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手记

非洲手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严歌苓 著
图书标签:
  • 非洲
  • 旅行
  • 游记
  • 文化
  • 历史
  • 自然
  • 探险
  • 散文
  • 纪实
  • 非洲大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6503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47080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6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脍炙人口的散文随笔集。作品分三个部分。 一部分是作者的尼日利亚游记,将自己亲历这个非洲咖啡豆之国诸地的见闻,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精神面貌,描述得栩栩如生。 第二部分是作者的零星记事:既有在美国生活与活动的“碎片拼图”,也有充满乡情元素的追忆与怀旧,还有褒贬有致,抑扬有度的文化札记。 第三部分是作者的心灵感悟,这部分也很“零星”,基本是随心杂感的辑录,但却将作者自身“只需要比别人少一点点,就能满足”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展示了出来。

作者简介

严歌苓,1958年生于上海。作家。好莱坞编剧协会会员。曾为部队文工团舞蹈演员、战地记者。1988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艺术硕士及写作MFA学位。现旅居柏林。

内页插图

目录

行路难?002
地上宫阙?010
古染坊?019
可利亚?029
快乐时光?040
种豆得豆?049
戒 荤?058
女 佣?066
信则灵?074
玻璃车站?084
鱼 吧?092
绿菜与红鱼?099
躺着的阿布贾?107
消食长跑?113
鲜花难求?121
跳蚤市场?128
“尼日利亚欢迎你!”?134
M酋长的豆腐?139
大 院?149
断 电?158
非洲老饕?165
黑得先生和乔少校?174
面 具?182
酋长的女儿?90

精彩书摘

“尼日利亚欢迎你”

昨晚到达阿布贾时,发现我们的飞机是这个首都机场唯一的降落者,可见此地的寥落。停机坪上可以开荒,一群不知名的黑鸟(不是乌鸦)扑向尚未发光的月亮。美国大使馆的住宅区离机场有1小时的车程,到达住处已很晚,正好邻居送来意大利面和蔬菜色拉,吃过就休息了。
清晨醒来,一夜暴雨停了,窗外是陌生的鸟语,这才意识到已身在非洲,真觉得不可思议。天还不全亮,坐在大门边打盹儿的非洲哨兵被我惊醒,迷蒙中礼数也是周全的:“尼日利亚欢迎你!”他用带浓重乡音的英文说,眼睛非常好奇,显然中国女人在这里是少见的。
游泳池其实就在我们后院,但因为找不到后门钥匙不得不从前院绕行。没走近就看见一池子艳红的落花,是被昨夜风雨扫进池内的。周围墙头上,花仍不减繁荣,并没在风雨后“绿肥红瘦”。犹豫了一会儿,决定还是下到池里,不然很难消磨这个人人睡懒觉的星期日清晨。
马上就发现这是一种极难领略到的美境。潜入水中,仰脸能看见深桃红色的花瓣,盖子一样覆在水面,低头,是一池底的绿叶。什么样的原理主宰了这红与绿的沉浮,不得而知。天亮之后,满池的红花绿叶就是垃圾了,将被清洁工清理出去。
从池的另一头浮出水面,看见两只彩色蜥蜴伏在池边,一只是橘红尾巴紫灰身体,另一只有条粉红尾巴,淡赭色身体,都有七八寸长,竟然像四爪兽那样蹲坐。昨天刚下飞机,看见一条小蜥蜴还吓得惨叫,今早已能近距离地观赏它们了,可见我的生存本能足够强健。在非洲,不能与其他动物开展外交,休想生存。对了,不知这两只蜥蜴是不是我们常常说的“变色龙”?我对非洲动物的知识等于零,如果您常常看美国“国家地理”的“发现”频道,说不定能给我解答。不只是蜥蜴,仔细看水面上的落花,我发现不少鲜红的蜻蜓尸体,也不知它们为什么要集体投水。也许是在风暴前飞得太低,被雨打进了池内。
游泳池一头朝东,一头朝西,东边是拔地而起的阿索岩(Aso Rock),形状有些像桂林的山峰。太阳其实已升出地平线,由于阿索岩的屏障,从我的角度看,东面的天空还是太阳橙红色的投影。不知名的大树举着肥大的叶片,梢子上已经镀有亮色。一个浓艳的非洲早晨,因为它我顿时原谅了这个外交官院落不近情理的一切:宽大丑陋的房子,蠢笨的殖民时代家具,轻易就被打断的电视网络……虽然大使馆有自己的供电供水设备,昨夜还是几次断电。刚刚下飞机时,为新鲜感所驱,我对来瑞说:“我们在这里待三年吧!”(他的任期或两年或三年,选择在自己)但一看到我们的房子和内部陈设,“两年!最多待两年!”
我又跟来瑞说,离开北京前和我父亲谈到安排他来尼日利亚旅行,现在我担心了:这样缺乏审美趣味、保守的室内布置连我都吃不消,更何况他了。听说大使馆常常有当地民间艺术展销,我想买一些织片和木雕来,也许可以抵消一些装潢的平庸。在一个如此有文化特色的自然环境里,弄出如此乏味的居住环境,在我看,真是罪过。父亲常常说:“喂肚皮容易,喂眼睛难。”而非洲是一片多神奇的土地啊,它的人民从来没有喂饱过肚皮,却从来不让自己的眼睛饥渴,并用他们生命力无限的艺术品,去喂整个人类的心灵。没有非洲的艺术,就没有毕加索。
我坐在游泳池边,面对着阿索岩, 心想, 人造环境的平庸,被自然环境的美丽加倍补偿了。热带的天空和阳光,热带的奇花异木,组合成的风景也那么热烈浓郁,尽管被墙头上密实的铁丝网切割碎了。我们院落的墙头上都圈有这样的铁丝网,满是倒刺,可以设想它能让逾越者刹那间皮开肉绽。7点刚过,来瑞穿着游泳裤来了。我提议早餐就开在池边,他欣然同意。我回家煮了一大壶咖啡,又烤了法式牛角面包,用托盘端到池边的小桌上。我对来瑞说:“好吧,就在这里住三年吧。”他太了解我了,因此他听出了这句话的真意,他把它当作“我现在很快乐”来听。他明白我每一分钟的情绪都可能左右我的决定,而这个决定是不能当真的,他吃亏就吃亏在他已经太当真了。但他情绪昂扬起来,乐意接受我这一分钟的决定。

《非洲手记》:一趟心灵深处的漫游 《非洲手记》并非一本关于非洲大陆的地理概览,也不是一本民族志的学术考察。它更像是一场深入人心的漫游,一次对生命本质、人与自然关系的细致叩问,以及对那些无声言语、微妙情感的深刻体悟。这本书将带您进入一个没有明确边界、只有心灵触动的世界。 第一章:风的低语与光的碎片 故事的开端,并非从某个具象的地点切入,而是从一种感觉开始——一种被古老风声裹挟,被斑驳阳光切割的感觉。作者并非描绘壮丽的山河,而是捕捉那些细微的感官体验:赤脚踩在干燥土地上泛起的细尘,空气中弥漫的不知名花朵的甜腻气息,远处传来似有若无的虫鸣,以及日落时分,金色的光芒如何将一切都染成一种温暖而沉思的色调。 这里没有地图,只有方向感。方向感并非由经纬度来定义,而是由内心的冲动、对未知的好奇、对沉默的渴求所引导。每一步,都像是踏入一个未被命名的空间,在那里,时间不再是线性的流逝,而是凝固成一个个鲜活的瞬间。作者笔下的“手记”,更像是心灵的印记,是那些触动灵魂深处的微小涟漪。 第二章:无声的对话与流动的边界 《非洲手记》中的人物,往往不是以清晰的身份出现,而是以他们的眼神、他们的姿态、他们的沉默来诉说。他们可能是行走的剪影,是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是围坐在篝火旁的温暖光晕。作者不急于给他们贴上标签,而是邀请读者去感受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某种共通的人性光辉,或是那些无法言说的悲伤与喜悦。 这里的对话,更多的是一种意会。一个眼神的交流,一个手势的传递,一次沉默的相视,都可能蕴含着比千言万语更丰富的信息。边界在这里变得模糊,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甚至人与自己内心深处的隔阂,都在这种无声的互动中逐渐消融。作者试图捕捉的是那些超越语言的连接,是那些在共情中产生的理解。 第三章:时间的长河与存在的沉淀 这本书没有明确的时间线索,过去、现在、未来在这里交织。作者不是在记录事件的发生,而是在探索存在本身。那些古老的岩画,那些世代流传的故事,那些被岁月侵蚀的痕迹,都成为连接不同时空的桥梁。时间不再是单向的箭头,而是螺旋上升的河流,每一圈都蕴含着更深的智慧与沉淀。 “手记”中充满了对生命周期的观察:一粒种子破土而出,一朵花盛开又凋零,一个婴儿的啼哭,一个老人的安详。这些看似平凡的生命景象,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了一种宏大的意义。它们是宇宙循环的一部分,是生命不息的证明。书中对“存在”的思考,不是哲学式的抽象论证,而是从最真实、最朴素的生命体验中提炼出来的感悟。 第四章:自然的低语与灵魂的回响 《非洲手记》中的自然,并非仅仅是风景的背景,而是活生生的生命体,有着自己的呼吸、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情绪。风沙的卷携,雨水的滋润,星辰的指引,动物的奔跑,都不仅仅是物理现象,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低语,是对生命哲学的启示。 作者捕捉的是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古老而深邃的连接。这种连接不是征服与被征服,而是和谐与共存。在无垠的旷野中,在寂静的夜晚,当个体被放大,被置于宇宙的宏大背景下时,心灵的回响也随之而来。那些平时被喧嚣淹没的内在声音,在此刻变得清晰可闻。这本书试图唤醒的是读者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自身在宇宙中位置的思考。 第五章:遗忘的碎片与重塑的自我 《非洲手记》并不提供简单的答案,它更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在的门。在旅途中,读者会遇到那些被遗忘的碎片——那些童年的记忆,那些被压抑的情感,那些被社会规则所束缚的本真。这些碎片,可能以梦境的形式出现,以无意识的触动呈现,或是以某个意想不到的场景触发。 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而是为了“重塑”。在与外界的深刻互动,与内心的诚实对话中,原有的自我边界被打破,旧有的认知被挑战。这个重塑的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充满希望的。它鼓励读者去拥抱那些不完美,去接纳那些阴影,最终,去抵达一个更自由、更完整、更具生命力的存在状态。 《非洲手记》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是一次灵魂的远足。它邀请您放下地图,抛开目的地,仅凭着内心的召唤,去感受,去聆听,去发现那些潜藏在生命最深处的真理。这本书不会告诉您“是什么”,而是引导您去“感受”和“体会”。它将带您去往一个更广阔、更辽远的内在空间,在那里,您可能会遇见一个从未真正认识过的自己。

用户评价

评分

《非洲手记》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次极其大胆的尝试。作者没有选择任何“标准”的叙事角度,而是以一种近乎随性的方式,记录下他在非洲的所见所闻所感。这种“手记”式的写作,反而赋予了作品一种独特的生命力。我喜欢那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仿佛每一段文字,都是作者在某个深夜,对着月光,悄悄写下的心声。书中对于非洲社会问题的探讨,也并非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让你切身感受到那些现实的困境和人们的挣扎。但同时,作者也没有回避非洲人民的智慧和乐观,那些在艰苦环境中依然闪耀的人性光辉,让人深受鼓舞。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写自然风光时,所展现出的那种人文关怀。他不仅仅是在描绘风景,更是在描绘风景中的生命,描绘那些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们。整本书读下来,就像是在和一位久违的朋友聊天,他娓娓道来,你静静聆听,不知不觉间,就被带入了那个遥远而迷人的世界。

评分

《非洲手记》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被书中的场景所吸引,仿佛身临其境。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能够将那些遥远而陌生的景象,变得如此亲切和鲜活。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非洲人民精神世界的描绘印象深刻。他们或许物质贫乏,但精神世界却异常丰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命运的坦然,以及那种与生俱来的乐观,都让我反思自身。书中对非洲广袤而多样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让我惊叹不已。那些文字,不是简单的风景介绍,而是饱含着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片土地的野性与生命力,能听到大地的呼吸。这本书并没有刻意去煽情,也没有去歌颂什么,它只是以一种朴实而真挚的方式,记录了作者在非洲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读完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对非洲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大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意。

评分

读完《非洲手记》,我感觉自己仿佛刚刚从一场奇妙的梦境中苏醒。书中对非洲大陆的描绘,与其说是地理上的标注,不如说是一种感官的盛宴。那些文字,带着炙热的阳光,夹杂着泥土的芬芳,甚至隐约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鼓点和呼唤。我尤其被作者对于当地人民日常生活的刻画所打动,那种质朴而坚韧的生命力,在字里行间流淌。不是那种浮光掠影式的描写,而是仿佛将我置身于那些简陋却温暖的居所,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分享着他们的奋斗与传承。书中对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的描述,也非同寻常。不是简单的堆砌辞藻,而是通过作者独特的视角,将那些壮阔的景象赋予了生命,让你仿佛能听到风吹过稀树草原的声音,能感受到动物们迁徙时的震撼。它不是一本说教式的书籍,也没有刻意去渲染某种情绪,而是以一种平和而深刻的方式,呈现出非洲大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引发读者去思考,去感受。我喜欢这种不加修饰的真实,这种直抵人心的力量。

评分

我不得不说,《非洲手记》带给我的震撼,是一种深层次的。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非洲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存在”的书。作者用他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了那些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仍然坚守着古老传统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思维模式,都与我们截然不同,却又蕴含着某种古老的智慧。书中对于非洲文化习俗的描写,尤其让我着迷。它不是那种浅薄的猎奇,而是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去理解这些习俗背后的逻辑和意义。我仿佛看到了部落的仪式,听到了古老的歌谣,感受到了世代相传的家族羁绊。同时,书中对非洲大陆上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现状的触及,也让我意识到,非洲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般简单。它有着深刻的矛盾,也有着巨大的潜力。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这种开放性的处理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旅行指南。

评分

这本《非洲手记》吸引我的,绝不仅仅是书名本身所承载的异域风情,更在于它似乎预示着一种深入的、个人化的观察与记录。在阅读前,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广袤的草原上奔腾的生灵,古老部落里代代相传的习俗,以及那些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人们脸上深刻的痕迹。我期待着作者能够带我穿越那些熟悉的地理名词,去感受非洲大陆最真实的心跳。是否会有关于那个被誉为“人类摇篮”的大陆上,那些古老文明与现代社会交织出的独特韵律?是否会揭示出隐藏在壮丽自然风光下的,那些关于生存、关于希望、关于挑战的深刻故事? 我猜想,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游记,更是一次心灵的探索,一次对世界不同角落、不同生命状态的深刻体悟。 我相信,这本书里一定充满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那些触动人心的瞬间。或许有在星空下聆听的故事,或许有在市集里感受的热闹,又或许有在某个寂静的角落,与大自然进行的一场灵魂对话。 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扉页,跟随作者的笔触,一同踏上这场未知的旅程,去发现那些隐藏在非洲土地上的,未被言说的传奇。

评分

一个视角来说非洲的故事,值得一看。

评分

书的一角有磨损

评分

书很好,快递也快

评分

看看严歌苓的散文,与小说相比又是另一种文风。

评分

很好,不错,京东物流棒棒哒!

评分

满200减60,再叠加30元优惠券,很实惠了,屯起来!

评分

不错的图书很好

评分

速度够快,就是没有给我发票啊

评分

本人挺喜欢严歌苓这位作家,书写的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