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在其行医生涯中主张中西医应取长补短,相互汇参,并将自己的经验加以整理、刊行,在医界引起很大反响,《医学衷中参西录》被称为“医学中可法之书”,张锡纯亦被称为“中国近代医学人”。
本册共分“医论摘要”、“医案摘要”两部分,分别选取张氏部分医论、医案进行编次整理。“医论摘要”部分按“论心、脑系病”、“论肺系病”、“论肝胆、脾胃病”、“论肾系病”等九个章节进行整理。“医案摘要”部分,则选取《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六期前四卷的去除“痢疾门”、“霍乱门”这两个章节的大部分医案。
张锡纯(1860—1933年),字寿甫,祖籍山东诸城,祖上于明代时迁居河北盐山县边务乡。少时家境丰裕,随父读书广泛涉猎经史子集,兼及医学,通《易》理。后教书乡里,科举不第,遂转攻医学。张锡纯临证主张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学。应对各种沉疴痼疾,常常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深受乡民爱戴。辛亥革命后,受聘从军,任军医之职。1918年,奉天设立达中医院,张氏被聘为院长。晚年张锡纯携亲眷至天津,开业行医。张氏在其行医生涯中主张中西医应取长补短,相互汇参,并将自己的经验加以整理成《医学中中参西录》陆续刊登,在医界引起很大反响,被称为“医学中可法之书”,张氏亦被称为“中国近代医学人”。编校者:郑腾飞,男,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曾于武警北京第三医院中医科工作,同时参与冯世纶教授经方学术的整理传承及胡希恕名家研究室的相关工作事务。
这本《张锡纯医论医案撮要》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在于它那种“静水流深”的学术价值。不同于市面上那些浮光掠影的医案集,本书的内容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在阅读医论部分时,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张锡纯对疾病认识的系统性和深刻性,他不仅仅停留在表象,而是深入到病机、病因的根本。而当他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医案中时,那种“思如泉涌”般的辨证思路和“药到病除”的疗效,更是令人叹服。我尤其欣赏的是,本书在呈现医案时,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药方,而是详细地阐述了当时的病机分析、立法遣药的理由,甚至还包括了病人的情志变化、生活习惯等细微之处。这使得每一个医案都仿佛是一个生动的故事,从中我不仅学到了具体的治疗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了张锡纯那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超的临床思维。这本书让我明白,中医的精髓不仅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对生命规律的深刻体悟和对症下药的精妙运用。
评分翻开这本《张锡纯医论医案撮要》,瞬间就被一种古朴而又鲜活的学术气息所吸引。我之前并没有直接接触过张锡纯的原著,但多少听说过他“善用古方”、“辨证精微”的名头。拿到这本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编者在整理和呈现上花了巨大的心思。虽然名称上写着“撮要”,但我却觉得它保留了张锡纯医论的精髓,而且通过“医案”的辅助,让那些高深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案例,比如处理急症时,那种思路的开阔和药味的变化,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读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象自己置身于张锡纯的诊室,听他娓娓道来,感受那种治病救人的智慧。而且,本书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迹清晰,注释也比较详尽,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我这个对中医理论有着浓厚兴趣,但基础相对薄弱的读者,能够更轻松地领略到张锡纯医学的博大精深,而不是望而却步。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带领我一步步走进中医的殿堂,感悟经典的魅力。
评分说实话,我当初拿到《张锡纯医论医案撮要》时,带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张锡纯的名头太大,原著我自知难以尽数消化。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却彻底颠覆了我的预期。它并非是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也不是泛泛而谈的经验之谈,而是一种高度凝练、直指核心的学术精华。我发现,本书的编者在“撮要”的处理上,恰到好处地保留了张锡纯论述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使得即便是比较复杂的病症,也能在阅读中获得清晰的脉络。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医案部分的选择也非常有代表性,涵盖了内、妇、儿等多个科别,而且都是张锡纯治疗中比较有特点、有启发性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张锡纯如何在继承前贤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多才的引路人,让我得以窥见中医大家的世界,激发了我深入学习中医的热情。
评分捧读《张锡纯医论医案撮要》,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一位伟大而充满智慧的医者进行了一场跨越时代的对话。本书的编纂可谓匠心独运,将张锡纯高深的医论与生动的医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我不禁为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精妙的临床实践所折服。在阅读医论部分时,我被张锡纯对疾病本质的深刻洞察力所震撼,他对每一个病机的分析都力求精准,对每一个治则的确立都力求稳妥。而当他将这些理论付诸于实践,呈现在一个个鲜活的医案中时,那种“以理明法,以法选药,以药中病”的治疗过程,更是令人赞叹不已。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个对中医理论充满好奇,但又苦于缺乏系统学习路径的读者来说,无异于开启了一扇通往中医宝库的大门。它不仅让我学到了宝贵的医学知识,更让我体会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和人文关怀。
评分《张锡传医论医案撮要》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位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疑难杂症,或者疗效不佳的情况。而本书所提供的张锡纯的医论和医案,恰恰能为我们打开新的思路。我反复研读了书中的一些关于“虚”和“瘀”的论述,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感觉受益匪浅。张锡纯对于这些病机有着极其精辟的见解,而且他的用药,看似平淡,实则寓深意于其中。通过阅读他的医案,我仿佛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进行了“对话”,感受着他那股子严谨、务实、善于变通的精神。这本书并没有给我提供“万能药”的秘方,但它教会了我一种思考疾病的方式,一种更加辩证、更加灵活的临床思维。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将书中的理论和案例与自己遇到的病人联系起来,并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