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新医师手册(第三版)

心内科新医师手册(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岳桂华,朱智德,乔爱军 编
图书标签:
  • 心内科
  • 医师手册
  • 临床医学
  • 医学教育
  • 心血管内科
  • 诊断治疗
  • 医学参考
  • 第三版
  • 内科
  • 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89193
版次:3
商品编码:12067315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43
字数:48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弥补新医师工作经验的不足,帮助新医师对心内科患者进行独立诊治。可供新医师和实习医师参考。
该书为年青医师喜爱的心内科临床实践指导用书,该书出版十年来,销售达到3万多册,并得到了大量读者反馈,作者根据医学的进展和读者反馈情况进行了三次修订,内容更加适合现代临床医疗的需要。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心内科各系统常见疾病的问诊要点、查体要点、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内容;在治疗部分采用处方的形式列出不同的治疗方案,并对处方和药物使用做了详细说明。附录介绍了临床常用诊疗技术、常用化验检查参考值和临床意义及处方常用外文缩写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心血管疾病常见的症状、体征及心脏查体1

第一节常见心血管疾病症状1

第二节心血管疾病常见体征10

第三节心脏检查13

第二章休克18

第一节休克总论18

第二节心源性休克28

第三节低血容量性休克32

第四节感染性休克35

第五节过敏性休克40

第三章心源性猝死和心肺脑复苏44

第一节心源性猝死44

第二节心肺脑复苏55

第四章晕厥68

第五章心力衰竭74

第一节急性心力衰竭74

第二节慢性心力衰竭85

第六章心律失常100

第一节窦性心动过速100

第二节窦性心动过缓101

第三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02

第四节房性期前收缩105

第五节心房颤动107

第六节心房扑动118

第七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20

第八节室性期前收缩124

第九节室性心动过速128

第十节心室扑动和室颤134

第十一节房室传导阻滞135

第十二节室内传导阻滞139

第十三节预激综合征141

第十四节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143

第七章高血压148

第一节原发性高血压148

第二节继发性高血压168

第三节高血压危象188

第八章血脂异常194

第九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04

第一节稳定型心绞痛204

第二节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215

第三节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225

第四节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42

第五节缺血性心肌病244

第十章心脏瓣膜病251

第一节二尖瓣狭窄251

第二节二尖瓣关闭不全263

第三节主动脉瓣狭窄272

第四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76

第五节三尖瓣狭窄282

第六节三尖瓣关闭不全285

第七节联合瓣膜病变288

第八节二尖瓣脱垂291

第九节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293

第十一章心肌病297

第一节扩张型心肌病297

第二节肥厚型心肌病304

第三节限制型心肌病310

第四节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314

第五节酒精性心肌病319

第六节围生期心肌病322

第七节心动过速性心肌病324

第八节放射性心肌病327

第十二章病毒性心肌炎330

第十三章心包疾病336

第一节急性心包炎336

第二节心脏压塞343

第三节缩窄性心包炎345

第十四章感染性心内膜炎349

第十五章心脏神经官能症357

第十六章常见先天性心脏病361

第一节房间隔缺损361

第二节室间隔缺损363

第三节动脉导管未闭365

第四节肺动脉瓣狭窄367

第五节法洛四联症369

第六节艾森曼格综合征372

第七节右位心374

第八节冠状动脉窦瘤376

第九节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378

第十七章血管疾病382

第一节肺栓塞382

第二节肺动脉高压390

第三节主动脉夹层395

第四节主动脉瘤401

第五节深静脉血栓形成404

第十八章围 PCI手术期药物治疗409

第十九章相关疾病与心血管病变414

第一节肺源性心脏病414

第二节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418

第三节糖尿病性心脏病423

第四节妊娠和心脏疾病428

第五节电解质与心血管病431

第六节肥胖与心脏病436

第七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病440

第二十章心血管综合征443

第一节颈动脉窦综合征443

第二节直立性低血压446

第三节马方综合征448

第四节Brugada综合征451

第五节小心脏综合征455

第六节长Q-T综合征456

第二十一章非心脏手术的围术期心血管危险评估与管理463

第二十二章常用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473

第一节临床心电图基本概念473

第二节心电图运动试验479

第三节心脏电复律488

第四节临时心脏起搏495

第五节经食管心房调搏术499

第六节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501

第七节心包穿刺抽液术513

第八节左心室及冠状动脉造影术520

第九节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528

参考文献543

前言/序言

前言
本书第二版出版来近5年的时间,得到了读者的喜爱,我们根据心内科最新进展,在第二版基础上编写了该书的第三版。此版我们在第二版注意实用性、基础和临床结合的基础上,吸取读者的一些建议,增加了临床上常用的最新心血管用药,强化了对心血管疾病的鉴别诊断,并增加了如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的章节,使读者对临床心血管病诊断技术进一步全面了解,本书心血管知识整体性和系统性也更加完善。本书适合实习医生及心血管内科住院医生参考使用,也适合其他内科医生阅读使用。
第三版虽然经过编写人员多次修改,但医学发展迅速,加之我们掌握的资料有限、水平有限,且患者自身情况各异,再次强调医师参考本书诊疗方案时一定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书中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望同仁不吝赐教。
编者
2016年9月

第一版前言
现代医学发展迅速,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观念和技术不断更新,对于心血管内科的新医师来说,在学校学的一些知识可能不适用于临床工作,所学的医学理论与具体的临床工作难以有效地结合。为帮助新医师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医师的转变,为帮助新医师尽快适应和胜任临床工作,我们编写了这本参考书。本书以临床实用性内容为主,按照临床实际诊疗顺序,介绍了新医师接诊患者时如何问诊、查体以及选择辅助检查,如何诊断疾病以及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治疗部分以处方的形式列出了药物的用法、用量,并给出了药物治疗的疗程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最后还交代了有关出院和随访的内容。
本书对常见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血管急症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同时对一些较少见的心血管疾病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本书参阅了最新公布的国内外心血管疾病诊疗指南和最新进展,并结合目前国内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实际,重点介绍了药物治疗原则、药物具体应用,同时又对一些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检查、操作技术做了叙述。
由于临床医疗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且患者自身情况各不相同,各医院的医疗条件也不尽相同,所以临床医师参考本书诊疗方案时一定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医院的医疗条件。
在编写过程中,笔者力求内容实用、系统及阐述简明准确。但由于水平有限,疏漏及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予以指正。
编者
2007年10月

第二版前言
本书第一版出版来,得到读者厚爱,应出版社要求,我们根据心内科最新进展,在第一版基础上编写了该书的第二版,随着医学迅速发展,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观念和技术不断更新,对于进入心血管内科的新医师来说,所学的医学理论与具体的临床工作难以有效地结合,因此第二版我们更加注重临床的实用性,更加注重基础和临床结合,更加注意心血管药物的使用注意。临床疾病相关章节仍按第一版的诊疗顺序,列出了新医师接诊患者时需要问哪些内容,查体要注意哪些体征,如何根据问诊和查体选择辅助检查,如何诊断疾病以及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治疗部分以处方的形式列出了药物的用法、用量,并给出了药物治疗的疗程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交代了有关出院和随访的内容。
本版在常见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的基础上,根据心内科工作需要,还增加了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疾病与心血管病变、心血管综合征等章节,内容更加丰富。同时本版参阅了最新公布的国内外心血管疾病诊疗指南和最新进展,以便掌握心血管最新知识。
再版书稿完成后,虽然我们编写人员对书稿进行了多次修改,但医学发展迅速,加上患者自身情况各不相同,各医院的医疗条件水平参差不齐,临床医师参考本书诊疗方案时一定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医院的医疗条件。尽管我们竭尽全力,但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望同仁不吝赐教,以资修订。
编者
2011年10月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精要》 本书聚焦于当前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核心技术,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份全面、实用且易于参考的指南。全书共分为十二章,涵盖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以及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等多个关键领域。 第一部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第一章: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基石 详细阐述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历史发展、基本原理以及现代支架技术的演进。 深入剖析了不同类型支架(裸金属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的适应症、禁忌症、优缺点及临床应用场景。 详尽介绍了术前评估的要点,包括影像学评估(如冠脉CTA、IVUS、OCT)在复杂病变处理中的作用。 重点讲解了抗血小板治疗的最新指南和个体化策略,强调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持续时间、停药风险及桥接治疗方案。 对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与管理进行了系统性阐述,包括术前准备、造影剂选择、水化策略及药物干预。 讨论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的特殊考量,如血栓抽吸、病变处理策略及早期复律等。 精选案例分析: 呈现了多例具有代表性的复杂冠脉病变(如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慢性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过程,并对关键决策点进行深入分析。 第二章:复杂冠脉病变的处理策略 分叉病变介入治疗: 详细介绍了不同分叉病变分类(如 Medina 分类),并系统阐述了单支架与双支架技术(如 DK-CRUSH、Culotte、Crush 等)的原理、技术要点、并发症及选择依据。 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 强调了左主干病变的高度风险性,详细讨论了介入治疗与外科搭桥手术的循证医学证据比较,以及针对不同解剖特征(如远端分支情况)的介入治疗策略。 慢性闭塞病变(CTO)介入治疗: 深入讲解了CTO病变的评估方法(如J-CTO评分),各种导丝、微导管、造影技术(如逆向技术、顺序技术)的选择与运用,以及CTO介入治疗的获益与挑战。 钙化病变介入治疗: 详细介绍了钙化病变对介入治疗的挑战,以及冠状动脉旋磨术(Rotablator)、冠状动脉旋切术(Rotary atherectomy)、激光射频消融术(Excimer laser angioplasty)、球囊扩张技术(如高压球囊、洋葱头球囊、切割球囊)的应用。 血管内影像学技术(IVUS/OCT)在复杂病变中的应用: 强调了IVUS和OCT在评估病变严重程度、指导支架选择、优化支架置入、识别并发症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第二部分: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第三章:瓣膜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全面回顾了TAVR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不同瓣膜系统(如球囊扩张型、自膨胀型)的工作原理、植入技术、影像学引导、围手术期管理及长期随访。重点分析了不同风险评分(如STS评分、VOCALUS评分)的应用,以及针对不同解剖特征(如主动脉瓣狭窄程度、瓣周漏风险)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TMVR): 介绍了TMVR的各种技术(如 MitraClip、PASCAL 系统),其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流程、并发症以及与其他治疗方式的比较。 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TPVR): 阐述了TPVR在治疗肺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中的应用,包括瓣膜类型、手术技术及适用人群。 其他瓣膜介入治疗: 简述了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的进展和经导管三尖瓣修复/置换术(TTVR)的早期探索。 第四章:先天性心脏病与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 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ASD(如继发孔型、原发孔型),以及各种封堵器(如Amplatzer、STARFlex)的选择、植入技术、影像学引导(如经食道超声、经静脉超声)和术后监测。 室间隔缺损(VSD)介入封堵术: 探讨了VSD介入封堵的适应症、封堵器选择以及技术要点。 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 详细介绍了PDA的解剖特点,以及各种封堵器(如弹簧圈、封堵伞)在PDA封堵中的应用。 其他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简述了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术、肺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等。 第三部分: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第五章:心房颤动与心房扑动导管消融术 导管消融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详细阐述了心房颤动(AF)和心房扑动(AFL)的发病机制,以及导管消融(包括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的基本原理。 肺静脉隔离(PVI): 重点讲解了AF导管消融的核心技术——肺静脉隔离,包括解剖学基础、标测技术(如三维标测系统)、消融策略(如圆周消融、线形消融)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其他消融靶点: 介绍了针对房扑(如三尖瓣峡部依赖性房扑)以及其他心房性心律失常的消融技术。 新型技术与设备: 讨论了脉冲场消融(PFA)、高密度标测技术等前沿进展。 第六章: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术 室性心动过速(VT)的病因与机制: 详细分析了缺血性心脏病、非缺血性心肌病等引起VT的机制。 VT导管消融策略: 介绍了针对不同解剖部位(如室壁、间隔)的VT消融技术,包括激活性标测、基质标测(如高密度标测)以及消融策略。 复杂性VT消融: 讨论了针对复发性、难治性VT以及心室附壁血栓合并VT的消融挑战。 预防性消融: 探讨了在特定高危人群(如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中预防性行VT消融的适应症。 第四部分:外周血管介入治疗 第七章:下肢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PAD): 详细介绍了PAD的影像学评估(如血管造影、CTA),以及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旋磨术、激光消融等介入治疗技术在股动脉、腘动脉、胫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药物球囊与生物可吸收支架: 介绍了药物球囊和生物可吸收支架在外周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新进展。 血栓溶解与机械性血栓清除: 阐述了急慢性下肢动脉血栓的介入治疗方法。 第八章:肾动脉与腹腔脏器动脉介入治疗 肾动脉狭窄: 详细介绍了肾动脉狭窄的病因、诊断方法,以及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的适应症、技术要点与并发症。 腹腔脏器动脉介入治疗: 讨论了腹腔动脉、肠系膜动脉、门静脉等介入治疗的应用,如狭窄球囊扩张、支架植入,以及肝脏血管介入治疗(如TACE)。 第五部分:其他介入治疗与发展趋势 第九章:心脏起搏器与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植入与管理 起搏器: 详细介绍了各种类型起搏器(单腔、双腔、三腔)的适应症、植入技术、编程策略及随访。 ICD: 阐述了ICD的适应症、植入技术、程控、以及针对不同类型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重点介绍了CRT的原理、适应症、植入技术(包括左室电极导线植入的挑战)和程控。 无导线起搏器与皮下ICD: 介绍了这些新兴技术的原理、优势与局限。 第十章: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优化 早期诊断与急诊PCI: 强调了时间就是心肌,详细阐述了STEMI/NSTEMI的早期识别与急诊介入治疗流程。 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管理: 详细讨论了急诊PCI中的抗血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等关键环节。 PCI术后管理与长期随访: 强调了术后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定期随访的重要性。 第十一章: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影像学分析与病变评估: 探讨了AI在冠脉CTA、IVUS/OCT图像识别、病变量化、狭窄程度评估中的潜力。 手术导航与预测模型: 介绍了AI在术中导航、术后并发症预测、治疗方案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大数据分析与循证医学: 阐述了大数据如何赋能心血管介入领域的循证医学研究,推动个体化治疗。 第十二章: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未来展望 微创化与机器人技术: 展望了机器人辅助介入手术的未来发展。 新型器械与材料: 介绍了可降解支架、新型瓣膜、基因治疗等前沿研究。 预防性介入治疗: 探讨了在疾病早期或高危人群中进行预防性介入治疗的可能性。 本书力求内容准确,信息前沿,图文并茂,并结合大量临床经验和最新文献,希望能为广大心血管科医生提供宝贵的参考价值,共同推动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简洁大方,蓝色的主色调给人一种沉静、专业的视觉感受,搭配白色的字体,醒目而不失格调。“心内科新医师手册(第三版)”这几个字清晰地印在封面上,让我一眼就能辨别出它的内容。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摸上去有一定厚度,翻页顺畅,不易损坏,这对于一本需要经常翻阅的手册来说非常重要。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从外观的专业性和质感上,就足以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期待。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心内科领域最新的知识和实用的临床技巧,帮助我更快速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心内科医生。包装也很牢固,书没有受到任何磕碰,物流速度也挺快的,整体购物体验很愉快。

评分

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我希望这本手册能够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病例和分析。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典型的心内科疾病,或者是一些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这些情况往往需要我们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的医学理解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分享一些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疑难病例,并由资深专家进行深入的解读,分析其诊断思路、治疗决策以及最终的转归。这对于我提升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学习如何处理复杂病例非常有帮助。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及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前沿的治疗理念,让我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保持与时俱进。

评分

这本手册的编排方式非常人性化,我认为这是它最大的亮点之一。它并没有将所有内容一股脑地塞在一起,而是根据不同的主题和疾病进行了清晰的划分,比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等,每个部分都配有详细的目录,方便我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且,每个疾病的介绍都遵循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通常会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等多个维度进行阐述,这种结构化的叙述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阅读效率。我尤其喜欢它在每一个疾病条目后面,会附带一些临床病例分析或者鉴别诊断的提示,这些实实在在的“干货”内容,能够帮助我将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评分

我是一名刚刚接触心内科的规培医生,对于很多基础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还不太熟练。我希望这本手册能够提供清晰易懂的解释,帮助我快速建立起扎实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解读心电图方面,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经典的病例和图谱,以及如何系统地分析心电图的思路和方法。在药物治疗方面,我希望它能详细介绍各种常用心血管药物的作用机制、剂量、适应症、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甚至可以包含一些用药的经验性建议。另外,对于一些常见的心内科急症,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我希望能有明确的急救流程和处理原则,让我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评分

我一直对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非常感兴趣,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是否详尽,是我非常关注的一点。我希望它能够详细介绍各种常见的介入操作,比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等,包括其适应症、禁忌症、术前准备、术中要点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另外,对于一些新兴的介入技术,比如房颤的导管消融、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等,我也希望能有更深入的介绍,包括其最新的指南和技术进展。毕竟,介入治疗是心内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对于我今后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评分

新医师进阶必读

评分

满意

评分

满意

评分

满意

评分

质量还是可以的

评分

满意

评分

不错

评分

书不错,不是专科的也能看懂

评分

新医师进阶必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