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學手冊. 9A. 有機質譜分析(第三版)

分析化學手冊. 9A. 有機質譜分析(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魏開華,丁健樺,副主編 著,陳煥文,魏開華,丁健樺,副 編
圖書標籤:
  • 分析化學
  • 有機質譜
  • 質譜分析
  • 分析手冊
  • 化學分析
  • 有機化學
  • 儀器分析
  • 光譜分析
  • 第三版
  • 9A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79644
版次:3
商品編碼:12040193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981
字數:161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可為從事有機質譜分析的技術人員和從事有機質譜學研究、有機或生物分子結構研究以及蛋白質組學、生物技術藥物研發的科研人員提供豐富、翔實的數據和資料。
1.《有機質譜分析》為國傢齣版基金資助項目。
2.《分析化學手冊》自上世紀80年代齣版以來,經曆瞭幾次更新,為分析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起到瞭重要的推動作用。手冊第三版繼續凝聚瞭我國分析化學界的知名專傢,由10位院士和多位長江學者、傑齣青年基金獲得者和經驗豐富的專傢組成編委會,汪爾康院士擔任編委會主任。
3.《有機質譜分析》為手冊第三版新增分冊,係統介紹瞭有機質譜分析和生物質譜分析的技術與方法,反映瞭當前有機質譜學的新進展,內容更加係統和全麵,囊括瞭有機質譜學基礎知識、質譜分析技術和方法、常見有機物硬電離的一級譜圖和部分軟電離的二級譜圖以及生物大分子的質譜等內容。
4.《有機質譜分析》給齣瞭準確的概念和定義,翔實的分析方法,豐富的譜圖和數據,可查閱性強,便於讀者閱讀。
5.《有機質譜分析》適閤化學、化工、能源、環境、醫藥、運動醫學、刑偵科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領域從事有機質譜和生物質譜分析的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閱讀參考。

內容簡介

本書是《分析化學手冊》的9A 分冊,係統介紹瞭有機質譜分析和生物質譜分析的技術與方法。全書分為3 篇,第一篇為有機質譜分析總論,內容包括有機質譜的概念與術語、發展曆史,有機質譜儀器的組成與結構、操作與維護,有機質譜聯用技術,有機質譜獲取及其規律,有機質譜分析樣品製備,有機質譜定性和定量分析,計算機在質譜中的應用等;第二篇為有機化閤物的質譜,介紹瞭脂肪烴、芳烴和鹵代烴,醇、酚和醚,醛、酮和醌,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化閤物,含硫、磷化閤物,雜環化閤物,天然有機化閤物等1900 餘種常見有機化閤物的質譜裂解規律、硬電離的一級譜圖和部分軟電離的二級譜圖;第三篇為生物大分子的質譜,介紹瞭氨基酸、多肽、蛋白質、核酸和蛋白質復閤物的質譜分析方法,並精選瞭蛋白質的串聯質譜圖280 張。書末編製瞭主題詞索引,有機化閤物的中英文名稱索引、分式式和分子量索引,蛋白質中英文名稱索引,便於讀者查閱。
本書反映瞭當前有機質譜學的新發展,可為從事有機質譜分析的技術人員和從事有機質譜學研究、有機或生物分子結構研究以及蛋白質組學、生物技術藥物研發的科研人員提供豐富、翔實的數據和資料。

作者簡介

陳煥文,東華理工大學教授,江西省質譜科學與儀器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哈爾濱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博導、教授。2001年獲吉林大學博士學位,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美國普渡大學Aston質譜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2006年4月至2008年6月在瑞士聯邦工學院(ETH)任高級科學傢,2008年7月全職迴到東華理工大學工作,2010年創立江西省質譜科學與儀器重點實驗室,主要從事復雜基體樣品快速質譜分析基本理論、關鍵部件及典型應用等方麵的研究。
近年來,主持國傢科技部專項基金、國傢自然科學基金、瑞士自然科學基金及其它省部級項目20餘項。獲得國內外奬勵與榮譽10餘項,包括江西省自然科學一等奬2項,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奬一等奬1項,中國創新設計紅星奬1項,江西省高等學校科技成果奬一等奬2項,十一五國傢科技計劃執行突齣貢獻奬1項等。 發錶SCI論文140餘篇,其中Nat. Protoc. (2篇)、Nature: Sci. Rep. (2篇)、Angew. Chem. Int. Ed. (5篇)、Anal. Chem. (13篇),在國際知名期刊發錶封麵論文12篇,被SCI他引2700餘次。已獲授權專利23項,其中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13項。軟件著作權1項。入選國傢高層次人纔特殊支持計劃(萬人計劃),獲國傢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纔、國傢傑齣青年科學基金、江西省首批“贛鄱英纔555計劃”、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與技術帶頭人等人纔計劃支持。目前為中國科學工具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質譜學會理事,中國儀器儀錶學會科學儀器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Nature旗下Sci. Rep.、Res. J. Chem. Environ.《分析化學》、《分析儀器》、《岩礦測試》、期刊編委。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篇 有機質譜分析總論
第一章 緒論 2
第一節 有機質譜法概述 2
一、有機質譜法概念 2
二、有機質譜法發展簡史 2
三、有機質譜分析原理與特點 4
四、有機質譜的分類與應用 5
第二節 有機質譜相關術語和符號 6
第三節 獲取有機質譜信息的主要途徑 7
參考文獻 8
第二章 有機質譜儀器組成與結構 9
第一節 有機質譜儀器結構 9
一、進樣係統 9
二、離子源 22
三、離子引導係統 24
四、質量分析器 26
五、離子檢測器 27
六、顯示控製係統 32
七、真空係統 32
第二節 離子源 39
一、電子轟擊離子源 39
二、電噴霧電離源 40
三、大氣壓化學電離源 41
四、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源 41
五、電噴霧解吸電離源 42
六、錶麵解吸常壓化學電離源 43
七、實時直接分析離子源 44
八、電噴霧萃取電離源 44
第三節 質量分析器 45
一、扇形電磁質量分析器 45
二、四極杆質量分析器 48
三、離子阱質量分析器 50
四、軌道阱 55
五、傅裏葉變換離子迴鏇共振質量分析器 57
六、飛行時間質量分析器 60
第四節 小型質譜儀 65
一、小型四極杆質譜儀 66
二、小型飛行時間質譜儀 67
三、小型離子阱質譜儀 68
四、小型傅裏葉變換迴鏇共振質譜儀 70
五、顆粒質譜儀 70
六、小型質譜儀器在定量分析中的應用 72
參考文獻 73
第三章 有機質譜儀器操作與維護 75
第一節 質譜儀器性能指標 75
一、靈敏度 75
二、分辨率 75
三、質量範圍 76
四、質量穩定性 76
五、質量精度 77
第二節 影響分析性能的常見因素 77
第三節 日常維護和簡單故障診斷 77
一、質譜儀的日常維護 77
二、質譜儀故障診斷 79
第四章 有機質譜聯用技術 80
第一節 毛細管電泳-質譜聯用技術 80
一、毛細管電泳-質譜聯用的接口 80
二、毛細管電泳-質譜聯用技術的應用 82
第二節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 83
一、液相色譜-質譜聯用的接口 83
二、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分析條件的選擇和優化 87
三、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的應用 89
第三節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 90
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係統的儀器組成 90
二、氣相色譜-質譜聯用的接口技術 93
三、氣相色譜-質譜聯用中常用的衍生化方法 96
四、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的應用 97
參考文獻 99
第五章 有機質譜獲取及其規律 100
第一節 有機質譜離子的類型及獲取方法 100
一、分子離子和準分子離子 100
二、碎片離子 101
三、同位素離子 102
四、亞穩離子 103
五、重排離子 103
六、多電荷離子 104
第二節 有機化閤物的裂解機理與規律 104
一、分子離子和準分子離子的産生機理與條件 104
二、影響離子豐度的主要因素 107
三、質譜裂解方式 108
四、生物大分子及其片段的多電荷離子産生機理與規律 114
參考文獻 115
第六章 有機質譜分析樣品製備 116
第一節 質譜分析樣品製備的重要性和質量控製 116
一、樣品製備的重要性 116
二、樣品製備的基本要求 116
三、樣品製備的質量控製 117
第二節 有機質譜分析樣品的采集方法 118
一、固體樣品的采集 118
二、液體物料的樣品采集 118
三、氣體試樣的采集 119
四、生物樣品的采集 119
第三節 常見樣品製備及預處理技術 120
一、蒸餾技術 120
二、萃取技術 121
三、吸附-熱解吸技術 124
四、低溫濃縮技術 124
五、膜分離技術 125
六、衍生化技術 125
第四節 生物樣品的製備 126
一、生物材料的采集與前處理 126
二、細胞的破碎與細胞器的分離 127
三、蛋白質的分離和純化 128
四、核酸的提取與PCR技術 129
五、樣品的濃縮、乾燥及保存 130
參考文獻 131
第七章 有機質譜定性分析 132
第一節 有機質譜定性分析的判據 132
一、一級質譜判據(高分辨質譜數據) 132
二、串聯質譜判據(碎片離子,多級串聯) 133
三、其他判據(高分辨多級串聯質譜) 134
第二節 有機質譜定性分析的方法 136
一、標準圖譜法 136
二、標準物質對比法 136
三、串聯質譜法 136
參考文獻 137
第八章 有機質譜定量分析 138
第一節 有機質譜定量分析方法 138
一、有機物分子量的測定 138
二、樣品中有機物質含量的測定 139
第二節 有機質譜定量分析指標 140
一、空白值 140
二、測量極限 140
三、準確度與精密度 140
四、綫性 141
五、動態範圍 141
第三節 影響有機質譜定量分析的不確定度因素 142
一、樣品預處理方法 142
二、離子源的類型 142
三、儀器參數的設置 142
參考文獻 142
第九章 計算機在質譜中的應用 143
第一節 意義及發展 143
第二節 計算機 144
一、戴爾微機係統概述 144
二、常見術語 145
三、微機輔助MS係統實例 146
第三節 儀器控製、數據采集及處理 146
一、儀器控製 147
二、質譜數據的采集和處理 148
第四節 計算機輔助質譜解析 152
一、理論方法 152
二、模式識彆方法 154
三、譜圖檢索法 157
參考文獻 162

第二篇 有機物的質譜
第十章 脂肪烴、芳烴和鹵代烴 164
第一節 脂肪烴 164
一、正構脂肪烴類 164
二、支鏈脂肪烴類 167
三、環脂肪烴類 169
四、直鏈烯烴類 171
五、環烯烴類 176
六、炔脂肪烴類 181
第二節 芳烴類 183
一、苯和烴基苯類 183
二、萘及甲基萘類 192
三、多氫萘和甲基多氫萘類 194
四、聯苯類 197
五、稠環類 200
第三節 鹵代烴類 201
一、鹵代烷類 201
二、鹵代環烷類 207
三、鹵代烯類 208
四、鹵代炔類 212
五、鹵代苯類 213
六、鹵苄類 221
七、鹵代萘類 222
第十一章 醇、酚和醚 223
第一節 醇類 223
一、伯醇類 223
二、仲醇類 230
三、叔醇類 233
四、多元醇類 235
五、不飽和醇類 240
六、環醇類 243
七、苄醇類 250
第二節 酚類 254
一、一元酚類 254
二、二元酚類 255
三、三元酚類 258
四、烷基酚類 259
五、甲氧基苯酚類 266
六、鹵代苯酚類 268
七、氨基酚類 275
八、硝基酚類 276
九、亞硝基酚類 277
十、聯苯酚類 278
十一、萘酚類 278
第三節 醚類 280
一、脂肪醚 280
二、脂環烷基醚類 283
三、苄基醚類 283
四、二醚類 284
五、過氧醚類 284
六、芳香醚類 284
參考文獻 287
第十二章 醛、酮和醌 288
第一節 醛類 288
一、脂肪醛類 288
二、鹵代脂肪醛類 291
三、烯醛類 292
四、二醛類 293
五、三醛類 294
六、芳香醛類 295
七、縮醛類 303
第二節 酮類 304
一、直鏈脂肪酮類 304
二、鹵代脂肪酮類 310
三、環丁酮類 310
四、環戊酮類 312
五、α, β-環戊烯酮類 313
六、環戊二酮類 314
七、環戊三酮類 315
八、環己酮類 315
九、環己-2-烯酮類 316
十、2, 5-環己二烯酮類 317
十一、環己二酮類 317
十二、芳香酮類 319
第三節 醌類 323
一、苯醌類 323
二、其他醌類 326
參考文獻 336
第十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337
第一節 羧酸類 337
一、直鏈脂肪一元酸類 337
二、直鏈脂肪二元酸類 343
三、直鏈脂肪三元酸類 347
四、鹵代直鏈脂肪酸類 348
五、芳香酸類 350
六、鹵代芳香酸類 359
七、呋喃羧酸類 363
八、其他羧酸類 365
第二節 酸酐類 370
一、脂肪酸酐類 370
二、芳香酸酐類 371
第三節 酰鹵類 372
一、脂肪酰鹵類 372
二、芳香酰鹵類 374
第四節 酰胺類 375
一、脂肪酰胺類 375
二、芳香酰胺類 377
三、乙酰芳胺類 380
四、內酰胺類 383
五、硫代酰胺類 384
六、碳酰胺類 385
第五節 酯類 385
一、脂肪酸酯類 385
二、芳香酸酯類 394
三、呋喃羧酸甲酯類 399
四、氰酸烷基酯類 400
五、硫氰酸酯類 400
六、硫酸酯類 402
七、亞硫酸酯類 402
八、硫代羧酸酯類 403
九、硝酸酯類 403
十、亞硝酸酯類 404
十一、碳酸酯類 405
十二、內酯類 405
第十四章 含氮化閤物 410
第一節 硝基化閤物 410
一、硝基烷類 410
二、硝基苯類 411
第二節 亞硝胺類 423
一、直鏈亞硝胺類 423
二、環狀亞硝胺類 423
第三節 胺類 425
一、開鏈脂肪伯胺類 425
二、開鏈脂肪仲胺類 428
三、開鏈脂肪叔胺類 429
四、開鏈脂肪二胺類 431
五、脂肪環胺類 432
六、芳香胺類 434
七、其他胺類 446
第四節 腈類 454
一、脂肪腈類 454
二、脂肪異腈類 457
三、芳香腈類 457
四、芳香異腈類 459
第五節 肼類 460
一、脂肪肼類 460
二、芳香肼類 462
三、酰肼類 463
第六節 脲類 464
第七節 胍類 467
第八節 肟類 468
一、醛肟類 468
二、酮肟類 468
三、二肟類 469
第九節 重氮類 470
第十節 偶氮類 470
第十五章 含硫、磷化閤物 472
第一節 含硫化閤物 472
一、硫醇類 472
二、硫醚類 475
三、硫酚類 480
四、硫代化閤物 481
五、多硫化閤物 486
第二節 含磷化閤物 487
第十六章 雜環化閤物 491
第一節 氧雜環化閤物 491
一、環氧烷類 491
二、呋喃類 492
三、吡喃類 496
四、二氧環類 498
五、三氧環類 500
六、苯並呋喃類 501
七、4-吡喃酮類 502
第二節 氮雜環化閤物 504
一、氮雜環烷類 504
二、氮雜環烯和芳環類 511
三、吲哚類 553
四、喹啉類 562
五、異喹啉類 567
第三節 含硫雜環化閤物 569
一、硫雜環烷類 569
二、噻吩類 572
三、噻唑類 576
四、異噻唑類 580
五、噻喃酮類 582
六、二硫雜環類 583
七、三硫雜環類 585
八、氧硫雜環類 585
第十七章 元素有機化閤物 587
第一節 含硼、鋁的化閤物 587
一、含硼的化閤物 587
二、含鋁的化閤物 588
第二節 含矽、鍺、鉛的化閤物 589
一、含矽的化閤物 589
二、含鍺的化閤物 591
三、含鉛的化閤物 591
第三節 含砷、銻的化閤物 592
一、含砷的化閤物 592
二、含銻的化閤物 593
第十八章 天然有機化閤物 595
第一節 黃酮、黃烷酮和查耳酮類 595
一、黃酮類 595
二、黃烷酮類 600
三、異黃酮、雙黃酮類 602
四、查耳酮、魚藤酮類 606
五、黃烷及黃酮苷類 611
第二節 香豆精、色烯和色酮類 617
一、香豆精類 617
二、色烷、色烯和色酮類 627
第三節 甾族化閤物 630
一、孕甾烷類 630
二、雄甾烷類 632
三、雌甾烷類 638
四、強心苷元類 640
五、甾族皂苷元類 643
六、甾醇類 645
七、膽酸類 651
第四節 萜類化閤物 652
一、單萜類 652
二、倍半萜類 672
三、二萜類 688
四、三萜類 696
第五節 其他天然有機化閤物 700
一、木脂素類 700
二、縮酚酸類 701
三、間苯三酚、核苷、糖類 704
四、抗生素類 707

第三篇 生物大分子的質譜
第十九章 氨基酸 710
第一節 基因編碼的氨基酸 710
第二節 修飾氨基酸 712
參考文獻 721
第二十章 多肽 722
第一節 肽的産生 722
第二節 肽的串聯質譜裂解 722
第三節 肽的修飾 725
第四節 脂肽與環肽 725
第五節 MALDI-TOF質譜常見基質峰 732
參考文獻 733
第二十一章 蛋白質 734
第一節 蛋白質的定性分析 734
一、蛋白質特徵肽串聯質譜圖 734
二、糖蛋白質 828
第二節 蛋白質的定量分析 844
一、靶嚮質譜定量分析技術 844
二、非靶嚮質譜定量分析技術 846
參考文獻 850
第二十二章 核酸 852
第一節 核酸概述 852
一、DNA的化學結構 853
二、RNA的化學結構 854
第二節 基因多態性檢測 855
一、單核甘酸多態性的檢測 855
二、基因突變檢測 857
第三節 DNA甲基化檢測 858
第四節 DNA微測序 860
第五節 核酸酶切指紋圖譜技術 862
第六節 多重寡核苷酸鑒定 863
第七節 基於質譜技術的DNA拷貝數鑒定 865
參考文獻 868
第二十三章 蛋白質復閤物 869
第一節 蛋白質復閤物樣品處理 869
一、傳統生化方法純化蛋白質復閤物 869
二、標簽融閤蛋白親和純化蛋白質復閤物 869
三、免疫共沉澱技術親和純化蛋白質復閤物 869
四、化學交聯法研究蛋白復閤物 870
第二節 蛋白質復閤物的綜閤解析 870
一、人內源蛋白質復閤物 871
二、酵母蛋白質復閤物 880
三、果蠅蛋白質復閤物 887
四、大腸杆菌蛋白質復閤物 893
參考文獻 895

主題詞索引 896
有機化閤物中文名稱索引 904
有機化閤物英文名稱索引 926
有機化閤物分子式索引 949
有機化閤物分子量索引 960
蛋白質中文名稱索引 971
蛋白質英文名稱索引 976

前言/序言

1910年,劍橋大學卡文迪許(Cavendish )實驗室約瑟夫.約翰.湯姆遜(Joseph John Thomson )和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頓(Francis William Aston )成功研製瞭具有顯著實用價值的拋物綫質譜儀,為質譜學的蓬勃發展奠定瞭堅實的儀器基礎。經曆百餘年的發展,質譜分析技術已成為現代分析化學中重要的痕量分析技術之一,廣泛應用於化學、化工、能源、環境、醫藥、運動醫學、刑偵科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深空探測等諸多領域。《分析化學手冊》作為分析化學領域的經典工具書,從第二版起將《質譜分析》列為手冊的第九分冊,於1999 年齣版,主要以有機質譜學基礎知識、質譜儀器與方法以及有機和天然化閤物的質譜圖為主,為有機質譜的研究和應用提供瞭有價值的參考。
第二版齣版至今的十幾年來,有機質譜不論是在儀器、方法還是應用方麵,都取得瞭巨大的進展,特彆是在聯用技術、小型化技術、質譜軟電離技術等方麵進展尤為顯著。隨著功能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和多肽組學等多種“組學(Omics)”的快速發展,生物質譜作為有機質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經曆瞭近10年的飛躍式發展,已成為生命科學領域受關注的分析技術。與此同時,無機質譜和同位素質譜在儀器設備、測量技術和應用領域等方麵也有很大發展。為瞭充分反映現代質譜技術的發展現狀,本次再版將第二版的《質譜分析》分冊分成瞭兩冊—9A 為《有機質譜分析》,9B 為《無機質譜分析》。
本書為《分析化學手冊》第三版9A 分冊,即《有機質譜分析》。在手冊編委會的組織下,編者在第二版第九分冊《質譜分析》的基礎上進行修訂,並在結構及內容上進行調整和增補。在結構上,第三版由原來第二版的三篇二十二章調整為三篇二十三章。在內容上,第三版主要增加瞭小型質譜、有機質譜儀器操作與維護、有機質譜聯用技術、有機質譜分析技術與方法、大量有機化閤物的MS/MS 譜圖、主要生物大分子的質譜定性定量分析技術及典型的蛋白質鑒定MS/MS 譜圖等內容,而對有機物的EI-MS 譜圖進行瞭適當的刪減。修訂後,本書能夠反映當前有機質譜學的新發展,內容更加係統和全麵,囊括瞭有機質譜學基礎知識、質譜分析技術和方法、常見有機物硬電離的一級譜圖和部分軟電離的一級甚至二級譜圖以及生物大分子的質譜等內容,力求使手冊具有鮮明特色和顯著時代性的同時提高實用性,可為當前從事有機質譜分析的技術人員和從事有機質譜學研究、有機或生物分子結構研究以及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新藥研發、精準醫療等領域的科研人員提供較豐富翔實的資料和數據。
根據編委會的安排,本分冊由東華理工大學陳煥文任主編,軍事醫學科學院魏開華和東華理工大學丁健樺任副主編。參加第一篇編寫工作的有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聶宗秀,哈爾濱工業大學周誌權,東華理工大學張燮,吉林大學郇延富、馮國棟,山東大學武中臣,東華理工大學歐陽永中、肖賽金、張興磊,南京大學王薑、王海東、硃騰高等;參加第二篇編寫工作的有東華理工大學楊水平、丁健樺、硃誌強,江西師範大學丁鞦平、萬結平、萬常峰和吉林大學費強等;參加第三篇編寫工作的有軍事醫學科學院魏開華、王建副和北京毅新博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馬慶偉等。全書由陳煥文、魏開華和丁健樺共同統稿審定。
本書的編寫和齣版還得到瞭化學工業齣版社傅聰智、李曉紅編輯以及東華理工大學質譜科學與儀器國際聯閤研究中心、江西省重點實驗室黃锡芳、陳婷、屈穎和軍事醫學科學院錢小紅研究員等的熱情幫助。在此,對所有支持本書編寫的人員錶示衷心的感謝!由於有機質譜研究涉及內容廣泛,編寫人員眾多,齣版時間倉促,書中難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敬請專傢和讀者批評指正。

陳煥文
2016年8月
《分析化學手冊. 9A. 有機質譜分析(第三版)》是一本麵嚮專業研究人員、實驗室技術人員以及對有機質譜技術有深入需求的化學專業學生的參考書。本書詳細闡述瞭有機質譜分析的理論基礎、儀器原理、樣品製備、數據采集與處理、以及在各個有機化學研究領域的廣泛應用。 本書結構與內容概覽: 全書共分為若乾章節,係統性地涵蓋瞭有機質譜分析的各個方麵: 基礎理論與儀器原理: 質譜基本原理: 詳細介紹瞭質譜分析的核心概念,包括樣品的電離、離子化、質荷比(m/z)的測定、離子檢測等關鍵過程。深入剖析瞭不同電離技術的理論基礎,如電子轟擊(EI)、化學電離(CI)、電噴霧電離(ESI)、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MALDI)等,並對其適用範圍、優缺點進行瞭詳盡的比較。 質量分析器: 全麵介紹瞭各類質量分析器的設計、工作原理、分辨率、質量準確度以及選擇性。涵蓋瞭單極杆、四極杆、離子阱、飛行時間(TOF)、傅裏葉變換離子迴鏇共振(FT-ICR)以及磁式質量分析器等主流技術,並結閤實例說明瞭不同分析器在實際應用中的性能特點。 儀器聯用技術: 重點闡述瞭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和液相色譜-質譜聯用(LC-MS)技術的原理、優化策略以及在復雜樣品分析中的應用。詳細介紹瞭不同接口技術(如直接進樣、縮放接口、降壓接口等)以及色譜與質譜耦閤的最佳實踐。 樣品製備與數據分析: 樣品前處理: 提供瞭適用於不同類型樣品(如固體、液體、氣體、生物樣品等)的質譜分析前處理技術,包括提取、純化、衍生化等,以提高分析靈敏度和準確度。 質譜數據采集與處理: 詳述瞭不同模式(如全掃描、選擇離子監測SIM、多反應監測MRM、母離子掃描、子離子掃描等)下的數據采集策略,以及譜圖解析的基本方法。 譜圖解析與結構鑒定: 深入講解瞭如何通過分析質譜圖中的分子離子、碎片離子、同位素峰等信息來推斷化閤物的分子量、元素組成、官能團以及結構。提供瞭大量的實例譜圖,指導讀者進行有效的譜圖解析。 數據庫檢索與輔助鑒定: 介紹瞭利用質譜數據庫進行化閤物檢索的技巧和注意事項,以及如何結閤其他譜學信息(如核磁共振、紅外光譜等)來輔助結構鑒定。 應用領域: 有機閤成與反應機理研究: 講解瞭質譜技術如何用於監測反應進程、鑒定反應中間體和産物、以及推斷反應機理。 天然産物鑒定: 重點介紹瞭質譜在分離、鑒定和結構修飾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包括糖類、氨基酸、肽類、核酸、脂類、揮發性成分等的分析。 藥物分析與代謝研究: 闡述瞭質譜技術在藥物研發、質量控製、藥物代謝動力學(DMPK)、生物等效性評估以及藥物濫用檢測等方麵的應用。 環境監測與食品安全: 介紹瞭質譜在農藥殘留、汙染物、食品添加劑、毒素等物質的痕量分析和定性定量中的應用。 材料科學: 探討瞭質譜技術在聚閤物結構分析、錶麵化學研究以及新材料開發中的作用。 生物化學與臨床診斷: 介紹瞭質譜在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臨床診斷標記物檢測等方麵的進展。 本書特色: 全麵性與權威性: 作為“分析化學手冊”係列中的一員,本書集結瞭領域內專傢的智慧,內容涵蓋全麵,理論深入,實踐性強,是學習和應用有機質譜技術的權威參考。 圖文並茂: 配備瞭大量精美的儀器結構圖、原理示意圖、典型譜圖以及應用實例圖,直觀易懂,便於讀者理解抽象的理論概念。 注重實踐: 強調瞭實際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為讀者在實驗室中開展質譜分析工作提供瞭寶貴的指導。 最新進展: 在第三版中,融入瞭近年來有機質譜技術在儀器開發、軟電離技術、高分辨質譜應用、數據處理算法以及新興應用領域等方麵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動態。 條理清晰: 章節編排邏輯嚴謹,內容由淺入深,從基礎理論到具體應用,層層遞進,適閤不同水平的讀者。 《分析化學手冊. 9A. 有機質譜分析(第三版)》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深入、係統、實用的有機質譜分析知識體係,幫助其在科研、教學和實際工作中更有效地運用這一強大的分析工具。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分析化學手冊. 9A. 有機質譜分析(第三版)》的內容之豐富,令人嘆為觀止。我原本以為,一本關於質譜分析的書,無非就是介紹儀器原理和一些基本譜圖解析。然而,這本書的內容遠遠超齣瞭我的想象。它不僅詳細闡述瞭各種傳統的質譜技術,更是對一些前沿的、新興的質譜技術進行瞭深入的介紹,比如傅裏葉變換離子迴鏇質譜(FT-ICR MS)和離子淌度質譜(IMS)等。書中對這些技術的原理、特點以及在復雜體係分析中的應用進行瞭非常詳盡的闡述,這讓我大開眼界,也讓我看到瞭有機質譜分析的未來發展方嚮。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定量質譜分析”的章節,它詳細介紹瞭各種定量策略,如內標法、外標法等,並且提供瞭大量的實例,讓我能夠理解如何在實際操作中進行準確的定量分析。這本書的編排也極其齣色,邏輯清晰,層次分明,既有宏觀的理論體係,又不乏微觀的細節解析。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個寶庫,每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驚喜,讓我對有機質譜分析有瞭更全麵、更深入的認識。

評分

這本《分析化學手冊. 9A. 有機質譜分析(第三版)》真是一本讓我大開眼界的寶藏!剛拿到書的時候,就被它厚重的分量和精美的裝幀所吸引,心想這下可算找著一本能深入鑽研有機質譜分析的“聖經”瞭。迫不及待地翻開,映入眼簾的便是嚴謹而詳實的理論講解,從質譜儀器的基本原理,到各種電離技術的優劣分析,再到離子在質譜儀中的行為,每一處都闡述得既透徹又到位。我尤其欣賞它對各種新型電離技術,比如MALDI-TOF MS和ESI-MS的詳細介紹,這對於我目前正在進行的一些復雜樣品分析工作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書中的圖錶和案例分析也做得極其齣色,那些復雜的質譜圖譜被剖析得淋灕盡緻,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茅塞頓開。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各種實際應用,從藥物研發到環境監測,再到食品安全,幾乎涵蓋瞭有機質譜分析的各個熱門領域,這讓我看到瞭質譜技術在現實世界中巨大的應用潛力,也為我的科研方嚮提供瞭更廣闊的思路。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沉浸其中,感覺自己對有機質譜的理解層次有瞭質的飛躍。這本書的結構也非常閤理,章節之間的過渡自然流暢,既有全局性的宏觀介紹,又不乏細節上的微觀解析,讓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性地深入閱讀。我堅信,這本書將成為我未來研究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我迫不及待地想將其中的知識運用到我的實驗中去,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化學奧秘。

評分

我之前參加過一些關於質譜分析的培訓,但總是感覺隔靴搔癢,無法真正掌握其中的精髓。直到我接觸到這本《分析化學手冊. 9A. 有機質譜分析(第三版)》,我纔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庖丁解牛”。這本書對於有機質譜分析的描述,可以說是達到瞭登峰造極的程度。它不僅講解瞭各種儀器原理,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瞭有機分子在質譜儀中是如何發生裂解的,以及不同裂解途徑産生的碎片離子所攜帶的結構信息。書中對各種典型化閤物的質譜圖譜進行瞭詳細的解析,我看著那些復雜的圖譜,經過書中的引導,竟然能夠一步步地理解每一個峰的來源,甚至能夠推斷齣原始分子的結構。這對我來說,簡直是質的飛躍。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重排反應”和“損失”的討論印象深刻,這些細節的處理,讓我對質譜解析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秘籍”,它揭示瞭質譜分析的內在邏輯,讓我能夠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我敢說,有瞭這本書,我將能夠更自信、更準確地進行有機物的結構鑒定,為我的科研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評分

這本《分析化學手冊. 9A. 有機質譜分析(第三版)》是我在有機化學學習道路上遇到的一個裏程碑。一直以來,我總覺得質譜分析中的“分子離子”和“碎片離子”這兩個概念有些抽象,難以完全理解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然而,這本書用極其清晰和易懂的方式,將這些概念具象化瞭。它不僅詳細解釋瞭各種電離技術(如EI, CI, ESI, MALDI等)是如何産生分子離子和碎片離子的,更重要的是,它通過大量的實例,展示瞭如何根據這些離子的特徵來推斷有機化閤物的結構。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特徵碎片離子”的講解,以及如何利用這些特徵碎片離子來確定官能團、碳鏈長度甚至立體化學信息。書中提供的譜圖解析步驟非常係統化,讓我能夠一步步地跟著做,逐漸掌握解析的技巧。我曾經在分析一些我閤成的化閤物時,對質譜圖譜感到睏惑,但通過參考這本書,我能夠更準確地判斷齣産物的結構,甚至發現一些之前未曾注意到的副産物。這本書的實用性非常強,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是操作的指南。我強烈推薦給所有正在學習有機化學、希望深入瞭解質譜分析的同學們,這本書絕對是你們的必備利器。

評分

從技術細節到應用前景,《分析化學手冊. 9A. 有機質譜分析(第三版)》都做得無可挑剔。我一直對質譜技術在食品安全領域的應用非常感興趣,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內容給瞭我極大的啓發。它詳細介紹瞭如何利用質譜技術檢測食品中的農藥殘留、獸藥殘留以及非法添加劑等。我學習瞭書中關於樣品前處理、儀器參數優化以及譜圖解析的具體方法,並且嘗試將其應用到我的課外實踐項目中。書中的案例分析非常貼近實際,讓我能夠理解質譜分析在保障公眾健康方麵的重要作用。此外,書中對於高分辨質譜在未知物鑒定方麵的應用也進行瞭深入的探討,這讓我瞭解到原來質譜分析可以做到如此精確,甚至能夠區分同分異構體。這本書的知識體係非常完善,從基礎理論到前沿應用,無所不包。我被書中對各種新型質譜技術的介紹所吸引,特彆是關於串聯質譜(MS/MS)在復雜混閤物分析中的應用,讓我看到瞭有機質譜分析的巨大潛力和發展空間。這本書不僅提升瞭我的專業技能,更拓寬瞭我的學術視野。

評分

坦白說,我之前對有機質譜分析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概念層麵,很多具體的分析方法和技巧,都顯得有些模糊。但是,當我拿到這本《分析化學手冊. 9A. 有機質譜分析(第三版)》之後,我仿佛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這本書的專業性毋庸置疑,但它又並非高高在上,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復雜的理論知識娓娓道來。我非常欣賞書中對於各種質譜技術在不同應用領域中的具體展現,從藥物代謝研究到環境監測,再到材料科學,幾乎涵蓋瞭有機質譜分析的方方麵麵。書中提供的案例研究,都是極其貼近實際的,讓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質譜技術在解決現實問題中的強大力量。我尤其對書中關於“碎片離子數據庫”和“譜庫檢索”的討論印象深刻,這讓我瞭解到原來我們可以通過與已知化閤物的譜圖進行比對,來快速鑒定未知物。這本書不僅提供瞭理論指導,更給瞭我實踐的靈感。我開始嘗試著將書中的方法應用到我的實驗中,並且驚喜地發現,我的分析效率和準確性都得到瞭顯著提升。這本書讓我對有機質譜分析這個領域有瞭更深的認識,也激發瞭我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興趣。

評分

這本《分析化學手冊. 9A. 有機質譜分析(第三版)》對於我這樣的初學者來說,簡直就是一座燈塔。我之前對有機質譜分析總是感到一知半解,尤其是在解讀復雜的質譜圖譜時,常常感到力不從心。然而,這本書以其清晰的邏輯和圖文並茂的講解,徹底改變瞭我的認知。它從最基礎的儀器原理開始,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理解質譜分析的每一個環節,從樣品引入到離子化,再到質量分析和信號檢測。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各種電離技術的詳細對比和分析,讓我能夠根據不同的樣品和分析需求,選擇最閤適的電離方式。書中大量的質譜圖譜案例,並且配以詳細的解析步驟,讓我能夠一步步地學習如何從圖譜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例如確定分子量、推斷官能團、甚至解析分子結構。我嘗試著書中提供的一些練習題,發現按照書中的方法進行,確實能夠有效地解析齣相應的結構。這本書的實用性極強,它不僅傳授瞭理論知識,更教會瞭我們如何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我堅信,有瞭這本書的指導,我將能夠更自信地進行有機物的質譜分析,為我的科研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

這本書,簡直就是我打開有機質譜分析大門的鑰匙!之前我對質譜分析的瞭解僅限於一些基礎的概念,對於它在實際分析中的應用,尤其是對於那些結構復雜、含量微量的有機物,更是知之甚少。然而,當我翻閱《分析化學手冊. 9A. 有機質譜分析(第三版)》時,我被它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所深深震撼。它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儀器原理,更重要的是,它將有機質譜分析的應用場景描繪得淋灕盡緻。從古生物學的碳十四測年,到環境科學中的汙染物檢測,再到法醫學中的毒物鑒定,幾乎涵蓋瞭所有需要用到有機質譜分析的領域。書中提供瞭大量真實的案例研究,每一個案例都詳細地介紹瞭分析目標、樣品前處理、儀器條件、譜圖解析以及最終的結論,這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有機質譜分析是如何在各個領域發揮關鍵作用的。我尤其關注瞭書中關於同位素比質譜在古氣候研究中的應用,這對我一直以來對地球科學的興趣産生瞭極大的啓發。此外,書中對於一些非常規的質譜技術,如高分辨質譜在精確質量測定中的應用,也進行瞭深入的探討,這讓我瞭解到原來質譜分析可以達到如此驚人的精度。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激發我科研靈感的百科全書,它讓我看到瞭有機質譜分析無限的可能性。

評分

說實話,我之前對有機質譜分析一直抱著一種敬畏又有點畏難的心態。總覺得這玩意兒太高深,各種復雜的概念和圖譜讓人望而生畏。但是,當我拿到這本《分析化學手冊. 9A. 有機質譜分析(第三版)》之後,這種感覺被徹底顛覆瞭。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循循善誘。它並沒有直接拋齣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一點點地引導讀者進入有機質譜的世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對於“碎片化”過程的解釋,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和大量的圖示,我終於理解瞭為什麼不同的分子在質譜儀中會産生不同的碎片離子,以及這些碎片信息是如何幫助我們推斷分子結構的。書中還特彆強調瞭如何根據質譜圖譜進行化閤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瞭許多實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項,這對於我這種希望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嘗試著書中提供的一些分析案例,發現按照書中的步驟進行,真的能夠一步步地解讀齣復雜的質譜圖譜,這極大地增強瞭我的信心。而且,這本書的編排也很有條理,每一章的知識點都經過精心組織,既有理論深度,又不乏實踐指導,非常適閤作為一本學習和參考的工具書。我敢說,有瞭這本書,有機質譜分析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學問,而是觸手可及的技能。

評分

不得不說,《分析化學手冊. 9A. 有機質譜分析(第三版)》為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有機化學的世界。我一直認為,有機化閤物的結構解析是化學研究中最具挑戰性的環節之一,而質譜技術無疑是其中最強大的工具之一。這本書對此進行瞭非常係統和深入的闡述。我非常喜歡它對於不同電離模式下産生活性離子的機理分析,以及這些活性離子如何進一步碎片化形成特徵碎片離子的過程。書中大量的碎片離子質譜圖譜和詳細的解析過程,為我理解化閤物的結構提供瞭非常直觀的幫助。特彆是對於一些結構相似的異構體,如何在質譜圖譜中區分它們,書中給齣瞭非常詳細的指導和經驗。我曾經在解析一些復雜的天然産物結構時遇到瓶頸,而這本書中的一些章節,特彆是關於大分子和小分子化閤物的質譜解析策略,為我提供瞭重要的啓示。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看”質譜圖,更是教你如何“理解”質譜圖背後的化學信息。我花瞭很多時間去研究書中的解析案例,並且嘗試著將書中的方法應用到我自己的數據分析中,發現效果顯著。這本書讓我更加自信地去麵對復雜的有機結構解析任務,也讓我對質譜技術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

性價比高,分析化學必備工具書。

評分

這本書是老師推薦的。關於質譜的知識很全,推薦!希望對自己今後的學習有幫助

評分

書的質量很好,內容也比較全麵

評分

書是好書,內容豐富。物流包裝有點簡單。

評分

質量好,是正版

評分

買完這個有點後悔瞭,跟我想象的不一樣

評分

特彆滿意的一本書,價格雖然很貴,但是物超所值,值得擁有。

評分

內容豐富,包裝正規,質量優質

評分

好厚的一本書,裏麵內容非常多,記得這本書非常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