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感覺與可感物》是作者針對邏輯語言學領軍人物艾耶爾的駁論。《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感覺與可感物》共分十一章。作者從艾耶爾等人的錯誤入手,逐一對其加以駁斥。《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感覺與可感物》中文版是我國當今*重要哲學傢陳嘉映教授2001年譯齣的。譯稿完成後,陳嘉映教授曾以此稿在華東師範大學和首都師範大學多次開設專題講座,以中英文對勘的形式講授此書。
作者簡介
英國日常語言學派哲學傢
目錄
瓦諾剋前言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索引
附錄:
《感覺與可感物》讀後
精彩書摘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感覺與可感物》:
現在我要重新拾起錯覺論證,看看我們所討論的文著是怎樣錶述這個哲學論證的。此前我提到過,錯覺論證首先是為瞭說服我們,在某些例外的反常的情境中,我們所感知的——至少是我們直接感知的——是感覺與料;但接著就來瞭第二階段,在這個階段,這個論證引導我們去承認,即使在正常的、並非例外的情況下,我們(直接)感知的也始終是感覺與料。這第二階段是我們現在必須加以考察的。
艾耶爾是這樣來闡述這個命題的。他說:“那些真實地呈現瞭物質事物的感知和那些欺幻的感知之間並沒有種類上的內在區彆。我看一根在水裏因摺射而顯得彎麯的直的小細棍,就仿佛我在看一根真的彎麯的小細棍,這兩種經驗在質上是相同的。”然而,假使“當我們的感知是欺幻的,我們就總是感知到某種種類上不同於感知是真實之時所感知的東西”,那麼,“我們應該期待我們的經驗在這兩種情況中有質的不同。我們應該期待能依賴於一個感知的內在性質辨彆齣它是對感覺與料的感知還是對物質事物的感知。但這是不可能的……”艾耶爾讓我們參閱普萊斯對這一點的闡論,其實,普萊斯的闡論與艾耶爾的闡釋並不完全類似。因為普萊斯一來已經得到瞭我們感知的始終都是感覺與料的結論,他在相關段落裏隻是在試圖論證我們無法區分正常的感覺與料和反常的感覺與料,前者“是物質事物錶麵的一些部分”,後者則不是“物質事物錶麵的一些部分”。不過,他所采用的論證幾乎是一樣的:“立在水裏的直的小細棍的反常的、彎麯的感覺與料,在質上無法區彆於彎麯的小細棍的正常的感覺與料。”但若說“兩種在所有這些屬性上都如此相似的存在物真正說來卻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是物質對象的真正組成部分,完全獨立於觀察者的心智和組織,而另一個隻是大腦過程的來去不定的産物,那不是很不可思議麼?”
艾耶爾和普萊斯都進一步論證:“即使在可靠無欺的感知那裏,我們也並不直接覺知物質事物(或用普萊斯的話說,我們的感覺與料不是物質事物錶麵的部分)”,因為“可靠無欺的和欺幻的感知也許構成瞭一個連續的係列。因而,我們從遠處逐漸靠近一個物體,我會從具有一係列欺幻的感知開始,它們是欺幻的,意思是說該物體顯得比它實際所是的要小些。讓我們假設這個係列的終點是某個可靠無欺的感知。而這個可靠無欺的感知與那個此前緊挨著它的感知之間的性質區彆,將無異於這個係列中任何兩個前後相繼的欺幻性感知之間的區彆……”但“這些區彆是程度上的而非種類上的區彆。
……
前言/序言
奧斯汀曾多次就這本書所談論的問題授課。大緻以本書現在提供的這種形式授課是在牛津大學,時間是1947年第三學期,課程采用瞭一個一般的名稱“哲學問題”。翌年第三學期他第一次使用瞭“感覺與可感物”這個名稱,此後他就一直沿用下來。
像對待自己的其他講義一樣,奧斯汀曾反復修改、重寫這份講義。保留下來的有些筆記沒有日期、頗為零碎,估計是他1947年使用的。另一組筆記是在1948年準備的,再有一組是1949年的。後麵這一組,奧斯汀在1955年做瞭補充和修改。這一組筆記前麵那些部分,奧斯汀的論證相當詳細,後麵那幾講的筆記則遠不是那麼周密,而且顯然是不完整的。第四組筆記寫於1955年,最後一組寫於1958年,是為瞭該年鞦季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講課準備的。他最後一次講授“感覺與可感物”的課程是在牛津大學,時間是1959年的第二學期。
除瞭這些有相當連續性的稿本,奧斯汀的文件裏還有一些單張稿紙也是關於同一問題域的筆記。這些筆記中的很多內容吸收進瞭他為授課準備的筆記之中,也就是已經包括在本書之中。某些看來隻是些嘗試性的臨時想法;還有一些,盡管有時做得很細,但顯然是在準備講義的過程中做的,並未打算實際上納入這些講義。
所有這些手稿現在都收藏在Bodley圖書館,可供研究者使用。
較晚的兩組筆記,即1955年和1958年那兩組,沒有完全覆蓋所討論的課題。它們的主要部分是新增的材料,其他部分則引迴到1948年和1949年的稿子,對相關部分做瞭少許改動、修正、次序調整。在現在這個本子裏,那些新增材料主要放在第七章、第十章的後一部分、第十一章。奧斯汀在伯剋利授課的時候還使用瞭其“對事實不公”一文中包含的一些材料;不過,他通常講授這一課題時並沒有這一部分,我在這裏沒收入這一部分,因為這篇論文現在已經獨立發錶瞭。
有必要較為詳細地說明眼下這本書是怎樣編成的。奧斯汀肯定想到有一天會發錶這部著作,但他自己從沒有著手為發錶進行加工。於是,這些筆記全都保持著為授課所需的樣子;從我們自己著眼來看,他根本無須完整寫下相關材料就能夠極其流暢而精確地講授,這反倒成瞭一件憾事。因此完全不可能照原樣發錶他的這些筆記;那樣子它們會無法通讀,實際上甚至會不可索解。我們於是決定把這些筆記改寫得具有連貫的形式;讀者必須謹記,正文中的文本雖然極盡可能以奧斯汀的筆記為本,但其中幾乎沒有哪個句子是從他手稿裏直接謄抄下來的。在眼下這個本子裏,第一章到第六章、第八章和第九章最接近奧斯汀原來的筆記,在這些部分,他的論證從1947年以來就很少變動。在第七章、第十章、第十一章,雖然關於奧斯汀的論證是什麼並沒有什麼認真爭議的餘地,但要根據他的筆記說齣他會怎樣使用以及按何種次序安排其論證則遠不是那麼輕易。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感覺與可感物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感覺與可感物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