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G907-1建築施工常用數據(一)

15G907-1建築施工常用數據(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 著
圖書標籤:
  • 建築施工
  • 工程數據
  • 常用數據
  • 建築工程
  • 施工技術
  • 圖錶數據
  • 工程手冊
  • 建築規範
  • 現場參考
  • 施工資料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計劃齣版社
ISBN:9787518204274
版次:1
商品編碼:1198232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8-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圖集適用於民用建築和一般工業建築的施工及驗收。主要內容包括:地基基礎工程、混凝土結構工程、鋼結構工程、鋼—混凝土組閤結構工程、砌體工程、地下防水工程、屋麵工程。
  本圖集從各類工程建設標準中摘取建築施工常用數據進行提煉、歸納、綜閤錶述並匯集成冊;涉及的數據包括常用的參數、技術數據、施工要求等,涵蓋建築施工主要過程。可方便從事建築施工及相關工作人員快速查閱,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內頁插圖

目錄

總說明 6
標準索引錶 7
一、地基基礎工程
1 土方工程
土方施工 A-01
排水和地下水控製 A-03
特殊土施工 A-07
特殊季節施工 A-08
2 基坑工程
支檔式結構 A-09
土釘牆 A-11
重力式水泥土牆 A-13
基坑開挖與檢測 A-14
基坑開挖的防護、深基坑 A-15
3 地基處理
注漿加固 A-19
微型樁加固 A-21
4 地基基礎工程施工
地基施工 A-22
基礎施工 A-31
基坑支護施工 A-43
邊坡施工 A-54
二、混凝土結構工程
1 模闆工程
設計 B-01
製作與安裝 B-02
拆除與維修 B-03
大模闆製作與檢驗、大模闆安裝與堆放要求 B-04
質量檢查 B-05
大模闆製作與檢驗、大模闆安裝與堆放要求 B-04
質量檢查 B-05
2 鋼筋工程
一般規定 B-05
鋼筋加工、鋼筋連接 B-07
3 預應力工程
製作與安裝 B-16
張拉和放張、灌漿及封錨 B-17
4 混凝土製備
原材料 B-19
混凝土配閤比 B-22
混凝土攪拌、質量檢查 B-23
5 現澆結構工程
一般規定、混凝土輸送要求、混凝土澆築 B-24
混凝土振搗、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施工縫與後澆帶 B-26
質量檢查 B-27
6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
一般規定;大體積混凝土的原材料、配閤比、製備及運輸 B-28
混凝土施工、溫控施工的現場監測與試驗 B-29
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製 B-30
7 裝配式結構工程
施工驗算、材料 B-31
接頭性能要求、構件製作 B-32
運輸與堆放、安裝與連接 B-33
預製構件檢驗 B-35
裝配式結構尺寸允許偏差、驗收 B-36
8 輕骨料混凝土結構工程
材料、施工及驗收 B-37
9 鼕期、高溫施工
一般規定 B-38
鼕期施工 B-39
高溫施工 B-41
10 混凝土結構後錨固工程
材料、錨固施工與驗收 B-41
11 清水混凝土結構工程
材料 B-45
製備、混凝土澆築、質量驗收 B-46
三、鋼結構工程
1 材料
鋼材、焊接材料、緊固件 C-Ol
2 焊接
焊接工藝 C-02
焊接接頭 C-03
焊接質量檢驗 C-04
3 緊固件連接
連接
8 鋼結構安裝
一般規定; 起重設備和吊具;基礎支承麵和預埋件;構件安裝; 多層、高層鋼結構 C-14
材料 D-01
3 鋼管混凝土樁
配筋砌塊砌體施工、質量檢查 E-07
6 填充牆砌體工程
一般規定 E-07
砌築、質量檢查 E-08
7 鼕期與雨期施工
鼕期施工、雨期施工 E-09
六、地下防水工程
1 地下工程混凝土結構主體防水
防水混凝土 F-Ol
水泥砂漿防水層、捲材防水層 F-02
塗料防水層、塑料防水闆防水層 F-03
金屬防水層、膨潤土防水材料防水層、地下工程種植頂闆防水 F-04
2 地下工程混凝土結構細部構造防水
地下工程混凝土結構細部構造防水 F-05
3 地下工程排水
設計、材料、施工 F-06
4 注漿防水
一般規定、設計、施工 F-07
5 特殊施工法的結構防水
盾構法隧道 F-07
沉井、地下連續牆 F-08
錨噴支護 F-09
6 地下工程滲漏水處理
一般規定、方案設計、治理材料、驗收 F-09
七、屋麵工程
1 基層與保護層
基層與保護層 G-Ol
2 保溫與隔熱
保溫與隔熱 G-02
7 坡屋麵工程
基本規定 G-09
坡屋麵工程材料 G-10
防水墊層 G-11
瀝青瓦屋麵 G-12
塊瓦屋麵 G-13
波形瓦屋麵、金屬夾芯闆屋麵、防水捲材屋麵 G-14


建築工程技術與管理綜閤指南(暫定名) 內容概要: 本書旨在為建築行業從業人員提供一套全麵、深入且實用的技術與管理知識體係。本書內容涵蓋瞭建築工程從規劃設計、施工準備、主體結構施工到裝飾裝修和竣工驗收的各個關鍵環節,並特彆強調瞭現代工程管理理念、綠色建築技術以及項目全生命周期的風險控製策略。全書結構清晰,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力求成為指導工程師和項目經理提升專業素養與管理效能的案頭必備手冊。 第一部分:建築工程基礎理論與規範解析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建築工程領域的基礎科學原理及現行國傢標準、行業規範的最新變化。 建築材料科學進展: 詳細介紹高性能混凝土、新型鋼材、復閤材料及可持續性建材的性能、應用條件與試驗檢測方法。重點分析瞭超高強混凝土、自修復材料在復雜工程中的應用潛力與局限。 結構設計原理與案例分析: 涵蓋荷載的確定、結構分析方法(如有限元分析基礎應用),並結閤典型結構類型(如大跨度空間結構、超高層建築)的抗震設計要點,強調瞭結構設計與施工的可行性之間的協調。 工程力學與材料性能測試: 係統梳理經典力學理論在建築結構中的應用,並詳細闡述瞭材料靜載、疲勞測試、無損檢測(NDT)技術的實際操作規程與結果判讀。 現行法規與標準體係解讀: 對《建築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及最新的建築節能、消防設計規範進行逐條精講,提供規範條文的實際工程解釋與應用案例,確保讀者理解標準的深層含義而非僅停留在字麵。 第二部分:施工準備與現場管理精要 本部分側重於施工項目啓動階段的策劃與現場資源的高效組織與控製。 項目前期策劃與招標管理: 探討招投標文件深度分析、閤同風險識彆與規避策略。詳細介紹施工總進度計劃(WBS、CPM/PERT)的編製原則,以及物資、設備、勞動力資源的動態平衡配置方案。 施工組織設計(SOD)的編製與優化: 強調施工方案的針對性與可操作性。針對深基坑工程、復雜模闆支架係統、高空作業等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提供詳細的專項施工方案編製框架與審批流程。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體係構建: 引入“本質安全”理念,構建多層次的安全管理體係。重點闡述腳手架、起重機械、臨時用電等關鍵領域的安全技術規範和隱患排查標準化流程。探討施工安全文化建設的方法論。 質量控製與過程驗收: 建立全過程質量控製點清單(QC點),明確各工序的驗收標準、檢驗批次與記錄要求。特彆關注隱蔽工程的檢查與簽證程序,確保設計意圖在施工中得到準確體現。 第三部分:主體結構與關鍵工序施工技術 本部分聚焦於建築工程中最核心的結構施工環節,介紹先進的施工工藝與技術控製要點。 土方工程與基礎施工: 深入分析不同地質條件下的基坑支護技術(如地下連續牆、SMW工法),以及樁基礎的承載力驗算與施工質量控製。介紹大體積混凝土澆築的溫控防裂措施。 鋼筋工程與混凝土施工: 詳述預應力鋼筋的張拉控製技術,鋼筋連接(焊接、機械連接)的質量標準。全麵剖析商品混凝土的選配、運輸、澆築與養護全流程,尤其針對低溫、高溫等特殊氣候條件下的施工對策。 主體結構施工技術: 針對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鋼結構等不同體係,詳細介紹模闆體係的選擇與支撐設計,垂直度、平整度的控製精度要求。重點介紹現澆、預製疊閤結構的技術要點。 垂直運輸與高大難工程應對: 針對超高層建築,分析塔吊選型、群塔作業的防碰撞技術。針對復雜空間構件的吊裝、定位技術提供解決方案。 第四部分:建築設備、裝飾裝修與竣工驗收 本部分涵蓋瞭建築工程的後期集成環節,確保建築的功能性、美觀性與係統的可靠性。 建築給排水與暖通空調係統集成: 介紹設備選型的基本參數與能效標準。重點闡述管網的預留預埋質量控製、設備安裝的精度要求以及係統調試(如水力平衡、風量調試)的流程規範。 電氣與智能化係統安裝: 涵蓋低壓配電係統的保護配置、接地係統的施工要求,以及樓宇自動化(BAS)、安防監控等弱電係統的布綫、設備安裝與係統聯調。 裝飾裝修工程技術: 細化飾麵材料的施工工藝(如幕牆安裝、石材乾掛、室內塗飾),強調裝飾工程對基層處理的依賴性。介紹防水工程的構造層次、材料選擇與嚴格的閉水試驗要求。 竣工驗收與移交: 詳細說明竣工驗收的技術檔案編製要求(包括施工日誌、試驗報告、竣工圖的整理)。梳理各專業驗收節點與最終綜閤驗收的標準流程,確保項目順利交付。 第五部分:建築工程項目管理與經濟性分析 本部分將視野從技術細節提升至項目宏觀管理層麵,側重於效率提升與成本控製。 項目進度動態控製與優化: 引入“掙值管理”(EVM)等先進方法,對進度的偏差進行量化分析。討論工序交叉、資源衝突的快速解決機製。 工程造價與閤同管理: 深入解析工程量清單計價原理,掌握閤同變更(簽證)的風險評估與索賠管理。提供成本控製的颱賬建立與動態預警機製。 BIM技術在建造階段的應用: 探討基於建築信息模型的施工模擬(4D)、碰撞檢測(5D)如何優化施工流程,減少現場返工,提高信息傳遞的準確性。 綠色施工與可持續發展: 介紹綠色施工評價標準,包括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安全健康等方麵的具體措施,如建築垃圾的分類迴收利用、施工揚塵控製技術等。 本書內容詳實,數據豐富,圖錶清晰,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係統、實用的工具書,以應對現代復雜建築工程項目對技術、管理和法規的綜閤要求。

用戶評價

評分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正在為一個曆史建築修復項目尋找精確的砌體砂漿配比曆史數據,希望書中能有一些關於不同年代、不同地域傳統建築材料的化學成分和力學特性對比分析。老實說,這本書的標題《建築施工常用數據(一)》聽起來頗具權威性,讓我以為它會涵蓋一些鮮為人知或已經失傳的施工工藝數據。但實際閱讀下來,我發現內容組織邏輯非常碎片化,仿佛是從不同的資料庫裏隨機抽取的數據塊拼湊而成。比如,前一頁還在討論土方工程的夯實密度,後一頁突然跳到瞭起重機吊裝的載荷限製。這種跳躍性使得閱讀的連貫性很差,讀者很難形成一個係統性的知識體係。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中關於特定曆史材料的化學穩定性或長期耐久性數據完全沒有齣現,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基礎的模闆工程尺寸估算錶。這讓我不得不懷疑,編輯在篩選這些“常用數據”時,是否真正理解瞭當代建築師和結構工程師在實際工作中真正感到“不常用”或“難獲取”的數據是什麼。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大而全,小而精”的“精”字嚴重缺失。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實在是太簡潔瞭,以至於我第一次在書店看到它時,差點以為這是一本技術手冊的初稿,而不是正式齣版物。內容上,我本期望能找到一些關於現代建築材料性能參數的深度剖析,比如新型復閤材料的抗壓強度、不同氣候帶下的熱工性能變化趨勢,甚至是針對綠色建築規範的詳細數據對照錶。然而,翻閱之後,我發現大部分篇幅都集中在一些基礎的、似乎在任何一本通用工程手冊裏都能找到的標準數據上,比如常見鋼筋的力學性能,或者幾種基礎混凝土配閤比的參考值。這種內容的重復性讓人感到失望,尤其對於一個在行業內摸爬滾打瞭幾年,需要處理復雜項目數據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提供的價值非常有限。它更像是一本給初入行的技術員準備的“入門速查卡”,而非一本能夠支撐復雜設計決策的“工具書”。如果作者能加入更多關於非標準構件的應力分析數據,或者至少對這些基礎數據的引用來源和適用範圍做更深入的闡述,這本書的價值或許能提升一個層次。目前的呈現方式,讓人感覺它隻是對現有行業標準的簡單匯編,缺乏原創性的分析和更具前瞻性的數據支持,閱讀體驗平平無奇。

評分

從排版和印刷質量來看,這本數據手冊的製作水平似乎停留在上個世紀的水平。紙張的觸感粗糙,油墨的清晰度也隻能說是勉強閤格,很多錶格中的細微數字邊緣有些模糊,這對一本數據參考書來說是緻命的缺陷。我原本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清晰、直觀的圖錶係統,比如用復雜的二維或三維圖示來解釋某些復雜結構連接件的受力模型數據,或者用色彩編碼來區分不同安全等級的數據閾值。然而,書裏充斥著大量枯燥的純文本錶格,缺乏有效的視覺引導工具。比如,在查閱關於模闆支撐體係承載力的臨界數據時,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密集的數字中尋找關鍵數值,效率極低。一本現代的數據參考書,理應充分利用現代印刷技術來增強信息的可讀性和檢索效率。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保守,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倒退,使得原本就可能略顯乏味的數據查閱過程,變得更加煎熬和費神,簡直是對時間的一種浪費。

評分

說實話,這本書的命名策略非常具有誤導性。當你說自己是“建築施工常用數據”時,我自然會期待它能覆蓋從地基處理到主體結構、再到裝飾裝修全流程中,那些最常被引用、最關鍵的數值集閤。然而,讀完後我發現,它在某些關鍵的“通用”數據上反而留下瞭巨大的空白。例如,關於現代防火係統的材料燃燒性能分級數據,或者當下流行的BIM應用中常用的構件幾何參數庫,這些在當代施工中至關重要的信息,在書中幾乎找不到蹤影。相反,很多篇幅被分配給瞭那些即便沒有這本書,通過網絡搜索或標準規範也能輕易獲取的邊角數據。這種內容選擇的偏頗,讓我懷疑作者的知識結構是否已經跟不上行業發展的速度。一本閤格的“數據”書,應該像一個智能的數據庫,精準地填充用戶最迫切需要、但最難快速定位的信息點。這本書的錶現,更像是一個被遺忘在角落的舊資料堆,盡管其中也有一些磚瓦,但要從中淘到真金,需要的耐心和時間成本實在太高瞭。

評分

我對建築領域的數據參考資料一直保持著一種挑剔的態度,因為這些數據直接關係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我尤其關注那些涉及到環境負荷和施工風險評估的動態數據。例如,在處理高寒地區施工時,我需要的是關於低溫下混凝土早期強度發展麯綫的實測數據,以及針對不同防凍劑添加比例的性能衰減分析報告。這本書的“數據”部分,給我的印象是它們全部是“靜態的”和“理想狀態下的”。它似乎完全忽略瞭施工現場的實際變化——溫度波動、材料批次差異、人為操作誤差等引入的隨機性。書中提供的數值,更像是實驗室裏教科書式的標準值,缺乏可靠的統計學置信區間或誤差範圍說明。對於一個需要進行嚴謹風險評估的專業人士而言,這種“絕對化”的數據反而失去瞭參考價值,因為它沒有教會我如何根據現場條件對這些基礎數據進行修正。我更傾嚮於那些會明確指齣“此數據基於XXX標準測試,適用溫度範圍在XX度至XX度”的資料,而這本書在這方麵顯得過於自信和籠統。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