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互联网时代很值得期待的汉语文字,
美国《时代》推崇的作家李傻傻,
沉寂十年重新写作,
告诉我们好文字依然存在。
苏童:
一直很期待蒲荔子的新作品,他的文字混合了潮湿的雾气和粗烈的蛮力。
蔡崇达:
好的文字,时间越久越见光彩
李傻傻(蒲荔子)在沉寂十年后重新写作,
带给我们对于好文字的信心,
以及爱这个残缺世界的能力。
所有我们经历过的人和事,见过的光,看过的书,
最后,都是空虚,都是光荣;
最后,都会在时间里足以令我们感觉到虚荣和满足。
最后,爱这个世界的能力,才是我们的虚荣。
这就是蒲荔子这本书要说的,
只有一句话:
爱是空虚,爱是光荣。
无论写女人,写朋友,写青春,
写阴暗的心理、窘迫处境、温暖细节,
都不过在说一个字:爱。
30个故事,30种情感,30个回忆的出口,
不过是在说一个人爱这个世界的可能。
爱她的白天,也爱她的夜晚;爱光明新鲜,也爱自己暗黑的阴影。
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但只要你有过青春,有过记忆、疼痛,尤其是有过爱,
那么,让这些故事带领你回到过去不可磨灭的生活;让这些故事证明,好的文字依然存在,她打动人心,并且一直打动。
书中30篇故事,
不仅保留了作者流传甚久的成名作《火光》《女人》《被当作鬼的人》《虚构:铜鼓潭》《打口古都》等,还新增添了这十年中新写的篇章,如《不知道有没有人给她写这样的情书》《我见过广州的白天和夜》等。在一本书中,我们看到从李傻傻到蒲荔子的成长,也看到一代人的青春纪念,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自己。
蒲荔子,曾用笔名李傻傻,出生于1981年11月,湖南隆回人,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
2004年起陆续出版长篇小说《红X》、散文短篇集《被当作鬼的人》、作品集《李傻傻三年》等。
2005年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幽灵作家”。2015年和朋友创办中国精选美宿平台“朋友家”,并重新写作。
——苏童
——作家马原
第一辑:一切令人怦然心动
002 我最难忘的一双女人的手
007 诳语
011 我把对一个女人的思念写出来
027 女人
035 最让人感到满足和安慰的
040 超越爱情的永恒之死
第二辑:月光落在后龙山上
046 这样
049 这当做鬼的人
070 虚构:铜鼓潭
078 闹马山
086 云
088 飘满鱼的天空
096 溺水记
103 两个少年
109 无名之地
第三辑:我从来没有听他说过爱
116 一个喜爱出走的朋友
123 妈妈
129 我最难忘的一次“偷窃”
132 火光
140 鸡毛鸭毛
144 不知道以后有没有人给她写这样的情书
第四辑:黎明时分不醒的梦
150 一直懒鸟的神庙
156 一九九三年的马蹄
163 下半夜
175 三百块和一寸黑白免冠照片
182 他们去抢劫
185 西安、流行病和青年
190 打口古都
第五辑:字字句句总关情
196 苏东亮退学一事
202 我有一个老师
208 我见过广州的白天和夜,和每一刻
214 脸红的流氓
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带有一种引人深思的张力。“你是我的虚荣”,这句话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复杂的关系,一种寄托,一种将自己的价值建立在他人身上,或者将他人的存在视为自己某种证明的模式。这让我联想到那些为了取悦他人而活的人,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似乎都与“你”息息相关。我好奇作者会如何描绘这种“你”与“我”之间的互动,是充满温情的依恋,还是暗流涌动的控制?也许,故事会讲述一段感情,一段友情,甚至是一种更抽象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我”将“你”视为自己品味、能力、甚至存在意义的体现。而当“你”的形象发生变化,或者“你”的存在受到威胁时,“我”的内心也会随之动荡。这种将自我价值外部化的行为,往往是脆弱的,一旦外部的支撑消失,个体便会陷入巨大的迷失。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拆解这种情感的羁绊,揭示隐藏在“虚荣”背后的真实需求和潜在的危险。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基调,从我的感觉来看,可能会带有一丝冷峻的现实主义色彩。作者似乎并不打算描绘一个童话般的故事,而是直面人性的阴暗面和社会的残酷现实。“你是我的虚荣”,这句话可能不仅仅是对某个人或某种情感的描述,更像是一种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影射。我猜测,故事可能会围绕着一个充满竞争和攀比的环境展开,在这个环境中,人们为了获得社会地位、名利,或者仅仅是为了不被淘汰,不惜一切代价去迎合主流的价值观,去塑造一个符合他人期望的形象。这种“虚荣”,可能是一种生存策略,一种不得已的选择。然而,在这种策略背后,是灵魂的逐渐枯萎,是真诚的丧失。我期待作者能够用冷静的笔触,描绘出这种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以及个体在其中所经历的挣扎与妥协。也许,故事的结局并不会有一个大团圆,但却会留给读者深刻的思考,关于我们身处的社会,以及我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一种扑面而来的文学气息让我有些惊喜。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考究,无论是描绘景物还是刻画人物,都力求精准而富有诗意。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处理人物内心活动时所使用的那些细腻的笔触,仿佛能够透过文字直接触碰到角色的灵魂。故事的开端,给我一种徐徐展开画卷的感觉,没有突兀的情节,也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一切都在静谧中悄然发生。我猜测,这本书会是一部关于成长与蜕变的作品,主人公可能在某个关键的人生节点,因为某种经历而被迫去面对自己的内心,去审视那些一直被自己忽略或压抑的情感。这种成长往往伴随着痛苦,但也是最宝贵的收获。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是如何在困境中寻找自我,如何在外界的评价和内心的声音之间做出选择。也许,“虚荣”在这里并非一个贬义词,而是一种复杂的、甚至带有某种积极意义的存在,它驱动着角色去追求更好,去超越自我,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充满了跌跌撞撞。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一种低饱和度的蓝色调,搭配上烫金的字体,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忧郁和精致感。我一直对那些探讨人性复杂面的故事情有独钟,尤其当它触及到“虚荣”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时,更是让我好奇。它会不会是一场关于自我认知和外界评价的深刻剖析?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是某个角色在镜子前反复审视自己,每一次的打量都充满了矛盾,既有对自身美好部分的欣喜,也有对不完美之处的苛责。这种内心的挣扎,往往是人物最真实、最动人的地方。我想象着故事中或许会有一个身处光鲜亮丽的社会阶层的人物,他们的每一个笑容、每一次的言谈举止,都在精心计算之中,以求得他人的赞赏和认可。然而,在这层层包装之下,隐藏的可能是一颗孤独而渴望被真正理解的心。这种表象与内在的巨大反差,正是“虚荣”最令人着迷的另一面。它像是一层华丽的外衣,既能保护内心,又能将真实的自我囚禁。不知道这本书会如何解构这份“虚荣”,是揭露其丑陋,还是赋予其某种意义?
评分从封面和标题来看,我预感这本书会是一场关于自我认同的冒险。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无数关于“成功”、“完美”的定义,这些外部的评价和标准,很容易让我们迷失方向,将他人的期望误认为是自己的追求。作者是否会通过故事中的角色,来探讨我们是如何在这种外界的声浪中,逐渐构建起一个“虚荣”的自我形象?我猜想,故事的主角可能是一个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尽如人意,但却极力在虚拟世界或者人际关系中扮演某种“更好”角色的形象。这种扮演,是为了获得一种暂时的满足感,一种短暂的逃避。然而,这种虚假的繁荣,终究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我希望作者能够笔锋犀利,毫不留情地揭示这种“虚荣”所带来的代价,以及主人公最终如何勇敢地面对真实的自己,哪怕那并不光彩。也许,真正的自我价值,恰恰在于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并在真实的世界中寻求意义。
评分你是我的虚荣
评分好的不得了
评分好。
评分618太合适了,买了好多书,慢慢看
评分这书封,很像是小妞书。
评分还挺好看的
评分因为一篇短小的文章而读,很期待
评分多的不说,物流到物品五星
评分京东送货快,质量有保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