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和田玉鉴赏和收藏家李平的《和田玉鉴藏全书》,分为认识和田玉,和田玉的分类,和田玉的鉴别,和田玉的投资价值和市场行情,和田玉的购买技巧,和田玉的保值升值的保养要领六个部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为您介绍和田玉的概念、产地、种类、雕刻、鉴定方法、优化处理、价值评估,以及市场行情、收藏与投资、保养要领等各方面的内容,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让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战能力。这样,一步步带领您轻松进入和田玉收藏大门,并进一步由新手炼成行家!
本书注重实用性,语言简洁、图片丰富、配图准确,不仅有精品高清图、真伪对照图,还有局部显微图,让您看着不枯燥,一看就懂!本书可以说是一本有关和田玉的百科全书式图书。
本书以独立专题的形式对和田玉的起源和发展、收藏与鉴赏的相关基础知识、时代特征、鉴赏要点、收藏技巧、保养知识等进行详细介绍,内容丰富,分类科学,图片精美,价格合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读性和实用性。全书共有六章,第一章 认识和田玉;第二章 和田玉的分类;第三章和田玉的鉴别;第四章 和田玉的投资价值秘市场行情;第五章 和田玉的购买技巧;第六章 和田玉的保值升值的保养要领。
李平 山东兖州市人,1955年1月出生,高级记者,研究员,1970年入伍,现任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中国龙山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东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玉器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曾编著《李平新闻作品选》《玉润神州》《十家论管》《共筑中国梦》等。参与编写《十家论孙》《孙子兵法大辞典》《中华易学大辞典》《中国水文化概论》《孙子兵法在世界的传播与应用》等,任编委。
第一章
走近和田玉
一、和田玉的名称/006
二、和田玉的形成/008
三、和田玉的资源量和产地/011
1.资源量/011
2.产地/016
四、和田玉的颜色/022
五、和田玉的特性/036
1.美丽/037
2.耐久/037
3.稀少/038
第二章
和田玉的种类
一、和田玉的主流品种/044
1.羊脂白玉/044
2.白玉/048
3.青玉/054
4.糖玉/061
5.碧玉/062
6.黄玉/068
7.墨玉/076
8.其他玉石/078
二、和田玉的产出形式分类/081
1.籽玉/081
2.山料玉/086
3.山流水/089
第三章
和田玉的收藏与投资
一、和田玉的价值/92
1.艺术价值/96
2.文物价值/99
3.收藏价值/102
二、和田玉的价值要素/103
1.质地要素/103
2.造型要素/106
3.工艺要素/108
三、和田玉价值的判断/109
1.玉料的优劣/110
2.雕工的好坏/112
四、和田玉的价格走势/115
1.2011—2015年市场走势/115
2.市场分析/117
第四章
和田玉的鉴别
一、和田玉的常用鉴别方式/122
1.大型仪器分析/122
2.常规仪器分析/123
3.普通放大镜鉴别/124
二、和田玉的民间鉴别/125
1.清水鉴别方法/125
2.用手触摸法/125
3.透视法/126
4.舌舔法/128
5.放大镜观看法/129
三、和田玉优劣的鉴别/130
1.形状/130
2.色泽/133
3.质地/140
4.绺裂/141
5.杂质/142
6.玉质/143
四、和田籽玉的辨别/144
1.看形/144
2.看皮/146
3.看色/147
4.手感/149
5.听声/152
6.看质/153
第五章
和田玉的购买
一、和田玉收藏的误区/158
1.重产地,轻玉料/158
2.重籽料,轻山料/159
3.慕名气,不识工艺/161
4.只论规矩工整,不识机制手工/162
5.重皮而不重质/164
6.只买和田白玉,不买其他白玉/165
7.重古不重今/170
二、和田玉的购买渠道/174
1.产地渠道/174
2.文物商店渠道/175
3.拍卖渠道/176
4.典当渠道/178
5.交流圈渠道/179
6.古玩市场渠道/180
三、选购和田玉必备的工具/184
1.手电筒/184
2.放大镜/185
四、和田玉工艺品的选购技巧/186
1.看器形/189
2.看材质/189
3.看雕工/190
4.看意境/191
第六章
和田玉的保养
一、和田玉保养五大妙招/194
1.避免与硬物碰撞/194
2.尽可能避免灰尘/198
3.尽量避免与汗液接触/202
4.佩挂件不用时要放妥/202
5.清洁和田玉挂件时应用合适的布料/202
二、保养和田古玉的“三忌、四怕”/203
1.“三忌”/203
2.“四怕”/206
三、和田玉手镯的保养/210
四、和田玉项链的保养/214
这本书的装帧实在是太精美了,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封面那种略带古朴感的纹理,配合着烫金的字体,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有种面对珍宝的敬畏感。我尤其喜欢它内页的纸张选择,那种略微泛黄的米白色,既保护了视力,又衬托出了其中那些精美的玉器图片。光是翻阅这些图片,就仿佛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那些和田玉的温润光泽,在高清印刷技术的加持下,几乎可以触摸到玉石本身的冰凉细腻。不过,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虽然图片赏心悦目,但对于如何分辨不同历史时期玉器的细微特征,书中的文字论述似乎略显学术化,有些术语的解释不够直白,需要我反复查阅其他资料才能真正理解其精髓。整体而言,它更像是一本面向资深藏家或专业人士的工具书,视觉冲击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小白”入门的友好度还有提升的空间。
评分我花了好几个周末的时间,才算是大致翻阅完了这本厚厚的典籍。它给我的最深印象是资料的庞大与严谨性。作者显然倾注了毕生心血,对和田玉的历史脉络梳理得井井有条,从远古的红山文化到近现代的玉雕技艺,几乎没有遗漏。尤其是关于不同产区玉石的矿物学特征对比部分,数据详实,图表清晰,这点非常专业。然而,作为一本“鉴藏”类的书籍,我期望看到更多关于市场动态和真伪辨别的实战经验。比如,近些年市场上出现的一些高仿技术,书中提及得比较简略,没有深入分析高仿品的关键破绽在哪里。我希望能看到一些“防坑指南”,例如,通过哪些角度观察抛光痕迹,或者通过微观结构如何判断沁色是否自然等,这些更贴近实战的干货如果能多一些,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将大大提升。
评分我通过朋友推荐购得此书,本以为是那种市面上常见的、以图片为主导的“图册”类型。结果发现,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学术专著。它的价值在于其文献性和资料的全面性,几乎涵盖了所有能查证到的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对于研究者来说,这无疑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但对于一个希望快速上手、了解市场行情的普通爱好者来说,阅读门槛太高了。书中的语言过于书面化,很多地方的描述略显晦涩难懂,我需要时不时地停下来,查阅上下文才能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坦白说,我更需要的是一本能帮我辨别真假、指导购买的“实战手册”,而不是一本需要我回去重修古代史和地质学的教材。虽然它极其权威,但对我目前的实际需求来说,有点“屠龙之技”的感觉。
评分这本书在理论构建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特别是对玉文化精神层面的探讨,简直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对于“君子比德于玉”的哲学内涵挖掘得非常深刻,阐述了和田玉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扮演的角色,这部分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我对玉石的认知,让我明白它不仅仅是矿物,更是一种文化载体。然而,在对“现代玉雕艺术”的展现上,我感觉篇幅和深度略显不足。当代玉雕大师的作品在创新和技法运用上有着日新月异的发展,但书中对近二三十年的精品介绍相对稀疏,有些作品的图片甚至不够清晰,影响了对当代审美的把握。我希望一本权威的鉴藏全书,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我们展现出和田玉从传统到现代的完整艺术光谱。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编辑排版风格,让我感觉有点“老派”了。虽然内容无可挑剔,学术价值极高,但阅读体验上稍微欠缺一些现代设计的流畅感。信息量太大,导致每页的文字密度都非常高,阅读起来需要极大的专注力,读个十分钟就感觉眼睛有点吃力。如果能适当增加留白,多用一些图文并茂的版块设计,将复杂的理论拆分成更易于消化的模块,或许能让更多的普通爱好者愿意捧读。我理解这种厚重的书籍可能追求的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沉稳,但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何平衡内容的深度与阅读的愉悦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更喜欢那种能让人轻松翻阅,随时都能找到知识点的设计,而不是需要一本正经地“啃”下来的感觉。
评分一般般,不夠深入,盡談些皮毛!
评分一般般,不夠深入,盡談些皮毛!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好
评分京东的商品质量很好,很满意,配送速度很快,配送员态度也非常好,每单商品到货都会打电话通知下。
评分一般般,不夠深入,盡談些皮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