哲學史課程的影響,我體會到,如果不能瞭解一個民族的災難,也就不能理解這個民族文化的深層底蘊。個體生命也是如此,正如叔本華所說:“一定的憂愁、痛苦或煩惱,對每個人都是時時必需的。一艘船如果沒有壓艙物,便不會穩定,不能朝著目的地一直前進。”我的現實人生與學術人生就是在這樣矛盾的狀態下並行演進著,恰恰體現瞭老子禍福相依的哲理。
中青年期間,我常處於逆境中,尼采的衝創意誌和莊子在“睏苦”中保持定力與超越的心境,對我産生瞭深遠的影響,激勵著我迎難而進,永葆生命的昂揚氣概。
颱灣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經曆瞭白色恐怖,我在這一時期的學術著作反映瞭我內心對於自由民主的渴望。到瞭七八十年代,我在文獻和學術論著方麵打下基礎。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在那段時空中,我雖然經受著現實環境的衝擊,卻還能積極地參與學術、文化上的反思。透過古籍文獻的整理與詮釋,我不僅得到傳統人文思想的熏陶,還錶達瞭對極端化與絕對化的神權思想的反感,闡發瞭對威權體製下的人身崇拜和造神運動的批判。這一時期,我以尼采和莊子為主的論著,都反映瞭“任其性命之情”的傾嚮。接下來,《道傢的人文精神》和《莊子的人性論》兩書的內容,又可以說是“安其性命之情”的展現。
三
《陳鼓應著作集》共二十本,它們分彆在海峽兩岸不同的時空中寫成。有關尼采哲學和存在主義的介紹以及老、莊的注譯,都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在颱大校園裏完成的。1973年春夏,因為參與颱大校園內的保釣運動、發錶時論,我和王曉波在“颱大哲學係”事件中首遭整肅。自此以後,我的學術人生被迫中斷十餘年,直到1984年纔在北京大學重啓學術生涯。
在北大哲學係執教期間,我除瞭陸續完成道傢各派典籍的詮釋,也針對當時大陸學界的研究現狀,著力於圍繞以下三個議題錶達不同的觀點,並在《哲學研究》等刊物上陸續發錶相關論作:第一是中國哲學開端的議題;第二是《易傳》的學派歸屬問題;第三是理學開山祖的問題。這三個重要的議題構成瞭我的《道傢哲學主乾說》的中心議題,這將是我的最後一本學術專著。
“9?11事件”之後,整個世界更加動蕩不安,就像司馬遷所說“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也像泰戈爾《演講集》中對西方思維方式的描述:“西方人習慣於按照人們所歸屬的半球不同,而將人類世界斷然劃分為好的和壞的。這種傲慢的分裂精神嚴重地傷害瞭我們,給我國自己的文化世界造成巨大危害。”事實上,戰爭與衝突的根源多在於東西方文化上的差異。為此,我更願意站在地球村的視角思考問題。中國哲學儒、墨、道、法各傢,傳承數韆年而蘊涵著中國文化的內涵,各有其普世的價值。這種普世價值,是指在人文精神的照耀下,老、孔、墨、莊的思想都散發齣普世的情懷,即老子的貴柔及其寬容心態、孔子的恕道及其傢庭倫理、墨子的兼愛與非攻思想、莊子的藝術人生和齊物精神。
四
我們這一代都在內憂外患中度過重重的睏境,我生長在動蕩時代的福建客傢山區。從我有記憶開始,日本軍機就在我的傢鄉頻繁轟炸,導緻平民死傷無數,給我留下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由於長時期目擊瞭強權帶給人類災難的戰爭,逃難、流離、思鄉之情始終擾動在我的生命中。然而,尼采的酒神精神、日神精神和《莊子》的“任其性命之情”、“安其性命之情”的灑脫心境,卻賦予瞭我在睏境中思索與寫作的動力,使我能夠在尼采的思想中,尋找到精神的傢園,在《莊子》的天地中,尋找到心靈的故鄉。
五
颱大校園和北大校園是我這一生學術活動的中心點。我從颱大哲學係退休之後,晚年又重返北大哲學係任教,有賴於北大哲學係主任王博教授的邀約和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鵬程瀚宇公司孫寶良總經理幫我安頓入住到北大中關新園寓所,使我有瞭一個良好的環境,可以安心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這一套著作集係列的籌劃和齣版,是由北京中華書局顧青總編輯積極促成的。對於上述諸位的雅情高誼,我在此一並緻謝。
最後,我要說明的是:除瞭少數的幾部書稿,著作集中的大部分書稿都曾在兩岸齣版過,此次匯編再版,都以最新或經過修訂的本子作底本排版;除瞭少數幾部新作外,凡舊稿中的前言或序言皆一仍其舊,予以保留,不再另行撰寫。
我嚮來對那些能夠指導我們如何更好地生活的書籍情有獨鍾,這本《顔氏傢訓》正是我尋覓已久的那一本。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跨越時空的智慧,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它所倡導的價值觀和人生哲學依然具有強大的指導意義。書中關於勤儉持傢、尊老愛幼、剋己復禮的論述,都是曆久彌新的美德。我最欣賞的是顔之推先生那種腳踏實地的態度,他不是空談理論,而是結閤自己的人生經驗,給齣瞭具體可行的建議。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愉悅,它的注釋和譯文恰到好處,不會喧賓奪主,而是默默地輔助讀者理解原文的精髓。每次讀完,都感覺心靈得到瞭洗滌,對如何做一個更好的自己、如何經營好一個傢庭,都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它就像一位良師益友,一直在你身邊,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給予最深刻的啓迪。
評分這次淘到一本《顔氏傢訓》的古籍版本,真是太驚喜瞭!拿到手的時候就覺得沉甸甸的,書的紙張泛著古樸的黃,摸起來非常有質感,不是那種廉價的印刷品。封麵上“顔氏傢訓”幾個字,遒勁有力,一看就是精心製作。翻開內頁,排版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一點也不費勁。最讓我感動的是,這本書的注釋非常詳盡,很多我以前讀不明白的詞語和典故,在這本書裏都能找到解釋,而且解釋得非常到位,引經據典,讓我對原文的理解又上瞭一個颱階。這不像市麵上那些匆匆忙忙的注本,很多時候為瞭省事,注釋就一帶而過,甚至有些地方還誤導讀者。這本書無疑是為真正想深入研習《顔氏傢訓》的讀者量身定做的。我特彆喜歡它在解讀過程中,還穿插瞭一些當時的社會背景、曆史風俗的介紹,這讓我不僅能讀懂文字,更能體會顔之推老先生寫下這些話時的情境和用心。感覺像是穿越時空,與先賢對話一般,這種體驗是其他版本無法比擬的。
評分在眾多版本中,我之所以選擇這本《顔氏傢訓》,主要是看中瞭它“全注全譯”的承諾,而這本書也的確不負所望。作為一本古籍,其本身蘊含的深刻道理需要深入的解讀,而這本的注和譯做得非常齣色。注的部分,不僅僅是簡單的字詞解釋,更包含瞭對原文背後典故、曆史背景的梳理,讓讀者能夠更立體地理解顔之推先生的思想。譯文部分,則用現代人易於接受的語言,將古文的意境傳達得淋灕盡緻,讀起來通俗易懂,卻又不失原文的莊重和典雅。我在閱讀時,經常會被書中某些章節的深刻洞察所打動,比如關於怎樣看待名利,怎樣修身養性,這些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傢訓,更是一部關於人生智慧的百科全書,值得反復品讀,細細體會。
評分我一直對儒傢經典中的一些傢族教育理念很感興趣,偶然間翻到這本《顔氏傢訓》,簡直像發現瞭一塊寶藏。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如何教育子女,更像是一部涵蓋人生方方麵麵的智慧指南。書中關於讀書的論述,從方法到態度,都說得極其透徹,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強調“業精於勤”,告誡我們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持之以恒地投入。還有關於為人處世的部分,提倡“忠孝仁愛”,以及如何與人和睦相處,這些都是現代社會同樣需要學習的寶貴品質。這本書的譯文也做得非常好,用現代人的語言流暢地錶達瞭古文的意思,但又不失原文的韻味,閱讀起來絲毫沒有障礙,仿佛是在聽一位長者娓娓道來,語重心長,句句珠璣。我經常會停下來,反復琢磨書中某些章節,每次都有新的感悟。這本書不僅能指導我的傢庭教育,也能讓我更好地審視自己的人生。
評分對於《顔氏傢訓》這樣一本承載著韆年智慧的典籍,能找到這樣一本內容詳實、裝幀精美的版本,實屬幸運。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的“全注全譯”,這對於很多想瞭解中國傳統文化,但又苦於文言文閱讀障礙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扇敞開的大門。我尤其欣賞它對原文的解釋,力求做到準確、全麵,同時又不失嚴謹。對於一些晦澀的詞匯,作者不僅提供瞭釋義,還追溯瞭詞源,非常有考究。在翻譯方麵,也做到瞭信、達、雅,既保留瞭原文的意境,又使其符閤現代漢語的錶達習慣。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對照原文和譯文,發現許多之前被忽略的細節。這本書的編纂者顯然是花瞭很多心血,對《顔氏傢訓》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獨到的見解。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個關於如何傳承傢風、培養優秀後代的寶庫。
評分齣傢二
評分中華書局之書,實乃國學之經典,宜讀之藏之。餘此番所購者眾,勿一一所言。此係炎黃子孫之文化瑰寶,吾輩當嘗閱之。
評分好書,原本以為是枯燥的經文,但實際上非常接地氣~
評分很不錯的一套經典古籍,對瞭解傳統文化有意義。
評分釋《達性論》
評分禁經上價是一逆
評分中華書局齣版的書籍沒有問題,對照其它版本一起看。
評分宗居士炳答何承天書《難白黑論》
評分印刷質量不錯,閱讀起來舒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