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民法的發達程度是一個國傢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麵”戰略布局,全麵開創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麵,現在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在這一時代背景下,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編纂民法典,是推進全麵依法治國、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的重大舉措,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現實意義和曆史意義。
民法典肩負著中國夢。民法典是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立法錶達,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中的地位,僅次於憲法。編纂民法典不是製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對現行《民法通則》等民事法律規範進行科學整理;也不是簡單的法律匯編,而是對已經不適應現實情況的規定進行修改完善,對經濟社會生活中齣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作齣有針對性的新規定。這種方法可最大程度地解決法官、律師找法的睏難,解決目前存在的法條衝突問題,有利於維護法律權威,維護法治統一,維護公平正義,真正使民法成為人民的福祉。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錶大會第五次會議錶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以下簡稱《民法總則》)。根據立法規劃,這是編纂民法典的第一步;第二步,2020年3月通過民法各分編,從而形成統一的民法典。 《民法總則》結構上分為11章,包括基本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計算、附則,共206條。在繼承《民法通則》和民事單行法的基礎上,確立瞭民事活動和民商事司法的基本原則,公示瞭民事權利清單,總結提煉瞭改革開放以來的立法、司法經驗以及民法學研究成果,符閤中國社會和經濟生活的實際情況,既體現瞭對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傳承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也體現瞭對人權的保護、人文的關懷和互聯互通、大數據信息化的法治需求,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創新特色。《民法總則》的創新主要錶現在以下幾方麵:
第一,法律理念創新。為人民謀福祉,以民為本、立法為民,迴應人民群眾的民法期待,保護民事權利,開宗明義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人的全麵而自由的發展,注重生態平衡和生態文明。
第二,基本原則創新。基本原則是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和司法機關進行民事司法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準則。一是私權不得侵犯。國傢依法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和財産權利,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和隱私權。自然人、法人的人身權利和財産權利以及其他閤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國傢機關、團體和個人非經法定程序不得侵犯。堅持平等保護、民事賠償優先。二是綠色環保。民事活動應當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以維持生態平衡、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這樣規定,既傳承瞭天地人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理念,又體現瞭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新發展理念,與我國國情相適應。 藍天白雲、青山綠水彌足珍貴!
第三,民事主體創新。《民法總則》遵循《民法通則》關於法人分類的基本思路,適應社會組織改革發展要求,按照法人設立目的和功能等方麵的不同,將法人分為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和特彆法人三類。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閤作經濟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特彆法人資格,以維護集體利益。將閤夥企業、個人獨資企業等不具有完全獨立財産的經營體或者非營利團體作為一類獨立的民事主體“非法人組織”加以規定。
第四,民事權利創新。一是提升人身權的地位與保護水平,特彆是注重信息時代個人信息權利和數據、網絡虛擬財産的保護,強調對財産權利、債權、知識産權、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的保護;二是民事權利不得濫用;三是民事權利義務相一緻。民事主體行使權利,應當履行法定或者約定的義務。
第五,保障私權創新。保障私權、限製公權,體現瞭當代中國的時代特徵,迴應瞭人民群眾的呼聲和當今社會的現實需求。例如,確認隱私權有利於強化對隱私的保護;針對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侵害個人信息現象,規定瞭個人信息的保護規則,維護瞭個人的人格尊嚴,並將有力遏製各種“人肉搜索”、非法侵入他人網絡賬戶、販賣個人信息、網絡電信詐騙等現象。保障私權就是為瞭更好地保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保護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同時,私權的保護在一定程度上劃定瞭公權行使的界限,也奠定瞭規範公權行使的基礎。
第六,民事行為創新。完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製度,特彆強調意思錶示在民事法律行為中的核心地位,將民事法律行為界定為産生民事權利義務變動的錶意行為而不要求其本質上的“閤法性”,將訴訟時效製度的適用客體與除斥期間的適用客體區彆開來,吸收司法解釋關於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和當事人對訴訟時效的相關約定無效等。
第七,司法經驗創新。總結司法實踐經驗,吸收司法解釋。依法保護産權、尊重契約自由、堅持平等保護、權利義務責任相統一、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相統一、維護誠實信用六項原則,閤同法解釋中效力性強製規範等已經體現在民法總則中;民事主體在自然人和法人之外,增加非法人組織(原來稱為其他組織)。從司法服務供給側改革著眼,完善民事責任,加強私力救濟。增加見義勇為好人條款。
第八,保護特殊群體創新。法律規定胎兒的利益受到法律保護,清算中的法人和設立中的法人,具有部分權利能力;規定成年監護製度,特彆是規定瞭成年人監護協議製;延長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訴訟時效;對英雄烈士的名譽權等人格權加強保護。
第九,法律適用創新。民法總則肩負著裁判規則重任,規定習慣為民法法源。處理民商事糾紛,有法律的依照法律,沒有法律的適用習慣。沒有習慣的,實踐中司法解釋、司法政策,還有案例和法理可資參照參考,以增強法典的適應性和活力。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民法總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奉法者強則國強”;司法、執法者都要“站穩腳跟,挺直脊梁,隻服從事實,隻服從法律,鐵麵無私,秉公執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深入開展法製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論斷為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指明瞭方嚮,也為《民法總則》的學習貫徹指明瞭方嚮。
《民法總則》的頒布為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提供瞭新的法律依據。2016年全國各級法院審結一審民事案件673.8萬件,同比上升8.2%。各級法院審結一審商事案件402.6萬件,同比上升20.3%。貫徹實施《民法總則》 ,首先要認真學習、正確理解每一個條文,要深刻領會《民法總則》的立法精神和條文主旨,切實貫徹到民商事審判工作中去。《民法總則》是民商事審判的總準繩,正確把握條文內涵,準確進行司法適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書包括法律條文、立法主旨、司法適用和司法案例等,由宏觀到微觀,由立法到司法,由共性到個性,邏輯清晰,結構閤理,環環相扣。本書將專業術語與日常用語恰當結閤,用專業術語凸顯技術性,用日常用語凸顯大眾化,難易程度適當,在不喪失專業水準基礎上,增加瞭可讀性、趣味性。本書不僅可以作為法官、檢察官、律師、仲裁員、公證員、人民調解員、人民陪審員、人民監督員等構成的法律共同體的讀物,可以作為政府工作人員樹立私權保護意識的讀物,也可以作為社會大眾普及民法知識、增進民法智慧的讀物。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理論研究工作的通知》(法辦〔2015〕3號)中要求:最高人民法院相關部門要積極參與民法典編纂的
送貨速度快,質量很好,好好學習
評分本書以《民法總則》條文闡釋評注的方式,對《民法總則》的二百零六個條文進行逐一解讀,讀者厘清每個條文的發展沿革、修訂或增減的內在理由,以更準確地把握現行法的規範含義及現實依據。以期為讀者闡明該條文在法律規範體係中的意義與作用,便於法律實務中精準檢索並有效適用。第三,規範含義。對特定條文的規範內容進行係統闡釋,包括對相關法律概念的解讀、構成要件的分析、法律效果的明確等,所涉及的證明負擔在當事人之間如何閤理安排,進行詳細闡釋,以增強《民法總則》的適用性。運用體係化思維方式,分析如何協調適用《民法總則》與其他法律、行政法規之間的關係,以期為讀者提供更多的法律判斷思考
評分挺好的,不錯,省得大熱天跑書店瞭
評分很好的工具書,法律人士必備
評分看瞭好幾天瞭,內容非常詳細,很好
評分這一本書是朋友推薦.一下子跟幾個朋友一起的,挺好的,質量也不錯?我們都覺得不錯,值得推薦給大傢。整體效果還行。
評分這本書寫的很細緻,依法治國還是要先好好學習法律,知法懂法守法
評分比較時興,價格便宜,比較好用,推薦
評分這一本書是朋友推薦.一下子跟幾個朋友一起的,挺好的,質量也不錯?我們都覺得不錯,值得推薦給大傢。整體效果還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