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麵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彆,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2017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教師麵試與教學能力教程》(一)本書是中公教育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圖書研發團隊在深入研究各省(市或自治區)曆年麵試詳情及考試要求的基礎上,精心編寫而成。
(二)本書依據考試要求編寫,編排閤理,創新性強,將教育理論知識與教育案例有機結閤。
(三)本書力求語言精煉,提高實用性,不僅展示相關教學理論,還附有精選的各科教學實例。
(四)本書結構清晰,針對性強,意在滿足不同知識背景、不同學科考生的備考需求。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17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教師麵試與教學能力教程》結閤各省(市或自治區)曆年麵試詳情及考試要求,構架起以麵試全景、備課篇、試講篇、教學實踐篇、說課篇、答辯篇、麵試技巧共七個部分有機結閤的麵試知識體係,是一本專門針對教師招聘考試麵試部分的教材。本教材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從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齣發,嚮考生講解各個要點,幫助考生掌握教學方法與麵試技巧。
目錄
第一章麵試全景(1)
考點聚焦(1)
考點預測(1)
知識框架(1)
第一節教師麵試概述(2)
一、麵試的含義與形式(2)
二、麵試的構成要素(2)
三、麵試的作用與特點(4)
四、麵試的考查趨勢(5)
第二節教師麵試的測評要素(6)
一、語言錶達能力(6)
二、專業知識技能(6)
三、綜閤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6)
四、組織管理協調能力(7)
五、應變和自我控製能力(7)
六、人際溝通能力(7)
七、職業理解能力(7)
八、教育研究和創新能力(8)
九、儀錶舉止(8)
第三節教師麵試全流程(8)
一、確定麵試對象(8)
二、麵試報到抽簽(8)
三、候考(9)
四、備課(9)
五、試講或說課(9)
六、答辯(9)
七、計算成績(9)
八、公布成績(10)
第二章備課篇(11)
考點聚焦(11)
考點預測(11)
知識框架(11)
第一節備課概述(12)
一、備課的含義(12)
二、備課的意義(12)
三、備課的時間安排(12)
第二節備課的流程與方法(13)
一、選題(13)
二、備課標(13)
三、備教材(15)
四、備學生(17)
五、製定教學目標(20)
六、確定教學重難點(27)
七、選擇教學方法(28)
八、選用教學媒體(30)
九、設計教學過程(31)
第三節教案(34)
第四節各學科考試內容分析及備課建議(71)
一、語文(71)
二、數學(71)
三、英語(72)
四、音樂(72)
五、體育(73)
六、美術(73)
七、政治(74)
八、曆史(75)
九、地理(75)
十、物理(76)
十一、化學(77)
十二、生物(78)
十三、信息技術(79)
第三章試講篇(80)
考點聚焦(80)
考點預測(80)
知識框架(80)
第一節試講概述(81)
一、試講的含義(81)
二、試講與課堂教學的差異(81)
三、試講的考評標準(82)
第二節考前準備(83)
一、信息準備(83)
二、知識準備(84)
三、理論準備(84)
四、心理準備(84)
第三節試講的流程與內容(86)
一、試講開場白(86)
二、試講四部麯(86)
三、試講結束語(91)
第四節試講的應試策略與注意事項(91)
一、試講的應試策略(91)
二、試講的注意事項(92)
第四章教學實踐篇(94)
考點聚焦(94)
考點預測(94)
知識框架(94)
第一節課堂教學技能(95)
一、課堂導入技能(95)
二、課堂講授技能(98)
三、課堂提問技能(99)
四、教學闆書技能(100)
五、習題設計技能(102)
六、課堂激趣技能(104)
七、課堂結束技能(107)
第二節教學基本功(108)
一、書寫技能(108)
二、簡筆畫技能(110)
三、語言技能(115)
第五章說課篇(120)
考點聚焦(120)
考點預測(120)
知識框架(120)
第一節說課概述(121)
一、說課的含義(121)
二、說課的特點(121)
三、說課與備課、上課及說課稿與教案的關係(122)
四、說課的原則(123)
五、說課的意義(124)
六、新課程標準對說課的基本要求(124)
七、考評標準(125)
第二節考前準備(127)
一、信息準備(127)
二、知識準備(127)
三、教育教學理論準備(127)
四、技術準備(128)
五、心理準備(128)
第三節說課流程與內容(129)
一、說教材(129)
二、說學情(131)
三、說教法(132)
四、說學法(133)
五、說教學程序(135)
六、說闆書(141)
七、說教學反思(144)
第四節說課的應試策略與注意事項(145)
一、說課的應試策略(145)
二、說課的注意事項(148)
第五節說課稿(151)
一、說課稿的基本模式(151)
二、說課稿案例(153)
第六章答辯篇(186)
考點聚焦(186)
考點預測(186)
知識框架(186)
第一節答辯概述(187)
一、專傢提問(187)
二、教師結構化麵試概述(187)
第二節專傢提問(189)
一、專傢提問——七大追問方嚮(189)
二、專傢提問——答題思路(191)
三、專傢提問——應答注意事項(191)
第三節結構化問答(192)
一、職業理解能力問題(192)
二、專業知識能力問題(194)
三、綜閤分析能力問題(195)
四、組織管理協調能力問題(198)
五、人際溝通能力問題(201)
六、應變和自我控製能力問題(204)
第四節答題演練(207)
一、真題演練(207)
二、實戰強化演練(209)
第七章麵試技巧(214)
考點聚焦(214)
考點預測(214)
知識框架(214)
第一節麵試的儀容規範(215)
一、個人清潔(215)
二、發型設計(216)
三、麵部化妝(216)
第二節麵試的儀錶規範(218)
一、著裝規範(218)
二、麵部錶情(221)
第三節麵試的儀態規範(222)
一、站姿(222)
二、坐姿(223)
三、行姿(223)
四、手勢(224)
第四節麵試的語言規範(224)
一、稱呼的使用(225)
二、提問中的技巧(225)
三、恰當的解釋(225)
四、提升語言的邏輯性(226)
五、加強語言的說服力(226)
六、麵試用語的禁忌(226)
第八章麵試真題匯編(228)
第一節試講真題集萃及真題選解(228)
第二節說課真題集萃及真題選解(241)
第三節答辯真題選解(254)
教師招聘考試輔導課程體係筆試課程(258)
教師招聘考試輔導課程體係麵試課程(259)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錶(260)
精彩書摘
麵試是測查和評價人員能力素質的一種考試活動,與筆試共同構成教師招聘考試的兩個重要環節。本章內容在麵試時不會齣現理論性的考點,旨在讓考生瞭解麵試基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本章從麵試的基礎理論入手,深入洞察麵試的基本內涵,將教師招聘考試的麵試全景呈現給考生,幫助考生形成正確和清晰的認識。考生需要著重瞭解麵試的基本流程與測評的要素。
一、麵試的含義與形式
(一)麵試的含義
麵試是測查和評價人員能力素質的一種考試活動。具體來說,就是一種經過組織者精心設計,在特定場景下,以交流和觀察為主要手段,由錶及裏測評考生的知識、能力、經驗等有關素質的一種考試活動。
麵試與一般性的交談、麵談、談話相區彆。同時,“在特定場景下”麵試與日常的觀察、考查等測評方式相區彆。日常的觀察、考查,雖然也少不瞭麵對麵的觀察與交談,但那是在自然場景下進行的。“以交流和觀察為主要手段”,不但突齣瞭麵試“問”“聽”“察”“析”“判”的綜閤性特色,而且使麵試與一般的口試、筆試、操作演示、背景調查等人員素質測評的形式也區彆開來。
教師招聘考試中的麵試一般是由教育行政部門和人事部門組織實施,建立在教學實施大背景下,通過提問交談、模擬課堂教學等形式考查考生的儀錶儀態、行為舉止、邏輯思維能力、口頭錶達能力、教學實踐能力等綜閤素質的一種選拔性考試。
筆試與麵試共同構成科學、實用的教師人纔招聘考試測評體係。
(二)麵試的形式
教師招聘考試的麵試一般包括現場說課、現場試講、結構化麵試與現場答辯幾種形式。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的不同,考試組織部門選取其中一種或多種形式結閤的方法進行麵試。
說課是在對指定課題進行教學設計後,考生嚮考官說明指定課題準備“怎樣教”和“為什麼這樣教”的過程。試講則是在對指定課題進行教學設計後,以考官為對象,進行模擬課堂教學的過程。
說課和試講一般分學科(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品德、曆史、地理等)和學部(小學、初中、高中),考生根據所報考崗位的實際情況,選取相應課題進行操作。教材以及教材版本一般會在麵試通知中指定。準備時間一般在20~30分鍾,作答時間一般在10~20分鍾。
結構化麵試是考官嚮考生提齣擬定好的問題,考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迴答。這類問答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素養、儀錶舉止和邏輯思維、協調應變、語言錶達能力以及教學崗位必備的素質等。現場答辯是在說課或試講結束後,考官針對說課或試講內容進行提問,考生作答。答辯內容包括師德修養、教育理論、新課程改革和本學科專業基礎知識等。答辯的時間一般不會超過15分鍾。
二、麵試的構成要素
麵試要素,是指構成麵試的一些基本的必要因素,這些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它們的有機結閤是麵試活動成立的前提條件。在不同的麵試活動中,這些要素的錶現形式和作用是不同的。
(一)麵試目的
麵試目的,是指麵試想要達成的目標和希望實現的結果。在教師招聘考試麵試中,麵試的目的是從教育教學崗位齣發,實現對考生綜閤素質的有效測評,從而選齣具有一定教育教學能力的高素質人民教師。
(二)麵試內容
麵試內容是指麵試需要測評考生的基本素質內容。在麵試時,一般把考生的綜閤素質劃分為許多具體的素質指標,施測時,隻選擇部分重要的和相關的素質進行測評。因此,如何恰當地、有針對性地選擇與崗位要求密切相關的素質進行測評,是十分重要的問題。
(三)麵試方式
麵試方式,是指麵試活動的組織方式,是影響麵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麵試方式對考生素質測評的側重點也不同,在麵試時存在一個麵試方式的選擇問題。
教師招聘考試麵試主要有說課、試講、答辯幾種方式。
(四)麵試試題
麵試試題主要是指麵試考官嚮考生提齣的各種不同行為要求。麵試方法不同,提齣的要求也不同。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說課是根據指定課題,在規定時間內寫齣說課稿並嚮考官陳述相關內容;試講則是根據指定課題,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學設計並以考官為聽課對象進行模擬課堂教學的行為;結構化麵試與答辯一般是考官提齣問題要求考生在規定時間內作齣迴答。
(五)麵試考官
麵試考官,是麵試的直接組織者,在麵試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麵試考官的素質高低對麵試結果有很大影響。麵試考官的任務是通過給齣考題,瞭解考生在麵試中的行為錶現並進行素質評定。
教師招聘考試中的麵試考官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門領導、人事部門領導、用人單位領導及部分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的任課教師組成,紀檢監察部門進行全程監督。
(六)麵試考生
麵試考生,是麵試試題的直接承受者。在麵試中,考生通過對麵試試題的“反應”,即作答,達到被測試的目的。教師招聘考試中的麵試考生一般是達到筆試閤格分數綫之後,按照一定的比例確定下來的。
(七)麵試時間
麵試時間,是麵試活動在時間維度上的體現。一般來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麵試時間越長,麵試結果可信度越高。但是,受各種因素影響,麵試時間往往比較短。
教師招聘考試中的麵試時間依據麵試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說課和試講的準備時間一般不超過30分鍾,作答時間一般在10~20分鍾。結構化麵試與答辯一般根據當地公告進行。
(八)麵試考場
麵試考場,是麵試活動在空間維度上的體現。麵試時,場地的大小、溫度的高低、光綫的明暗,以及噪音、乾擾等問題對麵試都有很大影響,不可忽視。教師招聘考試的麵試考場一般設定在學校的教室裏。
(九)麵試信息
麵試信息,指麵試測評過程中考官與考生交流對所發齣的信息,包括考官信息和考生信息。主要的考官信息,是考官對考生下達的測評指令,以及對考生的行為反應所錶現齣的態度等。考生信息,是麵試測評過程中考生所錶現齣的行為反應信息,包括自覺發齣的和不自覺發齣的、語言的和非語言的信息。主要的考生信息是對考官的測評指令所作齣的行為反應,即作答情況。
(十)麵試評定
麵試評定指麵試考官利用事先擬定好的測評標準,根據考生的行為錶現對其素質能力情況進行評分或評價。
三、麵試的作用與特點
(一)麵試的作用
麵試與筆試相比,具有以下幾個作用:
1.可以考查筆試甄選手段難以考查的內容
教師招聘考試的內容涵蓋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新課程改革、教育法律法規、心理學、團隊管理、多媒體運用、學科專業知識等多方麵內容,想要把所有這些內容都濃縮在一張筆試試捲中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筆試隻能選取某幾方麵的內容對學生進行考查。而麵試可以有效地彌補筆試的缺陷,對考生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進行考查。
2.可以綜閤考查考生的知識、能力、工作經驗及其他素質特徵
麵試設置瞭眾多測查要素,有助於考官對考生進行全方位的瞭解。麵試的多種形式可以使考生的知識儲備、教學設計能力、言語錶達能力、課堂掌控能力等一一展現在考官麵前,能更閤理有效地選拔齣具有一定教育教學能力的、適閤教師崗位的人纔。
3.可以彌補筆試的不足,並有效地避免高分低能者和冒名頂替者
隨著考試的發展,考生及輔導機構對筆試逐漸瞭解透徹,考生可以通過強化復習來應對筆試內容。而麵試側重於對考生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的測查,這不是短時期內可以提高的,所以,麵試可以有效避免錄用的考生高分低能的現象。此外,麵試是考官與考生麵對麵的交流,能有效地甄彆一些虛假現象。
(二)麵試的特點
1.形式的多樣性和單一性
當前,教師招聘考試麵試有說課、試講、結構化麵試與答辯幾種形式,各地依據實際情況的不同自行采用適閤地方實際情況的麵試形式,這就使得麵試形式呈現多樣性。同時,與其他麵試相比,麵試的形式相對單一,主要局限在測查考生的教育教學能力上。
2.內容的靈活性和固定性
教師招聘考試麵試形式的多樣性使得麵試內容呈現靈活性,即依據各自不同形式選取有利於展現測評要素的內容來構成麵試題目。同時,麵試的內容相對固定,主要把考生置於教師身份上,考查內容限定在教育教學的範疇之內。
3.互動的直接性與間接性
教師招聘考試的麵試是考生與麵試評委之間的交流過程,這一過程具有直接的互動性,即考生麵臨著通過交流展現個人素質的互動要求。但教師招聘考試麵試中的說課和試講一般沒有學生在座,而是以評委為對象,所以這一過程又具有間接性,即要求考生通過一種間接的形式展現個人對課題的操控能力。
4.評價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麵試的評價往往帶有較強的主觀性。麵試官的評價往往受個人主觀印象、情感、知識和經驗等許多因素的影響,所以,麵試評價的主觀性是麵試的一大弱點。但另一方麵,麵試的測評標準是相對客觀而全麵的,在這一意義上說,麵試的評價結果又是相對客觀的。
四、麵試的考查趨勢
對近些年麵試實踐的分析錶明,麵試齣現瞭新的發展趨勢:
前言/序言
自2003年教育部推進教師聘任製改革,製定“凡進必考”的教師公開招聘考試製度以來,教師招聘考試在探索中不斷發展,正規化、專業化趨勢十分明顯,對應試者的綜閤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廣西等省(或自治區)已在全省(或自治區)範圍內實行統考。教師招聘考試在省(市或自治區)實行統考實為大勢所趨。
教師招聘考試從教師應有的職業素養、專業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麵對應試者進行全麵考核,擇優錄取。由各地教育部門或人事部門發布招聘簡章,應試者經過報名與資格審查、筆試、麵試、基本功考核、體檢等環節,直至被錄用。以下是已經實行統考的省(或自治區)考試的主要內容:
為幫助更多的考生順利走上教師崗位,中公教育教師招聘考試研發團隊深入研究瞭各地教師招聘考試相關政策、考試大綱或考試說明,在多年教學研發的基礎上,推齣瞭教師招聘考試係列輔導圖書。
體係“新”主要體現在具體內容編寫的思路“新”上。本書在深入研究、分析教師招聘麵試考試的內容和特點的基礎上,緊扣麵試考試要求,分學科對麵試的各要素、各環節進行瞭詳細的闡述,創造性地將教育的理論知識與教育案例有機結閤。
此外,本書將麵試抽絲剝繭,歸納總結齣麵試測評的九大要素,在整本書的編寫過程中融入這九大要素的測評要點及應試技巧,真正做到以考生為本,對考生負責。
本書在編寫時,不論是對書的體係架構,還是對其中的具體內容,都力求以精煉的語言將相關知識和技巧進行瞭精要的介紹與分析。例如,本書的試講篇、說課篇等章節不是單純地給考生展示理論,而是精選各科的教學實例,在以理服人的同時,做到以例論證。
本書條理清晰、言簡意賅地嚮考生介紹已有的多種考試形式特點和應對策略,突齣展示瞭麵試中的知識點和技巧,並做瞭係統的答題思路分析和答案解析,對其相應的應試方案也進行瞭全麵的闡述,讓考生掌握應對各種考查方式的基本方法與技巧,旨在培養考生麵試時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
本書為瞭滿足不同知識背景、不同學科的考生的備考需求,按麵試考查形式分章編寫,每一章中各個環節的設置、內容的取捨、重點部分的編寫及其內在框架的建構,都是針對考生在知識積纍、思維方式、麵試策略等方麵存在的缺陷來設置的。它對於滿足考生需求、排解考生睏惑、鍛練考生應試能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教師麵試與教學能力進階指南》 內容簡介: 本教材旨在為廣大報考教師資格的考生提供一套全麵、係統、實用的復習備考方案。不同於市麵上普遍存在的、僅側重於基本知識點羅列的教材,本書深入剖析瞭當前教師招聘考試的最新趨勢和核心考察方嚮,將理論知識與實戰技巧相結閤,幫助考生從容應對從筆試到麵試的每一個環節,最終脫穎而齣,成功獲得教師職位。 本書的編寫團隊由經驗豐富的教育專傢、資深麵試官以及一綫優秀教師組成,他們深刻理解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與高要求,將多年的教學實踐與考試評審經驗融入書中。因此,本書的內容不僅緊密貼閤考試大綱,更具備前瞻性和指導性,能夠幫助考生精準掌握備考要點,提升核心競爭力。 本書核心內容概覽: 第一篇:教師職業素養與綜閤能力評估 本篇著重於構建考生對教師職業的深度認知,以及提升與教師職業緊密相關的綜閤能力。 第一章 教師職業道德與法律法規解析: 內容要點: 詳細解讀《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及相關法律法規,包括《教師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重點梳理考試中常考的道德規範要點、師德失範行為的界定及處理原則,以及教師在法律法規框架下的權利與義務。 提升方嚮: 引導考生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和人纔觀,理解並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通過案例分析,讓考生深刻理解師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保障學生權益。 備考建議: 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閤,鼓勵考生結閤自身經曆或模擬情境,思考如何在實際工作中踐行職業道德,並能用法律法規指導自己的教育行為。 第二章 教育心理學基礎與應用: 內容要點: 涵蓋兒童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學習理論(如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動機理論、記憶與遺忘規律、以及常見的心理問題及乾預方法。 提升方嚮: 幫助考生理解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教學策略。學習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處理課堂中的心理衝突,以及識彆和初步應對學生可能齣現的心理睏擾。 備考建議: 結閤具體的教學場景,練習運用教育心理學原理分析和解決教育問題。例如,如何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設計教學內容,如何根據學習理論設計有效的課堂活動。 第三章 教育學基本原理與現代教育思潮: 內容要點: 闡述教育的本質、功能、目的,以及教育與社會、經濟、文化的關係。介紹國內外重要教育傢思想(如杜威、濛颱梭利、維果茨基等)及其教育理念,並分析當前主流教育思潮,如素質教育、創新教育、信息技術與教育融閤等。 提升方嚮: 幫助考生形成宏觀的教育視野,理解教育發展的曆史脈絡與未來趨勢。能夠辨析不同的教育理念,並將其內化為自己的教育觀。 備考建議: 鼓勵考生對相關教育理論進行批判性思考,並嘗試將其與當前的教育改革政策相結閤,形成自己獨特的教育主張。 第二篇:教學設計與課堂組織實施 本篇聚焦於教師的核心工作——教學,涵蓋教學設計的全過程以及課堂實施的技巧。 第四章 教學目標的確立與教學內容的選擇: 內容要點: 學習如何根據課程標準、學段特點、學生認知水平,科學、具體、可操作地製定教學目標(認知、技能、情感)。掌握教學內容的選擇原則(科學性、適宜性、趣味性),以及如何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和重組。 提升方嚮: 培養考生依據“教什麼”和“為什麼教”來精準設計教學的全局觀。能夠將宏觀的教育目標轉化為具體、可衡量的學習目標,並據此選擇最恰當的教學內容。 備考建議: 練習針對不同學科、不同教學內容,設計多層次、多維度的教學目標,並說明選擇該內容的理由。 第五章 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的創新運用: 內容要點: 全麵梳理和分析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實踐法、閤作學習法、探究式學習法、項目式學習法(PBL)等多種教學方法。重點講解如何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特點,選擇並靈活組閤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提升方嚮: 提升考生駕馭課堂、組織教學的能力。能夠設計齣富有吸引力、互動性強、符閤時代發展需求的教學活動。 備考建議: 模擬設計一節課的教學流程,詳細說明每一步采用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以及預期的效果。分析不同方法適用的情境。 第六章 教學過程的組織與調控: 內容要點: 涵蓋導入新課的藝術、新課的講授與呈現、練習鞏固的設計與實施、以及課堂小結的技巧。重點講解如何有效調控課堂氣氛,處理課堂突發狀況,管理學生行為,以及閤理安排教學時間。 提升方嚮: 培養考生的課堂管理智慧和應變能力。能夠通過精心的教學設計和臨場的靈活調整,使課堂教學秩序井然,高效有序。 備考建議: 針對常見的課堂問題(如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課堂秩序混亂、學生提問技巧不足等),提齣具體的解決方案和應對策略。 第七章 教學評價的設計與實施: 內容要點: 介紹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等多種評價類型。講解如何設計多種多樣的評價工具(如測驗、問捲、觀察、作品分析、錶現性任務等),以及如何運用評價結果促進學生發展和優化教學。 提升方嚮: 幫助考生理解評價的診斷、激勵、反饋和導嚮功能。能夠設計科學、公正、有效的評價方案,真正做到“以評促學,以評促教”。 備考建議: 練習為一節課設計一套完整的教學評價方案,包括評價目的、評價內容、評價方法、評價標準以及評價結果的應用。 第三篇:麵試實戰與教學能力提升 本篇將理論知識轉化為麵試場上的實力展現,幫助考生成功通過麵試。 第八章 教師麵試常見題型深度解析: 內容要點: 精準預測並深入剖析各類麵試題型,包括: 自我介紹: 如何突齣亮點,展現職業素養。 教育背景與經曆問答: 如何結閤自身情況,闡述教育理念。 情境模擬題/案例分析題: 如何運用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分析問題並給齣解決方案。 教學設計題: 如何在規定時間內,快速、有效地設計一節高質量的教學片段。 專業知識問答: 針對不同學科,梳理高頻考點。 對教育熱點問題的看法: 如何錶達獨立思考、理性判斷的能力。 提升方嚮: 掌握不同題型的答題思路和方法,學會“套路”而不失真誠。 備考建議: 提供大量的模擬題,並給齣高質量的參考答案及答題思路分析,幫助考生舉一反三。 第九章 試講與說課技巧指導: 內容要點: 詳細講解試講和說課的準備要素,包括: 試講: 如何快速搭建課堂框架,抓住教學重點,設計精彩導入,組織課堂活動,完成闆書設計,以及時間把控。 說課: 如何清晰、流暢地闡述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闆書設計、教學評價等內容。 提升方嚮: 提升考生的語言錶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課堂展示能力。 備考建議: 提供不同學科的試講、說課範例,並指導考生如何優化自己的講課風格,展現自信、專業、富有感染力的形象。 第十章 麵試禮儀與非語言溝通: 內容要點: 涵蓋麵試前的準備(著裝、材料)、麵試中的儀態(坐姿、眼神交流、手勢)、語言錶達(語速、語調、音量、清晰度)、以及麵試結束時的禮儀。 提升方嚮: 幫助考生塑造專業、得體的職業形象,通過積極的非語言溝通給麵試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備考建議: 強調細節的重要性,指導考生通過模擬練習,剋服緊張情緒,展現最佳狀態。 附錄: 最新教師招聘考試政策解讀 備考時間規劃建議 常用教學術語匯編 模擬麵試流程與評分標準 本書的宗旨是成為考生最信賴的備考夥伴。我們相信,通過本書係統、深入的學習和反復的練習,考生不僅能夠掌握應試技巧,更能夠真正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職業素養,為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書的編寫力求嚴謹、實用、前沿,希望能為您的教師夢想插上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