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500强企业工作经验,剖析职场江湖,分享财会业务技能和涨薪秘籍
一本财务职场写生书
实录500强企业工作经验
透视职场江湖
分享财务技能
让涨薪,让升职,变为现实
擅业务的财务会办事
懂人情的会计易升职
500强企业真实工作经历
基于作者在外企(500强企业)10年工作期间的真实经历,描写了如何从一个财务小白,奋斗到财务部不可或缺的成本经理,包括财务部内部的工作安排,各个岗位的特色,经理们之间的钩心斗角,绩效考核,业务技能提升,师傅带徒弟,同时展示外资跨国企业在内部人才政策和生产运营方面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透视高速涨薪职场规则
从各行业通用的职场江湖生存技巧到专业领域的规划选择,从初涉职场薪资微薄,到十年后涨薪30倍,既涵盖了作者本人的职场感悟,也从不同方面对职场人士提出发展建议。
李燕翔 英文名Michelle,也被简称米粒
曾在国际知名跨国公司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十年,后加入普华永道、毕马威的咨询业务部门担任项目经理,为国内大中型企业提供财务职能转型咨询服务。
全球化公司的财会实战经验与四大财务咨询服务经验,使她在财务领域积累了大量专业见解和职业发展心得。离开“四大”后,她出版了财务专业书籍《500强企业财务分析实务》,并以Michelle_Li的ID名活跃在中国会计视野论坛,或畅谈财会人的职业规划与选择,或分享财会专题见解和世界先进企业的实践方法。她的真知灼见获得无数追捧和点赞,不少文章不仅被财会出版刊物收录,而且被微信公众号和其他网络渠道多次转载,她因此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米姐”。
前言
开场白 初次见面,认识一下 /1
上篇
职场江湖:搞定“人事”才能步步高升
第1章 “升职”那块饼:看上去很美 /4
第2章 绩效评估,奥妙多多 /11
第3章 当经理,业务能力不强也行吗 /15
第4章 剩者为王:留下就有升职机会 /19
第5章 薪情≠心情 /28
第6章 排资论辈,不服又如何 /35
第7章 职场不同情眼泪,别把自己“抻”得太狠 /41
第8章 下属也能把上司告了?没错,是真的 /48
第9章 胡萝卜VS大棒:外资与中资企业文化面对面 /55
第10章 “四大”的人跳到企业为何不受待见 /59
第11章 企业VS事务所:“搞定人”与“搞定事”的轻重分别 /66
第12章 冲突管理:平衡关系有多难 /71
下篇
麻雀变凤凰:专业能力同样重要
第13章 你知道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吗 /80
第14章 不会做假账的会计不是好会计吗 /86
第15章 麻雀试飞记:曾经的会计门外汉是怎么入行的 /91
第16章 金不换的工作经验:进世界500强企业的价值 /101
第17章 跳槽:你真的想好了吗 /107
第18章 升职或转型:优先考虑内部机会 /115
第19章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作为徒弟该怎么学 /122
第20章 干一行恨一行时,转型还是不转型 /128
第21章 专才VS通才:哪种财务岗位才是“香饽饽” /133
第22章 职责与头衔孰轻孰重 /140
第23章 升职必需的知识:光懂会计没有用 /145
第24章 “裸辞”:相见时难别亦难 /152
第25章 考证:会计人的“屎壳郎球” /161
第26章 找工作还是找上司:千里马也要懂得选伯乐 /168
第27章 怎么选Offer:设计自己专属的“计分卡” /176
第28章 职场“缘”来如此 /184
后记 十年一梦话涨薪 /197
附录 外企有哪些财务岗位 /205
2013年春天,因为偶然看到并回复了中国会计视野论坛上一个网友求职的帖子,我开始频繁造访这个论坛的职业规划板块。大概因为我是在财会职场混迹十多年、颇有心得的老鸟,又在这个行业的世界领军机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过,相比企业财务人员更见多识广,所以不知不觉中我在这个论坛的职业规划板块混出了名,很多会计菜鸟遇到职业发展问题都愿意@我来解答,我还被他们亲切地称为“米姐”。
在中国会计视野论坛的职业规划板块最常看到的求问帖是关于会计菜鸟找工作的:刚毕业应该去什么样的单位?同时收到几个录用通知应该怎么选?然后我就发现,不管“小白们”考虑的因素有多少个,到最后“工资”都是最重要的考量标准。每当看到这些帖子,我就想起自己的过去,也常面临类似的权衡和选择。每当我纠结的时候,心里都好似有甲、乙两个小人儿在打架——
甲:现在工资低没什么,关键是职位有没有发展前景,这个职位虽然工资高,但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乙:我呸!你那是装清高!你要提高技术含量,还不是为了以后能找到更高工资的工作?
甲:年轻时不要考虑工资,应该更注重公司的选择,好公司会有完善的培训体系。
乙:又装!培训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提升技能,以后跳槽时能要到更高的工资?而且别忘了,培训机制完善的好公司通常工资也不低!
甲:这个公司虽然给的工资不错,职责难度也挺高,向CFO汇报,但职务头衔太低了,怎么只叫“高级财务分析师”啊?怎么也得给个经理的头衔吧?
乙:哈哈,我看你要装到啥时候?头衔能当饭吃、当衣穿吗?你看那些多如牛毛的杂牌小公司,大把人的名片上印着经理、总监的头衔,其实挣着不到一万元的工资,那种经理总监的职位给你,你愿意去吗?
……
诸如此类的纠结不胜枚举。然而仔细剖析,其实自己心里这两个小人儿的观点并不矛盾,甲说的都是表征,而乙是将甲的观点抽丝剥茧,展现出它的核心本质。这个核心本质就是:
所有不以涨工资为目的的工作都是穷矫情!
明白了这点,一切问题就都简单了:人在职场,就让那些自尊心、虚荣心、优越感和一切不能被市场估价的虚头巴脑的东西都见鬼去吧!
我是做财会工作的,所以职场经历和观点自然在会计同行中更有共鸣,自2013年开始,我不仅在中国会计视野论坛上发表了很多关于财会人职业发展的干货帖,还把自己过去在一家外企工作的部分经历以故事的形式在论坛上进行了连载。这个连载帖就是我构思本书的雏形。后来,在很多论坛网友的鼓励下,我决定写一本职场书,素材就以我大学毕业后第一个十年的经历为主。
什么是职场?我心里的小人儿甲会这样定义:将自己融入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通过受聘于各种商业组织,将它们作为自己职业发展的舞台,利用在一个或多个舞台上的表演,通过被组织和社会认同来实现个人价值。
当然,我心里的小人儿乙会马上撇嘴:“又扯那没用的,不就是打工的地方吗?打工是为了啥?就是赚钱!赚钱!赚钱!重要的事说三遍!”
好吧,不管嘴上是否承认,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个小人儿乙。所以,即使本书的基调80%是我心里那个小人儿甲的口吻,也就是说,即便初衷是为了谋生,但是职业与打工还是不同的,打工纯粹为谋生,而职业为的不仅是赚钱,还是为了某个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职业愿景。不过本书成稿后,我还是根据心里的小人儿乙那“工作就是为赚钱”的调调,把书名定为《十年涨薪30倍:财务职场透视》。你不用质疑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十年涨薪30倍是否现实,你也不用贬损工资翻多少倍不是因为后来工资高,而是因为开始工资太低,因为本书的故事发生在1997~2007年,人的行为和成就不能脱离所处时代的特点。涨薪30倍还是10倍不重要,重要的是评估你心里那个小人儿乙对自己行为的影响有多强,正因为刚工作时薪水太低,所以才更有奋斗的动力,就好比蹲下来是为了跳得更高,不是吗?
本书的主人公米粒,是一线城市普通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70后,在大学毕业后的十年,依靠个人努力,从秘书转行会计,从大大小小的普通外资公司到全球化的跨国集团,从一名非会计专业毕业的菜鸟升职为业务骨干和经理人,其间经历了转换专业从零开始、锤炼外企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转岗升职、职场江湖中的上下级角力、刻苦拓展知识结构,在外企走完十年正待进一步升职之际,却阴差阳错地加入了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转做财务咨询顾问,开启了职场中的另一个篇章。同时,她的工资也比毕业时涨了三十几倍,这在她的同龄人中并不多见。她没有像常规的财会人士那样升职为财务总监,但她的职业轨迹无疑透露着心里那个小人儿乙的愿望:职业进阶体现在很多方面,职务头衔、公司档次、职责的宽度和难度、团队规模、行业……但是,工资涨幅是唯一可量化的“硬指标”。
本书的主体结构采用了小说体裁,但我不想将它作为单纯的职场小说呈现给读者。我写作本书,不仅希望借故事分享职场江湖的生存技能,也希望为广大从事财会工作的朋友传达我总结的职业选择与发展的观点。为了整理这些观点,我没有像小说一样按时间顺序叙事,而是把素材重组并分类到相关的章节中。故事片段被重组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打“搞定人”,围绕企业里上下级之间常见的纠纷和部门内的矛盾冲突,分享必要的沟通和团队管理技能;下篇主攻“搞定事”,分享财会专业人士如何在工作中学习成长,求职面试和薪资谈判的经验和技巧,以及如何利用大型集团公司的平台,在不同的细分领域间选择规划,最终在不同的道路上实现职业进阶。
谨以此书献给在中国会计视野论坛以及其他网站上一直关注我的朋友,献给那些在我过去的职业生涯中曾经给予我帮助和指导的人,也献给我那段奋斗在职场的青春岁月。
李燕翔
2016年6月
拿到这本书,我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财务理论分析,毕竟“财务职场透视”这几个字听起来就自带一股精英疏离感。然而,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作者那种接地气的叙述方式吸引住了。他没有上来就抛出什么晦涩难懂的公式,而是从一个初入职场的菜鸟的视角出发,一步步揭示了财务领域那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和“进阶路径”。书里讲到的那些真实案例,比如某个季度业绩不达标,整个部门如何承受压力,又比如如何在一次关键的汇报中,用精准的数据打动高层,每一个细节都写得入木三分,让我仿佛身临其境。特别是关于如何与不同部门同事建立良好关系的部分,简直是职场生存指南,里面提到的沟通技巧,比如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在会议中抓住重点,我回去就尝试了几种,效果出奇的好。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并没有贩卖那些空泛的励志鸡汤,而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论,让你知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财务领域,如何才能不被淘汰,甚至脱颖而出。作者的笔触幽默风趣,即使是最专业的内容,也能被他讲得生动有趣,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反而有种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聊天,听他分享人生智慧的感觉。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它打破了我对财务职场固有的刻板印象。我一直以为财务就是一个死板、重复、缺乏创造力的行业,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财务世界。作者在书中细致地描绘了财务职场中那些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角落,以及那些如何在这些角落里发掘价值、实现突破的故事。他分析了不同职业发展阶段可能面临的心理挑战,比如初入职场的迷茫,成长期的瓶颈,以及高级职位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他为这些挑战提供了具体的应对策略。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财务人员的自我营销”的章节,它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最优秀的工作成果,如果不能被有效传达和展示,也可能被埋没。作者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优化简历、如何在面试中突出优势、以及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个人品牌的方法,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职场实战经验。读完这本书,我不再仅仅满足于完成本职工作,而是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工作更有价值,如何让自己的能力被更多人看到。这本书,无疑是我职业生涯中一次重要的“投资”。
评分作为一个对数字不敏感,甚至有点害怕和财务打交道的人,我抱着一丝好奇和尝试的心态翻开了《十年涨薪30倍:财务职场透视》。让我意外的是,这本书完全没有我预期的那种枯燥乏味。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生动,他用大量形象的比喻和贴近生活的例子,将复杂的财务概念解释得浅显易懂。我读到了一些关于如何理解财务报表背后的故事,如何通过分析现金流来判断公司的健康状况,以及一些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税务陷阱和规避方法。这些内容对我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特别是书中关于如何与财务部门打交道的部分,我以前总觉得财务部门的人特别“难缠”,总是各种刁难,看完这本书我才明白,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沟通方式不对,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作者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沟通技巧,比如如何提前准备好问题,如何清晰地陈述自己的需求,以及如何在出现分歧时保持冷静和理性。这本书让我对财务工作产生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不再惧怕与财务部门打交道,反而觉得他们才是公司运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的。“十年涨薪30倍”这个数字,简直太炸裂了!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秘密,能让一个人在财务领域实现如此惊人的跨越。当然,读完之后,我明白这并非什么一夜暴富的神话,而是作者多年深耕财务行业,总结出的系统性成长经验。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财务人”这个群体的深刻洞察。他不仅分析了财务工作的内在逻辑,更剖析了财务人在组织中的定位和价值体现。他提到,很多时候,财务人之所以难以获得高薪,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未能有效地将自己的专业能力转化为企业价值,或者说,未能让决策层理解到财务工作的关键作用。书中关于如何“让数据说话”,如何用财务语言与非财务背景的同事沟通,如何通过对公司整体业务的理解来提供更有价值的财务分析,这些内容都非常有启发性。我发现,以前我过于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只关注报表和数字,而忽略了财务工作是服务于整个公司战略的。这本书帮助我打开了视野,让我认识到,要想在财务领域实现职业上的飞跃,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更要有战略性的思维和全局观。
评分我是一名在财务行业摸爬滚打了几年,但始终感觉自己原地踏步的从业者。市面上关于职业发展的书不少,但大多停留在“多学习”、“多思考”的层面,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这本书的出现,像是给我指明了一个方向。它没有讲那些高大上的战略规划,而是深入到每一个财务职位的日常工作细节,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通过精进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情商,逐步实现个人价值的跃升。我尤其喜欢作者分析不同财务岗位“天花板”以及如何打破它的部分,他详细拆解了每个岗位可能遇到的瓶颈,以及需要具备哪些软硬技能才能突破。书中关于“向上管理”的论述,也让我豁然开朗。我一直以为“向上管理”就是拍马屁,但作者的解读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他强调的是如何让你的上级更轻松,如何让工作成果最大化,这是一种更高级的沟通和协作方式。读完这本书,我不再感到迷茫,而是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学习那些书中提到的“加分项”技能,并且尝试改变一些沟通方式。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份量身定制的职业发展地图,它让我看到了财务职场更广阔的可能性。
评分京东购物好快方便,晚上下单隔天上午就到了。大过节的快递员都辛苦了
评分很有帮助,书不错,学到很多,开拓思路
评分在京东买书放心,书很新没有折
评分做财务的人可以一读,但书的纸张和切割还不如好的盗版。!!!
评分电视推荐的还没有看
评分书很好,慢慢看。慢慢学
评分还不错,对于拥有Cpa的我这有些简单了
评分转行做分析工作 需要一本工具书 平时没事翻翻充实下
评分物流很快,书本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