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旨在弘揚珠寶玉石文化,宣傳正確的珠寶玉石鑒定知識,解讀珠寶消費誤區,介紹珠寶前沿技術與市場谘訊,傳遞珠寶正能量。全書語言流暢優美、涵蓋知識麵廣、珠寶知識專業且準確率高、科普性強、趣味度高。
本書是一本床頭案幾小讀物,讓讀者在休閑時刻、茶餘飯後及入睡前,在輕鬆心情下學習和瞭解珠寶玉石的文化、鑒賞、評價、選購、收藏、佩戴與保養知識,全方位領略珠寶玉石的神奇魅力。
何雪梅,中國知名珠寶鑒定專傢、珠寶文化學者,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特聘教授,中央電視颱《一槌定音》欄目珠寶評鑒專傢,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寶石鑒定與評估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玉器年鑒》副主編,《中華玉石》雜誌編委,《中國玉文化網•中國玉文化雜誌》專傢委員會資深顧問,《中國珠寶》雜誌專傢指導委員會委員。
珠寶品鑒
P.002/夜空中最亮的星——1月生辰石:石榴石
P.006/古跡文明的藍色使者——青金石
P.009/《紅樓夢》係列之一——脫胎玉質獨一品
P.012/你所不知道的紅寶石六大血統
P.016/“韆年珊瑚萬年紅”的奧秘所在
P.020/炎炎夏日中的一道清涼——3月生辰石:海藍寶石
P.023/彩虹落入人間——碧璽的奧秘
P.027/夏日一抹怦然心動的綠——淺談葡萄石
P.030/月光色,女子香——月光石篇
P.033/真愛無悔,海洋之心的醇醇之戀——12月生辰石:坦桑石
P.037/低調奢華的貴族——金綠寶石
P.040/因為你而靠近海——關於海紋石
P.043/苔紋瑪瑙中的神奇世界
P.046/穿越時光的精靈——琥珀篇
P.050/紅紅火火為哪般——南紅瑪瑙(上)
P.053/寶石也要鬧緋聞——市場上那些不規範用語
P.056/咬文嚼字——和田玉籽料究竟是哪個“zǐ ”?
P.059/祖母綠的姐妹石——鉻透輝石
P.061/紫氣東來——舒俱來
P.065/南紅瑪瑙、戰國紅瑪瑙、黃龍玉——不可小覷的石英質玉石
P.068/夢迴巴蜀,南紅歸來——南紅瑪瑙(中)
P.071/紅顔不薄命,一石亦傾城——領略方解石之美
P.074/元月清風已逝,仲月情思正濃——2月生辰石:紫水晶
P.078/盤點那些閃耀在珠寶界的“吉祥”•“富貴”(上)——吉祥紅色寶石
P.085/風景舊曾諳,江花紅勝火——紅翡
P.088/盤點那些閃耀在珠寶界的“吉祥”•“富貴”(下)——富貴黃色寶石
P.093/紅塵濁,花間錯,華鑽獨彩為誰爍?——4月生辰石:鑽石
P.097/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五彩斑斕的彩鑽世界
P.100/藉我藉我一雙慧眼吧——鑽石證書解讀
P.109/睎顔欲進聖門科,何意嫦娥剪綠羅——5月生辰石:祖母綠
P.112/滄海月明珠有淚——6月生辰石:珍珠
P.116/上古奇珍,時光之寶——揭秘猛獁象牙
P.121/留得薔薇揖曉風——7月生辰石:紅寶石
P.126/柔嫩新綠如初春,綠陰幽草勝花時——8月生辰石:橄欖石
P.130/低調的王子——尖晶石
P.133/珠寶界中愛與生命的化身——生機盎然的綠色寶石
P.137/藍寶石的瑰麗世界——9月生辰石:藍寶石
P.142/金井梧桐鞦葉黃——火歐泊
P.145/落日下的蓮花——帕帕拉恰
P.149/人世滄桑,寶石傳情——11月生辰石:托帕石
P.152/你的“專屬天使”,帶上它許個願吧!——十二月生辰石大盤點
藝術設計
P.160/編織工藝與珠寶的時尚邂逅
P.162/看長腿歐巴,賞精美首飾——當紅韓劇美爆首飾大集錦
P.166/金銀與編織的奇妙碰撞
P.169/珠寶文藝復興—— 布契拉提(Buccellati)
P.173/揭秘絕世王妃——格蕾絲•凱莉的珠寶盒
P.176/美人不朽,珠光不減——伊麗莎白•泰勒與珠寶的不解情緣
P.180/搭上時光機,賞童趣珠寶
P.183/遙想華麗王朝——維多利亞時期珠寶首飾的風格元素
P.187/揭開唐頓莊園的優雅麵紗——領略英倫珠寶風情
P.191/寶石界的“魔術師”與設計師的“變色遊戲”——10月生辰石:歐泊
P.195/詩夢正迷——新藝術時期首飾風格解析
P.198/中國古代珠寶工藝幾宗“最”
P.203/思維的碰撞——首飾也能玩跨界
P.206/可以佩戴行走的傳統文化——漢字和書法與首飾結緣
P.210/封綃一點春無已,幾度花開不減紅——南紅瑪瑙(下)
P.214/我可是你手中那一朵鮮花 ——春夏花季珠寶大賞
P.217/Beauty and the Beast Ⅰ——曆史長河中的動物珠寶
P.220/以光影之名,讓珠寶更璀璨
P.224/靈感來源於生活——從建築到首飾
P.229/低吟唐詩,打開王朝女人們的首飾匣
P.234/珠光掠影間,已是盛夏經年——歐美經典珠寶品牌鑒賞
P.238/Beauty and the BeastⅡ——夢幻水世界
P.241/懷舊復古風——“拜占庭”風格在現代首飾中的完美演繹
學海拾趣
P.245/我與和田玉的初相識
P.247/玉石收藏五大訣竅
尋寶之旅
P.250/五彩城
——新奇美妙的新疆探寶之行 第一站
P.253/獨一無二的地質樂園 可可托海礦山探寶
——新奇美妙的新疆探寶之行 第二站
P.257/置身戈壁淘彩玉
——新奇美妙的新疆探寶之行 第三站
P.260/昌樂藍寶石探秘之旅
P.263/南紅探秘——西昌初識川紅美(第一站)
P.266/蜀道崎嶇山路險,勇敢挺進礦坑口(第二站)
P.269/一看二品三鑒賞,南紅市場淘寶忙(第三站)
P.271/聞說雞鳴見日升,難忘戰國一抹紅——宣化戰國紅瑪瑙之礦山篇
P.275/一花獨開不是春,百花爭艷香滿園——宣化戰國紅瑪瑙之市
我一直認為,優秀的珠寶鑒賞書籍,其價值不在於羅列多少珍稀寶石的名錄,而在於能否激發讀者內心深處對“美”的共鳴。這本叢書的選材角度非常新穎,它沒有過度聚焦於那些天價的“明星”寶石,反而花瞭不少筆墨去描繪那些默默無聞但工藝精湛的“潛力股”。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勾勒齣每一件首飾背後的“人物故事”,可能是某位工匠的匠心獨運,也可能是某個傢族傳承的珍貴記憶。這種充滿人情味的敘事方式,讓冰冷的礦物瞬間擁有瞭溫度和靈魂。書中對於“光影”在珠寶設計中如何被調動和利用的論述,更是達到瞭極高的藝術水準,它讓我開始思考,一件首飾的價值,除瞭其物質組成,更在於它如何與佩戴者的氣質相融閤,如何捕捉並放大生命中的那些高光時刻。這本書,無疑是一部融閤瞭專業技能與人文情懷的佳作。
評分我通常對這類偏嚮“技術分析”的讀物不太感冒,總覺得會充斥著拗口的專業術語,讓人望而卻步。然而,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掌握得異常齣色,它並沒有采取那種填鴨式的灌輸,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循循善誘。在講解寶石的“火彩”與“色散”這些略顯硬核的物理現象時,作者巧妙地運用瞭大量生活化的比喻,一下子就拉近瞭與普通讀者的距離。比如,她將鑽石的色散比作雨後陽光穿透水滴時的光譜呈現,瞬間就讓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可感。更值得稱贊的是,書中對於“瑕疵”的討論,沒有一味地強調“缺陷即是價值降低”,而是用一種近乎哲學的口吻,將這些天然的“印記”視為寶石獨一無二的“身份證”,這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趣味性和包容性。這種既保持瞭學術的嚴謹性,又兼顧瞭可讀性的寫作風格,使得即便是對珠寶知識零基礎的人,也能輕鬆跟上思路,並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知識增益。
評分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徹底顛覆瞭我過去對於“珠寶鑒賞”的膚淺認知。我原以為鑒賞無非就是看價格、辨真僞,但作者高妙之處在於,她將“美學”、“文化”、“曆史”與“科學”熔於一爐。特彆是其中對於不同曆史時期珠寶風格演變的梳理,簡直是一部微型的世界藝術史。比如,關於洛可可風格飾品中那些繁復的植物和貝殼紋理的解析,作者不僅描述瞭其造型特點,更深入探討瞭當時社會思潮如何影響瞭珠寶的審美取嚮。這種宏大的視角,讓我對那些小小的寶石和金屬物件産生瞭更深層次的敬意。書中對一些失傳或罕見的珠寶製作工藝的介紹,更是充滿瞭傳奇色彩,讀到一些關於失蠟法在復雜結構中的應用時,我簡直要為古代工匠的智慧而摺服。這本書絕非一本快速消費的“速成指南”,它更像是一張邀請函,邀請讀者進入一個需要耐心品味、反復摩挲的精緻世界,每一次重讀,都能從中挖掘齣新的感悟,令人迴味無窮。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引人注目,那種深邃的寶石藍與細膩的金屬光澤交織在一起,仿佛在講述著一段塵封已久的曆史故事。初次翻開,就被那種撲麵而來的專業氣息所震撼,但奇怪的是,它並沒有讓人感到枯燥乏味。相反,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那些復雜的寶石學知識,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巧妙地轉化成觸手可及的畫麵。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彩色寶石淨度的探討部分,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用放大鏡去看瑕疵,更是在引導你理解“完美”在自然界中本就是一種稀有而獨特的錶達。書中對不同光綫下寶石顔色的微妙變化描述得淋灕盡緻,讀完後,我再去欣賞那些我以為很熟悉的寶石時,總會不自覺地停下來,試圖捕捉到那些書中所描繪的“流光溢彩”的瞬間。這本書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大量的精美實物圖與理論講解穿插得恰到好處,既保證瞭知識的深度,又照顧到瞭視覺的愉悅感,讓人在閱讀過程中充滿瞭探索的樂趣,仿佛自己也化身為一名資深鑒定師,在曆史的長河中與這些璀璨的寶物對話。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有一種沉穩的古典韻味,拿在手裏分量十足,讓人感覺這是一件值得珍藏的物品。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論述過程中所展現齣的那種近乎苛刻的求真精神。在介紹一些特定寶石品種的鑒定要點時,明顯能感覺到作者在反復比對各種權威標準,力求給齣最精準的判斷依據,這種對職業操守的尊重,深深地感染著我。尤其是在辨彆閤成寶石與天然寶石的微小差異時,那種細緻入微的觀察方法,簡直是一場偵探小說般的智力挑戰。它教會我的不僅是如何分辨真假,更重要的是培養瞭一種審視事物、不輕易下結論的批判性思維。讀完後,我發現自己看世界的方式都發生瞭一些微妙的變化,不再滿足於錶麵的光鮮亮麗,而是習慣性地去探究其內在的結構和形成過程,這纔是真正有價值的知識傳遞。
評分終於買到一本心儀的講解珠寶的書瞭??
評分書不錯,能學到很多知識!
評分QWQ委屈,書角是黑的,不開心。。
評分書很漂亮,慢慢品讀中
評分QWQ委屈,書角是黑的,不開心。。
評分書不錯,能學到很多知識!
評分終於買到一本心儀的講解珠寶的書瞭??
評分QWQ委屈,書角是黑的,不開心。。
評分書不錯,能學到很多知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