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現代世界文明的起點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發表於2024-11-22
蘇格蘭:現代世界文明的起點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誰建立瞭首一個現代國傢?
誰創造瞭首一個文明社會?
誰發明瞭現代民主和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理念?
蘇格蘭。
《蘇格蘭:現代世界文明的起點》講述曾是歐洲*貧窮國傢的蘇格蘭如何創造齣現代生活的基本理念——民主、技術、資本主義,又如何在18世紀將這些理念傳至世界各地。這不僅僅是關於蘇格蘭的曆史故事,更是對現代世界的産生極其影響的有趣闡釋。赫爾曼延續其一貫擅長的曆史敘述,語言生動,論證充分而深刻,是對蘇格蘭人創造性的想象力和精神的緻敬。
蘇格蘭在17世紀末還是歐洲*貧窮落後的國傢,卻在18世紀中葉奇跡般地迸發齣瞭驚人的力量,齣現瞭經驗主義哲學傢大衛?休謨,自由經濟的鼻祖亞當?斯密,深刻影響歐洲浪漫主義的沃爾特?司各特,改良蒸汽機的詹姆斯?瓦特等大批近代文明史中的巨擘。他們引領的蘇格蘭啓濛運動“發明”瞭現代世界,創造瞭構成現代世界文明的科學技術、資本主義和現代民主。蘇格蘭人不僅成為大不列顛帝國的中流砥柱,更隨著“大西洋時代”的腳步,將現代文明理念傳揚到歐美乃至全世界,啓動世界朝現代文明轉嚮。一個彈丸之地,如何成瞭推動現代化進程的主導力量?《蘇格蘭:現代世界文明的起點》將解開這道連大部分蘇格蘭人也無法迴答的謎題。
阿瑟·赫爾曼,美國著名曆史學傢、暢銷書作傢。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史學博士,曾在蘇格蘭愛丁堡大學訪學。1980年代至1990年代前期他在美國天主教大學、喬治城大學、喬治梅森大學等多所大學任教,現任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2007年至2009年,他作為*一個非英籍人士被任命為蘇格蘭文化藝術委員會委員。
主要著作有:《文明衰落論:西方文化悲觀主義的形成與演變》《甘地與丘吉爾:對抗與妥協的壯麗史詩》《拼實業:美國是怎樣贏得二戰的》等多部暢銷曆史讀物。赫爾曼的著作主題宏大、史料翔實、文筆生動,學術性與可讀性兼具,暢銷不衰,深受各界人士的推崇。
這本書在大西洋兩岸都引起瞭巨大的轟動……赫爾曼生動地展示瞭這樣一個主題:蘇格蘭人在18世紀末****地發明瞭“現代性”的理念,並通過19世紀的移民大潮將之傳到世界各地。因而蘇格蘭範式成為西方模式——個人主義、資本主義、技術崇拜、代議製民主的基礎……換言之,如今我們所有人都是“蘇格蘭人”。
——《蘇格蘭人》雜誌
本書的標題已經點明瞭一切……對此略有懷疑的人,會因赫爾曼對基本曆史事實饒有趣味的描述而改變看法。蘇格蘭在教育、科學、曆史和政治思想方麵已經做齣瞭巨大的貢獻……這本書達到瞭很高的學術水平,同時充滿色彩斑斕的奇聞逸事,不時令人捧腹。既生動活潑又準確翔實……值得推薦給所有學者和圖書館。
——《圖書館雜誌》(星級書評)
沒有蘇格蘭人的美國將黯然失色。
——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
中文版序 (李宏圖)
導讀 (陳正國)
前言
序幕
第一部分 頓悟
第一章 新耶路撒冷
第二章 自掘墳墓
第三章 人性研究(一)
第四章 人性研究(二)
第五章 南北鴻溝
第六章 最後一戰
第七章 經濟起飛
第八章 精英協會: 亞當?斯密和他的朋友
第二部分 大遷徙
第九章 “偉大的設計”: 蘇格蘭人在美洲
第十章 北部的光芒: 蘇格蘭人、自由主義者與改革
第十一章 最後的吟遊詩人: 沃爾特?司各特爵士與高地復興
第十二章 實踐: 科學與工業中的蘇格蘭人
第十三章 日不落: 蘇格蘭人與大英帝國
第十四章 自力更生: 蘇格蘭人在美國
尾聲
進階閱讀的原始資料和指南
緻謝
簡明人名譯名錶
簡明地名譯名錶
導 讀
陳正國
這是一本有關蘇格蘭近代曆史的好書。
“蘇格蘭”一詞在中文世界不大受關注,主要原因當然是因為其父兄之邦——英格蘭過於耀眼,幾乎就要完全掩蓋瞭蘇格蘭的地位與成就。然而事實上是否如此?自從大清帝國被迫認識西方以來,清朝文獻就學會瞭清楚區分“英格蘭”與“蘇格蘭”。當年在清帝國領地上的大不列顛子民,有許多其實來自蘇格蘭。例如文獻上被稱為義律與懿律的海軍統帥,以及幫助過清廷對付太平天國的戈登。但是到瞭20世紀,中文文獻逐漸以英國籠統指稱所有英倫三島的事物,甚至以“英格蘭”代錶“英國”。以“英國”指稱、轉譯大不列顛(Great Britain)或聯閤王國(the United Kingdom),如果不是錯誤,至少是嚴重不妥:因為英國的“英”字很容易讓中文世界誤以為是英格蘭的彆稱,是英吉利的現代名詞。英語、英吉利、英格蘭、英國的類似性,使得中文世界容易將蘇格蘭甚至北愛爾蘭邊緣化。例如我們說“英美法係”的“英”其實隻能指涉英格蘭。因此,嚴格說來,所謂“英國的習慣法傳統”或“英國國教”都是錯誤的陳述。同理,如果我們說“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或“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我們就不可能同時說“英國的瓦特改良瞭蒸汽機”。我們的翻譯作品常將History of England誤譯為“英國史”而非“英格蘭史”。長期以來,我們學院裏的“英國史”課程其實都隻講述“英格蘭史”加上以倫敦為主要觀點的“大不列顛”史。這些錯失根源於我們對蘇格蘭曆史太不清楚。自從1707年英蘇《聯閤法案》(the Act of Union)生效之後,蘇格蘭(Scotland)就失去瞭議會以及單一主權國傢(state)的地位,而僅是文化地理的國傢(country)。可是和英格蘭人(the English)一樣,蘇格蘭人(Scots,the Scotch or the Scottish)自認是個不摺不扣的民族(a nation)。如果以主權國傢的觀點來寫作曆史,蘇格蘭史到瞭17世紀就畫下瞭休止符。但是如果以民族或社會觀點來看,蘇格蘭的曆史則綿延至今。假若以所謂英倫三島的眼光來看,蘇格蘭人民在18世紀以後經曆瞭一場重大的政治社會文化結構、習慣的轉變,並且逐漸發展齣瞭不列顛人(Britons,or the British)的新認同。此後蘇格蘭與蘇格蘭人就成為大不列顛史裏不可或缺的元素。本書處理瞭16至19世紀近三百五十年蘇格蘭民族史。在這三百多年中,蘇格蘭經曆瞭宗教信仰、政治製度、産業結構等方麵的巨大變動。緊接而生的社會風俗、文化創造、思想學術當然也與時流轉、勝義迭齣。
法國的學術傳統告訴我們,地理決定瞭文明的走嚮。蘇格蘭雖然勉強可算孟德斯鳩所謂的文明搖籃——溫帶地區——但絕對不是上帝應許之地。它的土質過硬而且貧瘠,更兼有占總麵積約三分之二隻宜粗放經營的高地。當歐洲通過地中海與東方貿易往來,鄰近地區産生所謂文藝復興的榮景時,當海上新航路陸續被發現,西、葡、荷、英等國開始縱橫海外時,蘇格蘭的貴族幾乎不知道新財富、新藝術、新學術的滋味。經院傳統依然主導著貴族與大學的學問。文字經典的傳統雖然持續發展(例如蘇格蘭的詹姆斯六世——同時也是英格蘭的詹姆斯一世——被人認為就是一位古典學者與政治理論傢,布坎南[George Buchanan,1506—1582]則是當地望重士林的學者與史傢),但有關視覺藝術的開發則相當匱乏。不過到瞭18世紀中葉,蘇格蘭突然散發驚人的創造力。它開始相信自己有傑齣的畫傢如拉姆齊(Allan Ramsay,1713—1784),劇作傢如侯姆(John Home,1722—1808),建築師如亞當(Robert Adam,1728—1792),以及偉大的詩人拉姆齊(Allan Ramsay,1686—1758,畫傢拉姆齊的父親)、彭斯(Robert Burns,1759—1796)。當然它還有一群纔華橫溢的文人、哲學傢、科學傢、曆史學傢如休謨(David Hume,1711—1776)、裏德(Thomas Reid,1710—1796)、亞當?斯密(Adam Smith,1721—1790)、弗格森(Adam Ferguson,1721—1816)、布萊剋(Joseph Black,1728—1799)、羅伯遜(William Robertson,1723—1794)等等。為什麼天纔總是成群而來?因為天纔也受限於地理、文化條件。
蘇格蘭固然錯失瞭“地中海時代”,但它卻能及時積極參與“大西洋時代”的建立。本書作者詳細說明瞭蘇格蘭人如何參與早期美國與美國企業精神的建立。不過除瞭北美,18世紀蘇格蘭人的足跡早已隨著大不列顛帝國的船隻踏遍瞭從幾內亞到剛果,從印度孟加拉到中國西藏,從中國沿海到澳洲等世界各個角落。這些經驗除瞭讓蘇格蘭社會的物質文明大有斬獲,更開啓瞭蘇格蘭人的世界觀。與吉本、休謨齊名的羅伯遜(後人統稱為英國18世紀史學三雄)著有《蘇格蘭史》、《查理五世統治史》、《美洲史》。他強調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有絕對密切的關係。他認為曆史的進步錶現在心智的開展。可是少瞭經驗,少瞭物質世界的涉入而談心智的開展,根本就是緣木求魚。這種物質主義式的論調竟然齣自一位長老教會的大會主席之口,不啻令人稱奇不解。從18世紀70年代開始,他的好友,也就是後來敢於批判法國大革命激進主義而名垂青史的保守主義健將柏剋(Edmund Burke,1729—1797)在議會發錶強烈言論批評當時印度總督海斯汀(Warren Hastings,1732—1818)。柏剋花瞭十年時間指責海斯汀擅權專製,欺壓印度人民。羅伯遜知道以後,寫瞭一本論歐洲早期對印度文明看法的小書以為呼應。書中闡釋,商業是寬容的基礎。事實上羅伯遜的次子就在東印度公司任職。美洲獨立戰爭爆發之後,弗格森應政府之邀赴美洲與革命軍談判,希望對方懸崖勒馬。在談判破裂、知道美洲終將獨立之後,弗格森嚮友人錶示,一切隻盼雙方貿易不受影響。
羅伯遜、弗格森等人都是神職人員,卻都強調物質與商業的重要性。這固然是因為他們清楚認識到大西洋時代的意義,另一方麵卻也錶明瞭宗教在蘇格蘭社會裏所扮演的角色與文化條件。他們的創見就在於在時代變幻中重新審視文化傳統,並賦予經典新的解釋。當然,這並不錶示堅守前定論(預選論)教義的加爾文主義者就是食古不化,或者說規避硬性教義就能海闊天空沒有實踐上的矛盾。最有名的例子當然是他們的好友休謨的無神論與自利論。在休謨被指控為無神論、將被判逐齣教會時,這群教會朋友幫他保瞭駕。休謨死後,這群朋友又輪流在他的墳邊守瞭八夜,以免墳塋遭人破壞。可是他們之間的對話仍少不瞭針鋒相對。尤其是弗格森(大概是休謨在蘇格蘭的第二號摯友)的論著幾乎都是針對休謨而來。德國學者哈貝馬斯有所謂公共空間(public sphere)的理論,錶明人們如何理性對話、尋求共識的可能。18世紀的蘇格蘭可謂具體實踐瞭這個理論。或者更準確地說,此段蘇格蘭史提供瞭哈貝馬斯理論的曆史依據。
可是,盡管意見的衝突或矛盾可以透過理性、修養與社會製度加以協調、軟化,認同的問題卻很難如此輕易解決。對於蘇格蘭而言,參與大西洋時代的建造就是捨棄瞭長期的盟國法國,甚至荷蘭。反之,蘇格蘭人必須開始大量吸收英語世界的文化與思維。時至今日,蘇格蘭獨立問題仍是此間政治主軸之一。可是當年親身感受到大西洋共榮圈果實的蘇格蘭中産階級,一方麵視英語文化為必經甚至是終極之路,另一方麵卻認為不必然融入英格蘭社會。休謨與亞當?斯密都曾經到過英格蘭闖蕩求發展,卻都因為他們的蘇格蘭腔調過重而飽受奚落。休謨後來捎瞭一封信給亞當?斯密,錶達瞭淒淒然無傢可歸的晚景。他說,巴黎是他最喜歡的都市,但畢竟不是故鄉。倫敦可以稱為故鄉,處之卻宛如異鄉人。亞當?斯密最後心有戚戚焉嚮他最好的朋友召喚道,迴來吧,迴到蘇格蘭,迴到你朋友之間。共榮並不錶示沒有區隔、沒有等差。用弗格森的話來說,共榮是指物質的層次。這是人性所嚮往之路。但是人群社會的存在不是單靠物質,甚至不靠物質。弗格森談的是認同,而不是社會發展。
本書作者認為,19世紀末蘇格蘭的創造精神不見瞭。更重要的是,蘇格蘭人喪失瞭本土性創造。這是個有趣的斷言。蘇格蘭社會的人文學術的衰落迄今仍不是學界所關心的議題,就如同很少有人會花心思研究為何18世紀的牛津劍橋暮氣沉沉。不過從19世紀以後,我們發現英格蘭的青年纔俊不太願意跋涉到北方,進入蘇格蘭的大學就讀。比較著名的例子似乎隻有哲學傢羅素的祖父,擔任過英國首相的約翰?羅素(John Russell,1792—1876)——如果不是父親堅持,他自己其實比較喜歡劍橋。相對地,許多蘇格蘭年輕人漸漸感到蘇格蘭喪失瞭活力,紛紛希望到北美或倫敦發展。例如後來復刊《愛丁堡評論》並當上蘇格蘭大法官的傑弗裏(Francis Jeffrey,1773—1850)剛畢業時一心隻想去北美發展,隻是苦無好機會。他甚至想到印度闖蕩一番事業,最後還是被勸阻瞭。他的同學如麥金托什(James Mackintosh,1765—1832)、布魯厄姆(Henry Brougham,1778—1868)、密爾(James Mill,1773—1836)等人最後則都定居於倫敦。政治似乎可以解釋部分原因。18世紀中葉的學者、神職人員與貴族們聲氣相息。這個被史傢稱為改良時代(the age of improvement)的時期,如果少瞭貴族的積極參與,結果自然會大打摺扣。例如大地主奧伯斯特的辛剋萊(Sir John Sinclair of Ulbster,1745—1835)本身是個經濟學者與英國首任農委會(Board of Agriculture)主席,他對農地改良根本是身體力行。許多蘇格蘭學會與俱樂部也都是靠這些大鄉紳的支持纔得以開花結果。例如本書所談的“精英社團”的發起人,一半以上是貴族或鄉紳。我們無法想象,如果沒有有力人士的援助,惡名昭彰的休謨是否還可以齣任律師公會的圖書館主管。可是隨著時間的演進,蘇格蘭的貴族影響力下降瞭。相對而言,倫敦持續增加瞭它的影響力。那些在閤並後仍留在故鄉打拼的大貴族逐漸融入瞭倫敦政壇。他們的後代就在當地以股票房地産生意自營。同樣地,政治改革成瞭有誌青年的熱門選擇。倫敦當然成為他們一展纔華的地方。布魯厄姆後來在倫敦做瞭議員和最高法院法官。麥金托什到印度當瞭一陣子低階法官,迴到英格蘭後當瞭東印度公司附屬學院的政治學教授,最後在倫敦當議員。密爾畢業後在蘇格蘭當瞭一年傳教士。此後移居倫敦靠寫作維生,認識邊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之後成為激烈的政治改革者。倫敦靠著政治與經濟力量吸納瞭蘇格蘭的人纔。有趣的是,倫敦大學的成立就是上述這些人奔走努力的結果。比較著名的例外是小說傢司各特(Walter Scott)。他和上述這些人同期在愛丁堡求學,一生都住在蘇格蘭寫小說和文學評論。本書明顯以美國觀點來看蘇格蘭民族史。美國是個更大的倫敦,吸納瞭更多蘇格蘭人纔。蘇格蘭裔在美國的成就究竟與蘇格蘭社會有何關係,中國颱灣與其他地區的中文讀者應該會有興趣仔細思考。
相較於休謨與亞當?斯密,19世紀的蘇格蘭青年更容易融入倫敦——大西洋時代的中心。這也錶明,他們的文化焦慮感似乎已經淡漠。他們缺少瞭前代人那種既融閤又競爭、愛恨交織的兩難氣氛。深刻的文化常常是從限製中産生的。自由與人權觀念早發的大不列顛繼禁止奴隸買賣後,全麵開放瞭猶太人的公民權。當狄斯纍利(Benjamin Disraeli,1804—1881)以猶太人身份齣任保守黨黨魁與英國首相時,德法的猶太人正開始遭受新的壓抑與懷疑。可是這也是德法的文學、藝術、科學、哲學正要大放異彩的時刻;占人口之少數的猶太人可以說是居功甚偉。難道文藝思想的發軔強健都要以心靈的動蕩作為補償?答案似乎如此。至少在蘇格蘭的例子證明如此。休謨與亞當?斯密的懷疑論看似特彆,其實他們隻是同時代懷疑氣氛的巨人而已。18世紀的蘇格蘭人選擇瞭嚮南方看齊,選擇瞭與大西洋時代共榮。他們也立刻獲得瞭物質上的果實。可是在許多辯論社團活動裏,最常被點選的辯論主題其實是“科技商業的進步是否讓人更快樂”、“現代人是否比古人進步”。19世紀的歐洲,尤其是法國與英國普遍相信進步主義。親眼目睹蘇格蘭社會欣欣嚮榮的蘇格蘭18世紀思想傢當然也銘鑄瞭進步的觀點。可是歸根結底,他們真正擔心的問題是社會是否會再次退步。大不列顛海軍橫行世界時,蘇格蘭高地軍團成為他們陸戰的主力(當然我們也不該忘記印度雇傭兵的貢獻)。可是,蘇格蘭畢竟是個海洋國傢。它透過搖晃的海綿看到自己不確定的影像。因為這一點不確定,所以它的人民試圖建立一些確定的事物,無論經濟發展、教育、學術還是民間社會。
大傢對蘇格蘭曆史與社會的瞭解相當有限。這本書的齣版不啻久旱甘霖。作者將政治事件、軍事衝突與文化創造揉成一氣,卻又不失層次的寫作技巧,讓本書閱讀起來饒富趣味。以本書作為大傢瞭解蘇格蘭曆史與社會的起點,應該是個美麗的開始。
……
中文版序
李宏圖
為瞭研究蘇格蘭啓濛運動,我利用一個學期的學術休假專門前往當年蘇格蘭啓濛運動的中心,也就是亞當·斯密、詹姆斯·瓦特等思想傢和發明傢工作過的格拉斯哥大學。一天,當我在格拉斯哥大學市中心的英國著名連鎖書店Waterstone�餾看到這本書被隆重推齣的時候,立刻意識到這是一本不同尋常的書。這一念頭驅動著我隨即拿起這本書翻閱起來,正像格拉斯哥大學專門研究蘇格蘭啓濛運動的著名學者貝瑞教授所說,這並不是一本很嚴肅的學術著作,但很有參考價值。的確,這本書的作者基於翔實的材料,運用簡潔流暢的語言、形象生動的敘述對喚醒人們再次關注蘇格蘭啓濛運動、瞭解蘇格蘭啓濛運動思想傢們如何創造現代世界起到瞭一定的啓濛作用。
在中國,談到蘇格蘭啓濛運動,很多人不太瞭解,蘇格蘭這樣小的地方還會齣現影響現代世界曆史進程的一場思想解放運動。這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們一談到啓濛運動馬上就會想到18世紀法國的啓濛運動,以及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和盧梭等一批思想巨人。殊不知在相同時期的蘇格蘭也發生著一場啓濛運動,湧現齣瞭一批思想傢,如弗朗西斯·哈奇森、亞當·斯密、大衛·休謨、亞當·弗格森等。曆史學傢將此稱為蘇格蘭啓濛運動,並給予瞭很高的評價。研究蘇格蘭啓濛運動的著名學者布羅迪認為,蘇格蘭啓濛運動是18世紀的一場思想盛宴,對西方文化具有重大意義。18世紀一些最為傑齣的哲學傢、政治經濟學傢、社會學傢、曆史學傢、科學傢、醫學傢甚至修辭學傢和神學傢都來自蘇格蘭。蘇格蘭啓濛運動也是一場偉大的具有世界性廣度的思想和文化運動,引領瞭蘇格蘭以及歐洲走嚮現代化。正如本書書名所標示的那樣,蘇格蘭啓濛運動“發明”瞭現代世界,它不僅創造瞭觀念的現代性,而且也在政治學、經濟學、道德科學、哲學、曆史、宗教、藝術、工程、數學、自然科學、醫學等很多方麵為歐洲文化,也為人類文化的發展增添瞭光彩,更為重要的是,它塑造和建構起瞭一個現代社會。有點兒讓人意外的是,本書書名被譯為“蘇格蘭:現代世界文明的起點”則未能突齣原作者想要體現的蘇格蘭啓濛運動與現代性這一主題。
如果從18世紀這一時代齣發來思考的話,蘇格蘭啓濛運動既屬於整個18世紀啓濛運動思想譜係中的有機組成,又帶有其自身獨特的特點。那麼什麼是蘇格蘭啓濛運動呢?要迴答這一問題,首先就需要迴到著名思想傢康德對18世紀法國啓濛運動所下的定義。康德在《迴答這個問題:什麼是啓濛運動?》一文中這樣錶達道:“啓濛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於自己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狀態就是不經彆人的引導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當其原因不在於缺乏理智,而在於不經彆人的引導就缺乏勇氣與決心去加以運用時,那麼這種不成熟狀態就是自己所加之於自己的瞭。Sapere aude!(古羅馬詩人賀拉斯的一句話)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啓濛運動的口號。”他還說:“這一運動除瞭自由以外並不需要任何彆的東西,而且還確乎是一切可以被稱為自由的東西之中最無害的東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開運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在康德這裏,啓濛運動的核心就是敢於運用自己的理性,這也成瞭他對18世紀法國啓濛運動的一個重要界定。有鑒於此,在迴答什麼是蘇格蘭啓濛運動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學者大都采用瞭“康德範式”,並且與法國啓濛運動展開比較進行解答。因為正是在對兩者的比較中,我們纔能夠挖掘齣蘇格蘭啓濛運動有彆於法國啓濛運動的內在特徵,以及它對現代世界的意義與貢獻何在。
在18世紀法國的啓濛思想傢那裏,他們前所未有地強調人的理性,在理性的高揚之中勇敢地批判當時的君主專製,批判以貴族特權為基礎的等級社會,批判教會的迫害和宗教的狂熱,在將光明灑嚮現實黑暗的同時也建構起瞭未來社會的圖景,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這樣三個層麵:自由、平等和寬容,後來演變成自由、平等和博愛。這正是法國人引以為自豪的地方,也是法蘭西民族對現代世界的偉大貢獻。而對於蘇格蘭啓濛運動來說,他們不同意法國啓濛思想傢一味強調的對理性的建構,認為在此之外還應該尊重社會既有的習俗和習
蘇格蘭:現代世界文明的起點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蘇格蘭:現代世界文明的起點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蘇格蘭:現代世界文明的起點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蘇格蘭:現代世界文明的起點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非常好的書,值得細細閱讀,關注很久瞭,這次趁活動終於拿下,很滿意。
評分果然是自己喜歡的書。物流自然是沒得說。
評分好書終於等到你瞭,朋友推薦一個多月瞭,一直沒去買
評分還沒看,但是裝訂得很好,正版書。
評分還沒看,但是裝訂得很好,正版書。
評分很好 希望京東能夠多送點京豆 多搞些圖書優惠活動
評分很好用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紫薯布丁,字數補丁,字數補丁,紫薯布丁
評分一直用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關於蘇格蘭的曆史,從這樣的角度看現代文明
蘇格蘭:現代世界文明的起點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