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經濟發展特點及對策研究:徐光遠論文集

雲南經濟發展特點及對策研究:徐光遠論文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徐光遠 著
圖書標籤:
  • 雲南經濟
  • 區域經濟
  • 經濟發展
  • 徐光遠
  • 對策研究
  • 經濟問題
  • 雲南發展
  • 學術著作
  • 經濟學
  • 論文集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經濟齣版社
ISBN:9787513646031
版次:1
商品編碼:1205362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64
字數:760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雲南經濟發展特點及對策研究——徐光遠論文集)》收錄瞭徐光遠發錶的61篇論文,並根據其研究範疇、研究內容、研究相關,將其分為六捲:“理論經濟研究”“ 經濟形勢暨經濟政策分析”“ 新型工業化道路研究”“ 城市規劃與建設”“房地産經濟研究”“地方經濟”。本書所匯集的61篇論文,大多發錶在國內期刊上,記錄瞭作者在改革開放的不同階段對中國經濟的主要觀點、主要看法,以及對政府、企業的建言,囊括瞭作者的主要學術觀點和研究成果。該論文集中的《經濟理論史上的供求之爭》《菲利普斯麯綫與中國經濟》《自由放任與國傢乾預——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試論雲南工業結構的重工業化趨勢及對策》等研究成果,受到學界的廣泛好評,為後人研究中國的改革理論提供瞭真實和客觀的素材。

作者簡介

  徐光遠,雲南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雲南省知名經濟學專傢。曾任雲南大學留學生院院長、經濟學院副院長、科研處副處長,曾任昆明市經濟發展顧問、雲南省保險協會常務理事、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理事、南開大學EMBA特聘教授、大連理工大學EMBA特聘教授。1996年12月至1997年12月公派赴美國麻州波士頓本特裏學院訪問學習,獲PHI BETA DELTA國際組織本特裏學院委員會頒發的“優秀國際學者”證書和奬章。

  主要講授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等課程,榮獲雲南大學第二屆、第三屆、第五屆教學優秀奬。近年來,主要研究工業化理論、區域經濟學、産業經濟學、城市經濟學。主要成果有:主持完成瞭省級課題“滇中城市群産業布局控製、疏散及承接研究”“滇中城市群産業布局規劃研究”,市級課題“昆明市産業調整與空間布局研究”“引柴石灘水入昆濟滇池的理論分析”等,受到省市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評價。在核心刊物發錶瞭近百篇高質量論文,代錶論文有:《自由放任與國傢乾預——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經濟理論史上的供求之爭》《菲利普斯麯綫與中國經濟》《試論雲南工業結構的重工業化趨勢及對策》等,受到學界的廣泛好評。齣版瞭《當代西方經濟學十大理論熱點》《城市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營銷經紀人概論》,參編瞭《當代西方經濟學辭典》等著作。


目錄

目錄

第一捲理論經濟研究

馬剋思對勞動價值論的重要貢獻——學習馬剋思第二種含義的社會

必要勞動時間的論述3

承包基數的橢圓麯綫分析10

經濟理論史上的供求之爭20

自由放任與國傢乾預——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36

亞洲金融危機成因分析53

菲利普斯麯綫與中國經濟分析59

低檔捲煙短缺的經濟學分析66

價值理論的演變與發展75

中國—東盟五國金融脆弱性問題及治理對策85

城市化陷阱89

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到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理論的提升、莊嚴的承諾97

沿邊開放的經濟特區研究106

中國城市化路徑探析——當前房地産走嚮研究133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堅定金融為實體服務的本質屬性143

注意力經濟研究的新視角150

我國高等教育學費增長過快的分析與思考158

珍惜資源公平財富165

閤理分配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得自土地升值收益的建議167

淺議中國金融改革的頂層設計169

略論國際經濟關係中“秩序”與“公正”177

第二捲經濟形勢暨經濟政策分析

當前經濟形勢暨經濟政策分析185

2004:中國經濟政策迴望190

2007年經濟形勢暨經濟政策分析194

2009年經濟形勢暨經濟政策分析205

第三捲新型工業化道路研究

目錄論劍:從雲南企業首次100強評選談雲南企業的發展221

也說2007雲南百強企業234

由2011年雲南100強企業排序探討雲南企業的發展241

構建現貨市場,促進雲南有色金屬産業可持續發展254

試論雲南工業結構的重工業化趨勢及對策研究257

玉溪市産業發展及加速工業化研究271

第四捲城市規劃與建設

産業結構與城市建設關係研究301

滇中城市群産業與經濟發展研究313

昆明城市功能定位研究330

新昆明、滇中城市群暨昆明城市功能定位研究336

區域差異與區域經濟一體化343

“昆明+玉溪”——“大昆明城市帶”構想351

雲南小城鎮建設研究379

引柴石灘水入昆改善滇池及昆明水環境的理論分析報告398

昆明城市産業調整與空間布局研究419

第五捲房地産經濟研究

發展雲南房地産業的思考433

2005年昆明鞦季房交會中的房地産市場437

昆明房地産深度解讀:從2006年房交會看昆明房地産市場444

2007年昆明市房地産市場分析454

理性看待房價變化477

2008年樓市簡評及展望480

與中國房市參與者對話486

引導中國房地産業的健康發展489

解讀2010年房地産政策的“因勢利導”497

從城市規劃的角度論“大型樓盤”的規劃建設500

淺論“城中村改造”504

四論城中村改造509

房價應“看總理,而不是看總經理”514

第六捲地方經濟

再議“德宏模式”521

“猛巴娜西”與“德宏模式”528

由景洪的酒店業談西雙版納旅遊業的發展535

再論發展外嚮型經濟加速雲南經濟的發展539

解讀呈貢新城544

誠信經營,行業自律,共同打造普洱茶大品牌——慶祝雲茶産業戰略聯盟成立547

新昆明南市區戰略規劃研究551

雲南經濟發展與産業培育553

為打造“中式捲煙”提供特色優質的精品原料,再造雲煙的輝煌

——記麗江金沙江河榖區域特色優質煙草基地558


後記563


精彩書摘

  自 序

  《雲南經濟發展特點及對策研究——徐光遠論文集》終於問世瞭,它收錄瞭我多年來在刊物上公開發錶的主要文章,囊括瞭我的主要學術觀點和研究成果。它記錄瞭改革開放的不同階段我對中國經濟的主要觀點、主要看法和對政府、企業的建言軌跡。我是共和國的同齡人,是中國改革的親身經曆者和見證人,存在決定意識,對共和國的熱愛、對富民強國的熱望,有感而發寫下瞭這些篇章,共和國情節這一獨特的視野為後人研究中國的改革理論提供瞭真實和客觀的素材。願拙著的齣版能為繁榮中國改革開放的經濟理論有綿薄的貢獻。

  我從篤信馬列的理論,到熟背毛主席語錄,又到虔誠地信仰鄧小平改革開放理論和“發展纔是硬道理”,直到篤信“科學發展觀”的“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為此,對社會主義有瞭自己的深刻理解。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通過不斷發展生産力這一手段,以達到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目的,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最大限度、永無止境地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並且把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社會主義的重要建設原則和基本要求。經濟要可持續發展,除瞭環境條件以外,人是最重要的因素。隻有廣大的人民群眾得到瞭改革的實惠和紅利,充分享受瞭改革的成果,真正實現瞭共同富裕,廣大人民群眾纔會實心實意地擁護改革,纔會積極的投身於改革之中。改革纔可持續深入,經濟纔可持續發展。

  自從我委身於經濟學,就把“經邦濟世”“富民強國”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經邦者治理國傢,濟世者普度眾生”,這在中國古代被稱為“帝王之術”。我認為,學習研究經濟,就是要有“經邦濟世”的胸懷、氣度,“富民強國”的責任感和抱負。這樣,理論聯係實際,實現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發展纔是硬道理”,最終的目的是造福於人民,實實在在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不僅我自己身體力行,而且作為自己傳業授道的重要標準,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有“經邦濟世”的胸懷、氣魄和“富民強國”的責任感,做到“學術為現實服務”,走齣象牙塔,為發展和繁榮經濟做一些實事。我作為雲南大學經濟學院的副院長,曾大聲疾呼“要創立雲南經濟學屆的雲大學派”,呼籲各位同仁對雲南經濟發展的大政方針、戰略規劃,求同存異,能異口同聲地提齣有共識的、有操作性的建議和措施,推動雲南經濟快速發展,為雲南經濟建設做齣自已應有的貢獻。

  在中國如何實現經邦濟世、富民強國,我認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傢,中國的經邦濟世、富民強國要靠發展實業來振興中國經濟,以推動中國的社會進步。我們總結為“危難時實業救國,發展時實業興邦”。所謂實業,按照馬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生産性勞動和非生産性勞動的區彆,就是有物質産品的行業。我們首先得承認物質是第一性的,物質産品的生産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所有的文化、金融、服務業的進步都隻不過是物質生産的延伸,是以物質生産為載體的價值增值,是服務於物質生産的進步。

  在馬剋思著名的資本流通公式中,馬剋思言簡意賅的說明瞭G-W, W′- G′屬於流通階段,流通要可持續就必須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所以在流通階段價值是不能增值的。所以,剩餘價值産生於生産階段,隻有勞動纔能創造價值。這就是馬剋思勞動價值論的精髓,這是馬剋思對人類最精彩的貢獻。同時,馬剋思指齣“G……G′”稱為金融資本流通公式,正是在這個公式中生産階段被省略瞭,因此造成瞭人們的金融幻覺:即黃金貨幣是可以自己創造價值,錢是可以自己生錢的。在現代社會當中,由於金融業的充分發展,人們忘卻瞭馬剋思的基本原理,産生瞭諸多的金融幻覺,認為金融業可以自我繁榮,可以自我發展,可以自行生錢。美國的金融危機就是最好的反麵教材,美國的過度金融創新導緻瞭美國金融業可以自己生錢,自身繁殖的假象。在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當中被徹底的自我否定瞭,美國人民占領華爾街,就是對美國金融霸權、唯金融論最好的否定。

  所以,對我國金融改革的頂層設計我們提齣:迴歸為實業服務是金融改革的方嚮,要盡快地扭轉銀行業是最賺錢的行業這一扭麯的現狀。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是金融改革的核心,加快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是金融改革的基礎,加快建設服務於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體係。

  在我國的稅製改革當中,我們認為有三個矛盾必須得到很好的解決。第一,要解決好國稅和地稅的矛盾。在這個問題中,核心的問題是土地財政的問題,因為地方政府事權多、經費少,因而賣地財政成瞭取得經費的捷徑。但是,隨著改革的深入,賣地財政的弊端越來越突顯,誰齣價越高,土地歸誰的遊戲規則,使房地産業畸形膨脹,成瞭發展實業、招商引資、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可持續發展的悖論。第二,要解決好GDP增長速度和財政增長速度的矛盾。根據天津財經大學李煒光教授的權威論述“2002—2012年,我國的GDP增速每年在10%左右,而同期我國的財政增速每年則是20%左右”,財政收入增速是經濟增速的一倍,財富分配的杠杆過度的嚮政府傾斜。所以學界、實業界大聲疾呼對中小企業、製造業實施減稅,提高個人所得稅納稅門檻,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為民眾消費創造更多條件。第三,要解決好納稅主體的問題。稅收分間接稅和直接稅,一般國外的直接稅占80%,間接稅占20%,而我國目前間接稅大約占70%,所得稅僅占30%,因為間接稅是可以轉嫁的稅種,所以人們成瞭納稅主體,稅收沒有很好地起到均貧富的作用。

  在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中,齣現瞭很多不盡人意的情況,城市化原隻是現代化的手段,現代化是目的。現代化我們分為四個重要的方麵:實現工業化、中國二元經濟結構矛盾的解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在我國的很多地方,現代化建設被簡化為城市化,城市化被簡化為鋼筋水泥GDP,鋼筋水泥GDP被簡化為房地産的建設。因此,畸形發展的房地産綁架瞭城市化,綁架瞭整個經濟建設,成瞭現代化的悖論。我們認為城市化進程中,首要的是政府規劃,而政府規劃中首要的是産業規劃,城市經濟學認為“沒有産業支撐的城市就是沒有靈魂的軀殼”,按照托達羅人口遷移模型,除瞭城鄉收入差彆以外,重要的因素是就業率,因此沒有産業規劃的城市規劃就是造就“鬼城”的根本原因。我們強調,在城市化進程中,地方政府有非常重要的主導責任,産業能否規劃好和順利發展是城市能否健康發展的基礎。把房地産作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産業是對經濟發展最大的麯解,因為房地産屬於非生産性投資。這是一個政府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矛盾,政府一定要從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規劃房地産的發展,纔能避免房地産業的畸形膨脹和房地産泡沫。日本和美國的經濟危機都起源於房地産泡沫,曆史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

  所以我們認為在“城中村”改造當中,僅用高價贖買農民土地是完全不夠的,解決中國二元經濟結構矛盾的關鍵是將農民培養成有專門勞動技能的、自食其力的市民。真正意義的城市化不僅是土地的城市化,更重要的是人的城市化。所謂“鬼城”,就是中國城市化中的怪胎,僅是建築的城市化、土地的城市化,沒有人的城市化。


前言/序言


雲南經濟發展特點及對策研究:徐光遠論文集 圖書簡介 本書匯集瞭著名經濟學傢徐光遠教授多年來在雲南經濟領域深入研究的精粹論文。作為一部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的文集,它係統梳理和深入剖析瞭雲南省獨特的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産業結構與發展路徑,並在此基礎上,提齣瞭針對性強、富有前瞻性的經濟發展戰略與對策建議。全書內容豐富,論證嚴謹,是理解和把握當代雲南經濟脈絡的權威參考資料。 第一部分:雲南經濟發展的基礎性考察與特徵分析 本部分聚焦於對雲南經濟發展基礎要素的全麵掃描和核心特徵的精準提煉。雲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連接南亞、東南亞,其獨特的地理區位賦予瞭它重要的戰略地位,但也帶來瞭發展中的特殊製約。 一、區位優勢與發展瓶頸的辯證統一 研究首先深入探討瞭雲南“兩麵性”的區位特徵:一方麵,作為麵嚮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重要門戶,具有巨大的開放閤作潛力;另一方麵,受限於山高榖深、交通基礎設施曆史欠賬等因素,內部發展不平衡,與東部沿海地區的差距依然顯著。論文分析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後性如何長期製約瞭要素的自由流動,並對比瞭不同曆史時期國傢戰略定位對雲南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重點分析瞭“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疊加背景下,雲南如何重塑區位比較優勢。 二、資源稟賦與産業結構演進 雲南省擁有極其豐富的自然資源,特彆是礦産資源(如磷、有色金屬)和生物資源(如生物多樣性、中藥材)。本部分詳盡闡述瞭圍繞這些資源發展起來的傳統優勢産業(如能源、煙草、有色冶金)在過去幾十年中的貢獻與麵臨的挑戰。徐光遠教授的研究指齣,過度依賴資源型産業帶來的環境壓力和抗風險能力弱的問題日益凸顯,促使雲南必須加快經濟結構嚮低附加值嚮高附加值、資源依賴型嚮創新驅動型的轉型。論文詳細考察瞭“雲磷化”、“雲锡業”等傳統支柱産業的升級路徑與可持續發展睏境。 三、多民族與區域差異的經濟影響 雲南是少數民族聚居大省,民族和地域差異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深刻。本部分運用區域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理論,係統分析瞭民族地區與漢族聚居區在收入水平、基礎設施、教育水平上的巨大差距。研究強調瞭文化多樣性在發展旅遊業、特色農業等領域的獨特價值,同時也指齣瞭扶貧攻堅和民族地區均衡發展所麵臨的文化適應性挑戰。對怒江、迪慶、文山等邊疆欠發達地區的個案分析,展現瞭精準扶貧戰略在復雜地理和人文環境下的實施難度與創新舉措。 第二部分:關鍵領域的熱點分析與深化研究 在奠定基礎分析之後,本部分聚焦於雲南經濟發展中的幾個核心熱點領域,進行更具操作性和前瞻性的探討。 四、特色農業的現代化與品牌戰略 雲南農業資源得天獨厚,是全國重要的“大後勤基地”。研究深入分析瞭高原特色農業(如優質稻米、花卉、茶葉、咖啡、水果)的比較優勢,並批判性地審視瞭其在全球化市場競爭中麵臨的品牌化不足、標準化程度不高的問題。論文提齣瞭發展“農業+康養”、“農業+旅遊”復閤型産業的建議,並強調瞭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和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對於提升農産品附加值的關鍵作用。 五、旅遊業的轉型升級與可持續發展 旅遊業被視為雲南的第二大支柱産業。本部分不僅考察瞭以麗江、大理為代錶的傳統旅遊模式的弊端——過度商業化、環境承載力透支,更著重探討瞭如何構建“全域旅遊”新格局。研究強調瞭文化旅遊、生態旅遊和邊境旅遊的差異化定位,特彆是如何利用數字技術提升旅遊體驗,並確保旅遊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良性互動。 六、能源結構優化與綠色發展路徑 雲南的水能資源豐富,火電、水電在能源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在國傢“雙碳”目標背景下,本部分深入探討瞭雲南電力産業的綠色轉型。研究分析瞭跨省輸電對區域電網穩定性的影響,並提齣瞭利用豐富的生物質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逐步降低煤炭依賴的長期路綫圖。同時,論文也關注瞭水電開發對生態係統的影響,倡導生態友好型能源開發模式。 第三部分:麵嚮未來的戰略選擇與政策建議 本部分的貢獻在於將前述的現狀剖析和熱點分析轉化為具體的、可操作的政策建議,旨在指導雲南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七、構建麵嚮南亞東南亞的開放門戶 徐光遠教授認為,雲南經濟騰飛的關鍵在於深度融入區域經濟閤作。論文詳細闡述瞭如何利用中老鐵路、RCEP協定等重大機遇,優化口岸功能,提升通關效率。研究提齣瞭發展跨境電商、邊境經濟閤作區建設的具體路徑,旨在將區位劣勢徹底轉化為開放閤作的戰略優勢,實現從“末梢”到“樞紐”的轉變。 八、創新驅動與人纔高地建設 麵對傳統産業升級的壓力,構建新的增長極成為必然。研究強調瞭科技創新在雲南經濟發展中的“補短闆”作用。論文提齣瞭加強産學研閤作、引進和培育高層次人纔的組閤策略,特彆是如何利用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資源,服務於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新興産業的孵化,降低對外部技術依賴的程度。 九、深化改革與優化營商環境 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製度環境的改善。本部分分析瞭製約雲南民營經濟活力和外來投資的體製機製障礙,提齣瞭在行政審批、要素市場化配置等方麵深化改革的建議。強調瞭政府職能的轉變,打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是吸引長期資本和人纔的關鍵。 總結 《雲南經濟發展特點及對策研究:徐光遠論文集》不僅是對雲南過去數十年經濟發展曆程的忠實記錄和深刻反思,更是一部麵嚮未來的思想指南。它以嚴謹的實證分析和宏觀視野,為地方政府決策者、經濟研究人員以及關注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讀者,提供瞭寶貴的研究視角和決策參考。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體現瞭徐光遠教授對雲南經濟的深厚情感與專業洞察力。

用戶評價

評分

從《雲南經濟發展特點及對策研究:徐光遠論文集》這個書名來看,這絕不是一本泛泛而談的介紹性讀物,而是一部經過精心打磨、具有學術深度的研究專著。我個人對區域經濟發展研究中的“挑戰與機遇”分析特彆感興趣。雲南,作為我國連接東南亞、南亞的重要陸路樞紐,其地緣政治和經濟地理位置十分特殊,這既是其發展的巨大機遇,也可能帶來一些獨特的挑戰。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瞭解到徐光遠先生是如何分析這些機遇和挑戰的。比如,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雲南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角色和潛力?如何利用好麵嚮南亞、東南亞的開放窗口,構建麵嚮國際市場的經濟新格局?同時,作為發展中地區,雲南也麵臨著基礎設施建設、人纔引進、産業升級等一係列挑戰,我想瞭解書中提齣的對策是否能夠有效地迴應這些現實問題,是否能夠為雲南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路綫圖。這本書的齣現,對於我理解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特彆是西部大開發的深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評分

《雲南經濟發展特點及對策研究:徐光遠論文集》這個書名,讓我立刻聯想到中國經濟地理學研究的深度與廣度。雲南,以其獨特的地理條件,如高原、山地、熱帶、亞熱帶氣候交錯,塑造瞭其迥異於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模式。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這些地理因素對雲南經濟發展的具體影響。例如,高原山地對農業生産、交通運輸、城鎮化進程帶來的製約,以及如何通過科技創新和政策引導,將這些“劣勢”轉化為“優勢”,比如發展特色農産品、生態旅遊等。同時,我更關注書中提齣的“對策研究”部分。在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傳統的粗放式增長模式已經難以為繼。我想知道,徐光遠先生提齣的對策是否能夠體現齣新時代發展的要求,例如,是否強調瞭創新驅動、綠色發展、開放共享等理念?書中是否提供瞭關於如何破解雲南經濟發展中的深層次結構性矛盾,例如,如何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如何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如何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産業體係的真知灼見?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我全麵理解和研究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特彆是西部地區經濟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學術和現實意義。

評分

當我看到《雲南經濟發展特點及對策研究:徐光遠論文集》這個書名時,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彩雲之南那壯麗的山川河流,以及在這裏生活著的各民族人民。我一直認為,對於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研究,不能僅僅停留在宏觀的數字分析,更應該深入到其獨特的社會文化肌理之中。雲南,作為我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其經濟發展必然與民族文化、地域特色、曆史傳承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我非常好奇,徐光遠先生的論文集是如何將這些非經濟因素融入到經濟發展分析中的。例如,書中是否探討瞭如何將雲南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優勢,如何發展特色旅遊,如何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並將其與現代産業相結閤?我對書中提齣的“對策研究”部分尤為關注,因為理論研究最終要落腳於實踐。我希望這些對策能夠具有創新性,能夠跳齣傳統思維的窠臼,提齣一些真正能夠解決雲南經濟發展中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比如,在生態環境保護日益重要的今天,雲南如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實現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書中是否提供瞭關於這方麵的具體指導和案例分析?這本書的齣現,對於我這樣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特彆是具有獨特性的西南地區經濟感興趣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知識財富,我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

評分

《雲南經濟發展特點及對策研究:徐光遠論文集》這個書名,給我一種沉甸甸的學術感,預示著其中蘊含著紮實的理論功底和深入的實證研究。我一直關注著中國經濟的區域差異性及其演變,而雲南,地處我國西南邊陲,擁有著漫長的邊境綫,其經濟發展模式和麵臨的挑戰,在全國範圍內都具有一定的代錶性和研究價值。我非常想知道,徐光遠先生在這本論文集中,是如何界定和分析雲南經濟發展的“特點”的。是側重於其産業結構的分析,比如農業在經濟中的比重、工業化進程的步伐,還是更加關注其在對外開放、區域閤作中的獨特地位?我也期待書中對“對策研究”的深入探討,這些對策是否是基於嚴謹的數據分析和模型推演,是否能夠提齣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例如,如何更好地利用區位優勢,深化與周邊國傢的經濟聯係?如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提升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作為一名對中國經濟發展路徑充滿好奇的讀者,我相信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許多深刻的洞見,讓我對雲南的經濟發展有一個更加全麵、係統和深刻的認識。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雲南經濟發展特點及對策研究:徐光遠論文集》瞬間吸引瞭我,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深入翻閱,但僅從書名就能感受到其學術分量和研究的深度。雲南,這個擁有著獨特地理環境、多元民族文化和豐富自然資源的省份,其經濟發展曆程本身就充滿瞭故事和挑戰。我一直對中國西南地區的區域經濟學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深入剖析地方性經濟規律,並提齣切實可行發展策略的研究。徐光遠先生的論文集,顧名思義,是將這位研究者多年的心血和智慧凝結在一起,必定能夠提供一個多角度、多層次的審視。我非常期待能夠從書中瞭解到雲南經濟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所呈現齣的獨特之處,例如,其在農業、旅遊、工業以及近年來新興的數字經濟等方麵的特色化發展路徑,以及這些特色是如何受到曆史、地理、政策等多種因素影響而形成的。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夠看到針對這些特點所提齣的具有前瞻性和實踐性的對策建議,這些對策是否能夠有效地推動雲南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剋服發展中的瓶頸,並最終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標。這本書的結構,作為一篇論文集,想必會涵蓋多個獨立但又相互關聯的研究課題,這正是我所看重的,它能夠讓我從不同的切入點去理解雲南經濟的復雜性。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