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顔氏傢訓》既是一部宏大的傢訓教子書,也是一部學術著作,其內容豐富、廣泛、體製宏大,在我國傢訓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體現瞭我國古代教子的智慧和心得,形成瞭一種新的、獨特的文化形態。顔氏傢訓全鑒在參考大量古籍的基礎上,將正文編寫分為原文、注釋和譯文三個闆塊,並對生僻字詞進行瞭注音,以方便讀者閱讀和思考。
作者簡介
楊敬敬,女,1987年生,漢族,河北邯鄲人,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教育學專業學士學位,就職於北京鴻圖巨基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從事中學教學和研究工作,齣版的作品有《捨得的人富有,放下的人輕鬆》《越讀越好玩的笑話書》、《男孩性格書》、《女孩性格書》等多部作品。
內頁插圖
目錄
捲一
序緻篇
教子篇
兄弟篇
後娶篇
治傢篇
捲二
風操篇
慕賢篇
捲三
勉學篇
捲四
文章篇
名實篇
涉務篇
捲五
省事篇
止足篇
誡兵篇
養生篇
歸心篇
捲六
書證篇
捲七
音辭篇
雜藝篇
終製篇
附錄
顔之推傳(《北昌書?文苑傳》)
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提要及辨證
顔之推集輯佚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捲一
序緻篇
【題解】
序緻篇相當於《顔氏傢訓》一書的序篇,作者在文中闡述瞭自己著書的目的,並且結閤自身的經驗和心得,說明瞭早期接受優良教育的重要性,認為“習若自然,卒難洗蕩”,一旦養成瞭不良習慣,等到成年後再想改正就難瞭。顔之推寫下傢訓,便想要以此傳給後人,希望整頓門風,造福子孫。
【原文】
夫聖賢之書,教人誠孝,慎言檢跡①,立身揚名,亦已備矣。魏晉已來,所著諸子②,理重事復,遞相模敩③,猶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復為此者,非敢軌物範世也④,業以整齊門內⑤,提扌斯子孫⑥。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謔,則師友之誡,不如傅婢之指揮⑦;止凡人之鬥鬩⑧,則堯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誨諭。吾望此書為汝曹之所信,猶賢於傅婢、寡妻耳⑨。
【注釋】
①檢跡:檢點自己的行為舉止,不可放縱。
②諸子:原意為先秦諸子,這裏代指魏晉之後的人們闡述儒傢學說的著述。
③敩(xiào):同“效”。
④軌物:當作事物的規範。
⑤門內:指的是傢庭內部。
⑥提撕:教導,提醒。
⑦傅婢:侍婢。
⑧鬥鬩(xì):代指傢庭內部兄弟之間的爭吵。
⑨寡妻:正妻。
【譯文】
古時聖賢們所著的書,教人忠誠孝順,說話謹慎,不放縱自己的行為,立身揚名等道理,都已經敘述得很完備瞭。魏晉以來,所著述的闡述古代聖賢思想的書籍,事理重復,前後模仿抄襲,就好比在屋內又建造瞭一間屋子,在床上又疊放瞭一張床。如今我之所以也來寫這樣的書,並不是為瞭以此作為世人的行為規範,隻是想要整頓傢風,教導子孫。相同的一句話,有人信服,是因為說話的人是他們所親近的;同樣的一個囑咐,有人去執行,是因為囑咐的人是他們所順服的。想要禁止孩童間過分地嬉笑打鬧,師友的告誡還不如侍婢的指揮;想要禁止兄弟間的爭執,那麼堯舜之道,還不如妻子的誨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被你們所信服,猶且希望能夠大於侍婢、妻子對你們的作用。
【原文】
吾傢風教,素為整密,昔在齠齔①,便濛誘誨。每從兩兄,曉夕溫清,規行矩步,安辭定色,鏘鏘翼翼②,若朝嚴君焉③。賜以優言,問所好尚,勵短引長,莫不懇篤。年始九歲,便丁茶蓼,傢塗離散,百口索然④。慈兄鞠養,苦辛備至,有仁無威,導示不切。雖讀《禮》《傳》,微愛屬文⑤,頗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輕言,不修邊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礪,習若自然,卒難洗蕩。二十已後,大過稀焉。每常心共口敵,性與情競,夜覺曉非,今悔昨失,自憐無教,以至於斯。追思平昔之指,銘肌鏤骨;非徒古書之誡,經目過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為汝曹後車耳⑥。
【注釋】
①齠齔(tiáochèn):指的是孩童換牙的時候,此處代指童年。
②鏘鏘翼翼:行走的時候恭敬有禮。
③嚴君:代指父母。
④百口:全傢。古時人口眾多,有百口之稱。
⑤屬文:寫文章。
⑥後車:意為藉鑒。
【譯文】
我傢的傢風,素來都是嚴整縝密,在童年時代時,便濛受教誨指導。跟隨我的兩位兄長,早晚侍奉雙親,行事閤乎規矩,言辭平和神色安詳,連走路都要恭敬有禮,猶如給父母請安一般。長輩以佳言警句勉勵我,關心我的喜好,鼓勵我剋服短處發揚長處,十分的懇切深厚。我剛剛九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傢道離散,人口零落。慈愛的兄長將我撫養長大,辛苦到瞭極點,他仁愛有餘威嚴不足,對我的教導並不嚴厲。雖然我讀瞭《周禮》《左傳》,對於寫文章也有些喜愛,但卻因受凡俗之人的影響,肆欲輕言,不修邊幅。十八九歲的時候,纔漸漸明白要磨煉品行,但習慣成自然,很難徹底改掉之前的不良習慣。二十歲之後,就很少犯大的過失瞭。每次想要信口開河的時候,心中就會有所警醒並加以控製,以至於理智和情感常處於矛盾的狀態,晚上察覺白天犯下的錯誤,今天反省昨天的過失,自己哀傷於幼時無教,纔到瞭今天這步田地。
前言/序言
“傢訓”指的是祖父、父親對子孫後代或者是部族族長對族人的一種訓示教導之辭,用以規範、處理傢庭或者是傢族內部的事務。古時候,“傢訓”又稱之為“庭訓”“傢規”等。
我國傢訓初創於先秦兩漢時期,發展於三國兩晉至隋唐時期,成熟於宋元明清時期。而在發展時期,顔之推所著的《顔氏傢訓》稱得上是這一時期的代錶之作,他根據自己的切身經曆,係統地總結齣一套教子經驗,內容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麵,而對於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風俗也有所反映,理論性比較強。《顔氏傢訓》也為後世齣現的傢訓體裁提供瞭藍本,在我國傢訓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體現瞭我國古代的教子智慧和心得,形成瞭一種新的、獨特的文化形態。
南北朝時期,顔之推的先人跟隨東晉渡江南下,定居在建康。侯景之亂時,隨著世事動蕩,顔之推任職散騎侍郎。江陵淪陷後,顔之推成瞭西魏的俘虜,跟隨西魏大軍西去。為瞭返迴故鄉,顔之推偷渡過河,先是逃往北齊,想要伺機迴江南。梁朝被陳朝滅亡後,顔之推南歸的願望徹底破滅,他隻能孤身居住在北齊,官拜黃門侍郎。後來北齊被周朝所滅,隋朝又滅掉瞭周朝,顔之推又在隋朝為官。而《顔氏傢訓》這本書便是在隋朝滅亡陳朝之後完成的。
《顔氏傢訓》既是一部宏大的傢訓教子書,也是一部學術著作,其內容豐富、廣泛、體製宏大,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顔之推一生曆經戰亂漂泊,經曆坎坷,深諳南北政治、風俗的詬病,也知道南學北學的長短,他幾乎鑽研過當世的所有學問,並且對每一種學問都提齣瞭獨到的見解,對後世人有著很大的藉鑒意義。
清朝人王鉞在其《讀書叢殘》中寫道:“北齊黃門顔之推《傢訓》二十篇,篇篇藥石,言言龜鑒,凡為人子弟者,當傢置一冊,奉為明訓,不獨顔氏。”《顔氏傢訓》總共有二十篇,其通行本又分為七捲:捲一:《序緻篇》《教子篇》《兄弟篇》《後娶篇》《治傢篇》;捲二:《風操篇》《慕賢篇》;捲三:《勉學篇》;捲四:《文章篇》《名實篇》《涉務篇》;捲五:《省事篇》《止足篇》《誡兵篇》《養生篇》《歸心篇》;捲六:《書證篇》;捲七:《音辭篇》《雜藝篇》《終製篇》。
本書按照通行本的體例,以上海古籍齣版社的《顔氏傢訓》為底本,將全書分為七捲,書中每一篇章都有題解作為引導,便於讀者提前瞭解篇中所講的主要事宜。此外,我們秉著忠實於原著而又便於讀者閱讀的原則,在參考大量權威古籍的基礎上,將本書正文編寫分為原文、注釋和譯文三個闆塊,並對生僻字詞進行瞭注音,以方便讀者閱讀和思考。
不過,我們在學習《顔氏傢訓》的優點時,也應該分辨齣不適宜現代人教育的消極內容。比如文中的男尊女卑思想、歧視婦女的觀念等,這些都應當在閱讀中加以注意。
最後,希望我們精心編撰的這一《顔氏傢訓》版本,能夠為廣大讀者帶來幫助。雖然這本書的注解無法稱得上是盡善盡美,但我們也希望能夠盡自己的力量,讓讀者更好地接觸這部有著廣泛影響的傢訓著作。另外,如若書中有不妥之處,敬請指正,我們將不勝感激。
解譯者
2016年8月
顔氏傢訓全鑒:一部承載韆年傢風的智慧寶典 《顔氏傢訓》作為中國古代傢族教育的典範之作,穿越韆年時光,依舊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它並非一本簡單的說教手冊,而是一部浸潤著深刻人生哲理、飽含著實踐經驗、凝聚著傢族智慧的煌煌巨著。本書《顔氏傢訓全鑒》力圖呈現這部經典最本真、最全麵的風貌,帶領讀者走近顔之推先生的心靈世界,感受其對後代子孫殷殷期盼,以及他對一個傢族興盛之道、個人立身之本的深刻洞見。 何為“傢訓”? 在傢國一體的傳統社會,“傢”是社會的基本細胞,而“傢訓”則是維係傢族、傳承文明的重要紐帶。它不僅僅是關於規矩的條條框框,更是關於品德的塑造、價值的傳遞、智慧的啓迪。優秀的傢訓,能夠塑造齣有擔當、有德行、有纔華的後代,使傢族得以長久興旺,也為社會貢獻良纔。 《顔氏傢訓》的曆史地位與深遠影響 《顔氏傢訓》成書於南北朝時期,彼時戰亂頻仍,社會動蕩,傢族的生存與發展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顔之推先生身處亂世,深刻體會到傢族教育的重要性,他以身作則,結閤自身經曆、傢族傳承以及對人生道理的感悟,寫下瞭這部傳世之作。 《顔氏傢訓》的價值在於其“實用性”和“前瞻性”。它並未局限於空泛的道德說教,而是將道德、學問、做人、處事、治傢等方方麵麵融為一體,提齣瞭許多極具操作性的建議。其內容涵蓋瞭為學之道、修身之道、仁義之道、節製之道、忠孝之道、誠信之道、友愛之道、處世之道、勤儉之道、審慎之道等等,幾乎囊括瞭一個人從齣生到老、從個人到傢庭、從修身到齊傢的全部人生課題。 韆百年來,《顔氏傢訓》被無數傢庭奉為圭臬,其思想精髓深刻地影響瞭中華民族的傢族文化和價值觀念。它不僅為士大夫階層提供瞭寶貴的治傢經驗,也為普通百姓提供瞭立身處世的智慧。時至今日,《顔氏傢訓》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為我們在這個快速變化、充滿挑戰的時代,如何迴歸傳統、傳承傢風、涵養德性,提供瞭寶貴的精神滋養。 《顔氏傢訓全鑒》——全麵解讀,深度呈現 《顔氏傢訓全鑒》並非對原文的簡單堆砌,而是通過深入的研究和細緻的解讀,將顔之推先生的智慧以最清晰、最易懂、最貼近當代讀者的方式呈現齣來。本書緻力於做到以下幾點: 原文嚴謹,注釋詳盡: 我們力求原文的準確性,並在重要詞語、典故、曆史背景等方麵提供詳盡的注釋,幫助讀者跨越時空的隔閡,理解古人的思想。 逐章解讀,脈絡清晰: 本書將《顔氏傢訓》的十三篇內容逐一進行解讀,梳理每一篇的核心思想,剖析其內在邏輯,揭示顔之推先生的良苦用心。 融匯古今,啓發思考: 在解讀原文的同時,本書還將結閤當代社會背景,探討《顔氏傢訓》中的思想對於現代人的指導意義,引導讀者將古人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實踐中。 事例生動,寓教於樂: 顔之推先生在《顔氏傢訓》中也引用瞭許多生動的故事和鮮活的例子,本書將進一步挖掘這些故事的內涵,使其更具感染力,讓讀者在輕鬆的閱讀中獲得深刻的啓迪。 傢風建設,現代指南: 本書將重點關注《顔氏傢訓》在現代傢風建設方麵的價值,為希望建立良好傢庭氛圍、培養優秀子女的讀者提供可操作的指導和藉鑒。 《顔氏傢訓》核心思想概覽(非本書具體內容): 雖然本書的具體解讀內容豐富,但我們可以提前窺探《顔氏傢訓》所蘊含的深邃智慧,這些智慧貫穿全書,是本書解讀的基石。 為學之道: 顔之推強調學習的重要性,但更重視學習的方法和態度。他反對死記硬背,提倡理解消化,強調學以緻用。他認為治學應當廣博,但也要有所專精,不能貪多嚼不爛。同時,他也告誡人們,學習不僅是為瞭獲得知識,更是為瞭提升品德,完善人格。 修身之道: 顔之推將個人品德的修養置於極其重要的地位。他強調“言顧行,行顧言”,即言行一緻,誠實守信。他提倡謙遜為懷,避免驕傲自大。他告誡人們要警惕不良的習氣,諸如懶惰、奢靡、縱欲等,並時刻反省自己的過錯,不斷完善自我。 仁義之道: 仁義是儒傢思想的核心,顔之推在《顔氏傢訓》中也對此進行瞭深入的闡述。他認為待人接物應當講究仁愛,關心他人,樂於助人。他強調“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告誡人們不要唯利是圖,而應以道義為重。 節製之道: 顔之推深知過度放縱的危害,因此在書中多次強調節製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欲望、言語、行為等方麵。他認為適度的欲望可以激發人的上進心,但過度的放縱則會導緻墮落。他提倡言簡意賅,避免無謂的閑談。 忠孝之道: 作為傳統士人,顔之推對忠君愛國和孝敬父母的觀念有著深刻的認識。他認為忠孝是維係社會秩序和傢族和諧的基礎。他不僅強調對君主的忠誠,也強調對父母的孝順,並提齣瞭孝順的具體體現。 誠信之道: 誠信是立身之本,顔之推對此有著高度的重視。他認為一個人一旦失去瞭誠信,就難以在社會上立足。他提倡言必信,行必果,說到做到。 友愛之道: 朋友之間應當相互關懷,相互幫助,共同進步。顔之推提倡謹慎交友,選擇德行兼備的朋友,並與他們建立真摯的友誼。 處世之道: 顔之推的處世之道充滿瞭智慧和辯證法。他既提倡積極進取,也強調審時度勢,見機而行。他告誡人們要學會低調,避免鋒芒畢露,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煩。同時,他也強調正直和原則的重要性,不能為瞭迎閤他人而放棄自己的底綫。 勤儉之道: 顔之推深知勤儉對於傢族興旺的重要性。他反對奢侈浪費,提倡勤勞節儉,量入為齣。他認為勤儉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美德,能夠幫助人們抵禦誘惑,保持積極嚮上的心態。 審慎之道: 顔之推強調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三思而後行,不能魯莽衝動。他提倡在做決定前,要充分考慮各種可能性,權衡利弊,避免因一時衝動而釀成大錯。 《顔氏傢訓全鑒》的價值所在: 閱讀《顔氏傢訓全鑒》,您將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對人生、對傢庭、對社會的深刻理解。 為學者的指引: 對於正在求學或希望不斷提升自己的人來說,本書將為您提供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幫助您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父母的寶典: 對於為人父母者,本書將是您教育子女的絕佳參考。從中您可以學習到如何培養孩子的品德、智慧和能力,如何建立和睦的傢庭關係。 為職場人士的啓示: 在紛繁復雜的職場中,本書所蘊含的處世智慧、待人接物的原則,將幫助您更好地應對挑戰,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實現事業的成功。 為每一個渴望心靈成長的人的燈塔: 無論您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本書都將為您提供精神上的滋養,幫助您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實現人生的價值。 《顔氏傢訓全鑒》是一部穿越時空的智慧結晶,它所傳遞的價值觀和人生哲學,曆久彌新。翻開本書,您將踏上一段迴歸傳統、探尋智慧、涵養傢風的非凡旅程。顔之推先生的教誨,將如同一盞明燈,照亮您的人生道路,引導您和您的傢族走嚮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