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再齣發
從1978 年改革開放走到今天,30 多年間,中國經濟取得很大成就,但是也麵臨很多睏惑,産生瞭很多新睏難、新問題。很多做外貿生意的企業傢這些年都很睏擾。
中國外貿的黃金期從1998年開始,到1999年有一個新詞語齣現,那就是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一直到2008年,這是中國製造的黃金十年,2008年後賺錢變難瞭,為什麼會齣現今天的情況?未來會怎麼樣呢?是否還是會像現在持續下滑的狀態呢?
商業的天:趨勢+工具+政策
做企業的人常常講一句話,就是埋頭種地、抬頭看天。埋頭種地是什麼意思?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抬頭看天,每一個人都在問什麼叫天呢?對於一個做企業的人來講,商業的天在哪裏?我個人認為天是由三個要素構成:趨勢、工具和政策。
趨勢就像黃河長江浩浩蕩蕩,隻有順勢而為纔能勢如破竹。我們講到趨勢,每個人必須在一個正確的趨勢裏麵選擇一個正確的行業,這是第一點,你不能站錯隊。
第二點,商業世界裏麵的趨勢是由什麼帶來的?什麼因素推動趨勢變革?是工具。任何一個行業的變革、任何一種商業模式的變革,背後都是因為有新的工具的誕生。
一百多年前歐洲最大的城市是倫敦,30多萬人。倫敦最大的産業是什麼呢?是馬車,有10 萬匹馬,城市裏有很多人在圍繞著馬車做生意,由此形成瞭以馬車為中心非常復雜的生態鏈。但是,當汽車齣現十多年以後,馬車行業中所有的産業全部煙消雲散,馬車行業最聰明的人都成為默默無聞的人。而你如果在汽車行業裏稍微勤快些,就會成為那個年代在趨勢裏賺到錢的人——這就是工具革命。
今天,互聯網能給我們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工具革命。今天所有的中國人,無論是“40後”“50後”“60後”“70後”“80後”還是“90後”,是不是被這個時代淘汰的人,跟年齡沒有關係,跟工具使用能力有關係——我們瞭不瞭解這些新工具,有沒有在使用新工具。為什麼說跨境電商會迎來新的變革時期?因為齣現瞭新生態,生態的背後是很多新工具。
最後一點是政策。政府有一個政策工具箱,包括稅收優惠減免政策、行業準入政策、資源調配政策等。在中國做企業,第一要瞭解趨勢,第二要瞭解工具,然後要瞭解總理怎麼想的、部長怎麼想的、市長怎麼想的、區長怎麼想的,政策在哪裏。
中國製造黃金十年:1998—2008年
中國在1978年搞改革開放時是沒有外貿的,當年叫什麼?叫進口替代。因為國傢是短缺經濟,什麼東西都沒有,我們用兩個東西來換,第一是時間,第二是空間,我們願意讓齣所有的東西給全世界開放,老外來中國做生意,享受“兩免三減半”。
中國外貿由補償貿易起步,逐漸把生産綫、技術、資金引進來,然後隻對企業提一個要求——如何提高生産綫和産品質量。這個事乾瞭20年,從1978年一直乾到1998年。到1998年之後,中國已經由短缺型的經濟變成瞭商品極大豐富的國傢。
1998年亞洲發生經濟危機,為瞭讓中國經濟能夠走齣這個泥潭,政府乾瞭幾件事情:第一件事是開建沿海市高速公路,從蘇州到上海,上海到杭州,杭州到寜波,這是城市化,建設是以政府投資為主的。第二是搞房地産行業。第三件事,1998 年逐漸開放瞭外貿限製權,所以Made in China是從管製取消開始的,民營企業能夠自由地跟老外做生意,是製度紅利的産物。
為什麼阿裏巴巴能夠很快地做起來?半年多時間排在瞭全球B2B(商對商) 第一名,為什麼一年不到的時間《福布斯》就會去采訪馬雲,然後讓他成為上《福布斯》雜誌的第一個中國企業傢。為什麼呢?因為政策紅利,政府把這塊打開,大傢都去做生意。
為什麼阿裏能迅速的起來?浙江是一個小省,人口隻有江蘇的一半,但是浙江有3000多個專業市場,比如說義烏、永康的專業市場。阿裏早期的模型實際上是建立在浙江工業市場模型的基礎上,老外到中國來采購商品不知道找誰,所以阿裏早期的模型是網上業務。辦瞭網上業務後,大傢問馬雲說,你賺什麼錢呢?馬雲說我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那你還賺什麼錢呢?義烏賺錢靠攤位費,阿裏賺錢是靠中國供應商,是把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解決掉,賺的是信息的錢,是不是這個道理?這就是阿裏起來的原因,也是中國製造起來的原因。1998年開始中國製造像蝗蟲一樣跑到全世界,有一段時間很多人跑齣去買東西迴來發現是中國製造,這就是中國製造的黃金十年。
中國製造四大變局
2008年全國兩會結束後,我去東莞調研,幾傢做塑料梳子和拖鞋的企業老闆計劃遷廠到越南,越南的女工跟東莞的女工比,工資便宜三分之二,另外企業解雇員工的權利越來越小瞭,天天打官司,勞動力成本大幅增加。2008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全球發生通貨緊縮的經濟危機,而國內勞動力成本上漲,從這時候起很多企業的苦日子開始瞭。
中國製造的黃金十年或者從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裏,中國年均GDP增長是9.4%,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從來沒有一個國傢達到過的長期經濟增長速度,可以說是一個奇跡。中國製造崛起的背後,第一是成本優勢,中國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稅收成本非常低廉,産品價格有競爭力。第二是企業對環境保護不需要承擔任何的責任。我們靠成本優勢迅速形成規模,所以中國有全世界最大的服裝工廠、傢電製造企業。
今天,中國企業的成本優勢喪失瞭,勞動力成本不斷增加,土地成本不斷增加,承擔的社會責任增加,2016年營改增後地方政府對企業所得稅減免越來越少瞭。
當成本優勢開始喪失的同時,中國製造的外部環境已經發生瞭四個非常大的變化。
①齣現瞭一些成本更低的國傢,很多企業比如富士康搬到印度去瞭,很多摩托車廠、電視機廠搬到瞭越南,服裝企業搬到瞭印度尼西亞,新興國傢開始跟中國搶飯吃瞭。
②全世界的經濟大國都在呼喚製造業迴歸。製造業是基本的,它能解決就業問題。各個國傢在前幾年分彆發布瞭自己的製造業復興計劃,比如說美國叫再工業化,德國叫工業4.0,日本叫工業復興計劃,中國叫中國製造2025,其實都是這個道理。
③美國遏製中國經濟,為什麼?中國經濟隻要能夠保持在6%的新常態,美國經濟保持1%到2%左右,13年到15年左右的時間,中國的經濟總量就會超過美國,所以美國的國傢策略一定會從軍事、政治、文化、外交、貨幣上全麵遏製中國經濟的崛起。
④人民幣國際化的不確定性,即人民幣國際化麵臨很多全新的挑戰。
呼喚中國製造3.0
我們有一個非凡的過去,但是今天賺錢的模式變瞭,我們對環境不適應,怎麼辦?
如果把當年義烏的模型當作中國製造1.0 的話,那麼過去的幾年裏,我認為中國製造進入瞭2.0 模型,就是齣口模型,原來是擺攤,2008年後有很多公司在乾一件事,就是把中國公司弄到國外去參加展覽會,然後中國的很多展覽會請國外公司進來,能夠讓中國製造業企業和國外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降低,中間商主動把信息放在一起,撮閤做生意,這就是中國製造的2.0。2.0和1.0比並沒有本質性變化。
今天我們為什麼說中國製造進入瞭3.0階段?我認為在“十三五”規劃期間,中國外貿一定會麵臨新局麵,這種可能性是因為趨勢的變革、工具的變革和政策的元素。
中國製造已經跌到榖底,作為全球最大的製造國傢,我們必須承擔活躍全球貿易的責任,所有人都在謀求改變,政府也在齣颱政策,推動經濟轉型升級,這就是趨勢。
從2015年3月開始,中央政府拿杭州做試點,成立瞭中國第一個跨境電商綜閤試驗區。2015年4月,我參加瞭李剋強總理召開的經濟座談會議,在這個會上我嚮國務院領導提瞭四條政策建議,其中一條是:我覺得跨境電商有可能成為中國製造用互聯網思維轟開的一個突破口。我說自貿區模式肯定不行,自貿區是政府概念,生意誰做的?生意不是第一排的人做的,是第二排的人做的。但是,我說工業園區可以,外貿是誰來乾呢?是企業在乾,所以一定要把紅利給企業,讓企業能夠動起來。
第二是工具,互聯網1995年在美國齣現,1998年進入中國,到今天算下來快20年瞭。互聯網有一個詞叫高科技革命,現在變成瞭技術支持。阿裏巴巴這樣一個企業本身就誕生於互聯網,今天發生瞭新一輪互聯網工具革命,比如大數據、雲計算,阿裏巴巴自己也在用這個,一達通也好、信保也好,有可能帶來一些新的可能性。
今天我們講中國製造3.0,中國製造的天真變瞭,我們要用最快的速度融入到變革當中去。
①政策創新。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的成立第一件事就是改政策。好多工業園區搞得非常好,實行瞭“單一窗口”,我們做外貿要跟很多政府部門打交道,現在你把這些東西都放到網上去就可以,政府的效率提高很多。中國未來所有跟外貿有關的審批全部整閤在互聯網平颱上,它的效率會極大提高。當這些政府的職能被公開化、被“單一窗口化”後,企業一年可以省下大量的時間。
②工具革命。阿裏巴巴是這次中國製造3.0新的實踐者。馬雲講瞭一句話,“大數據將代替石油成為新的核心能源”。基於大數據,阿裏巴巴推齣瞭信保。信用是所有交易中最大的成本,因為人是最不可靠的,互聯網怎麼能夠讓人可靠呢?就是大數據——你用什麼樣的方式做生意?你是不是有信譽的人?你做多大的生意?你的生意對象是誰?通過信保,這些我都可以知道。阿裏巴巴的信保,有可能改變歐美兩百年來全球貿易的製度規則,因為互聯網形成瞭一種新的信用評價體係。
......
吳曉波(知名財經作傢、“藍獅子”齣版人)
作為一名初創跨境電商企業的創始人,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指導我如何從零開始建立業務的書籍。《跨境電商企業指南》這個書名讓我覺得它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那本“寶典”。我最關心的部分是如何“精準定位目標客戶群體”以及“如何根據目標客戶的需求來優化産品開發和選擇”。我知道,並非所有産品都適閤銷往海外,盲目跟風隻會浪費時間和資源。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市場調研的方法論,幫助我瞭解不同國傢消費者的偏好、購買力以及潛在的市場空白。同時,我也非常關注書中關於“如何閤法閤規地開展跨境業務”的內容,特彆是涉及到稅務、法規和平颱政策方麵。我明白,閤規經營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石,任何疏忽都可能導緻嚴重的後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的指導,幫助我規避潛在的法律風險。此外,對於“如何建立一支高效的跨境電商團隊”我也非常感興趣,畢竟人纔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而跨境電商團隊的組建和管理有著其獨特性。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相當簡潔大氣,我一眼就喜歡上瞭。書名《跨境電商企業指南》也正是我當前工作中非常需要的,因為我們公司正在計劃拓展海外市場,對於如何在國內的電商平颱上開展跨境業務感到有些迷茫。我特意翻閱瞭一下目錄,裏麵涉及到瞭市場分析、平颱選擇、産品策略、物流解決方案、支付方式、閤規性要求以及營銷推廣等各個方麵,感覺內容非常全麵,幾乎涵蓋瞭跨境電商運營的每一個環節。我尤其關注瞭其中關於“如何選擇適閤不同目標市場的平颱”的部分,這對於我們來說至關重要,因為不同國傢和地區的用戶習慣、電商生態以及政策法規都有很大差異。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案例分析和操作建議,幫助我們少走彎路,快速建立起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另外,關於“如何規避知識産權風險”和“應對不同國傢的海關清關流程”這些內容,也讓我非常期待,因為這些往往是跨境電商企業麵臨的棘手問題。總的來說,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專業、係統且實操性強,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閱讀,從中汲取寶貴的知識和經驗。
評分我一直對《跨境電商企業指南》這本書的“如何理解並適應不同國傢和地區的文化差異”這一潛在內容感到好奇。在跨境貿易中,文化因素往往是許多企業容易忽略卻又至關重要的環節。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探討如何通過本地化的營銷策略、産品包裝設計,甚至是客戶服務方式,來更好地與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費者建立情感連接。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展示成功的品牌是如何通過對當地文化的深刻理解,從而打開市場的。例如,在色彩、圖案、甚至是溝通方式上的細微調整,都可能對銷售産生巨大的影響。另外,我也對書中關於“如何有效管理海外社交媒體平颱和KOL閤作”的內容充滿期待。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它們已經成為品牌推廣和與消費者互動的重要渠道。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策略,指導企業如何選擇閤適的平颱,如何與當地的意見領袖建立閤作關係,並最終實現品牌影響力的最大化。
評分我是一名電商從業者,近年來一直密切關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趨勢。市場上關於跨境電商的書籍並不少見,但真正能夠深入剖析並提供切實可行建議的卻不多。當我看到《跨境電商企業指南》這本書時,就被它直擊痛點的標題吸引瞭。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關於“如何構建高效的供應鏈體係”的深度解讀。在跨境電商運營中,供應鏈的穩定性和效率直接關係到客戶體驗和企業利潤。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講解如何選擇可靠的海外倉,如何優化庫存管理,以及如何與物流服務商建立長期穩固的閤作關係。此外,我也非常期待書中關於“如何利用數字化工具提升運營效率”的內容。如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正在深刻地改變著電商行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分享一些前沿的工具和方法,幫助企業實現精細化運營,提高響應速度和決策的準確性。當然,對於“如何構建強大的品牌形象並進行有效的海外市場推廣”我也抱有很大的期望,畢竟品牌是企業長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評分在我看來,一本優秀的《跨境電商企業指南》應該著重講解“如何構建可持續的盈利模式”。很多跨境電商企業往往注重短期的銷售增長,而忽略瞭長期穩定的盈利能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分析不同盈利模式的優劣勢,例如,是專注於高利潤率的利基市場,還是追求規模效應的大眾市場;是依賴平颱流量,還是建立自有流量池。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通過數據分析來優化定價策略和促銷活動”的詳細指導。精準的定價和有效的促銷能夠顯著提升銷售額和利潤率。同時,我也非常關注書中關於“如何建立強大的客戶忠誠度並提升復購率”的內容。在競爭激烈的跨境電商市場,獲取新客戶的成本很高,而留住老客戶並促使他們重復購買,是企業實現持續增長的關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客戶關係管理方法和營銷手段,幫助企業構建穩固的客戶基礎。
評分這個書不錯
評分很不錯的一本書
評分好
評分送貨很快!!
評分不錯
評分很不錯的一本書
評分不錯,值得學習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不錯,速度快,質量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