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对于东西方文化而言,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去年十月,主席在英国访问时提出了中英两国共同纪念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建议,以加强中英两国文化交流。这一倡议得到热烈的响应,今年以来,中英两国以多种形式掀起了纪念汤圣、莎翁的热潮,在这一背景下,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精心策划,力邀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建军教授创作出版学术性与文学性兼备的重要著作——《并世双星: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我们出版《并世双星: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这本书,努力通过纪念这两位双峰并峙的世界文化伟人的方式,推动东西方文明的理解与交流。这是首部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比较文学作品,开风气之先,得学术预流。但我们深知,并世双星共相辉映,每每与共,天下大同。将汤翁与莎翁相提并论,我们并不是为了分出高低,而恰恰是追求在理解中共享人类文明。
本书作者李建军在这本书的创作中,用“燃烧自己”的方式,充分调动深厚的学养储备,认真研读作品,参考书目达188种之多。以认真本分的态度来创作这样厚重的学术著作,在今天抄袭成风、照搬照抄西方概念进行僵尸式研究的情况下,尤其难能可贵。李建军先生的学术水平和写作态度,使这本书成为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填补了国内汤莎比较研究的空白,具有汤莎比较研究的里程碑意义。
《并世双星: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采取平行比较的方法来解读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从经历和人格、政治热情和政治意识、爱情主题、女性形象、浪漫主义、悲剧意识、梦境意象、幽默感与喜剧性、死亡意识、诗性意味、基本价值图景等角度,比较两位戏剧大师的同异,进而揭示东西方文化在审美趣味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独特性和共同性。平理若衡,照辞如镜,不随意褒贬,不在两位伟大戏剧家之间畸轻畸重,妄分轩轾。该书既有中国学者的传统思维,又有西方学者的现代方法论,材料翔实,视角独特,深入浅出,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是国内第一部全面分析、比对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这两位文学巨匠的著作,在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李建军,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自由谈》《南方文坛》《小说评论》《当代文坛》《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文艺理论研究》《名作欣赏》等多家报刊发表大量理论、批评文章。
有专著及论文集《宁静的丰收——陈忠实论》《小说修辞研究》《时代及其文学的敌人》《必要的反对》《小说的纪律——基本理念与当代经验》《文学因何而伟大——论经典的条件与大师的修养》《文学的态度》《文学还能更好些吗》《是大象,还是甲虫——莫言及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析疑》《大文学与中国格调》等多种。曾获“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文艺争鸣》优秀论文奖、《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北京文学》文学评论奖、《上海文学》优秀论文奖、《当代作家评论》优秀论文奖、2002年度和2006年度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首届“勤英文学奖?青年学术奖”以及《文学报》首届、第二届、第三届“新批评?优秀论文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我们出版《并世双星: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这本书,正是为了响应总书记的建议号召,努力通过纪念这两位双峰并峙的世界文化伟人的方式,推动东西方文明的理解与交流。这是首部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比较文学作品,开风气之先,得学术预流。但我们深知,并世双星共相辉映,每每与共,天下大同。将汤翁与莎翁相提并论,我们并不是为了分出高低,而恰恰是追求在理解中共享人类文明。
——张秋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社长)
这本书是对汤圣、莎翁极新、现代化的解读,是向世界文学高峰致敬的杰出之作。
——海飞(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前副主席、少读工委前主任)
李先生这部著作厚实、宽广、精巧,并没有在汤、莎间‘妄分轩轾’,而是‘知人论世’,尊重不同样态文学的价值所在,是我极为欣赏此书之所在。
——邹自振(福建古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汤显祖戏曲全集》主编)
这部作品是李建军先生长期阅读和从事文学批评积累的一次集中的喷发,是一部向经典致敬的厚重之作。
——陈歆耕(《文学报》原社长、总编辑)
李建军先生的这本书是文学、文化、文明的交响乐,具有强烈的历史性、现实性和未来性。
——邢小利(陕西作协创研室主任)
李建军对汤莎的研究,充满美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是和自然天地相通的,他的好多理念暗合了天地自然的道德规约,所以我称之为天地中的文章,不是一般的学术研究。
——王兆胜(《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审)
李建军先生通过比较研究的办法使人们看到了汤翁与莎翁之间的共同之处,看到了东西方文化可交流、可比较之处,从而为走出去打开了一扇东西贯通的窗户。他以自己的力量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标杆式的研究范例。
——刘平(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一个大批评家、大美学理论家,甚至大作家,必须在四个方面达到一种会通的状态,即:古今通、中西通、创作跟理论打通、文史哲通。而李建军先生正在走向一个通透的道路上,并且渐入佳境。当今研究中有两个问题尚未解决,一个是古今断层,一个是中西混淆。李建军先生的这本书却基本做到了古今贯通,中西学问穿透,这点难能可贵。
——李兆忠(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这本书既能够入乎其内,带领读者走入两位作家丰富的文本世界,又能出乎其外,对附着于作家的评论文本甄别、鉴定、辨事理、明是非,从而进一步确认两位作家的人格价值和特定的文学价值。所以让我来为这本书定位的话,我觉得是思想性与学术性相互支撑,鉴赏力与判断力相互印证,才胆识力体现公正的一部力作。
——赵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所所长)
李建军毫无疑问是站在中国当代理论批评前沿的,非常值得整个中国文坛、批评界关注的一个人。他的文化视野和精神气象所达到的高度,我们至今认识不够。他的这部作品整个气息是饱满的,从头至尾,犀利又敏锐,气息贯通,既显示出作者在学术方面扎实的功底,更显示出深厚的学养。
——仵埂(西安音乐学院教授)
这本书有世界视野,中国立场,有卓见、有激情,有思想,并且特别有审美情趣,这不是一般的批评家能够做到的。
——陈定家(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李建军先生从人性深层的角度剖析了汤显祖和《牡丹亭》彰显的复杂的文化意义,直观地论述了汤显祖在不同阶段的人生境遇与选择,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汤显祖作为一个文人的人格魅力和作品中真诚的特质。这本书给古代文学研究带来了关于如何融通古今,融通中外的启示。
——石雷(中国社科院《文学遗产》杂志编审)
小 引
第一章 兰有秀兮菊有芳:如何比较与评价两位巨擘
一、汤显祖并不逊色,无须汲汲于“走出去”
二、文运取决于时代,莎士比亚幸逢其时
三、在平庸的时代创造文学奇迹,汤显祖更显非凡
四、文学之美,首在语言,而汉语之韵致不可移译
第二章 牡丹与玫瑰:两部风致凄美的爱情经典
一、杜丽娘与朱丽叶:为爱而死,为爱复生
二、现实的与象征的:两部剧作的叙事策略
三、悲剧与悲喜剧:彻底性与未完成性
四、花园意象:爱情发生的经典场所
第三章 汤显祖的心意状态与写作风格
一、尚奇:文学精神与养成之道
二、唯情:多情的心性与温情的写作
三、亢直:端翔的气骨与坚正的批评
四、评价:“死文学”还是“活文学”
第四章 汤显祖的戏剧写作与精神向度
一、梦境:被动的境遇与积极的策略
二、反讽:欲望与权力的虚幻图景
三、情结:政治理想与精神解脱
四、态度:对女性的尊重与赞美
第五章 莎士比亚戏剧的意义世界及其表现
一、真、善与美:莎士比亚的理念与经验
二、情感教育:人类应该如何相爱和相处
三、政治生活:具有核心意义的叙事内容
四、正义精神:生活与叙事的伦理准则
五、完美境界:戏剧魔力与修辞效果
第六章 崇仰与焦虑:阐释莎士比亚的态度
一、冷静的热爱:英国莎学研究的客观与邃密
二、轻诋与推重:法国文学界的两种认知态度
三、理性的宾服:德国学者和作家的真诚崇拜
四、激赏与误读:俄国作家和批评家的两歧反应
五、精神的还乡:美国批评家的共鸣与认同
六、理性与人性:梁实秋莎学研究的路向与意义
第七章 伟大的共同性:人格、人生哲学与再度创作
一、人格境界:他们都是真正伟大的人
二、汤显祖的人生哲学:节制人欲及必要的虚无感
三、莎士比亚的人生哲学:理性而低调的自然主义
四、再度创作:时代性、升华性与集体性共创
参考书目
后 记
我向来不擅长评价一本我还没读完的书,但《并世双星: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这本书,从我翻开它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无法用常规的方式来衡量它的价值。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我常常在想,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让两位生活在不同国度、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艺术家,在相似的时间节点上,创作出如此撼动人心的作品?这本书似乎在尝试解答这个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疑问。作者以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将两位巨匠的艺术轨迹并置,细致地描绘出他们各自的辉煌,以及在人类文化长河中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我喜欢作者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没有一丝一毫的生硬和说教,只有满满的真诚和对艺术的热爱。他在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时,仿佛能够洞悉一切,将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思考,一一呈现在我的面前。读这本书,我不仅仅是在了解两位剧作家,更是在重新审视我自己,审视我所处的时代,以及人类永恒的追问。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非常挑剔的读者,很少有书能够让我真正沉浸其中,并从中获得深刻的启迪。《并世双星: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这本书,却做到了。它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那个充满戏剧性的时代,以及那些不朽的灵魂。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将久远的历史鲜活化。我仿佛能听到他们戏剧中的鼓点,闻到他们时代特有的气息。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增长了对两位伟大剧作家及其作品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思考艺术的本质,以及它如何连接着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人们。作者对于细节的把握,对于情感的捕捉,都做得极为出色。他没有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通过深入的解读,挖掘出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深意,以及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挣扎与喜悦。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伟大,从来不是偶然,而是源于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对人性不懈的探索,以及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它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也是一次心灵的旅程。
评分作为一名对文学史略知一二的读者,我一直对那些深刻影响人类文明的文化符号充满好奇。而《并世双星: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对这种好奇心的一切幻想。我必须说,作者在史料的梳理和观点的阐述上,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功力。他没有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到历史的肌理之中,去挖掘那些被时间掩埋的细节,去解读那些流传至今的经典。阅读这本书,我仿佛跟随作者一起,踏上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学术探索之旅。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谜题,而作者则循循善诱,引导着我去寻找答案,去理解那些深邃的意涵。他对于两位伟大剧作家创作背景的还原,对于他们作品精神内核的剖析,都做得极为到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能够从看似零散的史料中,提炼出具有说服力的论点,并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呈现出来。这种将学术的严谨性与文学的感染力完美结合的能力,着实令人钦佩。它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厚重,也感受到了艺术的永恒。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简直就是一场意想不到的智力冒险,令人回味无穷。我一直认为,阅读应该是一种探索,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探索的渴望。作者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将两个看似遥远的世界联系在一起,展现出它们之间潜在的共鸣与深刻的对照。这种写法本身就极具挑战性,但作者处理得游刃有余,仿佛拥有着将复杂议题变得清晰易懂的魔法。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严谨又不失灵动的笔触,他既能深入到每一个细节,进行细致的考证和分析,又能将宏观的文化背景与人物的创作理念紧密结合,勾勒出更加广阔的图景。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场跨越东西方的文化对话,听到了两种不同文明在艺术领域的激昂碰撞。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的思考。它让我开始审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情感与思想的共通之处,以及艺术在塑造人类精神世界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揭开一层新的面纱,让我对世界的认知更加立体和丰富。
评分一本打开就让人沉醉的书,宛如踏入一条古老而宽广的河流,激荡着历史的余韵与人文的光辉。作者如同一个技艺精湛的向导,引领着我们在时间的洪流中穿梭,感受那些跨越地域、跨越语言的伟大灵魂是如何在各自的时代绽放异彩。一开始,我只是被书名所吸引,那“并世双星”的意象,本身就充满了诗意与想象。但真正让我着迷的,是书中铺陈开来的那份深厚底蕴。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介绍两位戏剧巨匠的生平,更像是从一个宏大的历史与文化视角,去审视他们是如何在那个人类思想激荡、艺术繁荣的时代,各自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文本的敬畏,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人性深刻的洞察。那种细致入微的分析,那种引人深思的论述,仿佛将我置身于明朝的市井,抑或是伊丽莎白时代的伦敦,亲历那些戏剧的诞生与传播。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两位伟大的灵魂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他们对爱、对人生、对世事的独特理解。那些精妙的比喻,那些恰到好处的引用,都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启发,被触动。它让我重新思考“伟大”的定义,也让我更加珍视那些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艺术之作。
评分包装完好,快递也很给力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包装完好,快递也很给力
评分买了奖励学生。李建军是真学者,做学问的人,当好好看他的书、
评分包装完好,快递也很给力
评分好书!
评分值得推荐,一本好书。好!
评分厚厚一大本,非外语专业学者写的,分析汤显祖的部分比分析莎士比亚的部分好。
评分包装完好,快递也很给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