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地区,是现在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等错综复杂关系的一个重要聚焦点。大国关系、地区安全、民族宗教矛盾乃至各种文明的激荡碰撞,都在这个地区充分展示与体现。应当说,目前的各种体现是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上表达出来的。人类文明发展史是一个大历史进程,各种历史力量运动其间,各种正能量与负能量也在其间此消彼长。 要充分了解中东地区的这些历史积淀,必须要有对这个地区的历史、社会、文化、民族、宗教等问题的尽可能完整的了解。
《中东国家史(610-2000)》丛书按照国别史的研究方式,对中东地区的主要国家进行了系统详尽的研究与叙述。本套书分为8卷,分别是1. 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起源;2.奥斯曼帝国史;3.土耳其史;4.伊朗史;5.埃及史;6.“肥沃的新月地带”诸国史;7. 阿拉伯半岛诸国史;8. 哈里发国家史。
哈全安,回族。现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政协常委,中国中东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中东历史及伊斯兰教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独立承担和完成国家和教育部研究项目多项,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一层次,2006年获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所著《中东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于2008年获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东史(610-2000年)》获得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第十届天津市优秀图书奖。
这本书,光是书名就让人心头一震,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中东国家史:610~2000: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起源》,这个时间跨度,从伊斯兰教的诞生之初,一直延伸到我们熟悉的近现代,简直就是一部浓缩的文明史诗。我一拿到手,首先就被它宏大的叙事视野所吸引。它不像那些只关注某一次战争或者某个特定君主的通史那样显得零碎,而是试图勾勒出一个完整、连贯的文明演进脉络。书中对早期阿拉伯部落社会结构、麦地那共同体的建立过程,以及随后的四大哈里发时代的描述,细致入微,仿佛能触摸到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瞬间。特别是关于宗教思想如何与政治权力相结合的论述,深入浅出,让人对伊斯兰教的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远超我之前在其他历史读物中获得的肤浅认知。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在于它试图解析“何以如此”,解释了中东地区文明形态的底层逻辑,为理解当今世界格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任何想真正弄懂中东复杂局面的读者来说,这绝对是一块不可或缺的敲门砖。
评分要我说,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对于“起源”二字的深刻解读。它没有将公元七世纪的“伊斯兰化”视为一个突然降临的奇迹,而是将其置于前伊斯兰时代阿拉伯半岛复杂的社会、经济和宗教背景中进行考察。通过对部落联盟、商业贸易路线乃至萨珊波斯和拜占庭帝国影响力的细致分析,作者清晰地描绘出:为何是那个特定的时空,孕育出了那样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新秩序。这种“脉络化”的叙事,让我对“历史必然性”有了更辩证的理解。它不是说“非如此不可”,而是展示了在特定变量集合下,“如此”成为了最有可能的走向。书中对于早期穆斯林社群内部关于继承权、教法解释的争论,处理得极其到位,避免了将早期的伊斯兰教描绘成铁板一块的错误印象。通过这些内部的动态平衡与冲突,读者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一个伟大的文明是如何在不断的自我辩论和调整中,最终定型的,这种内在的张力感,远比外部的辉煌更引人入胜。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在“读”历史,不如说是在“经历”一场漫长的旅程。作者的笔触有一种独特的节奏感,时而如涓涓细流,对特定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挖掘和阐释,比如对伊斯兰艺术风格源流的探讨,或是对苏菲主义早期思想的梳理;时而又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河,快速推进重大历史事件的进程,比如对十字军东征前后地区格局的剧变。这种叙事张弛有度的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那些跨越千年的历史著作时容易产生的疲劳感。我发现自己经常会因为某个突如其来的细节而停下来,回味许久——比如对某个波斯哲学家思想的精妙概括,或者对某个地方起义失败原因的犀利剖析。这种深入浅出、兼顾宏观与微观的写作风格,使得这本书不仅是学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对于一个对世界文化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来说,也是极佳的入门读物,它成功地架设起了一座通往遥远历史的坚固桥梁。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是让人印象深刻的。阅读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作者在引用史料上的审慎和多方求证的态度。它并没有陷入那种过度简化的“英雄史观”或“宿命论”的窠臼,而是相当平衡地呈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复杂性与内在矛盾。比如,在叙述倭马亚王朝向外扩张的鼎盛时期,作者并没有一味歌颂其武功,而是细腻地剖析了其内部在民族融合、地方治理上出现的张力,这使得整个叙事更加立体和可信。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东方与西方”关系时的那种超脱感,它没有预设立场地去评判,而是着重展现了伊斯兰文明在吸收、转化、创新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那些关于帝国官僚体系的建立、税收制度的变革,这些看似枯燥的细节,在作者的笔下,却成为了理解权力如何运作、社会如何重塑的关键线索。这绝不是一本可以用来快速消遣的读物,它需要你沉下心来,去啃食那些坚实的史实,但回报是巨大的,你会获得一种扎实的知识积累,而不是浮光掠影的印象。
评分看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东”这个词的理解彻底更新了。在很多大众媒体的语境中,中东往往被简化为冲突、石油和宗教极端主义的代名词,但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宏大且精致的底色。它强迫你回溯到那个被认为是“黑暗时代”的开端,去发现那里蕴含着的巨大创造力和组织能力。它展示了在统一的信仰框架下,不同地域(从北非到安达卢斯,再到中亚腹地)的文化是如何被编织进同一套政治和法律体系中的,形成了一个跨越种族和地理的“世界帝国”。特别是在谈到近现代的衰落与转型时,作者的笔锋带着一种历史的沉思,他并没有简单地归咎于外部的压力,而是深入挖掘了内部结构性的、在早期就埋下的制度性弱点是如何在后世被放大的。这本书让人明白,理解今天的格局,必须先理解六百到一千多年前,那些奠定基调的智慧、制度和选择。这是一部需要反复阅读,每次都能从中汲取新洞见的经典之作。
评分此系列的作品是了解@世界很好的书籍,慢慢买齐
评分摩根索对于人性的看法秉承了现实主义的一贯思想,但是与早期的现实主义哲学家不同,他并没有过度渲染霍布斯所强调的那样赤裸的人性本恶。他认为人性的内在力量决定了世界的不完美,利益排斥与冲突不可避免,永恒的道德规范难以建立,我们努力的方向在于利益的暂时平衡和冲突的谨慎和解。他也强调人性中的理性因素,同时这种理性也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缺陷。摩根索理论的突破在于一种复合型的概念。人性不是单纯的唯利是图,或是追逐权力。人性是一个复杂的组合,包含多元性的概念。“经济人”,“政治人”,“道德人”,“@人”这些都是人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评分好评 用券加凑单价格太美
评分这套书的内容还是很有特色的,市面上比较少,一套全部收齐了
评分很好的书籍,经常来购买,很优惠。
评分还是在搞活动的时候购买比较实惠
评分还好吧,挺详细的
评分还没开始看,应该不错的
评分买了几本通俗读物看看,老是买经典也不行啊,还得有点烟火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