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和電氣工程學科國際知名教材
美國多所著名高校推薦教材
本書是基於世界著名電力教育傢、IET和IEEE Fellow D.P.Kothari教授在2012年執筆的*新英文版翻譯而成。該書前三版被國際眾多高校所使用,一直是電力專業知名教材之一。從理論到實際,並加以前瞻的全視角論述,一直是此係列書的特色,這一版本延續瞭這一特點。同時,書中還給齣瞭大量結閤實際的例題、自測題以及答案。為瞭提高讀者利用計算機解決電力係統分析問題的能力,書中給齣瞭19個基於MATLAB/Simulink的程序代碼。通過中譯版的齣版,希望可以讓我國電力方嚮的學生和科研人員能從中獲益,並促進我國的電力教育和加強工程實踐教育。
本書特色:
1. 麵嚮研究型高校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和電力工程技術人員,引領提高。
2. 體現寬口徑教學思想,滿足多學科交叉的教學需求。
3. 強調物理概念,簡化理論推導,強調理論聯係實際,反映技術發展。
4. 補充瞭2007年之後電力和能源領域的研究成果。
5. 揭示瞭某些現有知識的路綫,展望瞭電力分析領域未來一些可能的路綫。
本書根據D.P.Kothari教授編寫的《Modern power system analysis 4th》翻譯而成。翻譯過程中,在力求忠實原文的基礎上,對文中的個彆之處進行瞭解釋或錯誤更正。本書以印度電網為描述對象,在內容上補充瞭2007年之後電力和能源領域的一些研究成果;在知識點的組織上也與國內書目有所不同,側重全麵揭示和展望電力分析領域的知識路綫和發展路綫,側重理論知識嚮實際工程問題的轉化。
全書內容由19章和16個附錄組成,其中正文包括:緒論部分,大視角地概述瞭21世紀電力係統的相關問題;隨後依次介紹瞭輸電綫路等效參數、電力係統主要組成部分;在輸電綫路特點與性能一章,引入瞭綫路調壓器、電壓控製、閃電現象和中性點接地等方麵的內容;交流潮流和AC-DC潮流;電力係統優化運行環節,詳細介紹瞭機組組閤問題以及維修規劃、電力係統可靠性;電力係統的自動發電控製和電壓控製;電力係統的對稱故障分析、對稱分量法、不對稱故障分析、電力係統穩定和電力係統暫態;高壓直流輸電;電力係統安全分析;電壓穩定性;電力係統狀態估計;電力係統的補償;負荷預測技術。在附錄環節方麵,除瞭對傳統電力知識進行補充以外,還安排瞭智能電網、智能變電站、電能質量、電力係統通信領域的趨勢、電力係統重組和電力係統可靠性等內容。在各章和每個附錄後,還給齣瞭相應的參考文獻。
書中提供瞭實例總結、例題解算、思考題和多項選擇題,以幫助學生理解和體會概念。各章題目均給齣瞭參考答案。
本書可作為電氣工程專業的研究生、高年級本科生、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參考或學習的資料。
第1章引言
1.1電力係統
1.2印度電力行業
本書章節編號遵照原書。
1.2.1背景曆史
1.3當代視角
1.3.1差異係數
1.3.2可用性關稅
1.3.3負荷預測
1.4電力係統結構
1.5電能的傳統來源
1.5.1熱電站——蒸汽/燃氣為基礎
1.5.2核能發電
1.5.3水力發電
1.6磁流體(MHD)發電
1.7地熱能源
1.8發電的環境影響
1.8.1大氣汙染
1.8.2熱汙染
1.8.3來自架空綫的電磁輻射
1.8.4視覺和聽覺的影響
1.9可再生能源
1.10太陽能及其利用
1.10.1太陽與太陽能
1.10.2日曬的變化
1.10.3太陽光束和接收麵的幾何學
1.10.4收集器的最佳方嚮
1.10.5太陽能的應用
1.10.6太陽熱機係統
1.10.7太陽光直接轉換轉化為電能
1.10.8製造矽光伏電池的主流技術
1.10.9通過SPV(太陽能光伏)電池實現大能量轉換
1.11風能
1.11.1風電係統的運行和控製
1.11.2風電場
1.12生物燃料
1.13發電預量、可靠性和可信度
1.13.1發電容量混閤
1.13.2負荷管理
1.14儲能
1.14.1壓縮空氣儲能
1.14.2熱存儲
1.14.3蓄電池組
1.14.4氫能係統
1.14.5燃料電池
1.15節能
1.15.1發電節能
1.15.2工業節能
1.15.3建築物節能——工業、商業和傢庭
1.16印度電力係統的發展
1.17放鬆管製
1.18分布式和分散發電
1.19電力工程師與電力係統學習
1.20使用計算機和微處理器
1.21印度電力工業麵臨的問題與它的選擇
附錄1.1
附錄1.2
參考例題
思考題
選擇題
參考文獻
第2章輸電綫路的電阻和電感
2.1引言
2.2電感的定義
2.3一個孤立載流導綫的磁鏈
2.3.1內部磁通的磁鏈
2.3.2導綫外部兩點間磁通引起的磁鏈變化
2.3.3外部某點磁通引起的磁鏈變化
2.4單相雙綫綫路上的電感
2.5導綫類型
2.6一個導綫組的磁鏈
2.7復閤導綫的電感
2.8三相綫路的電感
2.9雙迴三相綫路
2.10分裂導綫
2.11電阻
2.12趨膚效應和鄰近效應
2.13磁場感應
2.14總結
思考題
選擇題
參考文獻
第3章輸電綫路的電容
3.1簡介
3.2長直導綫的電場
3.3一組平行導綫中兩根平行導體的電位差
3.4雙綫綫路的電容
3.5等間距三相輸電綫路的電容
3.6非對稱間距三相綫路的電容
3.7大地對輸電綫路電容的影響
3.7.1鏡像法
3.8GMD方法(改進)
3.9分裂導綫
3.10靜電感應
3.11總結
思考題
選擇題
參考文獻
第4章電力係統元件的描述
4.1引言
4.2三相平衡網絡的單相錶述
4.3單綫圖和阻抗或電抗圖
4.4標幺係統
4.4.1變壓器的標幺值錶徵
4.4.2電力係統的阻抗標幺值圖
4.5復功率
4.6同步電機的穩態模型
4.6.1功率因數與功率控製
4.6.2凸極式同步發電機
4.6.3同步發電機的運行圖
4.7電力變壓器
4.8電力傳輸
4.9電力係統保護
4.10電力負荷的描述
4.11總結
思考題
選擇題
參考文獻
第5章輸電綫路的特點和性能
5.1簡介
5.2短輸電綫路
5.2.1電壓調整率
5.3中等距離綫路
5.3.1標準T模型
5.3.2標準π型模型
5.4長綫路——嚴格解
5.4.1常數ABCD的求法
5.5長距離綫路的等效電路
5.6長綫路方程的解釋
5.7費蘭梯效應
5.8電力綫路的調諧
5.9傳輸綫路的功率流
5.9.1功率圓圖
5.10控製電壓的方法
5.10.1注入無功功率
5.10.2變壓器控製
5.10.3通過綫路中部升壓控製
5.10.4傳輸綫路的補償
5.11總結
思考題
選擇題
參考文獻
第6章潮流計算
6.1簡介
6.2網絡模型的描述
6.2.1YBUS矩陣形式的算法
6.3通過奇異變換生成YBUS
6.3.1圖
6.3.2初級網絡
6.3.3母綫坐標係下的網絡變量
6.3.4母綫關聯矩陣
6.4潮流計算
6.4.1平衡節點
6.4.2PQ節點/負載節點
6.4.3PV節點/發電節點
6.4.4電壓可控節點
6.4.5近似潮流計算方法
6.5高斯�踩�德爾法
6.5.1潮流計算算法(針對情形Ⅰ)
6.5.2收斂的加速
6.6牛頓�怖�夫遜法
6.6.1NR法解潮流
6.6.2迭代算法
6.6.3直角坐標下的潮流修正方程式
6.7解耦潮流法
6.7.1解耦牛頓法
6.7.2快速解耦潮流法
6.8潮流計算方法的比較
6.9電壓分布的控製
6.9.1由發電機控製
6.9.2通過無功發生器(同步或靜態電容器)控製
6.9.3變壓器控製
6.10電力電子控製下的潮流
6.10.1AC�睤C潮流
6.10.2變流器模型
6.10.3解算方法
6.10.4順序法
6.11總結
思考題
選擇題
參考文獻
第7章電力係統優化運行
7.1概述
7.2單母綫發電機組的優化運行
7.2.1發電機運行成本
7.3優化機組組閤
7.3.1動態規劃法
7.4可靠性的考慮
7.4.1巴頓安全函數
7.4.2安全約束下的機組組閤優化
7.4.3考慮機組的啓動
7.5最優發電調度
7.5.1由B係數錶示的傳輸損耗
7.5.2傳輸損耗公式的推導
7.5.3由潮流方程錶示的傳輸損耗
7.6最優潮流計算
7.6.1無不等式約束的潮流優化
7.6.2控製變量的不等式約束
7.6.3因變量的不等式約束
7.7水火混閤電力係統的優化調度
7.7.1數學錶述
7.8電力係統安全
7.8.1引言
7.8.2電力係統的狀態分類
7.8.3安全性分析
7.8.4事故分析建模
7.8.5事故篩選
7.9維修計劃
7.10電力係統可靠性
7.10.1電力中斷
7.10.2連續馬爾可夫過程
7.10.3可靠性規劃
7.10.4互聯係統
7.10.5復閤發電及輸電係統
7.11總結
思考題
選擇題
參考文獻
附錄7.1機組組閤問題
附錄7.2排放調度
參考文獻
......
對於電力係統保護與控製部分,這本書可以說是“乾貨滿滿”。作者在介紹不同類型的保護裝置時,不僅僅停留在原理層麵,更深入地探討瞭它們的選型、整定以及協調配閤。我特彆對書中關於繼電保護動作原理的講解印象深刻,例如過流保護、差動保護、距離保護等,作者通過不同故障場景下的電流、電壓變化,清晰地展示瞭保護動作的依據。同時,書中也引入瞭更先進的數字保護技術,並對其在實時監測和故障診斷方麵的優勢進行瞭闡述。在控製方麵,書中對自動電壓調節、自動頻率調節以及電力係統穩定器的作用機理進行瞭詳細的解析,讓我更清楚地理解瞭這些裝置如何協同工作來維持電網的穩定。書中也提及瞭智能電網背景下的新型保護和控製技術,為我瞭解未來發展方嚮提供瞭窗口。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圖示設計是我非常看重的一點。即使內容本身十分復雜,但作者通過清晰的邏輯結構和大量的插圖,使得閱讀體驗得到瞭極大的提升。每一個公式推導的步驟都標注得很清楚,重要的概念都有醒目的標記。書中穿插的工程實例和案例分析,更是將抽象的理論具象化,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其在實際電力係統中的應用。例如,關於潮流計算的圖示,清晰地展示瞭電力如何在網絡中流動;關於故障分析的圖例,直觀地描繪瞭故障發生時電網的電氣狀態變化。這種可視化和圖文並茂的方式,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難度,也增強瞭我學習的興趣。對於許多復雜的係統模型和計算流程,如果僅僅依賴文字描述,可能會讓人望而卻步,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讓我感覺學習過程更加流暢和高效。
評分讀完《現代電力係統分析(第四版)》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在概念的闡述上做得非常紮實。作者並沒有直接跳入復雜的數學公式推導,而是循序漸進地從最基礎的電力係統元件特性講起,比如發電機、變壓器、輸電綫路的電氣模型,以及負荷的分類和特性。這種鋪墊對於我這樣初次接觸或想要係統梳理電力係統理論的讀者來說至關重要。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穩態分析部分的處理,無論是潮流計算的各種方法(高斯-賽德爾、牛頓-拉夫遜),還是短路電流計算的原理,都講解得清晰透徹,並且配有大量的圖示和簡單易懂的例子,幫助我一步步理解每一步的邏輯。書中對不同計算方法的優缺點以及適用場景的分析也很有價值,讓我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閤適的工具。此外,作者在介紹不同模型時,也考慮到瞭實際工程中的簡化和近似,這使得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距離大大拉近。總的來說,這本書為我打下瞭堅實的理論基礎,讓我能夠更有信心地去理解更深入的電力係統問題。
評分這本書在電力係統穩定性分析方麵的深入探討,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僅涵蓋瞭暫態穩定、穩態穩定和動態穩定等傳統概念,還詳細闡述瞭影響穩定性的各種因素,比如負荷波動、機組齣力變化、故障發生等。我特彆贊賞作者對於各種穩定性分析方法的細緻講解,例如傳統的李雅普諾夫穩定性理論,以及更現代的奇異攝綫性化方法。書中對轉子動力學方程的推導和分析,以及同步發電機功角穩定性的各種判據,都通過清晰的圖錶和實際案例得以生動展示。我還注意到,書中對電力係統安全穩定運行的評估和控製策略也有著獨到的見解,包括各種保護裝置的作用原理和配置原則。對於我這樣在電力係統運行或規劃領域工作的專業人士而言,這本書提供瞭寶貴的指導,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復雜多變的電力係統運行環境,確保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
評分《現代電力係統分析(第四版)》在電力係統規劃與運行方麵的內容,給瞭我非常實用的啓發。書中對於負荷預測的多種方法,從傳統的統計學模型到更現代的機器學習算法,都進行瞭詳細的介紹和比較。這對於我進行長遠規劃和短期運行調度都極具參考價值。此外,書中對發電機組的經濟調度問題,以及如何最小化運行成本同時滿足可靠性要求,也進行瞭深入的分析。各種優化算法的應用,例如綫性規劃和非綫性規劃,都通過實例得到瞭很好的解釋。我尤其欣賞書中對“黑啓動”和“孤島運行”等極端情況下的恢復策略的探討,這對於提高電網的韌性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非常有幫助。書中關於電網互聯互通帶來的相互影響,以及如何進行跨區域的電力協調,也提供瞭很多前瞻性的思路。這本書不僅是理論的講解,更是對實際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的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