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位活跃在一线机构的投资人故事
揭秘投资人投资心得
披露过去三年重要投资合并事件幕后的故事
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等大咖推荐
继《为什么投你》一书后,创业邦再次推出近30位活跃在一线机构的投资人故事,并按照他们的投资风格做出划分:一是聚焦于某几个领域,进行赛道投资;二是在人群中找到能力zui耀眼的那个,直接投赛手;三是代表大公司做企业生态布局。他们活跃在早期、中期、后期等各个领域,见证了近年创业大潮的兴起和浮沉。本书为你揭秘投资人第一手投资心得,披露过去三年重要投资合并事件幕后的故事。
南立新
《创业邦》CEO兼出版人。
南女士于2007年创办《创业邦》,开创了中国一家专业的创业服务平台。南女士在风险投资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并对中国的企业家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创立《创业邦》之前,南女士于2001年加入清科集团,担任董事总经理,她先后创立并主管研究、商务拓展及投资银行业务,创立了中国创业投资研究数据及案例研究,并担任数十家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的财务顾问。在加入清科前,她曾供职于《中国经济导报》、ChinaVest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南女士拥有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工商管理硕士(IMBA)学位,湖南大学学士学位。
刘辰,创业邦副主编,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赞 誉
人物榜
第一部分 投赛道:找下一个风口
胡博予:为了超级独角兽,错过爆款不可惜 // 3
曹 曦:选对行业、选对东家如开挂一般 // 13
元 野:最爱产品型团队 // 24
林欣禾:从A轮到IPO,陪51Talk走到纽交所 // 33
程 天:错过永远会发生,关键是抓到绩优股 // 45
程 宇:做投资要观的三大天象 // 51
陈悦天:从网瘾少年到投资总监 // 60
徐炳东:职业画饼人 // 67
孙 翀:抢项目,全靠低调、手快 // 75
王维玮:看人,看数字,看商业 // 81
李浩军:从人群出发看趋势,找方向 // 87
吴运龙、赵勇:比创业者还拼 // 92
袁 野:爱用奇招,也善用奇招 // 100
李张鲁:最好的投后是没有投后 // 106
龙 宇:举棋无悔的背后 // 111
第二部分 投赛手:找到对的人
李剑威:“有意思”“人不错”就要“任性”投资? // 125
吴海燕:要有耐心和创业者一起走 // 131
顾旻曼:人找对了,投资决策就快了 // 143
刘 元:不必研究风口,牛人会找到赛道 // 149
赵 阳: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 153
方爱之:投人就投影响力 // 158
潘 翔:两次出手相救,帮创业者渡难关 // 162
张 朋:做投资,80%拼运气 // 168
田江川:85后“海龟”妹子做天使 // 175
第三部分 投生态:布局整个体系
彭志坚:滴滴之后,他又看中了哪一个幸运儿 // 183
常 斌:从“投资京东”到“京东投资” // 200
楼 军:关键时刻见性情 // 209
程 杭:把虎扑熬成老大,然后投资小兄弟 // 218
郑庆生:寻找风险投资的理论体系 // 227
附录
王 刚:内心的强大和精神上的自由 // 236
◆ 人物榜 ◆
人物榜(排名不分先后)
胡博予
33岁。蓝湖资本前合伙人、XVC合伙人。他关注消费升级,在具有巨大潜力的领域寻找优秀的团队。投资过美菜网、豌豆荚、优信拍、51Talk等。
曹曦
31岁。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他信奉的投资原则是看到好项目出手要越来越狠、越来越凶。投资过英雄互娱、斗鱼TV、万合天宜、懂球帝、创智优品、爱鲜蜂、快手等。
陈悦天
30岁。创新工场前投资总监。他专注泛娱乐领域,目标是投资在娱乐化包装下有真正文化价值的项目。投资过丝芭文化(SNH48)、橙光66rpg、半次元、翻翻动漫,还参与到卢恒宇和李姝洁工作室、ImbaTV等。
元野
37岁。策源创投管理合伙人。他专注早期投资11年,在熟悉和擅长的领域,选择最优秀的创业团队。投资过迅雷、兰亭集势、奇虎360、豆瓣网、好大夫、酷讯、钻石小鸟、世纪佳缘、ENJOY、大姨吗、Boss直聘、人人车、秀美甲、医联网、悦美、数人云等。
林欣禾
DCM中国联合创始人、董事合伙人。他是新浪的联合创始人,也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先锋人物。他关注消费互联网领域,包括电子商务、数字媒体、在线旅游、移动应用、O2O。投资过唯品会、58同城、途牛旅游网、豌豆荚、也买酒、51Talk、互动百科、优集品和货车帮等。
程天
34岁。顺为资本合伙人。他认为做投资人就是不断更新脑子里的数据库,脑子里的数据库越丰满、成熟,投资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投资过美菜网、积木盒子、51信用卡、小米、蘑菇街、阿里巴巴、优酷土豆、途牛旅游网、盛大文学、滴滴打车、融360、折800、小站教育、Ninebot等。
程宇
38岁。晨兴资本合伙人。他看好创造独特用户价值、身处大市场、能把握时机的优秀团队。投资过小猪短租、大搜车、觅食、妙计旅行、美利金融、美啦、小偶、用钱宝、有利网、我趣旅行、公平价、XY资男、偶尔科技等。
徐炳东
37岁。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IG)董事总经理。他认为作投资人就是要补齐创业者的短板,为他们筹谋需要尽心尽力。投资过51信用卡、ETCP、喜马拉雅、天天果园、宝宝树、康辉医疗、必康、传漾、赢销通、天天拍车、飞恩、触宝、赛蓝、返利、友加、美柚、优客逸家等。
孙翀
37岁。策源创投合伙人。他认为做投资要看重创业者做项目的能力,尤其是否在大公司切身操盘过大项目。投资过阿姨帮、买单侠、格灵深瞳、ENJOY、超级课程表等。
王维玮
35岁。华映资本合伙人。他擅长逻辑判断,认为投资应专注在某些领域,持续建立投资人自己的口碑。投资过恒顿传媒、康复住手、开始众筹、品众互动、童石网络、聚橙网、小恩爱、WiFi747、爱代驾、微盟、童年智造、艾德思奇、海蝶音乐等。
李浩军
29岁。纪源资本投资副总裁。他喜欢从产品的角度去讨论问题,认为投资就是看到趋势,找到人群和他们的痛点,再找到靠谱的团队。投资过Keep、小红书、美购、典典养车、抱抱等。
吴运龙
零一创投创始合伙人。在创办零一创投前,曾任经纬创投中国区合伙人,聚焦互联网、媒体和消费品的早期投资。参与投资的著名项目包括百度、分众传媒、A8音乐、找钢网、快的打车、Dazzle等。
赵勇
零一创投创始合伙人。2013年,他进行天使投资的爆款手游《全民奇迹》开发商北京天马时空,在2015年被掌趣科技以30亿元估值收购,回报超过100倍。他还投资过神州租车和中文在线。
袁野
29岁。晨兴资本投资总监。他爱“奇招”,喜欢跟业界玩法不一样的项目,甚至不怕高死亡率。投资过秒拍、快手、musical.ly、脉脉、雪球、比邻等。
李张鲁
27岁,红杉资本副总裁。他认为好的投资人和创业者都需要偏执的精神,一旦认定方向就要坚持下去。投资过铜板街、中量网、订货123、云鸟、运满满等。
李剑威
38岁。真格基金合伙人兼CIO。他坚持投资有能打胜仗DNA的团队。投资过Ninebot、销售易、数云、华米科技、The One智能钢琴、亿航、名医主刀、云洲智能、《军武次位面》栏目等。
龙宇
贝塔斯曼中国总部CEO、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创始和管理合伙人。她还担任易车、正保远程教育、蘑菇街、大姨吗、UCloud、拉勾网和爱点击等多家公司的董事,投资的公司和网站还包括凤凰网、优信拍、分期乐、豆瓣网和商派等。
吴海燕
35岁。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早期投资人。他专注于新金融、新实业、新消费领域的早期投资。投资过铜板街、同盾科技、别样红、二维火、700Bike、下厨房、什么值得买、ONE·一个、义方教育、Just BB、七幕人生、辛巴达供应链、ForMax、大易人力资源等。
顾旻曼
28岁。真格基金董事总经理。曾投资papi酱、大姨吗、橘子娱乐、野兽骑行、FitTime、Feel、达观数据等40多个项目,平均估值涨了12倍。对于大姨吗,更是在半个小时内决定对其投资,现估值已达到2亿美元,上涨了200倍。
刘元
27岁,真格基金副总裁。他认为做早期投资人是关键因素,一旦找对人,即便项目在后期转变方向,成本也会相对较小。他投资过世相、大象公会、衣二三、芥末金融、格格家、豌豆公主、CastBox、Teamviewer、WorkFront等。
赵阳
30岁。险峰长青副总裁。投资过财富桥、懂球帝、抱抱、链农、梦想加、丰收侠、Mono、大特保等。
方爱之
真格基金合伙人兼CEO,负责真格基金投资组合的管理及基金整体运营。自2011年加入真格基金以来,她投资了70多家互联网和教育领域的种子期公司,并担任多家创投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潘翔
29岁。光速中国助理合伙人。他认为VC要把50%以上的时间用于见人,因此,大量时间和精力都被他用在了交朋友上。投资领域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以及游戏。投资过青云、车保保、PeerSafe、美课美妆、好厨师和车101等。
张朋
38岁。北极光创投合伙人。投资过纷享逍客、点融网、群星金融、盛事金服、微步在线、快牙、嗒嗒巴士等,专注于企业级SaaS服务和互联网金融领域,擅长对企业商业模式与战略进行指导。
田江川
29岁。初心资本创始合伙人。她更加倾向全局化的思考方式,早、中、后期投资都有涉足。投资过偶像计划、随米、架遇、宅米、Wonderland、易露营、青团社、FellowPlus、每美、折疯了、种草没、Remi等。
彭志坚
元生资本创始合伙人,腾讯前副总裁、腾讯投资并购部总经理。投资消费升级和互联网提升效率两大主题,专注于成长期互联网公司。他在领导腾讯产业供应基金期间,投资了数百家互联网公司,包括滴滴等超级独角兽。创立元生资本后,他主导投资了小红书、货车帮、铁甲二手机、Datavisor等明星项目。
常斌
36岁。京东集团战略与投资副总裁。他既是巴菲特的信徒,相信复利的力量,也是硅谷颠覆式创新的追随者,在今日资本参与投资京东后,他又加入京东。投资案例包括京东、赶集网、途牛旅游网、饿了么、天天果园、分期乐等。
楼军
35岁。IDG资本副总裁。他既看重创始人自身的格局和眼界,也看重项目是否具有改善人类生活的创新精神。在阿里资本从事早期投资时,投资快的曾为他带来5800倍回报。除此之外,他还投资过丽人丽妆、阿卡、茵蔓、想去、SEE、美黛拉、采伴网、Rokid、乐刻健身、XY、衣二三等。
程杭
37岁。动域资本管理合伙人、虎扑体育董事长。他相信体育产业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民众消费力提升、互联网科技和改革红利构成了体育产业爆发的契机。投资过智慧运动场、ZEPP、懂球帝、超级猩猩、敢玩、昆仑决、滑雪助手、Feel、OneFit、悦跑圈等。
郑庆生
39岁。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他坚持寻找风险投资的理论体系,并在此过程中,投资了蘑菇街、ENJOY、豆瓣网、轻轻家教、迅游科技、新经典、翰鑫、激智科技、果壳、穷游、Same、下厨房、正安中医等。
王刚
天使投资人,曾在阿里巴巴任职超过10年,主管B2B北京大区、支付宝商户事业部和集团的组织发展,花名老聃。2012~2015年,他投资了70多家公司,其中包括如今估值已超350亿美元的独角兽滴滴。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书名都充满了专业感和吸引力,让我对内容充满了期待。我一直认为,融资是创业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解密创业融资密码”这个副标题,更是精准地击中了创业者的痛点。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投资人评估一个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判断一个项目的“市场潜力”和“成长空间”的。我尤其想了解,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投资人对于创业项目的“创新性”和“颠覆性”有什么样的期待?书中是否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规避融资风险,以及在融资过程中如何与投资人进行有效沟通的实用建议?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我对创业融资有一个更加清晰、更加系统的认识,不再盲目,而是能够有策略地去面对融资的挑战。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一本“宝典”,能够帮助我找到融资的关键钥匙。
评分作为一个对商业和金融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关注着投资领域的发展。这本书的名字,特别是“一线投资人解密创业融资密码”,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我一直好奇,那些成功的投资人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商业世界里,精准地捕捉到那些具有巨大潜力的创业项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深入的视角,去了解投资人决策背后的逻辑和思考过程。我尤其想知道,除了商业模式和财务数据,投资人还会从哪些角度去评估一个创业项目的“核心价值”?例如,团队的背景、创业者的个人特质、以及项目所处的行业趋势等等,这些因素在投资决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书中是否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进行有效的“尽职调查”,以及如何识别创业项目中潜在的“风险点”?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让我对创业融资有一个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启发,为我未来的商业学习和实践提供宝贵的参考。
评分在当下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创业时代,能够获得融资无疑是创业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这本书的出现,如同一股清流,为无数创业者带来了希望和方向。“一线投资人解密创业融资密码”这个主题,直接点燃了我对书中内容的强烈好奇。我迫切地想了解,投资人究竟是如何在无数的创业项目中,筛选出那个“最有可能成功”的种子选手?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投资人在评估项目时的“核心要素”,例如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技术壁垒、商业模式、以及团队执行力等等?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构建一个真正具有说服力的“融资演示文稿”,以及如何在实际的路演过程中,用最简洁、最有力的方式传递项目的核心价值。此外,书中是否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与投资人建立长期、互利的合作关系,以及如何应对融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的经验之谈?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宝贵的“融资指南”,我期待它能够为我的创业之路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评分我一直对投资这个行业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能够发掘并投资了独角兽企业的投资人,他们的决策过程充满了神秘感。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有机会一窥究竟。书名中的“解密创业融资密码”非常吸引人,我希望它能像一个钥匙,打开我心中关于融资的种种疑问。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投资人评估一个项目的“关键指标”,这些指标是如何量化和解读的?有没有一些“潜规则”或者说是“非官方”的评估方法?书中会不会分享一些投资人在面对多个优质项目时的“取舍之道”?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站在投资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会用他们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项目,从而发现潜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如何吸引顶级投资人”的内容,这对于很多初创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以吸引投资人的注意力的建议?我希望能从书中获得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在融资的道路上前进。
评分我一直认为,创业是一场马拉松,而融资就像是沿途的关键补给站。这本书的书名,就像是为我指明了如何找到最优质的补给。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解析投资人是如何评估一个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和“盈利能力”的。例如,对于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投资人会如何去验证它的市场接受度和未来的增长潜力?书中是否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打动投资人的“融资故事”,以及在融资谈判中如何掌握主动权?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如何应对投资人的质疑和挑战”的部分,这对于很多初创企业来说都是一个难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让我能够更自信、更从容地去应对融资过程中的种种挑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创业路上的“指路明灯”,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融资,更有效地进行融资,从而加速我的创业梦想的实现。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创业的难度系数可以说是在不断攀升,而想要成功获得融资,更是难上加难。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茫茫大海中为创业者指明了一个方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没有回避融资过程中的那些“残酷现实”,比如投资人对项目的严苛要求,对团队的深度考察,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相反,它用一种非常坦诚和接地气的方式,将这些“密码”一点点地揭示出来。我尤其赞赏作者能够邀请到这么多来自不同领域的、真正在一线摸爬滚打的投资人来分享他们的经验。他们的视角是如此独特,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真金白银的智慧。我发现,很多我在思考融资问题时感到迷茫的地方,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比如,如何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让你的项目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投资人究竟看重创业者的哪些“软素质”?书中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的一些方法论应用到我自己的项目融资中,去检验一下这些“密码”是否真的能帮助我打开融资的大门。
评分作为一个曾经有过创业经历的人,深知融资过程的艰难和复杂。那时候,我对投资人的想法、他们的决策逻辑知之甚少,很多时候是凭着一股冲劲在摸索。如果我早点读到这本书,也许我的创业之路会更加顺畅。这本书的题目就已经点明了核心,它直击创业融资中最关键的问题——“为什么投你”。这三个字背后隐藏了太多的学问。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投资人是如何理解并评估创业项目的“价值创造能力”,以及如何判断创业团队的“执行力和稳定性”。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如何撰写一份能够打动投资人的商业计划书的经验,以及在路演时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展示。书中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与投资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技巧,比如在融资谈判中如何把握主动权,如何在融资完成后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下一段创业旅程的“军师”,帮助我更明智、更有效地进行融资。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坚信,创业成功不仅需要好的创意和过硬的产品,更需要强大的资本支撑。但现实是,很多有潜力的创业者却因为不懂融资的“门道”而错失良机。而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真正站在创业者的角度,去剖析投资人是如何思考、如何决策的。我特别想了解书中关于“如何评估一个创业项目的风险”的部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获得投资。还有,书中会不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与投资人建立长期信任关系的策略?毕竟,融资成功只是第一步,后续的合作同样重要。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比如在撰写商业计划书时,哪些信息是必须突出强调的,哪些是需要谨慎处理的。同时,我也很好奇,投资人在评估一个项目时,除了财务数据和市场潜力,还会从哪些非量化的角度去考量?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隐藏”的评估维度?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让我对融资这件事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不再对融资感到恐惧,而是能够自信地去拥抱它,利用它。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想找机会拜读了,毕竟“为什么投你”这个系列在投资圈子里已经非常有口碑了,这次的第二部更是把目光聚焦到了创业融资这个核心环节,这对于每一个正在创业或者计划创业的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宝藏。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慧眼识珠、将资金投向有潜力项目的投资人感到非常好奇,他们是如何在海量的信息和不确定性中找到那个“对的”创业者?这本书的副标题“一线投资人解密创业融资密码”直接击中了我的痛点,我渴望了解他们背后是如何思考、如何评估、如何做出决策的,究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密码”隐藏其中。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讲述一些成功的案例,更能深入剖析其中的逻辑和方法论,让我能够站在投资人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项目,发现不足,从而更好地进行融资。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准备融资BP(商业计划书)、如何进行路演、如何与投资人进行有效沟通的实操性建议,这些都是创业者在融资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果能得到一线投资人的亲身指导,那将是无价的。同时,我也想了解,除了商业模式和市场前景,投资人还会看重创业团队的哪些特质?是领导力?是执行力?还是某种难以言喻的“创客精神”?书中是否会揭示一些关于识别优秀创业团队的“潜规则”?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来一些“哇塞”的时刻,让我茅塞顿开,对创业融资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融资不仅仅是“要钱”,更是一场关于价值、潜力与信任的深度对话。书里那些来自一线投资人的经验分享,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创业者在融资迷宫中前行的道路。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为什么投你”这个问题的多维度解读,它不仅仅关乎你的产品有多酷炫,市场有多大,更在于你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实现你的愿景,是否有足够坚韧的团队去面对未知的挑战。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让我看到了那些看似平凡的项目是如何通过精准的价值传递和有说服力的商业逻辑,最终赢得投资人的青睐。我反复思考书中关于“投资人视角”的论述,试图去理解他们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信息里,快速判断一个项目的真实价值和风险。我发现,很多时候,投资人看重的不仅仅是你现在拥有的,更是你未来能够创造的,以及你是否有那个“点石成金”的能力。书中对于如何构建有吸引力的融资故事、如何打动投资人的内心,提供了非常具象化的方法。这让我意识到,融资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需要策略,也需要真诚。特别是关于如何处理融资过程中的沟通障碍和潜在的风险,书中的建议非常具有指导意义,让我能够更有准备地去应对融资路上的种种挑战。
评分具体事例,简单直接
评分创投的知识,学习了!
评分不错!
评分看不懂呀???
评分好
评分在一起是什么样子、这些
评分值得学习的一本书,推荐看看!
评分包装很好,物流很快,书的质量很好。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