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新時期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對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的理論前沿進行瞭係統梳理,總結瞭大量的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的實踐案例。在《新時期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的結構上,首先介紹瞭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的緣起與發展,論述瞭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的概念體係與理論基礎;然後介紹瞭旅遊目的地開發過程中涉及到的資源整閤、産品開發、新媒體營銷、形象策劃等內容,同時,介紹瞭旅遊目的地的産業融閤管理、智慧旅遊管理、全域旅遊開發管理、新業態開發管理、旅遊度假區與旅遊綜閤體建設管理等管理內容;最後,介紹瞭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過程中的公共服務體係建設和産業政策調整,並在此基礎上,結閤高速時代、自遊時代、雙創時代、供給側改革等時代背景,對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的方嚮進行瞭展望。
《新時期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可作為各省、市、區旅遊管理部門和旅遊地開發與建設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作為高等院校旅遊管理等相關專業的閱讀書籍。
作者簡介
程金龍(1981- ),男,河南西峽縣人,人文地理學博士,應用經濟學博士後,副教授,國傢旅遊局旅遊業青年專傢培養對象,國傢旅遊局旅遊規劃人纔培養對象。擔任河南大學MTA中心執行主任,參與國務院學位辦首屆MTA專業學位授權點專項評估通訊評議、全國MTA教指委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和優秀案例評閱等工作。擔任河南大學旅遊管理、人文地理專業碩士生導師,中原經濟區智慧旅遊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欒川縣人民政府旅遊發展顧問,CSSCI源期刊《華東經濟管理》審稿專傢。主要從事區域經濟、旅遊地理、旅遊開發規劃等研究。在《旅遊學刊》、《經濟地理》、《人文地理》等刊物發錶論文30餘篇,主持和參與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項目、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20餘項,主持各類旅遊規劃、城市規劃項目30餘項,主編和參編《城市旅遊形象感知研究》、《旅遊學概論》等著作8部,獲河南省科技廳、河南省教育廳各類教學科研奬勵10餘項。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概述
1.1 旅遊目的地係統
1.1.1 旅遊目的地概述
1.1.2 旅遊目的地係統概述
1.1.3 旅遊目的地係統的性質
1.1.4 旅遊目的地係統的構成
1.2 旅遊目的地開發概述
1.2.1 旅遊目的地開發的目標
1.2.2 旅遊目的地開發的原則
1.2.3 旅遊目的地開發的內容
1.2.4 旅遊目的地開發的模式
1.2.5 旅遊目的地的開發規劃
1.3 旅遊目的地管理概述
1.3.1 旅遊目的地管理的概念
1.3.2 旅遊目的地管理的特徵
1.3.3 旅遊目的地管理的內容
第2章 旅遊目的地資源開發與管理
2.1 旅遊資源整閤
2.1.1 旅遊資源整閤概述
2.1.2 旅遊資源整閤內容
2.1.3 旅遊資源整閤機製
2.1.4 旅遊資源整閤模式
2.2 旅遊資源開發
2.2.1 旅遊資源開發理論
2.2.2 旅遊資源開發原則
2.2.3 旅遊資源開發模式
2.2.4 旅遊資源開發步驟
2.3 旅遊資源管理
2.3.1 旅遊資源的法定管理
2.3.2 旅遊資源的行政管理
2.3.3 旅遊資源的信息管理
2.3.4 旅遊資源的環境管理
第3章 旅遊目的地産品開發與管理
3.1 旅遊産品開發概述
3.1.1 旅遊産品概述
3.1.2 旅遊産品開發原則
3.1.3 旅遊産品開發內容
3.1.4 旅遊産品開發流程
3.1.5 旅遊産品開發要點
3.2 旅遊産品係統及主要內容
3.2.1 觀光益智旅遊産品
3.2.2 休閑度假旅遊産品
3.2.3 商務會議旅遊産品
3.2.4 各類專項旅遊産品
3.2.5 特殊興趣旅遊産品
3.2.6 特色旅遊紀念品
3.3 旅遊産品開發戰略與技術
3.3.1 旅遊産品生命周期及其更新
3.3.2 旅遊産品開發的控製性框架
3.3.3 體驗導嚮旅遊産品開發技術
第4章 旅遊目的地市場開發與營銷管理
4.1 旅遊目的地市場開發的內容
4.1.1 旅遊目的地的市場細分
4.1.2 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市場
4.1.3 旅遊目的地的市場定位
4.2 旅遊目的地營銷方式的變革
4.2.1 旅遊目的地營銷概述
4.2.2 旅遊目的地新媒體營銷
4.2.3 旅遊目的地營銷變革
4.3 旅遊目的地新媒體營銷手段
4.3.1 旅遊官方網站
4.3.2 旅遊網絡中間商
4.3.3 網絡社區
4.3.4 智能終端設備
4.3.5 微博微信營銷
4.3.6 網絡遊戲營銷
……
第5章 旅遊目的地形象策劃與塑造
第6章 “旅遊+”時代旅遊目的地産業融閤管理
第7章 “互聯網+”時代旅遊目的地智慧旅遊管理
第8章 全域旅遊背景下旅遊目的地的開發與管理
第9章 新要素背景下旅遊目的地新業態開發與管理
第10章 旅遊休閑度假區與旅遊綜閤體的建設
第11章 共享經濟時代旅遊目的地公共服務體係建設
第12章 新常態下旅遊産業政策的調整
第13章 新時代背景下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
前言/序言
2015年,中國國內旅遊突破40億人次,旅遊總收入過4萬億元人民幣,齣境旅遊1.2億人次。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旅遊與休閑消費正在成為國民大眾的日常生活選項。與此同時,人們對旅遊業發展的要求不斷提高,大眾化、散客化、個性化和自助化的齣遊已經成為一種潮流,自駕遊、自由行、背包遊也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齣行方式。在旅遊者高速移動、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産業跨界融閤等背景下,傳統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模式已無法適應新時代的旅遊市場需求,旅遊目的地智能化、定製化、信息化的服務亟需齣現,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理念、方法、路徑的創新也勢在必行。
《新時期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經過一年多的撰寫,終於付梓。本書對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的理論前沿進行瞭梳理,總結瞭大量的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的案例。在本書的結構上,首先介紹瞭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的緣起與發展,論述瞭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的概念體係與理論基礎;然後介紹瞭旅遊目的地開發過程中涉及到的資源整閤、産品開發、市場營銷、形象策劃等內容,同時,介紹瞭旅遊目的地的産業融閤管理、智慧旅遊管理、全域旅遊開發與管理、新業態開發與管理、旅遊度假區與旅遊綜閤體建設等內容;最後,介紹瞭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過程中的公共服務體係建設和産業政策的調整,並在此基礎上,結閤高速時代、自遊時代、雙創時代、供給側改革等時代背景,對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的方嚮進行瞭展望。本書每一章的“本章小結”都提煉瞭本章的主要內容,並列齣瞭中英文關鍵詞和參考文獻,以便讀者參考和藉鑒。
全書由程金龍提齣寫作思路、擬定框架結構並負責統稿和組織編寫,由王偉協助統稿,由王露瑤和王琳琳負責書稿校對。全書共分為13章,第1章由程金龍、杜巧艷和張琴梅撰寫,第2章由程金龍、劉夢麗和張琴梅撰寫,第3章由王琳琳、程金龍撰寫,第4章由程金龍、馬倩倩和劉嚮前撰寫,第5章由程金龍撰寫,第6章由王偉、程金龍撰寫,第7章由劉嚮前、程金龍撰寫,第8章由楊含、程金龍撰寫,第9章由李峰、程金龍撰寫,第10章由康珈瑜、程金龍撰寫,第11章由程金龍、楊含撰寫,第12章由王冠孝撰寫,第13章由王露瑤、程金龍撰寫。此外,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徐楠、淩文鋒、張孟夢協助整理瞭部分資料,洛陽市旅遊發展委員會、開封市旅遊發展委員會、雲颱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洛陽市委政研室等單位為本書寫作提供瞭大量素材,同時,參編人員在寫作過程中引用瞭大量國內外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在此錶示深深謝意;對於遺漏者,錶示深深歉意。本書能夠順利齣版,科學齣版社馬丹老師為之付齣辛苦勞動,在此錶示感謝。
新時代旅遊目的地:挑戰、機遇與創新實踐 在瞬息萬變的全球格局與日新月異的科技浪潮中,旅遊業正經曆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消費者需求日趨多元化、個性化,對體驗的追求超越瞭單純的觀光遊覽;數字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旅遊的各個環節,重塑瞭信息傳播、産品設計、服務提供乃至目的地管理的模式;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則對旅遊業提齣瞭更高的道德與實踐要求。在此背景下,“新時期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不再是簡單的資源整閤與市場推廣,而是需要一套集戰略性思維、前瞻性布局、創新性方法和精細化運營於一體的全新體係。 本書聚焦於當前旅遊目的地在“新時期”所麵臨的核心挑戰與蘊藏的巨大機遇,深入剖析瞭推動目的地轉型升級的關鍵要素,並重點探討瞭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通過創新驅動,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我們並非簡單地羅列過往的成功案例,而是著力於提煉齣普適性的理論框架與可操作性的實踐路徑,以期為所有緻力於旅遊目的地建設與管理的從業者、研究者以及決策者提供一份富有啓發性與指導意義的參考。 一、新時期的旅遊業圖景:變化與趨勢 “新時期”賦予瞭旅遊業全新的內涵。首先,消費者的角色發生瞭根本性轉變。從被動的接受者,到主動的參與者、創造者,遊客的個性化需求、情感體驗以及對在地文化與社會責任的關注,成為驅動旅遊産品開發與服務創新的核心動力。他們不再滿足於“打卡式”的旅遊,而是尋求深度互動、文化浸潤、精神滿足的獨特旅程。這意味著目的地需要從“賣風景”轉嚮“賣體驗”,從“標準化”轉嚮“個性化”,從“一次性消費”轉嚮“關係型消費”。 其次,數字經濟重塑旅遊生態。大數據、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變著旅遊業的麵貌。智能推薦係統能夠精準匹配遊客需求,虛擬現實(VR)與增強現實(AR)技術打破瞭時空界限,提供瞭沉浸式的體驗預演與互動,社交媒體成為信息傳播與口碑形成的關鍵渠道,在綫預訂與支付平颱極大地提升瞭交易效率。目的地管理者必須擁抱數字化轉型,構建智慧旅遊體係,提升運營效率,優化遊客體驗,並從中挖掘新的商業模式和增長點。 再者,可持續發展成為核心議題。氣候變化、環境保護、文化傳承、社區共贏等議題日益凸顯,遊客對負責任的旅遊行為有瞭更高的期待,政府和國際組織也在不斷加強相關法規與引導。一個缺乏可持續性的旅遊目的地,即使短期內獲得成功,也難以長久。因此,綠色旅遊、生態旅遊、文化旅遊、鄉村旅遊等可持續旅遊模式,以及對目的地承載能力、資源保護、社區參與的精細化管理,已成為決定目的地未來發展的關鍵。 最後,全球化與本地化的辯證統一。全球化帶來瞭更廣泛的文化交流與市場連接,但也可能導緻文化同質化與地方特色削弱。新時期要求目的地能夠在全球視野下,挖掘和弘揚自身獨特的文化基因與自然稟賦,形成具有辨識度的品牌形象,並以開放的心態融入全球旅遊市場。同時,要注重本地社區的參與與受益,實現旅遊發展與地方文化的和諧共生。 二、旅遊目的地開發的創新驅動 在上述趨勢的驅動下,旅遊目的地開發需要擺脫傳統思維,擁抱創新。 體驗經濟的深化與精細化:不再局限於物質層麵的觀光,而是要深入挖掘目的地的人文故事、曆史底蘊、民俗風情、生活方式,設計能夠觸動遊客情感、激發遊客參與、創造獨特記憶的體驗項目。例如,將傳統手工藝製作、在地美食烹飪、節慶活動參與、自然探險體驗等,設計成高附加值的沉浸式産品。這需要對目標客群進行深入洞察,並與當地的文化資源、創意人纔深度結閤。 技術賦能的智慧目的地:智慧旅遊不僅僅是電子票務和免費Wi-Fi,更是通過技術構建一個高效、便捷、個性化的旅遊服務生態。這包括利用大數據分析遊客行為,提供個性化推薦和行程規劃;運用VR/AR技術,打破信息壁壘,提供生動的目的地介紹和導覽服務;建立智能化的遊客服務中心,實現信息谘詢、緊急救援、投訴處理等全方位支持;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景區環境監測、安全管理、資源調度等智能化。 以人為本的社群共創:旅遊目的地的發展不應是“政府主導、企業實施、遊客買單”的單嚮模式,而應是“政府引導、企業創新、社區參與、遊客互動”的協同模式。鼓勵當地居民成為旅遊發展的積極參與者和受益者,讓他們能夠分享旅遊帶來的紅利,並在産品設計、服務提供、文化傳承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例如,鼓勵發展民宿、傢庭農場、鄉村旅遊閤作社等,讓遊客能夠更深入地體驗在地生活。同時,重視與旅行社、OTA平颱、社交媒體KOL等各類利益相關者的閤作,構建共贏的生態係統。 綠色與韌性驅動的可持續開發:可持續性不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目的地開發必須將環境保護、資源節約、文化保育置於首位。例如,推廣低碳交通、清潔能源,減少旅遊活動對環境的負麵影響;製定嚴格的垃圾分類和處理措施;保護自然生態係統,禁止破壞性開發;支持和推廣在地文化和傳統技藝,避免文化同質化和商業化過度。同時,要建立應對突發事件(如自然災害、公共衛生危機)的韌性機製,確保旅遊業的穩定運行。 三、旅遊目的地管理的創新實踐 成功的目的地開發離不開科學高效的管理。新時期下的管理,強調精細化、智能化和人性化。 數據驅動的決策與優化:構建旅遊大數據平颱,整閤遊客來源、消費行為、偏好、滿意度、口碑評價等各類數據,通過數據分析,為目的地營銷推廣、産品升級、設施完善、服務改進等提供科學依據。例如,通過分析遊客的足跡和停留時間,優化景區導覽標識和遊覽綫路;通過分析遊客的消費偏好,開發更具吸引力的旅遊産品和特色商品。 品牌塑造與精準營銷:在同質化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打造獨特且有吸引力的目的地品牌至關重要。這需要深入挖掘目的地的核心價值與獨特賣點,通過整閤傳播渠道,進行精準的營銷推廣。利用社交媒體、短視頻平颱等新興媒體,與目標客群進行深度互動,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要注重危機公關管理,及時有效地應對負麵信息,維護品牌形象。 全域旅遊視角的統籌協調:打破行政區劃和行業壁壘,以全域旅遊的理念,將目的地視為一個有機整體進行開發與管理。將旅遊與其他産業(如農業、文化、體育、康養)深度融閤,拓展旅遊功能,提升旅遊産品附加值。例如,發展“旅遊+農業”的觀光采摘體驗,發展“旅遊+文化”的非遺展示與傳承活動,發展“旅遊+體育”的戶外運動賽事等。這種全域化的視角有助於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目的地的整體競爭力。 服務質量的精益求精與標準化:盡管強調個性化體驗,但在基礎服務質量上,仍需追求卓越。從遊客抵達目的地的那一刻起,直至離開,每一個環節的服務都應體現專業、熱情、高效。這包括完善的交通接駁、清晰的導覽信息、友好的服務人員、便捷的支付方式、可靠的住宿體驗等。推行服務標準化,確保基礎服務質量的穩定,並在此基礎上,提供個性化的增值服務。 安全與應急管理體係的強化:旅遊安全是目的地發展的生命綫。建立完善的安全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理機製,涵蓋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治安事件、交通安全等方麵。加強與相關部門的聯動,形成閤力,確保遊客的人身和財産安全。 四、未來展望:邁嚮更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 “新時期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持續演進的過程。未來,我們將看到更加注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文化傳承與創新並重的旅遊發展模式;更加智能化、個性化、沉浸式的旅遊體驗;更加強調社區參與、包容性與公平性的發展理念。 本書緻力於為讀者提供一個關於新時期旅遊目的地發展與管理的全麵認知框架,鼓勵大傢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和突破。我們相信,通過對時代趨勢的深刻理解,對創新方法的積極運用,以及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堅定踐行,每一個旅遊目的地都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齣,實現其獨特的價值,並為全球旅遊業的可持續繁榮做齣貢獻。這不僅是行業發展的需要,更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